清华园欢迎有志之士

清华大学校长 张孝文

清华大学是一所名师荟萃、莘莘学子倾心向往的高等学府。建校近八十年来桃李竞芳,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民族素质的提高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78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清华大学经过十多年的恢复、调整、发展、提高,各方面也有了新的变化和长足的进步。

为了适应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新的技术革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更好地为我国国民经济服务,学校在学科结构上做出了较大的调整,拓宽了专业学科的覆盖面,并鼓励、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叉与综合。十余年来新建了3个工科系,增设了3个文科系,原建筑系扩建为建筑学院,新建了经济管理学院、理学院。在对基础工科方面的专业进行新技术的充实和改造的同时,加强了对生物、环境、材料、能源、信息等高、新技术学科的建设。今天的清华大学,已从一所多科性工科大学发展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体,兼有理科、文科和经济管理学科的综合大学。

在教育层次上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目前,在本科生规模不变的情况下,研究生教育规模有大幅度的增长,设立了博士后流动站,在实现培养高层次人才基本立足于国内的方针上取得了显著进展。

同时,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从招生到分配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拓宽了专业面向,增强了教学灵活性,增加了人文课程的比重,开展大面积、多层次、多规格的“因材施教”,建立双学士和第二学士学位制度,大力倡导和培植“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努力使教学和社会生产实践紧密联系等等。这些改革措施推动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高质量人才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学校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并做到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学校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学研究中心。十余年来学校科学研究的规模和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仍然是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以完成国家的科技攻关、高技术课题和企业委托的科技开发课题为主;同时加强了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规模和范围;学校还组织了一支专门队伍从事科研成果商品化的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发展科技产业。1978年以来,全校共承担研究课题近三千项,取得了一千多项研究成果,其中获国家级科技三大奖超过一百项,在国内居领先地位。目前,学校拥有一批对外开放的重点实验室,校内已形成了三个国家级的重要实验研究基地:核能技术开发及应用基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试验工艺线,计算及综合制造自动化系统实验工程。重点科研任务的开展,不仅对国民经济有重大效益和重要贡献,同时也促进了人才的培养和锻炼。

本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学校积极贯彻对外开放的方针,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加强国际间的科技合作,在规模和深度上都有了新的发展。

近十多年来,学校进行了大量的基本建设,目前全校九十余万平方米的建筑,有三分之一是这十余年内完成的,学校的设备资产增加了六倍,对改善知识分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起了积极的作用。虽然如此,我们的工作条件尤其是生活条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差距的,但我们是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双手来改变国家和学校的面貌。几十年来清华的毕业生在知识结构和能力上适应社会的需要,普遍受到欢迎,为国家作出了很大贡献,作为清华园的教师和工作人员感到非常欣慰和自豪。

前不久我到日本、美国、加拿大访问,深切感到在国外绝大多数中国留学人员非常关心国家建设,希望中国繁荣富强,有为祖国贡献力量的强烈愿望,这是非常宝贵的。清华大学有能力和条件为高级专门人才提供用武之地,许许多多国内培养的科技人才和留学回国人员在这里发挥着他们的才干。如:成功地主持五兆瓦低温核供热堆的研究工作,被聘为国家高技术计划能源领域首席科学家的王大中教授;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位女工程博士倪以信教授;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在固体力学理论上很有造诣的年轻的杨卫教授等,一大批中青年学者都在这里为国家和学校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我们热情欢迎对于国家建设有志之士把清华大学作为一个选择。当然,清华每年能接纳的人员是有限的,因此也要进行“双向选择”和“公平竞争”,学校将按照人民教师的基本要求,对本人学术水平及教学、科研能力进行考察和选拔。

我们热诚地希望有更多留学回国人员参加到清华园的队伍中来,为把清华大学建成为世界第一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和我们一起共同奋斗。

(刊登于1990年9月1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