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工作报告——在清华大学第二届教代会第十四次工代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报告

校长 张孝文

1990年5月11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对这一年多来学校工作的情况和我们面临的任务向大会作汇报,请代表们讨论、评议并提出批评和建议。

学校工作的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常的一年,学校经历了严峻的考验,遇到了极大困难。正是由于全校广大教工团结一致,坚守岗位,为维护学校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为保卫学校的安全,付出了艰苦的劳动,才克服及弥补了由动乱所造成的损失,而且使学校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校师生员工的社会主义觉悟有了提高

去年春夏之交这场风波过去以后,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全校集中进行了对“七十天”的回顾与反思。经过集中学习,广大教工以及大多数同学对这场斗争的实际过程和性质以及平暴的必要性提高了认识。接着在庆祝建国四十周年前后,全校又进行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回顾各条战线上四十年来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实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通过这些学习,增强了广大师生员工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也认识到了国家和学校都需要有—个安定的环境,才能推进各项工作,使国家不断富强,学校不断提高和发展。在加强教职工本身学习的同时,大家认识到要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首位的意义,出现了不少通过自己本职工作体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及“管理育人”的好经验及好典型。很多教师还组织起来,积极参加学生的形势教育及其他活动,以自己的经历和认识启发帮助同学。一大批直接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一线的班主任、辅导员等同志通过这一年的经历,对自己所担负工作的意义及任务的艰巨性提高了认识,加强了责任心。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校办工厂的工人和后勤部门的职工通过组织学工实践及勤工俭学,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有的还建立了经常联系。学校为推动及丰富学生有意义的课外体育、文化及科技活动创造了不少条件,促进了课余活动健康发展。可以看到,这一年来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大学生中的德育教育,已经进一步引起了全校各级干部和广大教职工的重视。加上社会条件及舆论环境的改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始出现了好的转机。但是在这条战线上任务还是艰巨及长期的,决不能有丝毫懈怠。

二、大批研究生及本科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由于实施了硕士生学习年限缩短为两年半的决定,去年有近两届硕士生同时毕业,一年内共授予硕士学位1102人,大大高出正常年的数量。博士学位的授予数也达161名,累计授予博士学位已达339名。这说明我校已开始进入成批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新阶段。去年本科毕业生人数也是在历年中最多的一年,总数达2133名,加上暑期前后学校的状况造成分配工作的困难,这就大大加重了毕业分配工作的任务。在各级干部、广大教师尤其是负责分配工作的干部的努力及指导下,除了极个别因为学生本人原因外,99.8%的毕业生都顺利地走上了工作岗位,这是很不容易的。总体上说,我校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及能力基本上能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这几年已经走上岗位的多数毕业生在工作单位的表现也是比较好的,但也反映出不少问题。从暴露出来的问题看,毕业生在解决工程、工艺及装备技术等生产建设实际问题方面的能力需要提高。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用人单位对一部分毕业生在思想政治、事业心、责任感、协作态度、组织纪律等方面的表现不满意。这是我们学校教育要重视的。最近我们正在组织力量对毕业生及毕业分配情况作进一步调查。

毕业分配是否有困难,毕业生的去向如何,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否输送到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第一线去,这些问题一直是大家关心的,也是牵涉到办学方向的问题。从这几年情况看,绝大多数专业从分配岗位来说不是主要矛盾。我们当前实行的分配改革是在国家分配原则指导下学生选报志愿,学校推荐与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办法,尽量做到保证国家需要与尊重学生志愿相结合,同时还要抵制不正之风,保证平等竞争,加上一些毕业生自我设计的道路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又不完全相适应,都给分配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也很难做到每个毕业生都满意。以本科毕业生这三年的情况为例(见下表)。

年度

入学

人数

淘汰率

%

直读研究生

%

保留入学资格

分配去向

教育%

科研%

生产%

其它%

1987

1958

1.38

58

120

7

20

65

7.3

1988

2075

1.11

36.1

296

5

21.9

61.9

11.1

1989

2171

1.75

31.6

258

9.4

13.7

64.4

12.4

我们认为现在实行的这一套改革办法及经验还是比较适应目前情况的。至今我校毕业生的去向总的也还大体合理,当然其中问题和矛盾也不少。

三、适应社会需要,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从第十八次教学讨论会以后,提出为增强学生毕业后工作的适应性,要按“减少专业,拓宽基础,柔性设置”的原则,调整专业设置。去年暑期后按教委指示,减少了部分系科的招生也推进了这项工作的实施。现在全校专业数已由过去54个调整为41个,展宽并合并了一批专业。目前全校28个系中,有16个系只设一个专业,很多专业方向也能更灵活地适应社会需要的变化。从89级开始对教学计划作了相应调整,进一步强调了联系实际,加强工程基本训练。

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学校着重抓了课程建设,其中“一类课”评选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1989年学校又新授予“化工原理”、“钢筋混凝土结构”、“机械设计基础”、“物理化学”、“普通物理(电类)”等5门课程“一类课”称号。这样全校已四批共评选出了19门“一类课”。为了提高学生实践的能力,改善教学条件,在经费相当紧张的情况下,近三年来学校为本科教学实践基地重点投资350万元,为研究生的公共实验基地建设投资250万元,分期分批地改善了一些主要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的实验室条件。上学期对“材料力学”、“机械设计”、“普通物理”、 “化工原理”、“应用电子学及电工学”、“生物学”等课实验室和对研究生“测试技术”、“微机系统应用”及“机械系统计算和控制与仿真”等实验室进行了检查、观摩评议,证明效果是好的。这些教学实验室的面貌有了显著变化,实验教学的水平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开出了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教学实验。除了全校性支持以外,各系也根据各自条件努力改善了专业的教学及实验室条件。

在抓好实验教学基地的同时,学校还重视了其他教学条件的建设。两年内新建了配有电视机、录音机、投影仪、幻灯机等综合功能的电化教室13个共2500座位。目前全校已有电视教室33个,共3500座位。计算机的应用进一步普及,全校现共有微机及终端1800台,新成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室(CAI)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愈来愈多的课程已开始使用这个先进的教学条件。据统计,全校本科生在培养过程中人均上机机时已达150—200小时。学校的外语教育水平这几年有了迅速及明显的提高,在近几届全国四级及六级统考中,我校学生的及格率及优秀率在高校中都是名列前茅的。

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1989年学校在实现多种模式培养上又有了新的进展,除编辑学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外,国家教委又正式批准我校的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企业管理、机械工程、环境工程等四个学科可以设置第二学位。1989年有52人取得了双学位,累计已达到132人。学校决定,对一部分不能达到双学位又有余力辅修其他学科的学生,在辅修课程满40学分情况下,毕业时给予辅修学科的证明。

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在多渠道招生、多形式培养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去年,我校完成了保留入学资格经实践后返校的硕士生培养的第一次全过程的试点。去年开始在全校博士生中试行了助教博士生制度,有105名博士生受聘上岗担任助教工作。这一试点为改变研究生身份,提高培养质量,促进学校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探索了改革的新途径。

为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我校第一次全面实施学位论文答辩抽样检查的办法,严格把好质量关,保证了学位授予质量。

在培养论文博士生和为工矿企业定向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生方面,过去一年又进一步得到扩大,去年共招收80名工程类型硕士生,10名论文博士生。此外还招收6名外国来华留学硕士生、1名外国来华留学博士生。

从1985年底开始国家批准在我校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在我校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先后共有58位博士后到流动站工作,目前在站工作的有39位。这些单位普遍反映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无论在科研工作,还是在吸引人才、选留优秀骨干等方面都是个好形式。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扩大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数量。

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严格的生产技能训练,培养二级工,这是—项深受同学和用人单位欢迎的措施。从开始试验到最近一次颁发证书,全校已有156名同学得到了“蓝本”(二级工证明),目前还有120多名学生正在训练过程中。

这几年,学生业余科技活动得到日益发展,去年成绩尤为突出。学校已设立“火花基金”等4项基金,为同学开展课外活动提供资助。由我校团委等发起的全国“挑战杯”首届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成果展览暨技术交流会,去年12月在我校举行。我校以总分640分获得了团体第一名,捧回了“挑战杯”,在全国六名一等奖中我校学生获得三名。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清华大学长期有重视体育的优良传统。文化革命后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中体育活动的状况包括体育场地及设施条件,都不够令人满意。这几年经过努力,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到去年年底,体育场地已由1986年的6.4万平方米增长到13.4万平方米,基本上达到了文化革命前的最高水平。新建的体育活动中心已投入使用。群众性体育活动及竞赛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与我们的目标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

1989年国家第一次设置并颁发优秀教学成果奖,这项奖励促进了我们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教学改革及建设成果的总结及检验。经过严格评审,我校有29项优秀教学成果获得奖励。其中自动化系童诗白教授等主持的“电子学课程改革”及常迥教授等负责的“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博士点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等两项获得国家特等奖,材料力学课程建设等5项获得国家优秀奖,此外还获北京市奖励21项。这是对我校广大教师严谨治学,认真执教,积极改革的肯定和鼓励。

四、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技术开发及生产工作有了新的进展

学校的科研工作在1989年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去年学校承担的科研课题共1371项,全校科研总经费超过7000万元,创历史最高水平。我校承担了许多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其规模、难度、水平及投入的经费都是空前的。有一大批任务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像核能所承担的5兆瓦低温供热堆的顺利建成及在所内100天供热运行的成功,在国内获得了普遍好评,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国际上也引起了重视和反响。去年我校通过鉴定并正式登记的成果共138项,受到国家及部委省市等领导部门颁发的科技奖励150项,新申请专利74项(累计442项),新授权专利55项(累计233项)。特别要指出的是,我校获得的国家级科技三大奖至1989年底累计已超过100项。在国际国内发表论文数量这几年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各方面统计资料表明,经过全校教工这十余年的努力,我校在科技实力及成果的总体水平上已取得明显优势,有一部分学科已逐步进入良性循环。

在上届教代会、工代会第五次会议报告中,学校提出把核能开发及利用、1—1.5微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线、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实验工程(CIMS实验工程),作为学校三个重中之重的国家级重要实验研究基地建设好。这些基地在1989年都取得了重要进展.此外,摩擦学国家实验室已经正式开放,智能技术与系统实验室也在最近顺利通过验收并开放运行,化工、生物及集成光电子学等三个与外单位合作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在加紧建设,可按原定计划进行鉴定、开放。

经过几年努力,我校已经建立起一批全国重点学科。目前全校有54个博士点,其中有29个已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经过专家严格评审,我校有10个实验室的发展计划将得到下一个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的支持,成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这些实验室的建设对推动我校的应用基础研究,提高学术水平及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将起重大作用。把我们已经承担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好,是“八五”、“九五”期间学校学科建设及科研工作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全国第四批博士授予点的申报工作正在进行,我们已经积极争取和申报增加博士点和增列博士生导师。目前教委通讯评审已结束,全国学位委员会的评审工作即将开始。目前重点学科建设主要还是要依靠国家有关部门的资助及争取校外各渠道的支持,包括科研工作过程的积累.学校的重点建设费用,由于拨款就有缺口,基建费用上涨,使重点设备经费缺口更大。学校“七五”重点投资中的设备费只执行了原定计划的三分之—,其余部分只能推迟到“八五”陆续执行。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除重点保证部分教学实验建设外,只能对部分困难较大的属于基础工业学科的更新给予有限支持,希望大家能理解。

使科学技术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是科技为国民经济服务方针的重要体现。这件事我们是通过三个渠道进行的。

(1)相当部分科研项目本来就是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为生产单位和社会作出了贡献,立即取得了经济和社会效益。

(2)通过科技成果推广、技术转让,专利许可等形式,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例如,由金属材料专业方鸿生教授等研究开发的“新型空冷贝氏体钢”已列入国家科委组织的第一批“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除了国内推广取得重大效益外已经打人国际市场。1989年10月在加拿大作性能试验,以出色的成果受到厂矿好评。这项成果已通过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签订了420万美元合同。

1983年以来,我校设立的科技成果年创利税或增收节支百万元的效益奖,就是鼓励科研直接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的重要措施,去年一年有21项获奖,是历年来最多的一年。按使用单位严格财务证明统计,仅这21项成果,1989年就为国家创利税或增收节支近1亿元。

(3)以技术入股等形式发展高技术产业。学校科技开发总公司成立至今不到两年,已经开发出一批产品进入市场,去年不仅做到经费自立,而且开始向学校上交利润。以打入国际软件市场为主的技术服务公司1989年也超额完成了创汇及创利指标。各系自办或与社会合作的科技产业也已经涌现出一些有发展前途的科技产品。从去年开始,我们在抓整顿公司工作的同时,正加紧组织我校的拳头产品,并尽快理顺校办科技产业的各种关系,制定合理的政策。我们相信经过治理整顿,一定会沿着健康的道路更好的发展。

1989年是我校生产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校办厂始终坚持学校要把培养人放在工作首位的方针,积极发挥作为校内实践基地的作用。全年接纳了1896名学生参加金工实习,金工实习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优秀奖。新开辟的电子工艺实习已正式建立教研组并扩大到每年可接待近千名学生的规模。此外还接待学生勤工俭学5000多人天,承担了学生工级培训及考工任务。对校内加工采取保证重点、优惠教学的方针,对重点科研攻关项目的加工采取合同制优先保证,对本科生研究生的加工项目采取半费补贴的优惠政策,今年发放半费补贴券10万元。与此同时,增产增收工作也登上了一个新台阶。去年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提高、市场疲软、竞争激烈的困难局面,全校校办厂共完成产值2228万元,比1988年增长23%,实现利润602万元,增长41%,创我校校办工厂历史上最高纪录。

五、控制人员编制规模、调整队伍结构

按照国家教委关于“严格控制编制定员,不得随意扩大编制增加人员,1989年各校人员编制总数原则上不再增加”的精神,1989年我校做到了人员编制进出平衡。去年全校退休153人、调出学校102人,两项合计255人,同时接收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210人,大中专毕业生19人,招工11人,调入在职人员14人,共计254人。学校按计划对校机关人员作了定编,不包含直属挂靠单位,校机关人员控制的编制数1989年比1988年11月的在编数压缩了8.8%。由于动乱的干扰,去年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评审工作受到一定影响,但我们还抓紧时机在去年年底前进行了高级职务的评审,中级职务的评审工作也将在本学期完成。去年共审批了各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291人,其中教授及相当职称的80人,副教授及相当职称约211人。目前全校共有教授413人、副教授1587人。去年的评审工作坚持了“德、勤、能、绩”四个方面全面衡量,加强了对思想政治条件及工作表现的考核,在设岗时注意保证教学及重点学科建设的要求,在工作方法上也作了若干改进。各系、各单位普遍采用了由申请人报告工作,广泛听取本单位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并邀请一些教授、副教授等专家对申请人进行审核的方法,评审步骤是严格的。为了使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能脱颖而出,学校还单独拨出名额由校长邀请校内一些著名专家、教授进行单独择优推荐,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正确地掌握标准,对学校工作有积极的导向作用。这是—件关系到学校发展提高,也牵涉到教工切身利益,难度又很大的事情。由于各方面条件包括名额的限制,目前还有很多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我们的目标是尽量建立一套能与学校队伍建设的要求相符合,也是比较公正的办法。但从不同角度看,各方面的问题还是不少的。我们欢迎代表们对工作提出批评建议。

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推进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办好一所学校不仅需要素质优良的教师、科研人员及实验室技术人员队伍,还要依靠在管理、生产、后勤等方面的职工队伍。这就是过去蒋南翔校长说的要有“两个轮子”才能使车子顺利推进。在去年高级职称评审工作中,学校还决定在技术工人中设立“高级工人技师”专业职称,并第一次选评了5名有突出技能和贡献的技师聘为高级工人技师。

为了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去年学校成立了职工培训中心。培训中心成立后即在全校对15个工种开办了36个培训班,有387人获得了单科结业证书。从1988年底到1989年初,学校组织了1958年以前参加工作的129名技术工人参加了北京市的高级工考试,对符合条件的晋升了浮动工资。

过去一年各系普遍加强了对青年教师的工作,绝大多数同志已确定了岗位及承担任务的方向,很多老教师积极关心并负责指导他们的成长。去年开始,学校在改进对聘任年青教师的选留、审查及评选工作同时,加强了上岗培训工作,除了按国家规定有一年见习期外,学校还试行了三个月的考察期。规定凡考察期不合格的要退回原单位重新分配。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向国内外招聘及吸引优秀人才,去年有了新的进展。一年来学校已吸收了包括博士生导师、中青年教授、出站的国内博士后,及国外完成博士后的研究人员共17名骨干教师来校工作。这个数量虽然不大,但只要持之以恒,逐年增长及积累,对学校建设骨干教师队伍会起重要作用。

六、坚持开放政策,积极开展国际教育和科技交流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校执行改革开放政策,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及教育合作交流,对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科研水平的提高以及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学习国外教育上有益的经验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及其积极作用是大家所公认的。

去年北京出现的这场风波,虽然使学校的对外交往工作受了一些影响,例如一些合作项目被推迟了,原定的国际会议人员减少了等等,但我们对外开放政策没有改变。去年各类公派出国人员仍高达649人次,大大超过1987年522人次的水平,接近1988年700余人次的最高水平。去年我校举行了8次国际会议,是历年来最多的一年,其中5次是在6月份以后举行的。例如8月份由热能系和力学系联合筹办的流体动态测量及其应用国际学术会议、11月份建筑学院负责筹备的转变中的亚洲城市和建筑国际学术研讨会等,都办得十分成功,不仅在学术上相互切磋,进行了高水平的交流,而且使参加会议的外国朋友更真实地了解了国内及学校的情况,对增强学校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都起了积极作用.目前在校的外国留学生也已增加到39个国家169人,并开始招收了少数研究生及博士后研究人员。

自费出国作为培养人才的一种补充渠道,只要符合政策及条件,学校一直是积极提供服务及方便的。国家教委最近下发了“关于具有大学和大学以上学历人员自费出国留学的补充规定’,学校已经制定了实施这个办法的细则。

在学校实行定编及聘任制后,各单位在编人员基本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十分紧张。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学校的长远利益及师资培养和成长,每年仍采用各种形式的公费(包括国家拨款、学校自筹及单位间交换协议等),在教师中选派期限在半年以上的访问学者及留学人员50-100名(1988年79名,1989年75名)。其中绝大多数同志意识到这个条件来之不易,以高度责任感努力学习、工作并按时回国。但也有少数人员违约而逾期不归,为了保证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及不影响本单位人员的补充,经催促后仍不返回的要按聘任制要求及与本人签订的协议作适当处理。我想,全校绝大多数教工是会理解和支持的。

七、基建、设备、后勤等部门在保障学校各项工作及改善教工生活条件方面作出了新的贡献

奋斗在技术与行政后勤部门的广大干部和职工,克服经费不足的困难,排除动乱的干扰,努力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生产及师生员工的生活服务,作出了新的贡献。

去年后勤部门根据教学、科研及师生生活的需要,安排了办25件实事,已完成21件,其余4件因设计逾期和经费困难推迟到今年完成。1989年全校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2405万元(其中教委拨款1990万元),竣工面积31000平方米,包括东南小区住宅楼4栋,26号楼学生宿舍5585平方米、工物和化工馆扩建4350平方米、邮局及银行1700平方米。新建的5563平方米培训中心楼也已于今年校庆开始投入使用。此外还完成了包括CIMS主楼机房、人工智能实验室等一批重点实验室改造工程。对学校长远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征地工作,去年已完成大部分的搬迁任务,进入结尾阶段。学校天然气工程去年又有了新进展。经过多方努力,使东南小区及高二楼新增住户都使用上了天然气。至今全校用上天然气的住户已达4288户。去年又为公寓食堂、南楼食堂、附小茶炉等接通了天然气,这些都为广大教工生活提供了方便。目前全校各类建筑面积已达94万多平方米,比文化革命结束时学校建筑面积增加了将近一倍。在清华园内各类人员4万余人,修缮、供暖、水电运行行政服务、膳食等部门的职工不仅承担了愈来愈繁重的任务,而且服务质量也不断改进。无论在动乱时期,还是节假日,他们都坚守岗位,保证了学校的正常运行。

去年学校固定资产已增加到5.6亿元,包括教学科研设备2.75亿元,其中1989年新增加3203万元。采购、维修任务十分繁重,除了完成新购仪器设备任务外,对校管5万件设备逐台进行了年检,并采取对小型机以上的计算机按季度公布使用机时数等措施,促进已有设备提高使用效益。

校园通讯网的建设有了重要进展。为充分发挥各类计算机和终端的效益,并逐步实现资源共享及通讯现代化,去年我校引进了2000门数字程控交换机。作为第一期工程,程控电话的功能已投入使用。校内电话的普及率有很大提高,住宅电话安装户数已从1988年的13%上升到目前的30%。除西南小区外,西区、南区小总机电话也可在今年内投入使用。1988年报告中提出的五年内住宅电话普及率提高到40%的目标可以提前完成。下一步我们将进行计算机联网工作。

在校园建设方面,去年翻修展宽了南4至附小、南9至7公寓、中7至中8三条沥青道路,并补修局部路面6000平方米,缓解了教职工上下班及接送孩子主要道路的拥挤状况。除了道路修整外,校园绿化工作又有了新的进展。去年新植树6400多棵,草坪l0000平方米。目前全校共有树木80000棵、品种160种,在北京各基层单位中是最多的。这几年校园环境的变化是我们长期生活在清华园内的同志们可以感受到的。希望全校师生员工并教育所有子女、家属及生活在清华园的每个人都要爱护清华园的一草一木,都要珍惜这块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宝贵土地资源。

这几年来,教育事业费的增长十分缓慢,远远赶不上物价上涨及学校规模的发展.去年除基建外,教委拨给我校各项事业费中扣去专项拨款后,属于综合预算拨款共4254.44万元。实际支出超过教委拨款781.68万元。超支部分主要是煤涨价,供暖、水电费支出大量增加,由于煤涨价及供暖面积扩大,在1987年以前冬季取暖费每天约1万元左右。现在平均已达2.5万元。就这一笔支出,就造成去年比预算超支160万元。电费也是一笔非常大的支出。现在动力电每度0.22元,去年全校共用电2650万度,达583万元,我校教工住宅用电是与学校用电并网的,因此也要按每度0.22元支付,但学校是按每度0.16元收费的。居民用电如并入北京市电网,学校这笔额外的每年约19.5万元补贴可以节省下来.但如并入北京市电网,就可能出现定期停电及维修不便等困难,会给教工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学校反复考虑,决定维持现状。

学校教育事业费拨款不足,目前主要依靠科研项目的公共消耗费提成、科研编制费、校办厂等创收单位上交利润等等来解决及弥补的。从创收单位上交部分,学校还保证了基础课教学及直属管理及服务单位教职工的奖酬金开支140万元。由于事业费不足,加上奖酬金比例逐年提高,各系的财政负担也是十分繁重的。在这种情况下,去年除基建、重点设备费仍有缺口外,能大体做到了事业费收支平衡,这是很不容易的.这是全校教工增收节支、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包括了各级财会人员的辛勤劳动。

医疗问题是大家普遍关心,也是困难及矛盾较多的一个问题。我向代表们介绍一些情况,希望我们能共同研究,找出一个缓解矛盾的办法。目前北京市拨给我们的医疗费人均3.5元/月,全校这部分款项为每年96万元。以1989年为例,校医院接待门诊约20万人次,抢救危重病人75人次.教工和学生有1300余人次住院。去年学校专项拨款46万元购置了一台新的X光机,拨6万元购置结肠镜。此外,还补贴医药费20万元,部分弥补了医疗费用的不足。但是医疗费这几年上涨幅度很大,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诊疗的水平及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入不敷出的情况仍然很突出。为防止药品浪费,减轻国家和学校的部分负担,使有限的医药条件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近两年对收费办法作了部分改革。但实际执行下来问题还是不少。除了经费困难问题以外也有服务态度问题。应该说,校医院大多数医护人员工作是努力的有成效的,但的确还存在缺点,值得改进.医疗是关系到教工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我们希望在教代会积极参与下,共同努力,采取各方面措施来促进我校保健及医疗工作的改进。

1989年我校安全保卫工作面临着特别繁重及困难的任务。在制止动乱,平息反革命暴乱及保护学校安全等方面,我校治保工作干部旗帜鲜明、坚守岗位,作出了重要贡献。我校保卫处获公安部“全国经济文化保卫系统先进集体”光荣称号,荣立北京市集体三等功。与社会上情况相反,1989年校内治安案件比1988年下降45%。这是一个不小的成绩,但校内治安情况仍然不能令人满意.去年的经验进一步告诉我们,搞好学校治安要依靠全校同志的共同努力,发动群众,严格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这样是有可能把我校治安情况进一步改善的。

八、打击经济犯罪活动,清理整顿公司及严肃财经纪律,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

去年八月,按照国家关于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的统一部署,根据“两高”(即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规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打击经济犯罪的活动,对犯有受贿罪的原基建处副处长XXX作了严肃处理,也查出了少数人的经济问题,有关情况正在继续调查落实中,有的已由检察机关受理。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的斗争今后将要长期进行下去.事实告诉我们,这几年社会上“一切向钱看”及腐败现象对学校队伍也有侵蚀。在我们队伍中确有少数同志经不起考验,用广大教职工和学校托付的权力换取个人的私利,个别则已经堕落到犯罪的地步。在财务及物价大检查中暴露出来的违反国家及学校有关规定,未经批准用学校的设备、技术、资金、房屋等条件为小单位谋利益,把应上交的收入不按规定上交等各种侵犯国家、学校及全体教工利益的现象,已经不是个别问题了。为此最近学校已正式发出通报并向国家教委作出了检查报告。这次财务检查,对查出问题的处理应该说是从宽了的,我们知道检查工作也并不是很彻底的。但我们殷切希望全体教工及有关同志能通过这次检查,受到—次遵纪守法的教育,不要因小利而忘大义,并使我校的财经活动进—步制度化,加强管理,堵塞漏洞。学校最近已通过了“关于加强预算外各项资金收支管理的规定”及“关于银行账户管理的规定”,希望有关单位及个人都要严格执行。

这几年在校内还出现了—个广大教工不满意的现象,即有的单位不经批准自定各种收费标准。学校各行政单位原本就是为广大师生员工服务的,由于改革及学校发展而使工作任务有所变动和增加,主要应该通过改进工作方法及提高工作效率来解决,而不能多办—件事就借口要收费。有一部分超过预算或预算外的任务,属于有消耗性支出及额外劳务,支付—定费用是应该的,但定价要合理,而月应按规定经过学校,有的还要经过上级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收入也要按规定入账上交。为保护广大师生员工利益,学校已成立了包括各方面代表组成的校内收费及标准审定委员会,除国家有规定的物价收费标准外,任何单位未经该委员会批准不得私自收费、订价及调价。收费一定要有学校统一的单据。任何个人对收费情况有怀疑,都有权要求收费单位出示准予收费的批件。欢迎大家对不合理的收费现象进行投诉。

学校廉政建设要从学校各级领导,首先从校长、党委书记及校务会议和党委会组成人员做起。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988年底学校成立了监察工作委员会,作为学校行政系统奉公守法的监察机构。最近学校又通过了“关于加强廉政建设的几项规定”,对过去的有关规定作了进一步补充完善。这个材料已发到教代会各代表组,欢迎大家对这个规定提出修改补充意见,并严格按这个规定对学校主要领导干部进行评议监督。

办学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去年这场风波以后,我们对学校工作进行了反思。我们感到,1988年下半年在学校第八次党代会以及第一届教代会,工代会第五次会议上所进一步明确的学校发展总目标仍然是合适的,即要把清华大学建设成学术上是世界第一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这是一个长期的总目标。这个目标体现了办好清华大学最重要的是抓两条,即一个是方向,一个是提高。方向规定了我们学校的性质是要办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而教学、科研等水平是要向世界上第一流努力的。根据这个总目标,学校已经制定了—个“清华大学综合改革与建设方案”,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后于1988年12月上报教委,1989年1月教委正式批复同意这个方案。从这一年多的工作来看,由这个文件所确定的五年奋斗目标及主要措施绝大多数仍然是可以达到及实现的,有的还可能超过或提前的,有个别目标按国家治理整顿的要求需要作一些调整。关于学校规模问题,原来在“方案”中确定,5年内做到全日制本专科以上在校学生总规模是15000人,去年本科招生有减少,但最近教委正式通知学校,到近期即1992年,仍可接近原定规模。按这个规模,今年本科招生计划可以安排2000人左右。比去年压缩后的数目有增加。我们感到适当调整规模,对于集中力量抓好提高、协调发展及改善办学条件还是有利的。原来“方案”所确定的目标中另一个可能受到影响较大的是关于教学、科研用房建设计划的实施。由于全国范围内压缩基建计划,教育经费不足,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原来的计划是难以实现的。但学校仍将努力争取外援,因此作为目标我们并不放弃。

从办学的指导思想上讲,当前我们要着重在以下几个问题上统—认识。

一、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

是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用什么思想来指导改革开放,是我们与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斗争的焦点。这个斗争同样反映在办学的指导思想及方向上,检查一下1988年底我们在制定“综合改革与建设方案”时所提出三条办学的指导思想,基本上是正确的,但认识不像现在这样深刻具体,当时对这个问题的利害关系也没有真正感到切肤之痛,因而实际工作也还有不得力的地方。

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办学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应该表现在什么地方,这些问题我们是在实际斗争中逐步提高认识的,这里主要提出三条供大家讨论。

1、“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正确方针,把培养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这里要特别强调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个方向问题。国家办教育,自然要求学校能为国家的繁荣发展和人民的幸福作贡献,要求我们以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利益。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专门人才,这是写入宪法总纲第23条的,如果我们不能按这个要求去做,人民花很多钱办大学值得吗?这样学校的存在就会丧失基础。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斗争而选择的拯救中国、发展中国的道路。四十年的发展及十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也证明只有这条道路才能使中国这样有十亿以上人口、经济落后的国家共同富裕起来。

应该认识到,国内外敌对势力还会长期存在,因此颠覆与反颠覆、渗透与反渗透、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必然是一场长期的斗争。那些顽固地企图在中国复辟资本主义的人也不会轻易放弃学校这个阵地。这个斗争有时还表现得很激烈。这应该是我们这一年来实际斗争所得出的重要教训。对于这样一些根本问题,我们应该旗帜鲜明,是非清楚。这不仅是一个认识问题,而且要体现在实际工作中,要依靠全校教工共同的努力,在各自岗位上把握住这个大方向,执行符合这个大方向要求的正确的方针政策。

2、依靠什么来发挥广大教工的积极性。

学校的工作必须依靠广大教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个积极性依靠什么来发挥及保持呢?认真总结一下文化革命前及前几年的经验教训,我们认为,精神的力量及物质的力量两个方面都是缺一不可的。最近我们总结及推广核能所在工作中的好经验再一次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强调精神力量的作用,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所在。忽视了精神力量的作用,我们就放弃了在与资本主义作竞争中的优势。事实证明,哪个单位受“一切向钱看”的影响深,风气就不好,人心就涣散,而且积极性也持久不了。在强调精神力量作用的同时,我们要很好地抓物质建设,不断改善办学的物质条件。如果物质条件很差,教职工生活又不能逐步改善,也会没有吸引力,也不能持久地调动大多数同志的积极性。因此我们认为,无论是学校还是各系、各基层单位要做好工作,要依靠四条:(1)要加强思想教育,要用共同理想及目标,增强凝聚力,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业精神及职业道德。要用集体主义思想来相互支持,相互关心,把本单位建设成一个团结友爱的战斗集体。(2)正确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不断改善工作条件及提高物质生活水平。我们的原则是多劳多得,要反对分配不公,包括平均主义和不合理的差别。(3)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严格劳动纪律及考核办法。要有合理的政策,用好各种杠杆。政策的导向应该与思想教育的内容相统一。(4)干部和党员模范带头起表率作用。

3、牢牢确立党在学校中的领导地位。

解放以来虽然学校在领导体制上有过一些变化,但长期以来学校党组织在政治思想上的领导地位以及在团结广大群众为完成共同目标的斗争中所起的核心作用,一直是办好清华大学的决定性因素。在这方面我们过去就积累了很丰富的经验,有优良传统。去年这场政治风波使我们对这个基本原则的认识更加深了。关于高校领导体制,按中央有关文件规定,今后不再扩大校长负责制的试点,高等学校原则上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我校因为从1988年10月换届开始实行了校长负责制,系、教研组等各级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实行则更早一些。经过这一年多的实践,并经教委同意,这个领导体制可以继续试行。党政在职能上仍应有分工,但要强调学校党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及干部管理中的统一领导的作用,强调学校各级行政积极依靠党组织参与对行政重大问题的决策过程,强调行政负责人依靠各级党组织的保证和监督作用,所有这些并不削弱及减轻各级行政负责人对本单位工作的全面责任。我们希望能不断创造党政密切配合的经验。因为我们目标是共同的,因此也一定可以团结起来,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顺利发展。

二、坚持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

把思想品德教育放在第一位之所以必要,这并不仅仅是因为去年发生的这场风波给我们的教训,事实上这几年来校内很多教工及校外用人单位、校友等都不断向学校提出这个问题。大家为客观存在的情况而忧虑。思想教育阵地“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社会主义的德育教育少了,资产阶级的侵蚀及影响就会渗入。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忽视社会主义的思想品德教育,就不可能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优秀人才。思想品德表现不好,书念的虽然多,用人单位也不欢迎。

德育教育的目的首先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从上学期开始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的社会主义道路教育,这学期还要深入,学校要为广大学生了解国情,参加社会实践等方面提供更多条件。德育教育另一个重要内容是要进行“为谁服务”的教育,进行走知识分子成长的正确道路的教育,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及与工农相结合。政治上的社会主义方向是以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基础的,以利己为目的的极端个人主义者在政治上也必然会接受资产阶级自由化那一套东西。

我们还要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提倡艰苦奋斗,加强集体观念、组织纪律及文明道德修养的教育。思想教育要采取科学的分析和民主讨论的方式,采取各种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方式,抱着关心爱护学生成长的态度,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对学生加强德育教育不仅仅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部门、班主任、辅导员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等同志的责任,而是全校教工的共同职责。教师在这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学生最尊重的是师长,教师的言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同学。“教书育人”这个提法确切地反映了社会主义大学教师的光荣职责。学校所有单位及工作人员都是直接间接地为培养人服务的。学校提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就是要求全校所有工作人员都要树立为国家培养品学兼优人才的大目标。

要充分发挥教育研究、校史、思想文化、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及学科建设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对课余活动的指导,包括对文学、音乐、艺术等领域的指导及支持。创造多方面条件,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造成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德育放在首位”不仅要落实在培养过程中,这个指导思想也要贯彻在学校的各个管理环节。学校在招聘新教工、聘任、晋级、评职称、出国、进修、表扬、奖励等方面都要把思想政治表现作为考核我校工作人员的一个基本条件。

三、努力维护学校的稳定

维护和保证社会的稳定是当前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是保证建设与改革的基础。高校的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去年的动乱,从反面教育了我们,离开稳定.正常的工作都不能进行,更谈不上改革和发展。保持稳定的局势,是全国人民的心愿,也是全校广大师生员工的利益所在。

经过前—段的努力,我们学校基本是稳定的。从总体上说,人心思定,反对动乱,是全校教职员工和广大同学的共同认识,这是主流,从全国范围看,治理整顿已初见成效。现在国家政治、经济及社会稳定,这些都是维护学校安定团结的有利因素。但是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要看到一定范围内阶级斗争还是相当尖锐和复杂的。国际上及国内的敌对势力不甘心他们的失败,他们唯恐中国不乱,总想制造些什么事端。国内在治理整顿过程中,经济上还有不少困难,群众关心的一些问题(如分配不公,腐败现象等)还没有得到满意的解决,社会治安也存在不少问题,学校的工作也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这些都会给保持稳定局面带来不利影响。

如何维护学校的安定团结呢?

首先,我们要统一认识,要依靠全体同志共同努力,提高对维护学校安定团结重要性的认识,这是稳定的基础。

维护安定团结,还需要加强法制教育,完善和严格学校管理。对一切不利于安定团结的行为,人人有责任进行教育及制止。对一切骚扰滋事,违法违纪的行为,一旦发现要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对那些破坏学校安定团结的有组织的非法活动,要坚决打击和取缔,对少数人的捣乱破坏行为,要严肃处理,以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

当前面临的工作任务

关于本学期行政工作要点,曾经在二月初召开的由教代会代表组长等参加的一次会议上,由梁尤能副校长向大家报告过。在征集各方面意见后形成了一个工作要点,后来在全校教研组主任、支部书记以上干部会上作过布置,并整理成书面材料发到了各系。有关维护学校安定,加强德育教育问题,上面已经着重强调了。下面就其他一些任务向大家作个介绍。

一、加强学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本年度的教学工作主要是要抓好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的基本建设,包括学风建设、课程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和教学条件及环境建设。

当前学风情况怎样,代表们都在第一线,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我们认为,总体上说,勤奋学习仍然是我校学生的主流,教学上严格要求的传统也没有丢掉。但不同课程、不同班级之间差别很大。我们现有19门一类课,但也有100门左右的课程质量较差。上学期我们总结表扬了20个学风好的及进步大的班级,但也有一些班级班风很差。少数学生中考试作弊、偷窃、打架等违纪现象屡禁不止。因此教和学两方面从严要求仍然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学校决定,对课程建设及学风建设都要抓两头,即表扬总结先进,整顿及改变落后。关键还是各级干部和教师要敢于从严要求,要有好的教风,才能培养好的学风。大多数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继承及发扬了清华在教学上严格要求的好传统,但也存在着那种讲情面、怕多事、容忍及姑息错误行为的软弱现象,要改变那种发议论慷慨激昂,处理问题护短隐恶、讨好说情的状况。“严是爱,松是害”,按教学规定及学校纪律对学生严格要求这才是真正的爱护。各级领导也要将此作为对教工职责及业绩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于教学过程,从招生,培养,直到毕业分配,这十年来已经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主要是在实践检验基础上调整配套,使之更加完善。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校已决定对培养过程作进一步改革,重点是抓本科生教学与生产劳动实践进一步结合的试点。理论联系实际是一条基本的教学原则,我们又是一个工科及应用理科为主的学校,把生产劳动及社会实践进一步引进培养过程.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全面、更牢固地掌握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培养学生了解国情,树立劳动观点,适应生产建设需要的有效途径。实践内容、场所的选择一定要慎重,而且要做到能列入教学计划长期实施。做法上采取条件成熟的先试点,逐步推广,不要“一刀切”。学校已向教委及中央领导部门报告,希望能解决一些政策性问题。真正要做好这件事需要各方面条件的配合。学校今年重点抓的另—项改革是实行助教博士生制度,这是研究生培养制度及人事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这个办法将改变博士生在学校工作中的身份及地位,同时也是用一种流动的体制,部分解决教学、管理、实验室等工作中对助理人员的需要,也使助教博士生的待遇有所提高。做好这件事关键在于要按工作任务设岗,有明确的要求及严格的考核办法,防止流于形式。

二、保证“七五”攻关任务的全面完成,结合学科发展规划,落实“八五”计划

今年是“七五”国家科技攻关任务、高技术课题及自然科学大基金等项目期限结束,进行评比、鉴定、总结的一年。从今年年初检查来看,已经提前完成的项目约占20%,绝大部分项目经过努力也是在年内可以完成的。但有一些项目留下的工作量还很大,有一部分技术难关还没有攻下来。因此,需要各级领导及全体科技人员付出巨大努力,按时高质量地完成所承担的任务。这不仅直接影响国家科研计划及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需要的进程,也关系到学校的信誉,影响今后争取任务的竞争力。

今年又是争取“八五”科研任务的重要时刻。在有关部门主持下,现在国家的各项科研计划都在组织、筹划、申报、争取、落实过程中。除了少数任务形势已经比较明朗外,大多数任务不定因素还很多。“七五”期间的经验告诉我们,科研任务与学科建设关系十分密切,搞得好可以形成良性循环,反之,竞争能力会削弱。各专业各学科的情况也不一致,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确定目标。从全校来讲,我们要强调几点:

(1)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清华应该建成我们国家一个重要的教学、科研中心,这是确定无疑的,但教学应该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因此在力量安排上,要首先满足培养人这个根本任务的要求。

(2)基础性研究,“八五”攻关及高技术的应用研究,横向开发任务要控制一个大致比例。从我们科研力量的实际情况及目前拨款渠道来看,做到基础性研究约占10-15%,攻关及高技术的应用研究占45-50%左右可能是合适的。同时还要有一部分力量做好以横向课题为主的技术开发工作。

(3)提倡适度集中。“七五”期间,学校在核能技术、微电子、CIMS等领域承担的几项重大任务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他们的经验我们要很好地推广。过分分散仍然是目前学校科研工作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在“八五”攻关任务中,除了上述这些题目要继续进行外,目前还有几项任务包括重大基金课题正在进行组织,要把目标更好地与国家规划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相结合,加强团结协作,提高竞争能力。

(4)充分发挥学校多学科的优势,对综合工程技术任务,要组织跨学科攻关,提倡系与系之间的联合,同时发展交叉学科,提高学术水平。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论证关于在我国建立“工程研究发展中心”以加速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从目前情况来看这类中心一定要跨系,跨学科才能组织好。我们希望全校有关单位能加强联合,做好组织工作。

在“八五”任务基本落实后.学校要对科研编制等有关政策作调整,更好地发挥这些杠杆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对于发展科技产业问题,我们仍然是在保证教学、科研两个中心任务前提下采取积极的态度。做好这件事将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既对国家经济发展直接作出贡献也促进学科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技术经济观念,使培养的学生更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工的作用,提高办学效益,同时也能为改善办学条件及教工生活条件作出贡献。过去这一年多,这项工作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从现状来看,我们的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与一些先进的兄弟学校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从去年整顿公司情况来看,问题也不少。总的是太分散,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理顺,对一些新出现的问题缺乏统一的政策和制度,效益没有发挥好。至于经营不善、上当受骗及个别不良行为也时有发生,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校正在积极调查研究,理顺管理体制,并制定一个完整的管理办法,以保证这些工作顺利健康地发展。我们要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由学校及有条件的系两级来组织经营管理,教研组等基层单位的教工按国家规定不能办公司,要集中力量进行教学及科研工作。有发展前途的科技成果应通过校系两级开发机构来实现商品化。有一部分科技人员也可带成果转入校系科技产业部门工作,这个过程要通过合理的办法,照顾到各方而的利益。

发展科技产业的关键是要形成拳头产品。在已有基础上,学校计划在三年内形成10个以上拳头产品(指产值500万元以上,效益100万元以上的项目),要充分发挥校办工厂的作用,利用国家给予校办企业的优惠政策。对于一些有发展前途的技术,只要条件许可,首先要保证在校内组织生产。对于列入学校各类科研项目的成果及职务专利的转让要加强行政审核及管理。

三、1990年度预算及建设计划

国家下达学校的经费是按培养各类学生的人数加上专项费而确定的,这部分是维持学校教学及正常运转的费用,即事业费。通常我们所说的预算就是这部分经费。另外还有一笔建设费用,是单独用于基本建设及重点设备投资的。

今年国家教委下达的总的事业经费为4680.6万元,比去年收入增加不多,而低于去年实际支出数(5036万元)。按这个收入,预算是怎么也做不下来的。经反复协商,克服了很多困难,采取学校补贴及赤字的办法,最后经校务会议讨论确定,校务委员会审查通过,制定了一个5502.3万元的预算。与收入相比,差821.1万元。这个预算对大多数项目来讲仍然是不能满足要求的,但也只能这样了。这5502.1万元的开支主要是这样几方面:

(1)直接用于支付各类人员的费用2209.6万元。占教委下拨数的47.2%,其中包括工资1130万元,离退休经费147.4万元,物价补贴235万元,洗理费70万元,人民助学金(及贷款)340万元,农转工工资80万元,公费医疗补贴30万元。此外还有加班费、劳保、临时工、兼课酬金、回聘费等补助工资及职工福利费(包括按国家规定提取的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托儿补助、独生子女费、职工探亲费、交通补助费、保健津贴、丧葬费、遗属补助等合计9项)共177.2万元。

(2)用于支付研究生及大学生培养的一般设备及业务费1043.5万元,图书费190万元,实验室维护开放费96万元,附属中小学及职工中专中技115.2万元,学生活动费16.2万元,聘请外籍专家及国际学术交流费用67万元,留学生经费55.3万元,学生社会实践补贴10万元,共1593.2万元,占教委下拨款的34%。

(3)水电、食堂补贴、办公、邮电、差旅交通、茶炉浴室用煤补贴等公务费共609万元,占13%。其中水电费是大项,在预算内只列入300万元,而实际支出可能要达到600万元,估计可收回电费150万元,还有150万元左右缺口,只能先挂着。公务费中,安排食堂补贴120万元,浴室、茶炉用煤补贴60万元,此外还有全年电话月租费30万元等等。

(4)修缮、取暖、清除垃圾及校园修整、绿化655.5万元,占14%。这项预算中取暖是大项,预算内列35万元,估计还会有50万元缺口,修缮费253.8万元,校园修整及绿化费29.1万元。目前学校总建筑面积94万多平方米,每平方米修缮费只有2.7元,远远不能适应要求。

(5)其他295万元,包括专项设备费(如电厂改造)、重点设备补贴、一般设备费、危房改造,其它各类补贴(包括体育、街道办事处、工会补贴.出版物补贴)及机动费等。

基本建设费国家今年拨款1820万元,比去年减少了9%左右,这个数额离开实际要求很远,今年16000平方米的续建项目预算就要1600万元左右。而其中图书馆工程还用了部分邵逸夫先生捐款,因此新建项目只能压缩。

今年基建重点还是图书馆,要确保完成结构施工及大部分装修,争取明年校庆部分完工,明年暑假开始搬迁。建设好图书馆对学校的提高和发展至关重要。新建图书馆落成后,将有一个较好的物质条件,但一个第一流的图书馆不仅仅是建筑,我们的目标是希望把图书馆建设成为培养人才及提高学校水平的重要部门,成为藏书资料丰富、管理先进、使用方便、服务周到、广大师生向往而须臾不能离开的知识殿堂。我们希望图书馆的同志们克服困难,从改进现在的工作着手,同时为新馆的建设充分作好准备。

生活用房要保证学生24#、25#楼暑假前竣工,东南小区五栋家属楼暑期竣工。能科楼及仪器厂争取年底竣工。为保证同方部辟为校史馆,教材库要按计划建成。为改善青年教工居住条件,在校内东区新建10000平方米的教工住宅,一室户约占75%。另外再建5000平方米住宅,主要为三室户。由于住宅在校内中心区建设已很困难,同时要把新征地很好利用起来,因此今后要集中新辟西北住宅小区。今年要做好小区总体规划,第一期工程10000平方米住宅计划今年就落实申报审批,并完成单体建筑的设计施工图纸,力争1990年年内动土。户型比例:一室户、二室户、三室户分别占75%、15%、10%。重点仍在解决青年教职工的住房问题。

此外,学校今年准备拨出专款,从3-8公寓选一栋楼进行改造试点,改成一居室户。

大家可以看出来,学校的财政情况是相当困难的。因此,一定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过紧日子,做好增产节约及增收节支工作。学校各个环节的浪费现象还是不少,有的还很严重,此外在项目管理上还有不少跑、冒、滴、漏现象,躲避应尽义务,侵占学校利益。因此,要从提高认识及加强管理来做好各方面的节约工作,各创收单位要力争超额完成上交任务,以补学校事业费的不足,要严格财经纪律,加强管理监督。列入计划的基建、设备修缮等项目要精打细算,严格预决算及审批手续。各项日常行政开支能省的要尽量省。消费基金的增长也要有控制。由于今年我们要进行调资,因此奖酬金的发放要作控制,预测人均收入仍可保证比去年大约有10%左右的提高。

四、适应变化.调整队伍结构、提高人员素质

队伍建设是做好学校各项工作最根本的建设,也是我们面临的最困难的问题之一:(1)国家教委关于“四定”的通知,即定学校的近期任务、核定学校的近期发展规模、核定人员编制及确定经费分配的原则。对定编的要求很高,与我们现有的教职工在编总数相差很远;(2)一大批骨干教师及学术带头人已经或将到达退休年龄,有些老学科及基础课“青黄不接”的情况很严重;(3)一些部门,如有的基础课、德育教育岗位、一些党政管理及后勤岗位人员短缺,补充也困难,难以为继;(4)忙闲不均,有很多骨干教工日以继夜,工作负担很重,也还有一部分人作用没有很好发挥,有的纪律松弛,有的则是管理不严;(5)由于一些条件的限制,如职称、住房等影响部分同志积极性的发挥及对优秀人才的吸引。

解决队伍建设问题需要有一个系统的规划及配套的措施,学校正组织力量进行研究,这里我想提出几条原则性的意见供大家研究。

(1)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工作。对青年教师在思想及工作上应严格要求,关心他们思想、业务的全面成长,首先政治上要有正确的方向。做人民教师应该具备“为人师表”的基本素质。工作上要压担子,才能在实践中更快成长。还应该看到相当数量的青年教师缺乏生产实践及工程实际的锻炼,在知识结构中存在着缺陷,要在保证完成本单位任务的前提下妥善安排他们的工作、实践及进修提高,对表现优秀的要打破资历观念,大胆提拔使用,不适应目前岗位要求的要及时调整。总之,要敢于管理,绝不能放任自流。同时又要对他们的切身利益问题满腔热情地关心及解决。要做好每年从青年教师中选拔一批人员出国进修培养的工作。学校也已确定把解决青年教师住房问题作为近期解决教职工住房问题的重点。相信经过我们的工作及青年教师们自己的努力,一定会成长出一批能承担起学校各项工作的骨干力量。

(2)创造条件,招聘及吸引国内外学术及技术骨干来校。要扩大博士后流动人员及吸收访问学者的人数,认真做好助教博士生制度的改革工作,建立起一套固定编制与流动人员相结合的队伍管理及使用制度。对每年新增人员要精心审查选拔,审批权不能分散。固定在编人员及各类流动工作人员(包括保留资格研究生)要有合理的比例。

(3)对人事部最近下发的女性高级专家离退休的通知,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对今后几年离退休人员作出安排及适当调整。学校将按教委意见提出一个全面的执行办法。

(4)对学校编制要按岗位及分工重新作一次分类及核定。对于经济完全自立的单位在全额核算成本基础上,准备采用校内企业编制的办法,而不列入学校事业人员编制。实现这一条设想要对成本核算方法、分配、福利等一系列政策问题作配套的研究,并尽快提出方案。

(5)完善聘任制,严格劳动纪律。逐步深化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对本职工作要有切实的考核办法,对业余兼职要按规定加强管理。浮动工资及奖酬金的分配办法必须贯彻多劳多得、奖勤罚懒的原则,打破“大锅饭”和“平均主义”。住房分配办法也要作适当调整,要扩大择优、机动的比例。要认真总结专业职务评审工作的经验,按全面贯彻“德、勤、能、绩”的标准,特别是按不同岗位来衡量“水平”及“成绩”,特别要关心那些服从学校工作需要,岗位变动较多而默默无闻作出成绩的同志。要把各部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

(6)为了加强职工工作,党委已成立了职工工作领导小组。上面提到的队伍建设的一些问题及原则.对全校教工都是适用的,但职工中还有一些特殊问题,有必要按职工特点作专门研究,如教育、培训、考核等。因此各级各部门都要有专人来加强对这方面工作的领导。

五、加强民主建设,改进工作作风

办好学校要依靠全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及自觉性。学校的重要决策过程只有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包括不同意见的基础上,才能集思广益,防止及减少失误。各级干部也只有主动接受群众的民主监督,才能保证勤政廉洁、防止腐败现象的滋生。这几年,学校在民主建设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教代会制度是广大教工行使民主权力,参与民主管理,实行民主监督的重要形式,几年的实践已经说明,它的确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我们的体会是,除了定期做工作报告外,我们在频繁的工作磋商中,无论是学校在听取意见后修改了原来的决定,还是大家在了解学校全局情况下,积极支持学校的决定都推动了任务更顺利地实施,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发扬民主的过程是增进了解、加强团结、提高凝聚力的过程,也是发动全校教工来关心学校工作,提出各种建设性意见,参与管理的过程。学校从工作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广大教工对办好学校有强烈的愿望、责任心及全局观点,而且十分体谅学校工作的困难。给我们留下特别深刻印象的是,在去年春夏之交的那段学校工作最困难的时期,学校的一些重要决定得到了大多数教工的广泛支持。尤其“6.4”以后,在极端复杂的情况下,许多教工要求学校大胆出来领导,6月6日的“通告”立即得到了广大教工的积极支持,给了我们勇气和力量,对稳定学校局势,尽快恢复正常秩序起了很大促进作用。

除了充分发挥教代会作用以外,学校还采取了其它措施来努力推进学校的民主建设。例如,1988年底以来,我们调整及完善了各种委员会的设置,并尽量做到减少兼职,以吸收更多的教工参加管理,使各种委员会的作用更好地得到了发挥;在校系主要干部换届或调整时逐步形成了—套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制度;在党委领导下,把民主党派的代表吸收到学校有关的民主管理与监督机构;学校党政领导在涉及学校建设的重大问题时,邀请各方面代表参与讨论,听取意见;对学生坚持每周一次校长接待日,一直坚持下来,并制定了答复处理制度;信访工作已成为学校各有关部门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广泛地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是学校建设中的一件大事。最近学校召开了一次有党政负责人参加的研讨会,初步总结了这方面工作的经验及问题。我们感到最主要的是要提高对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意义及含义的认识以及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健全法制建设来保证民主建设的推进。我们高兴地看到这次会议已把经过修改的教代会条例及实施细则两个文件交代表们讨论,通过以后将使教代会在学校民主建设中的作用有了一套更可操作的办法。学校各级行政一定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来保证这些文件的实施。发挥社会主义民主要与各级干部改进工作作风结合起来。各个部门及单位要克服本位主义,把学校的整体利益及全体教工的共同利益放在首位。在学校的行政工作中要贯彻六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加强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的精神,全校各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要树立为广大教工服务的思想,面向基层,提高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要接受群众监督,虚心听取各种批评和意见。我们殷切希望与会所有代表结合讨论学校工作,对学校各级领导首先是我们校长从办学方向到个人作风及廉政等各方面进行严格评议及监督。

各位代表,让我们团结起来,克服困难,为维护学校的稳定及促进学校的提高和发展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