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 张孝文
1992年4月3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向全体代表介绍过去一年学校工作的进展,今年学校工作的安排及考虑,请大家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一九九一年学校工作的进展
199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国家在国际风云变幻的严峻环境中,保持了社会稳定,在遭受到少有的严重洪涝灾害的情况下,我国的经济形势明显好转,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广大人民表现出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这样一个大环境,为我校工作的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客观条件。可以说1991年我们学校的工作是在“七五”已有成绩基础上取得稳步进展的一年,作为实现“八五”规划的第一年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开端。过去一年学校各方面工作的进展主要表现在:
1、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的基本路线更加深入人心
1991年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紧密结合国际上东欧剧变、海湾战争和苏联解体的重大变化,结合国内政局稳定、经济好转及抗洪救灾所体现出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来进行的。学校组织了全体师生员工尤其是各级干部认真学习了江泽民同志在“七一”的重要讲话,使广大师生员工更懂得了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的道理。经过连续三年的努力,全党重视纠正“重大失误是教育,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广大师生员工对于资产阶级自由化对我国的建设和改革事业可能造成的危害,对于和平演变的现实威胁的警惕,对于保持政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有了比过去更加深刻的认识。广大教工更深入全面地理解德育放在首位的重要性,“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已经更加深入人心和成为自觉的行动。这一年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还紧密配合学校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及内部管理改革的开展,保证了各阶段中心工作沿着正确方向顺利开展。应该说.今天全校无论在教工或在学生中思想状况和精神面貌都呈现出了积极健康向上的好趋势,这就为学校今后通过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提高教育质量和学术研究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年来学校的民主建设也有了发展,工会、教代会在民主管理中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各民主党派积极关心学校发展,也对学校工作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上学期末在不同范围内开展的各级干部的述职活动,体现了教工对各级领导的民主监督,同时也沟通了情况,增进了理解.改善了干群关系。
2、组织力量制订“八五”规划
“八五”期间是我校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制订“八五”规划是1991年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自1990年年底起我们花了一个多学期的时间,集中力量抓了规划的制定。我们与各系所逐个进行了研究,经过校系结合、反复修改,并经教代会代表组长讨论和我校第九次党代会审议通过,制定出《清华大学“八五”事业发展规划》。
在“八五”规划中,针对学校的特点.提出指导思想是“坚持方向、着重提高、深化改革、改善条件、发展优势、多作贡献”,并对学校五年的总体发展及各项事业提出了具体目标。
与以前制订的规划相比,这次做得比较全面、细致,目标措施尽量具体,经费及条件也都比较落实,这样可检查好操作。应该看到我们所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与“七五”相比工作量更大,要求也更高,必须全校上下团结一致,共同奋斗。我们期望经过五年的努力,清华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进程中将上一个新的台阶。
3、学校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199l年在全校各级干部和广大教职员工共同努力下各项事业均有新的起色,为我校“八五”规划顺利实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现在,我校本专科生的招生规模已经控制在每年2200人左右。而且几年来一直保持较好质量的生源,各部门各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分配的要求也明显上升,说明学校在培养人才质量上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去年我们试从推荐的高中毕业生中招收了50余名品学兼优的骨干提前入学培养,初步看来这个改革效果是好的,今年将适当扩大。课程建设取得新进展,199l年又有6门课被评为“一类课”,到现在为止共建成30门“一类课”,平均每个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可听到5~8门“一类课”。课程内容的改革也有了新的进展,如计算机教学的体系作了较大改革,教学组织相对集中,将使同学得到比较全面的训练,实践及应用的机时也有所增加。实施培养过程与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改革的试点不断取得新经验。大面积、多规模、多层次因材施教已形成格局,初步达到了三个200人,即校级优秀生、二级工证书、双学位各200名,为学生发挥特长及潜力提供较好的条件。通过严格教学要求及严肃考试纪律、加强优良学风班建设等项工作,学风进一步稳定地好转。大一新生进校后普遍反映,一入学就深深感受到学校刻苦、勤奋学习的风气。学校还十分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加强了群众性体育工作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过去的一年里,教学环境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尤其是新图书馆投入使用,为教师的学术研究及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及条件。要指出的是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在保证新馆的开放使用、改进服务质量方面付出了辛苦的劳动。去年学校还重点投资改善了15个本科生教学基地及一批重点博士点的建设,计算机辅助教学及电化教学条件也都得到了改善。
1991年是研究生培养工作有明显进展及出现一些好的转机的一年,这一年我们进行了两项重要改革,即“助教博士生”制度及“进校不离厂”的培养模式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到1992年2月已有六批共464名主教博士生受聘上岗。去年为大中型企业培养研究生59人,是历年中培养“进校不离厂”的研究生人数最多的一年。学校对研究生工作着重进行了四项基本建设:博士学科点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及研究生学风建设,使研究生培养工作协调发展,截止到1992年3月,我校已授予博士学位累计604人,授予硕士学位累计5564人;博士后流动站在站人员75人,累计己进站共131人(其中获国外博士学位回国的28人)。值得一提的是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生源状况有了明显好转,1991年由于外部环境改善及我校采取了直接攻博等措施,共招收241名,为历史上最多的一年,由于报考与招收的比例提高,有了较大挑选余地,质量有所上升。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在加强实践环节及自我教育方面,也创造了一些新的经验,当然也不能估计过高,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待提高。
过去一年里学校教工队伍结构有了进一步改善,正在逐步建立起固定编制与流动人员相结合的队伍机制。去年全校因退休、调动等共减少504人,补充了440人,净减64人。在这次校内管理改革中全校共下达编制8326人,“八五”期间是退休高潮,这对于调整队伍结构是一个很有利的时机。我们希望改变目前我校职工比例偏高和教工总数偏多两种情况,这对增强我校的活力,提高办学效益,改善办学条件,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是有利的。职称提升工作几年来已经逐步走上正轨,并且从去年开始改为将高、中、初级职称评定工作一年集中做一次。1991年新提正高级职称80人,目前全校在岗正高级职称有522人;新提副高级职称181人,在岗副高级职称有1648人。另外由于采取了向中青年骨干倾斜的政策,又有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得到晋升,现在全校共有50岁以下的教授31位,40以下副教授36位,这个数目还不理想,但比1990年以前有了较大的增加。
科研工作的形势也是好的。去年,我们着重抓了科技任务的落实,召开了我校第十三次科学技术讨论会。这次讨论会是为了理解及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重要指导思想,总结“七五”期间我校科学技术工作在总量及水平上都有较大幅度提高的经验,提出了“八五”期间学校科技工作进一步“山水平,促联合,创效益”。1991年我校的科研工作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从落实的科研项目看,“八五”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及经费可以超过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去年全校各类科研总经费第一次突破8000万元,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这是全校广大科技工作者及在其它岗位工作的教工共同努力的结果。1991年获各类科技奖励293项,其中国家级奖励9项(自然科学奖2项、发明奖1项,科技进步奖6项)。我校在国内外主要杂志上发表论文数的地位比过去有较大提高,已经在国内名列前茅,但论文被引用的情况在国内高校及研究所中名列第五,说明我校论文的质量还有待提高,我们还须加倍努力提高学术水平。去年学校新增学部委员6人,平均年龄也较低,这对学校今后的学科建设将有重要影响。1991年学校对外学术交流的规模也达到历史上的新水平,各类出国人员共722人次,是历年来最高数,参加国际会议人数第一次超过200人次,在校内还成功举办10次国际学术会议、4次国内学术会议。1991年也是我校于地方、企业交往最频繁的一年,签订横向合同金额共计1600多万元。科技产业体制正在逐步理顺,而且产值及利润都有较大幅度提高,去年各类工厂、公司属学校部分的产值及经营额已超过1亿元,利润1850万元,比90年分别增长了20%及50%。
1991年是我校基本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竣工面积达61000平方米,占清华现有全部建筑面积的6%,是清华历史上竣工面积最多的一年,这次教工住宅分配全校将有800多户可以得到不同程度地改善。后勤服务为教工办了不少有益的实事。1991年学校的财政工作情况也是好的。在教育经费困难,事业费缺额1026万元的情况下,由于加强了预算及经费管理,各类校办产业按计划或超额完成了上交任务,学校基本做到了收支平衡.保证了学校事业的发展,还为学校这次改革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支持。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学校目前财力不足还是影响学校事业发展及教职工生活进一步改善的一个制约条件,而各方面存在的浪费现象还很突出,节约潜力是很大的,因此开源节流仍是今后一项重要的工作。
学校各个方面工作,包括继续教育及附属学校的教育、后勤服务系统、设备物资供应、安全保卫、审计、监察、档案资料及街道等工作,以及各直属单位的工作都取得了很多成绩,在这里就不一—列举了。我想借此机会向在学校各项事业中忠心耿耿、埋头苦干的广大干部、教职员工同志们,以及许多虽已离退休但仍心系清华的老教师、老职工同志们表示诚挚的敬意及感谢。清华大学的发展还要靠大家的努力和贡献。
4、进行校内管理改革
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认真准备,1991年学校制定了推进校内管理改革的配套方案,由学校教代会审议并经校务会议通过,现已经国家教委批准作为第二批试点单位,在今年开始全面实施。
这次校内管理改革是学校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过去已有改革的继续和深入。应该说几个月来进展是健康的,到现在为止绝大部分单位顺利地经历了定编、总结考评、聘任等阶段,学校逐系进行了验收,最近还落实了校内津贴分配方案,房改方案也在顺利实施。通过这次改革增强了定编及工作量意识。在总结汇报工作及考评过程中也起到了学先进找差距的作用,广大教工的积极性有了调动,劳动纪律得到了加强。当然各系各单位发展不平衡,有不少遗留问题有待于完善解决;由于各面条件的限制,一些改革的力度也不够理想,这些都是需要在今后工作中继续改进和深化的。我特别要提出的是,教代会及工会在这次改革中发动教工积极参与及认真审议,并提出很多宝贵的建议(其中多数为学校采纳而在最后方案中得到体现),对保证这次改革的顺利开展起了重要作用。
5、结合八十周年校庆发扬学校优良传统
1991年是我校建校80周年,校庆期间4月28日前后返校校友总计达一万三千多人,为历年最多的。这次校庆我们没有简单的当一个节日来庆祝,而是把校庆活动看作是一次革命传统和优良校风、学风教育的大好时机,明确提出校庆活动要弘扬校友的“爱国、奉献、成才”精神为主题,在全校师生员工中大力提倡参与意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全校广大学生中开展了“寻访校友足迹、探索人生之路”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带着各种问题和期望登门拜访校友,在祖国建设各战线上校友们的奉献精神给大家流下了深深的印象。同学们带着收获交流讨论,并自己动手整理创办了“清华百名校友事迹展览”。校庆期间,215个班级、5400多人自发成立了校园义务劳动队、校友返校迎导队和文明校风倡导队,既为校园美化做出贡献,又通过实际参与而受到教育。
校庆期间,我们除了邀请不少校友来校座谈参观,学校领导还分别前往外地与校友座谈,加强了与母校的联系。几十年来奋斗在祖国各地的广大校友们,绝大多数都在默默无闻地从事着国家建设的伟大事业,为社会主义祖国的繁荣富强而献身,这就是我们清华大学要发扬光大的光荣传统。
综观学校这一年的工作成绩是很大的,但也存在不足:(1)思想教育工作发展不平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还需要改进和提高。学生中世界观、人生观及道德品质教育有待于进一步加强。(2)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如何适应加快经济发展及改革开放的形势,满足搞好大中企业的要求,还有待于提高认识,并采取更有力的措施。(3)科学建设及发展不平衡,新建的一些科学:理科、文科、经管学科地位有待提高,学校的基础研究相对比较薄弱。(4)队伍建设尤其教师队伍建设仍然是困扰学校工作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青年教师队伍不稳定,一些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包括主讲教员后继乏人,管理干部和职工队伍骨干的接班人也存在不少问题。(5)学校的经济实力仍不能满足学校发展及改革的需要,影响到办学条件的改善。(6)学校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缺点与失误,比如有的工厂发生受骗上当而来重大的经济损失,说明对干部教育不够,制度也不严,从学校领导工作来说是有责任和教训的。
二、一九九二年学校的主要工作
学校今年的工作要以最近传达的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中央政治局会议关于讨论我国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精神,以及正在召开的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的一些重要文件为指导,坚持建设世界第一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正确方向和目标,认真全面地贯彻国家制定的方针,巩固和发展校内管理改革的成果,并促进及加快学校其他各项事业改革的步伐,把精力更多地转移到提高教育质量和科技水平上来,转移到加强队伍建设中来,脚踏实地为提前完成“八五”规划所规定的各项任务而努力。
1、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学校工作中第一位还是培养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事实告诉我们培养学生首先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优良的思想品质,要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愿意投身国家建设和改革事业,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否则,光是业务好,是不能符合经济建设的要求,不受用人单位欢迎的。
邓小平同志谈话中明确提出,要警惕和平演变的危险,要重视对人民和青年的教育。在我们强调加快经济建设的时候,具体到学校就是要集中更多精力抓住提高教育质量和科学技术水平这个中心工作不放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不能放松,不能重演“一手硬—手软”的教训。
关于学生德育工作,学校根据长期形成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及传统,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形势下的新特点,总结制订了《清华大学本科生德育实施纲要》,并成立了德育研究室,这个纲要的基本精神也适合于研究生。我们要努力落实这个纲要,使德育工作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
我们希望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注意讲究实效,克服形式主义。今年我们特别希望在下列几方面作出努力:(1)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更好发挥社会科学及人文学科课程的作用;(2)“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要体现及渗透教学、科研及学校其他各方面工作中去;(3)积极培养学生骨干,充分发挥党团支部及班集体的作用,增强学生自我教育及管理的能力;(4)加强校园文明建设,改进学校的育人环境。
教工的政治学习要充分利用好周五下午,除了讨论学校工作以外,要结合国际国内形势来进行。当前特别要强调提高对邓小平同志倡导的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全面认识。为了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中央决定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很多改革措施的出台都会深刻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并与大家切身利益有关,我们都有一个跟上形势,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的问题。学校有关部门要积极提供各种条件来帮助大家加深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认识。
2、关于深化校内的各项改革
上学期以来的校内管理的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今后要转入加强经常性的人事、劳动管理及考核,以巩固和发展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在优化队伍结构、实施人才流动、合理地安排一部分尚未落实岗位的工作人员的工作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有待处理。一方面我们要坚决实行按任务设岗,按岗位聘任的原则,克服因人设事或人浮于事的状况,要求教工实行满工作量聘任,同时也要慎重处理好每一位转岗、转聘教工的工作,做到人尽其才。学校规定对新进人员要严格控制,凡能在校内转岗解决的首先要聘用校内人员,有的可以经过培训及试用后再正式上岗。应该说校内管理改革仍有很多事情还要继续,例如关于精兵简政,学校在这次改革中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校机关在这次改革中实减人员57人,到现在为止大多数已经落实并作了安排。总体上学校准备分几个方面及阶段来深化学校机关的管理改革,第一是精简定编、定岗定职,确定岗位职责,同时改进服务态度及工作方法,减轻基层负担,精简控制会议、文件及报表。第二,调整理顺机关的体制,合并及撤销一些单位,减少重复设置、层次过多及分工过细的情况,到目前已调整合并了10多个处、科级机构,下一步要进一步理顺学生工作、外事等方面的工作体系。第三,逐步改变目前系过多而规模偏小,机关人员偏多,分工偏细的情况,要考虑试点建立学院制,把系的行政管理职能集中到学院。在尚无条件建立学院的系,机关要实施科室合并办公,以提高工作效率。
学校准备在今年内进行的另一项重要改革,即改变现行的住房分配办法。这个分房办法是在1987年教代会上通过的,这几年实施下来对顺利分配住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形势发展,现有住房分配办法已显出不相适应的地方。今年内我们准备对这个分配办法作必要的修改与调整,关于这方面的情况孙继铭同志将专门作介绍。公用房的使用,长期以来缺乏自我约束机制。学校也将提出改革的措施。
校内管理改革只是学校改革工作的一个部分,而且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校教学及科研事业的发展。学校的改革应包括事业改革、管理体制改革及后勤服务体制改革等多方面的内容。最近学校领导认真学习并研究丁中央关于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重要指示,我们认为这些指示的精神对于指导学校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将采取实际步骤进一步推进学校的各项改革措施。
3、认真做好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工作,积极准备第十九次教学讨论会的召开
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人才的全面素质,上半年学校将召开我校第十九次教学讨论会。这次讨论会的重点是,面对国内要加快经济建没及加快改革扩大开放的新形势,研究解决人才培养中所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
关于教育方针国家已经有了明确的表述,那就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怎样来理解和认识这个方针.如何在工作中落实及贯彻这个方针,需要在广大教工中通过讨论加深理解,以提高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自觉性。文化革命后恢复高考以来,我们已输送了十届本科毕业生和十二届毕业研究生,我们应该有条件对我校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知识结构、业务能力,是否适应今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我们的教学内容体系及方法是否适应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的科技革命形势,是否适应改革开放的要求等方面进行比较系统的回顾和总结。
十余年来学校继承和发展了清华历史上办学的好经验,已经从学科布局、专业面向、课程体系、招生分配、培养管理等作了一系列的改革,这次教学讨论会将发动全校教工,特别是教师来对这些改革进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措施。
教育的改革和建设要遵循教育本身的规律。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人才培养是一长周期的过程,有些效应是滞后的,因此它需要有科学的预测。例如办学规模,专业面向等方面的改革不能因一时需求变化而随即变动,否则容易造成大起大落的不稳定局面。
对于文科建设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问题,我们要在教学讨论会期间安排专题进行研究。
关于日常的教学建设工作,有关部门已经有了一个计划,我在这里不详细叙述了。这里我只想强调一个问题,就是要扩大和发展建立校外实践基地问题,这是学校加强与社会及经济的联系,推进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我们打算与十来个地区及十来个企业建立比较长期的人才培养、科技合作、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合作关系。
在第十九次教学讨论会期间,学校要把博士生培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专题讨论,以进一步明确培养研究生的基本要求,加强研究生教育的基础建设,同时要总结这几年助教博士生制度的实施及本科优秀毕业生提前攻博试点的经验,完善研究生的奖励及淘汰制度。结合教学讨论会,还要总结推广为企业培养“进校不离厂”研究生的经验,扩大试点的范围。研究生的培养与学科建设密切相关,我校现有的29个重点学科,要准备经受复审及评估。除了要巩固及发展现在的重点学科的地位外,还要争取更多一些学科能进入重点行列,要采取措施加强博士生导师的队伍建设并使之年轻化。
4、积极开展科学技术的研究,加强校办科技产业工作
我校科研工作在1991年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1992年要再接再厉,组织好力量保证完成已承接的各项科研任务。要加强科研成果向生产转化的工作,为经济建设做贡献。今年将要建成的CIMS实验工程要准备国家验收,并开发中近期目标产品,逐步推广应用到有关工厂。我校的综合信息校园网第一段任务也将完成,接受国家计委验收。对于几项与学校发展密切有关的重要项目,即20万千瓦低温堆的工业示范项目,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程研究中心及其他工程研究中心,还要分别地积极争取尽快落实任务及明确管理体制。这些项目实施要发扬我国搞“两弹一星”的精神及经验,要组织全校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基础研究及理科的建设是学校的薄弱环节,要明确重点,创造必要的条件及环境,促进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
作好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对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及科学研究工作都有重要意义。在这方面我们的任务是很重的,要花力气抓好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包括世行贷款的执行及落实。我们希望各系有关学科树立全局及整体观念,强调合作及相互支持,并从组织及管理上逐个落实,真正做到能高水平地开放,充分发挥重点实验室所担负的“国家队”的作用。
在这里还想特别强调的是,要保持我校较高的学术水平,就必须在清华园内形成活跃的学术气氛。要创造条件鼓励我们教师在学术研究上付出精力,要提倡及组织校、系教研的各类学术活动,做到有计划,保证时间,而且形式多样化,以吸收更多的师生参加进去。今年对外交流的任务也比过去繁重,要扩大国际上多方位的学术交流,利用有利时机吸收对我有用的技术装置及人力资源。要组织好在我校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和国内学术研讨会。积极做好校友会的工作,促进校友对母校的联系和支持。要做好出国留学人员的工作,争取他们为本学科的科学技术发展多发挥多作贡献,同时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学成回国工作。
要加强科技产业工作,虽然去年这方面有较大进步,但是仍与清华所处地位不相称。当前经济发展要依靠科技的客观形势给我们带来了极为有利的环境。我们要理顺体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拳头产品,扩大产业规模。在这方面我们胆子要更大一些,步子要更快一些,学校已经做出了积极参与进入广东及浦东开发区的决策,并规划逐步建设学校主楼前西南角的科技产业园区,要切实组织力量办好几件事。学校要按企业的特点来发展产业,制定切实有利于科技产业发展及鼓励为学校做更大贡献的政策。各系、各单位要有全局观点,在保证本单位局部利益的情况下,对某些有前途的技术要转移到学校来实施规模经营,以充分发挥其效益。最近学校经过讨论,下决心要加快校办产业发展进程,争取提前两年实现“八五”规划的目标。
5、加强队伍建设
办好学校关键是队伍,这个队伍应该包括师资队伍、职工队伍以及相应的管理干部队伍。从教学科研中心工作角度来说,师资队伍是关键,我们的师资队伍由于文化革命断层及年青队伍流动比例过大,而造成一些学科包括一些基础课教学后继乏人的矛盾已经很突出。采购相应措施缓解这个矛盾.为过渡到21世纪作好准备,已经是一个刻不容缓要解决的问题。
在1992年我们要把队伍建设作为学校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好,研究队伍建设问题应该包括:确定合理的结构和体制,实行择优选聘;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并有计划地培养;改善及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以及严格而科学的管理等方面。
我们的思路是要建立一套固定编制及流动人员相结合的合理的队伍结构和体制,扩大博士后流动站规模,广泛吸收访问学者及科研协作人员,充分发挥助教博士生的作用;要改变师资队伍的来源主要依靠毕业生的单—途径,广开人才门路,对教师的补充要实行面向社会以及国外广泛招聘的办法;对年青教师要严格要求及热情帮助,敢于交任务,创造条件让他们挑重担,促使他们在政治及业务上更快成长,在职称、住房及待遇上要向作出成绩的骨干倾斜,以鼓励在学校扎根立业。此外,对离退休的政策及适当扩大回聘的办法;关于双肩挑的经验及所遇到的新矛盾;关于职称工作的规划及政策等,都要在认真总结这几年工作的基础上研究出现的新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我们的工作虽然是从研究师资队伍的有关政策及改革措施着手,其基本精神也可以推广到学校其他队伍建设上,我们准备在今年暑期召开干部会重点研究队伍建设问题,欢迎大家积极献计献策,为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优化精干、充满活力的队伍而奋斗。
6、促进校园文明建设
根据国家教委的要求,1992年10月将对我校文明校园建设进行全面检查评估,我们要借这次评估的东风进一步加强文明校园建设,作为今年我校重点工作之一。
文明校园建设是保证大家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工作、生活的基本条件,通过这次文明校园建设还要促进我校治安、交通、防火、安全等方面的综合治理,做好这些工作要依靠广大师生员工的努力。学校将加强领导,作好安排,统一部署,做到组织落实、措施具体、讲求实效、长期坚持。这项工作的具体要求及安排,将请孙继铭同志一并向代表们报告。
各位代表,当前我们国家面临加快经济建设、加快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大好形势,我们要利用这个时机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建设和改革,把今年的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