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第十九次教学讨论会上的总结发言

张孝文

1992年6月26日

从5月8日到今天,为期一个半月的第十九次教学讨论会就要结束了。这中间学校先后召开六个专题(德育工作;推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教学内容体系及方法的改革;研究生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及本科生与研究生的管理机制)共七次研讨会,各系也结合本系情况选择了一到两个专题进行了讨论。这次会议发动面比较大,涉及到范围也广,应该讲开得很好。像这样学校集中一段时间对作为中心工作的教学工作进行研究的讨论会,只能三到四年举行一次,但作为经常性的中心工作,各系主要领导及主要从事人材培养工作的教师每年至少应集中研讨一、两次。

当前我们面临落实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加快经济建设的发展,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大好时机,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机遇,也提出了很多新的挑战。经济发展要依靠科技和教育,这为学校工作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最近一段时间,处在社会对人才及科技的需要增长的形势下,我们深有感触,上门求援,要求技术转让及加强横向科技合作的应接不暇,毕业生分配要求也很旺盛。从全社会来说,经济发展对科技依靠的意识比过去大为增强了,这是极为有利的形势。另一方面商品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及进入国际市场步伐加快,对包括思想素质、知识结构、业务能力和创造才能等在内的人才素质提出了新要求。这就对我们的培养过程及教学体系、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也提出了新要求。对我们科技开发工作的发展及改革也提供了动力和机会。同时,为学校内部的人事、劳动、分配、住房等管理改革增加力度提供了较好的社会环境,国家也在政策上给予帮助及支持。上述种种条件及情况都是有利的条件,是当前我们面临形势的主流。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本身对大学也是一种挑战,我们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体制改革的加速、企业逐步搞活放开、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包括引进外资的加速,将使人才竞争的形势更加严峻。随着各项经济体制改革措施的出台,在加速经济发展、增加社会财富的同时,预期会出现分配上的新的不平衡现象。这无论从思想、心理和经济上对学校都是个冲击。大家都意识到一条,在这种情况下要使学校的教学、科研有稳步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要增强学校的凝聚力,除了要加强思想建设,创造一个做学问的良好环境和风气外,学校要适应这种形势,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要通过充分发挥学校的科技优势及广大教工的智慧和才能,调动大家社会主义积极性为社会提供人才,提供科研成果,促进经济发展,同时要增强学校的实力,要增强学校在积累和消费两方面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包括工作、生活条件),以尽可能地吸引优秀人才。所有这些,单一的依靠国家投入是不行的,被动地等待会丧失时机。国家对教育的支持从长远来看是会逐步增加的,但可以预计这会有个过程,在一段时间内,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投入要增加,为了搞活企业,国家还要让利。很显然我们面临的机会和挑战都是空前的,可以说是形势好,压力大,机会多。所以,当前对于学校,也包括每个系能否抓住这个时机,在改革开放中使我们的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是很关键的。我们是在这种形势下研究如何加强和改进学校教学工作的。这首先就要我们提高对小平同志讲话意义的认识,在国家经济进一步开放的形势下,结合自己工作的情况冷静地作出科学的预测,以确定我们的对策。这次教学讨论会后,我们准备在暑假召开中层干部会,在汇集大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学校进一步深入改革的设想及措施。我们希望全校师生员工,全校的党员和干部能团结一致,解放思想,群策群力,把学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今天我着重是从教学方面提出一些问题,讲些意见,但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出发来研究教学工作。下面我讲几个问题。

一、培养人仍然是学校的根本任务

学校要深化改革,包括教学、科研、产业等事业的改革,也包括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要扩大向社会及国外的开放,我们也应该有几条标准来衡量怎么做是成功的、是好的。怎么做是失败的、是不可取的。我们商量认为是不是有这样四条,即我们的改革①是否有利于培养大批又红又专、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②是否能使学校的学术及研究水平不断提高;③是否有利于两个文明建设,使学校的改革和开放能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及经济发展作出直接贡献;④是否使学校的总体实力及办学条件得到不断改善,使广大教工的待遇得到相应的提高,有利于学校对优秀人才的吸引,使队伍更加精干,结构更加合理。

按照这个要求,我们办学的方针还是要坚持一个根本,两个中心,三个结合不变,但同时要大力扩大学校的社会服务的功能。扩大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是改革开放中社会对学校的要求,学校通过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可以增强学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促进学校教学与研究水平的提高。这样做也有利于改善办学条件,改善教工的生活待遇,但这样做决不能影响学校的根本任务。

学校最重要的工作是培养人,这一点是不能动摇的。这次教学讨论会是否成功,就要看我们是否在当前形势下继续发扬重视教学的好传统。清华所以有比较好的声誉,无论是解放前还解放后,主要是由培养人才素质上的优势带来的。我国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文件中有这样一段话“在这个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指出“衡量任何学校工作的根本标准时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紧紧掌握这一条,改革就不会迷失方向”。这段话对于指导当前改革的正确方向还是有意义的。

这十年来我校取得的成绩是很大的。这次专题讨论会大家有了共识,但是在学风上也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培养大学生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是不逊色的,在本科生教学中我们是有自己特色的,如严格要求,培养优良的学风等,这些都不比发达国家的一些著名高等学校差。杨振宁博士在霍英东基金颁奖仪式上讲,他是1945年在西南联大毕业的,他说与他毕业时相比,解放以来中国的教育、科技成绩巨大。这一点有时我们在国内的同志反而看不到。他说,他对中国的前景充满信心。6月3日我与梁尤能副校长去拜访他和陈省身教授,他们俩位又都讲了这个意思,认为我们培养的人才素质是好的。赵南明告诉我,蒲慕明与学生座谈时,学生要他比较他在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新竹清华、北京清华几所学校学生的水平,蒲教授说还是北京清华的好。举这些例子是要说明我们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长期以来所付出的劳动是有结果的。我们的同志要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信心,要认识到教育工作的意义。这次几位老学长90周岁聚首时,很多来校的著名学者都问到清华的生源如何,年轻人是否以进清华为荣,学生的学风怎样?这很重要,在校内我们要大力宣传教师光荣,教学光荣,要大造舆论。这也是个价值观的问题,一个人不能只满足于物质上的东西,更崇高的事业,是精神上的追求。我们能在清华从事教学工作又有特殊的意义,这就是能“集天下英才而育之”,这是非常难得的。最近我收到尚昌和给我的一封信,他是这次全国第三次吴健雄物理奖的两位获奖者之一,主要奖励他的博士论文成果。他是先在清华工物系后来材料系,从本科生一直到博士生在清华整整十年。他随信寄来了奖状的复印件,怀着深厚的感情感谢清华十年来对他的培育。我们希望所有教学工作者都能珍视我们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意义,而且应该从年轻人中,培养一批有志于从事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的接班人,有一批把教书育人当成自己终身事业的人,像刘老、陈岱老那样,一辈子献身于培养人的事业。当然人各有志,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这样来选择自己的道路,但到清华任教,作为清华的教师就应该有这样的追求和理想。今天我们再次提出这个问题,是有很迫切的现实意义的。

在鼓励教师热爱教学工作,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学校要在政策上采取措施,要向教学倾斜。这几年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如逐年扩大了教学的奖酬金,尤其对主要从事基础课教学的,由学校负责。各系各单位的领导也重视了用科技开发及产业收入来支持教学,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校内管理改革中分配部分我们采取的把—部分奖酬金转入津贴的作法也是保证和有利于稳定教学队伍的。最近我们正在研究内部管理体制进一步改革的方向,有这样一个想法,就是搞教学及基础研究的同志收入的提高应该是由学校及有条件的系来共同负责的。学校的力量要集中起来解决与培养人和提高学术水平有关的方面。从分配体制上要改变什么事情一动就是8000多教工一块解决的机制。要仔细研究后逐步实施,要针对不同性质的工作采用不同的分配体制。比如后勤服务就要与服务质量挂钩,相当一部分要推向校内的市场,参与竞争。有的要搞承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产业创收部门分配体制,要与上交学校的效益挂钩,科研则按照不同的性质的科研任务采取不同的政策。学校的财力要集中用来解决与教学、基础研究及培养人有关的事业及管理服务部门的问题,使基本的教学、重点的基础研究及相关的事业和管理队伍安心下来做好本职工作。

为了实施这方面的设想,学校要在今年内采取相应的措施。经研究决定落实的一个措施就是,学校要加强对基础课的投入。大家知道在实施校内工资改革以后,已经把一部分奖酬金转入校内津贴。最近我们研究,要把过去由学校负担的这部分课时酬金大体仍保持在去年的水平,即把收上来的这部分进入工改的资金再返还回到基础课及技术基础教学中去。具体发放当然要按照承担教学工作的数量及质量来作合理的分配。我们希望有条件的系也要首先保证搞教学的教师能达到这个目标。超过当然更好。其它如职称评定、政府特殊津贴的确定、住房分配办法改革等等也都要体现重视教学、鼓励教学工作上作出优秀成绩的同志的精神。但是有一点大家也要有思想准备。即在学校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时候,不仅社会上,而且学校内收入最高、最多的那少部分人不一定是搞教学的,从事教学工作同志的收入向最高水—平的那部分人看齐是困难的,但应该可以做到有比较稳定相应的增长。搞开发也是有风险的,奖酬金是和开发效益联系在一起的,效益好收入会多.效益不好就没有,有的还都贴进去了,清华也有这样的教师。我们搞教学的同志要懂得这样的道理,要鼓励从事产业、开发、技术转让等方面工作的同志多作贡献。他们贡献大,支持教学的力量就增强。当然,教学部分的分配也要引入竞争机制也要把奖酬金与教学的数量和质量挂钩,也不能搞平均主义。为了保证培养人的根本任务,为了使教学水平与质量稳定地上升,组织上也要采取措施,各系要由系主任或教学副系主任组织主要从事教学工作的骨干教师组成系教学委员会,经常研究教学中的问题。

二、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培养方针,继续重视和不断改进德育工作

关于德育在教育中的地位.这几年在实际斗争中我们的认识有反复,有经验教训,并逐步取得广大教职工共识的。89年政治风波以前,一度自由化泛滥,思想工作被削弱,教训是很深刻的。那一段时间学校的风气包括学风不理想,同志们可以回顾一下,当时大家是很忧虑的。我们当然不希望会再出现这样的反复。89年初小平同志提出“十年来最大的失误是教育”,他所指的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这以后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及社会舆论都有了变化。这几年学生不断要求进步,总体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学风也有很大变化,学校各方面的工作都在稳步发展中。事实证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但保证了党的基本路线的执行,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而且也保证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保证了学校各项改革及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因此我们说,正确的政治方向与学校的提高发展是统一的。对学生个人来说,红与专是统一的,当然我们不能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估计过高,而且青年学生是流动的。把一代一代年轻学生培养成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的斗争,要使我们培养的学生热爱祖国,愿意投身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事业中去,拥护党的基本线路并且有良好的思想品质,还是摆在我们面前长期的任务。我们认为,德育放在首位指的就是学校要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正确的政治方向不仅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一个基本点),也包括坚持改革开放(这是另一个基本点)。总之,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对党的基本路线要全面理解、全面贯彻。这就是办学的方向,这在学校工作中当然是首位的问题。这就是说首先要学习怎么为人,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价值的人。我们在颂扬一些值得敬仰的长者、老教育家、老科学家时经常说“道德文章皆称楷模”也是这个意思。学校是个教育机构,首先要教育我们的学生做一个对人民事业有益的人,这样所掌握的本事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邓小平同志在南巡的重要讲话中直接与教育有关的有几段话,其中—段讲到接班人问题。他再一次告诫我们,要加快改革开放,要努力把经济搞上去,特别重要的是培养接班人,要坚持基本路线100年不变,也包括要警惕和平演变的危险,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重视对人民和青年的教育。我们是一所重要的高等学校,学校的地地位决定我们培养的学生绝大多数通过参加实际工作的锻炼会担负起愈来愈多的责任,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会走上比较重要的工作岗位的。即使有一段时间在国外,我们也希望他们是心向祖国、尽量为四化建设作贡献的,也希望他们的道德品质是能为民族争光,为学校争光的。所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要与培养接班人的任务联系起来的。重视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不应该理解为思想政治工作及和德育有关的工作可以去冲击和影响其它工作。用政治冲击业务是搞极左、也是搞右的人所用的方法。文化革命大家都有体会。 “左”得不要文化,不要教育,学校不上课,不搞研究,只有斗、批、改。摘自由化人为了到达他们的政治目的,也搞学潮、搞罢课。这是用资产阶级的政治来冲击业务。我们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不应该冲击中心工作,在学校还应该是保证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过去南翔同志举过一个很生动的例子,他说,政治与业务的关系好像是从西门去颐和园,大量时间是在走路,但要注意经常抬头,看看佛香阁是否还在前面,这就是方向问题。不见了,你方向有了问题,会愈走愈远,就要找一找方向了,这样才能最快地达到目的地。学生大量时间是读书、学习、实践、求知,但的确也有方向问题。总之,我们要关心青年,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帮助他们在加快开放中抵制一些丑恶腐朽的思想行为的腐蚀,抵制—切干扰他们发奋学习、健康成长的因素,为今后在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发辉作用打好基础。如果在学生时代缺乏集体主义观念,不能与大家很好相处,到了工作岗位,作用的发挥会受限制,更深刻的说,搞科研,搞技术工作要取得成果尤其开创的成果还有正确的思想方法、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法问题,这些都属于思想教育问题。所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工作中不仅是培养人的思想政治品质的需要,也是保证智育工作的需要,处理得好,不矛盾,是会相互促进的。我们要创造和摸索红与专结合的经验。关于德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梁尤能、胡显章同志都在报告中有详细论述。这里我想强调的一个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做好,政治理论课要成为大多数同学欢迎的课程,另外,是要将德育工作贯穿、融汇在教学工作和为人师表中,要像杜甫在《春夜喜雨》中所说的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即潜移默化。至于各个教学环节中如何来体现教书育人,如何融汇在课程教学各个环节培养内容上,这件事要结合教育对象及教学环节、内容、特点,有针对地来进行。不同课程、不同环节作法也不一样,重要的是教师们要有自觉的意识,我们不少教师在这方面已经创造了很多很好的经验。要总体上有这个意识,形成一个好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学生工作的体制及队伍也要在下—步改革中进—步理顺,队伍要精干,工作要讲实效,防止形式主义。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依靠自身的力量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清华的传统中有一条是“自强不息”,既要自,又要强,而且不息。

三、关于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

如何贯彻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在这次教学讨论会上是大家比较集中讨论的问题之一,这个问题从历史上来讲有个发展及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重视实验,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在教育上早就为大家所熟悉并接受了,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教育方针的一部分在1958年提出来,是从整个办学,培养人才的目的及组织教学培养过程的整体上来着眼的。1958年学校在实践工作中创造了真刀真枪作毕业设计的经验。但当时学校承担科研的工作量与现在相比是有限的,并不是所有专业及系都很容易找到合适的任务,在实际贯彻中又受到政治运动的影响,有片面性,例如劳动安排过多,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文化革命走向了极端,把认识论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庸俗机械化了。文化革命结束后,回复了正常教学秩序,但也出现轻视实践的情况,到目前为止,我们不少教师还反映,在工程训练、装备设计、器件结构等硬件方面的知识、工程实践及经验仍然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几十年来正、反经验都有过,相信我们可以做的更好些。十多年来,学校改革最主要的变化之一是学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刻地通过各种形式介入、参与了社会经济建设。现在中央提倡产、学、研相结合,是为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管理体制改革及企业改革机制,提高效益的重要措施,而向学校及研究部门提出的要求。对我们来讲,就是把学、研、产结合,就是我们所提出的教学、科研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深化这个结合,这不仅是教学工作的改革,也是学校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譬如我们科研工作中的结构比例就要作一定调整,要承接更多的与企业技术改造的任务。包括国家的纵向任务、863及攻关任务的要求,也要与产业发展的要求更加密切地结合,要求沿途下蛋,参与国际上知识产权的保护,单纯仿制的科研就很难得到支持了。总之,经济发展的需求要成为主要的推动因素。对培养过程的改革,我们也已经有了一些好的经验。这两年来我们在一部分班级实施了用较长时间进行教学与生产及研究开发实际任务相结合的试点,总的反映是好的,但也有不少矛盾。我们的方针仍然是积极稳妥的试点,条件成熟就大力去做,不搞一刀切。事实上已经有一些很好的经验,如机械系锻压专业对马鞍山轮箍厂的改造,汽车专业结合沙漠车研制等就是参加技改的很好的例子。我们工科培养的学生很多今后就是企业技术改造的参与者,汽车系反映经过这种锻炼培养的毕业生有的已经很快在毕业后工作岗位上作出成绩,显出优势了。还有一些学生在大学或毕业设计期间就参加了一些高技术产业的开发研制工作,而我们培养的这些学生可能就是我国这些产业的第一批建设者、参加者。

我们希望在我国改革开放新阶段,在学、研、产结合中能总结及发展出新的经验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教育方针的一部分,它的含义是更广泛的。看看是不是从这样几个方面上来加强理解。

1、整个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相结合,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当然有不同的层次,基础科学是着眼长远需要的,这是从整个办学、培养人才的目的及教学培养过程和教学内容整体上来考虑问题的出发点。

2、知识分子要走与工农大众、劳动人民相结合的道路。这主要是思想感情上的问题。不是有了知识就高人一等而是要置身于劳动人民之中。这就要接近、熟悉工农大众,应该像钱学森同志所说那样,努力做到使“人民是满意的”。劳动者不一定都懂自动控制理论,但是会感到你与大家是休戚相关的。钱学森同志讲他能与焦裕禄、王进喜、雷锋、史来贺五位一同成为建国以来群众最尊敬的共产党员感到十分激动,因为他是劳动人民一份子了。我想我们应该学习钱老这种思想,要教育青年通过社会实践接触工农,树立这样的思想。

3、理论联系实际。不仅要有理论知识,还要有工程实践知识和实验技能。没有实践是不行的,真正有学问应包括丰富的实际经验,要能解决工程技术实际问题,这大家都有体会。今年我们为张光斗同志庆贺八十寿辰,他一贯大力提倡重视工程技术,重视教育中理论联系实际,他自己也我们做出了榜样。他在投身教育事业前就有很丰富的水利工程实践经验。几十年来,水利系的同志说,水工结构课很难找到有能讲得像他那样透彻、全面的讲员。今年80岁,但他每年仍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水利工地,在黄河、长江,在大河小川奔波。

梁思成有很大成就,他在年轻时花了6年时间对古建筑一个一个作实地测绘。

当然我们不能在短短五年的教学过程中安排过多的实践环节,但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向上,要给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目前包括实验、各种社会实践、实习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在内的教学安排总体上占学生时的30%左右,我们认为这个量是合适的,一般并不要求再加多,但要组织好。要研究如何改进提高质量,通过这次改革给学生的能力确实得到提高,对于在高年级试行较长时间结合经济建设或开发课题进行教学的方法,我们希望能逐步做到规范化,同时要注意保证教学及培养的基本要求,这样作困难时不少的。所以总体上还是继续试点,总结经验,但对所有班级来说,首先要把已列入教学计划内的实践环节组织好。

有人讲,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的问题。

实践教学和环节不像课堂教学那样容易计划和组织,从成功的经验来看,希望能有一些相对稳定的校外办学基地,这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及横向科技任务的承接,我们相信这方面的条件愈来愈好的。总体上说现在的条件比过去更好了,选题选任务的余地也比过去大了,因为现在合作的双方对对方的要求和对科技的依靠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迫切。前几天,北京市来校洽谈技术合作,开始讲来一百个单位二百人,实际到了三百人,会议气氛也很活跃。这样我们就可以提出一些相应的教学上的要求,模式也可以多样化。有了基地及比较固定的联系,经费不足等困难也比较好解决。

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要有一支具体指导的队伍,这支队伍要有有经验的教师参加,也要把青年教师及助教博士生组织在内,把当地技术力量的作用发挥好。此外要把学校内部的机、电、土建、汽车修理等各种力量的作用也充分发挥好。电机系依靠学校后勤办的电工班就是很成功的。

总之,搞好教育与生产实践结合的工作,教师的指导思想很重要,教师,尤其是缺乏实际经验的年青教师首先要努力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有同志提到工作量问题,我再次说明一下,我们虽然有了一个大致的计算比例,但在评价工作时,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只要为培养学生,为教学改革作出了贡献,都应被考虑。

四、关于教学体系、内容及方法的改革问题

这个问题是这次讨论会上最集中的课题,也是我们今后教学改革的重点。我们这一方面处在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时代,处于科学技术知识迅速增加及更新的时代,另一方面我们又处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阶段。要研究这一切人才的知识结构、业务能力及实际技能等都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并从这个高度来制定培养过程计划。要避免发现那一方面不足就加一门课,哪些领域出了新内容就在课程中增加学时。这样做往往是有增无减,计划学时愈来愈多、学生负担愈来愈重,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如果不能统筹考虑,简单地加学时、加课程,往往会造成从局部看来是需要的,但从全局看并不是优化的结果,这个问题在一些新兴交叉学科的专业更突出。

上星期二晚上,有5个同学到我家诉说课程多,负担重,自己支配的时间少。他们说已经注意到我在专题讨论会上的一个讲话,即清华培养人是有一个整体环境和条件的,要使学生能够利用这些条件,在这个环境中成长、熏陶。教育并不只是上课,并不是只有列上教学计划的内容才是学生在校园里能学到的。他们说,学校有这样好的图书馆,没时间去;有这么多的终端,没时间上机;有这样好的学术报告,没时间去听,很惋惜。我想,我们要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得到发展,以为只有上过自己的课的才能学到知识的看法至少是不全面的。负担过重使学生的兴趣爱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对学生,特别是一些拔尖的学生的成长更是不利的。过去提8,1,50是有道理的,是否还是按这个要求来控制学生的负担。中等程度的学生课内外每周50小时左右。

另外一个问题是关于学生的知识结构问题,究竟什么样的技术人才是21世纪参与国际竞争所需要的?当代科学技术发展非常快,像集成电路差不多每三年就更新一代,计算机的发展及更新也是惊人的。各个学科都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来,现在我们的条件比过去好,因为极大多数搞教学的教师同时也在搞科研,我们教师要努力学习,而且要通过科研来参与这个发展过程。为了把教学过程组织好,我们不仅要了解自己本学科及与本学科相关的新技术发展的动向和主要内容,研究怎么把其中一些基本及核心的新技术反映到教学内容中去。而且还特别要注意如何从整体上,从经济与科技的关系上来把握高层次人才所应该有的基本技术素质,有些什么新的特点、新的要求,研究我们现有的培养过程是否注意到了这些。去年美国国家关键技术委员会给布什写了一份报告,从各方面专家推荐的100项技术中选了22项,包括材料、制造、信息和通信、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航空和地面运输、能源和环境等六个领域,认为这些是影响美国国家安全和经济竞争力最重要的技术。这些具体的技术内容当然是十分重要的,是我们研究工作,也包括教学工作所要注意的地方。由于这份报告里特别提到对美国在经济上与日本竞争的弱点而提出的,所以它提到的教训特别值得我们注意。要注意委员会在总结中有这样一些话,“美国在未来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在于根本改变美国工业在市场上的竞争方式”。他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技术本身是不能保证国家繁荣和安全的。技术能对美国未来的国家利益作出重要贡献,但只有我们学会更有效地利用技术时才能如此”。因此要求美国的研究机构和企业必须更加重视对新技术的推广利用,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美国与日本竞争的教训告诉我们,不仅应该教会我们的学生掌握科学技术知识,最主要的是要教会他们能有效地利用这些技术,要能利用技术参与国际竞争,并在竞争中取胜。那么应该采取怎样一种技术路线呢?

这份报告中提出,要采取一体化的方法即采用一种产品设计、制造工艺、性能控制、质量检测、成本指标一体化的方法。科研及技术人员要有不断改进产品性能、生产方法及降低成本的愿望。我想,我们这次讨论会上很多教师提到培养学生要知识面较宽、要具有创造能力及经济观念等就是符合这种一体化对人才的要求。创新能力对无论什么学科都是十分必要的,理科不必说,有创新才有价值,对工科的创新现在也比过去更加迫切了。我们要进一步开放,参与知识产权保护关贸总协定,很多新矛盾就来了。我们的农药、药品很多是仿制的,这就不行了,我们相当一部分产品是靠关税和许可证制度保护的,也不能这样了。这就对技术创新、对降低成本的技术措施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如化工产品聚酯,扬子是为仪征提供原料的,进口税一调整,这个企业就要面临危机了。我国汽车、电子产品都有这类问题。我们要参与世界市场,技术上就要有自己的东西,否则就会形成出高价买技术,而在成本上又没有竞争力的被动局面。日本发展的经验证明,他们重视学习一切国外先进技术,也不惜出高价把技术买过来,但他们是把引进技术作为创造更高水平“技术”的平台,以此带动自主开发,而且为降低每一个部件每一元的成本而努力,再把产品打进技术输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的技术需求会有变化。可以预料,中国一定要走也一定会走从引进仿制到消化自主开发、从依靠政策保护到参与国内国际市场,而且这个竞争过程将决定一个企业的盛衰兴亡。否则我们就没有出路,或者说不走这样的技术路线的企业是不可能在竞争中取胜。因此我们说经济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是人才的竞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我们要相信这一条,把握这一条,指导和组织我们的教学内容,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

学生在学校中培养的时间到底还是有限的,因此更要精心来组织好整个过程。我们已经有一些很好的经验,一些系在研究教学计划时,首先从行业、学科发展提出对能力和知识的具体要求,然后再一年一年、一个一个环节来研究及深化,分阶段来体现培养目标的总要求。这方面军事院校的教学计划很值得我们学习。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着重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及活跃思考的兴趣,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很多课程在发展创造性思维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有的课程已经注意到在讲授具体的技术知识时,把技术和工业发展的关系、知识的发展、新思想的产生过程及时介绍给学生,使同学能够从历史的发展中看到一个科技工作者的职责及成功的因素。有的课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上采取了很多办法,很受学生欢迎。

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具体制定教学计划时还是要掌握住一些基本的原则。归纳一下是不是这样几条:

1、使学生有较扎实的基础,这不仅是后续课的需要,也是在毕业后不断发展及更新知识的需要;

2、组织好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环节,由浅入深地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的能力;

3、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重要的现代技能和工具性知识。特别是通过有计划的、持续的教学环节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能力;

4、既能使学生知识面宽一些,同时课程的内容少而精,能反映学科的新发展。内容要能承上启下,教学方法要提倡启发式,深入浅出。

这次会后要做一些调整,同时还要继续进行研究、探讨。

学校教务部门提出了一个设想:

1、学校抓好主要的公共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内容体系的改革,重点搞好物理、数学、外语、计算机、机械设计、力学、经济等几个系列课程的改革;

2、每个专业都要分析一下,哪些是关键课程和关键教学环节,要按人才培养的需要来确定本系专业的核心教学内容,作为本系培养学生的看家本领,有关的内容、师资、教材、实验室都要作为重点来建设,抓一类课建设学生要抓这些最基本的课程。同时搞好课程间的衔接及配合,减少不必要的重复;

3、均衡各年级负担,解决二、三年级很忙,八、九学期放松的结构性矛盾。当然各系情况也不一样,也有个别系的教学内容还不充实,教学安排也不紧凑。

关于如何加强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科学管理相结合,以保持和发扬我校优良的校风和学风问题,怎么做比较好,这次讨论会上有一些不同的意见,出发点是好的。有的同志担心过分繁琐的管理不利于优秀人才的培养,也容易造成形式主义和片面性,这个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我想关键是掌握一个度。我们总的目标是保持比较好的学风,不断提高学生的自觉程度。如对学生考试作弊的管理,现在是很严,但是这几年这个风煞下来不容易。我们希望在学生的自觉性提高后,具体措施上也可以作调整。有人主张对上课只做目标管理,考勤考核都不要,最后考试见面。这个办法过去是试过的,但经验表明对所有学生都这样做的话对优良学风的形成不利,这样做对一些对自己要求不高的学生也没有尽到责任。在学生时代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在校学习是一种自觉和压力相结合的劳动,没有压力、没有纪律并不好。但我们的确要看到,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我们教育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清华生源好,我们更要创造条件使像李劲、余龙文、尚昌和那样的学生能够不断得到成长。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模子并不好,我们希望能扩大经过自学考试(不包括实验、实践环节)来取得成绩和学分而免修的办法,也希望教师对一部分的确学习好、自觉性高、有余力的优秀学生也可采取经过教师批准,可以不上课而直接参加考试,这一点不能怕麻烦。

教学体系、内容、及培养方法的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希望这次教学讨论会后能继续扎扎实实地进行下去。

五、关于毕业分配及导向问题

我校毕业生分配工作从1985年起进行了改革。过去的分配办法是由国家指定分配单位,学校调配学生。这种方案的最大缺点是学用往往不一致,挑选余地也较小,一旦分定了往往终身难改。1985年起在两个高校,即上海交大和我校进行改革试点,改为国家制定分配方针、原则,但不分配具体工作单位,由学校自己收集需求信息并组织一部分单位实行供需见面,学生在国家控制的范围内,选报志愿,经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通过上、下结合确定分配方案,最后报教委审定,并由教委下达到部委、省市。这样的分配办法改变了过去统得过死,不利于调动学校、学生、用人单位积极性的作法。由于学生在国家控制的范围内有了一定的选择余地,用人单位也可以按自己的需求挑选毕业生,这样就在分配工作中引进了竞争机制,比较适应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也有利于学校不断改进教学,适应社会需要。这几年实践下来,总体上看改革的效果是好的,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问题已在几年的实践中逐渐解决。例如前两年毕业生需求不旺盛,出现过到毕业班时学生急于自己找合适的单位,影响学习等,这些问题已不同程度的有所解决。

现在比较突出的矛盾是,相当一些很急需人才的国家重点大中型企业及事业单位,由于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生活及收入条件不如沿海开放地区、三资企业等原因,难以要到清华的毕业生。这个问题—直困扰着我们,始终没有解决得很好。我们可提供一些数字供大家参考。每年我校分配学生和需求的比例约1:5,需求单位中的大多数都是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重点科研、教学以及大中型企业等单位。我们对学生的分配意向也进行过调查,结果表明,分配地区上希望留在北京的占73%。在工作性质上愿意去公司的占41%,希望去生产、设计单位的只占13%。从这组数字可以看出学生的意愿和国家的需求有较大的差距,这就需要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有人说分配中为什么在政策导向及教育上控制留京和去沿海城市及开放特区的比例,是否是思想不解放?或者说是否是对—些地区、对三资企业有看法。我想有这样想法的一部分同志可能对分配工作中的全局和实际情况并不太了解。我们在政策引导和思想教育上当然应该是有的放矢的。学生分配工作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到能发挥作用的、国家需要的岗位上去。沿海地区、经济特区,包括三资企业当然需要人才,而且也是国家积极促进发展的,学生也愿意去。我们在分配工作中也考虑到了这部分单位的需要,事实上每年我们分配了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到这些地方去。但有一些对国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单位,如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每年都希望能分到我校各个专业的几十名学生,今年已两次来校联系,但实际结果很不理想。

最近国家公布的全国十大企业需要毕业生的信息,我校去的只有20名(还主要集中在上海,其中宝钢9名),还不到分到海淀高新技术开发区90名的四分之一。大家知道,海淀开发区4年来成绩很大,给国家缴了4亿税金,但大中企业的贡献实际上是国家财政的支柱,一些名列榜首的企业上交给国家的利税都在上百亿。比如首钢去年就上缴了29亿,二汽上缴8亿。这些企业对国家的贡献很大,因此,对他们的需求要给予重视,尽可能地给予满足。关于分配工作的指导思想、政策,尽管我们年年讲,年年制定有关的措施。如设立定向奖学金,对去重点单位的学生减免贷款的偿还,给以奖励等,但收效还不是很理想,从分配结果看:

1991年分配1593人,分到京、津、沪、广东、深圳、厦门、宁波、青岛、大连的有1123人,占分配人数的70.5%,如果加上分到江浙、福建一带的学生,则占分配人数的78%,而分到河北、山西、安徽、河南、江西、湖南、内蒙、广西、贵州、云南、甘肃、宁夏、新疆十三个省区的学生只有158人,还不到毕业生人数的10%。这样的结果还是我们在国家教委制定的政策下做了在地区选择上的限制才形成的。很多省区把优秀中学毕业生输送来清华,但回去的比例却极低。很多单位年年满腔热情来清华招聘,但往往空手而归。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心里很不是滋味儿。在最近召开的学位委员会评议组长会上,有些同志认为研究生培养要更加集中一些,重点学校条件好,应该多布一些点,多招生。这从一方面看是合理的,但从另一方面看有的单位说,我们并不想自己多培养研究生,关键你们的学生要能分配来。可能有的同志说,这要依靠你创造条件,通过竞争吸引人才。长远讲是这样,但大家知道,地区差别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消除的,大中企业的税不是一下子能减下来的,因此我想我们在教育及政策上作一些导向是完全必要的。事实证明,到这些单位和地区的毕业生是很能发挥作用的。对一些地区及单位,我们教师及学生也有了解不够的问题。今年我们有一个研究生自愿分配到新疆独山子炼油厂,他并不是当地人,但经过两年保留学籍实践.的确感到在那里可以发挥作用.所以毕业后自愿分配回到新疆独山子炼油厂。根据这些情况,我们目前分配上还不能完全放开。我们还要看到,现在愈来愈多的同学已经感到这是一个正确处理国家需要与个人利益关系的问题。不少同学表示,虽然自己下不了决心到一些需要人的内地单位去,但对于决心到这些地方去的同学,他们是支持、鼓励和尊敬的,希望我们的干部、教师共同来作好教育及引导工作。当然学校也重视开辟其它的途径来为企业培养人才,这几年学校已经采取了很多这样的改革措施,例如保留研究生学籍、定向委托培养、在职双学位、进校不离厂、论文学位等等措施,以支持国家重点单位,支持大中型企业。

六、关于研究生工作

我国建立学位制度十年来.培养研究生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并且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来保证和提高培养质量。我们国家正在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培养制度,使四化建设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能基本立足于国内。在梁尤能同志的报告中,已经列举了很多我们学校在这方面的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的数字和情况,就不重复了。我主要讲讲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

1、研究生的培养规模与科研发展及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还有差距。研究生的质量还不够平衡,尤其是博士生,总体水平有待提高。我们准备有控制地适度扩大研究生的规模,但首先要着眼于保证和提高培养质量。既要结构合理也要考虑学校住房等条件的承受能力,主要是扩大博士生的规模。1991、1992两年每年招收了250名博士生,计划在1993年扩大到300名,提前两年达到原定的“八五”规划的目标。扩大要有选择有重点,要向重点的科研及重点开发工作倾斜。到95年是否可以达到接近400人的招生规模还要再核算一下。我们由于实行了直博及助博制度,使得博士生在校的时间至少四年。如招生达到400人的规模,在校博士生就要达1200名以上。这对学校住房是极大的压力,在目前的条件下是承受不了的,现实的情况是会影响青年教师的结婚用房。因此要采取—些改革措施,同时增加进校不离厂等在职培养模式的比重。另外,经济管理办法也要作—些变动,以挖掘潜力。在这种情况下,硕士生的数量就要控制,只能略有调整(今年已达到802名)。

关于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的培养质量问题,这次讨论会中做了专题研讨。大家认为博士生培养水平是学校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抓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就是抓学校学术水平,就是抓学校培养人才水平及科研成果的一个主要着力点,也能为师资队伍的补充提供较好的来源。提高博士生水平,尽管还有综合条件、环境及国家一些相关的科技经济条件的制约,师资水平很关键,同时生源和调动博士生的积极性是很重要的。这次讨论会上,相当一部分同志认为这几年生源情况比80年代前期是有所下降的。去年开始研究生生源虽有好转,但总的还不如学位制度刚建立时理想。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也有待提高。做好这个工作要抓四条:

(1)要重视做好生源工作。要扩大直博的范围,不仅在校内,而且要到校外其它学校去物色、吸引优秀的人才。我们准备让博士点可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免试、推荐及适当的考核方式选拔优秀学生入学,每个博士点可以免试招一至二名。我们对大学生招生是很花工夫的,我们希望对博士生的招生也要采取一些措施。

(2)完善管理。目前我们在管理上也有要求不严的地方。大多数同志赞成实施合理的淘汰。研究生院在汇总大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分级筛选、分级淘汰的想法,要对在学位课程和博士生综合课程考试中不及格的研究生实行自费重读(相当于旁听生),重修后,重考仍不及格的予以退学。另外对公共课平均成绩、综合考试成绩(包括选题报告),准备实行—种分级的相对淘汰制度。具体办法要在进一步征求意见后再正式通过实施。

(3)完善助教博士生制度,调整和提高博士生的待遇。助教博士生在完成相应的工作量以后,应该享受与助教、助研、助管等工作的质与量相应的奖酬金,要研究允许适当提高从课题及相关经费中提取人员费用的比例,但要打破平均主义,要把参加相应工作的态度及完成的成果联系起来考虑。对于一些横向课题,学校已经扩大了经济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人员费用的提取比例,对助博所作的贡献也要给予考虑。

(4)要进行试点,改暗补为明补,设岗支付高额分级的奖学金,同时按支付注册费、学费及床位费的办法,改变目前的资助方式。这个办法要先在一、两个系试点,希望研究生院与准备参加试点的系尽快提出方案。

2、要调整博士生导师的结构,加速实现博士生点学术带头人的新老交替。由于历史上的原因,我国现有博士生导师年龄结构偏老,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很突出的问题。现在全国博士生导师65岁以上的占46%,我校情况稍好一些,但平均年龄也达到62.4岁, 182名博士导师中65岁以上的有51位。最近召开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长会上着重讨论了关于审核博士生指导教师及个别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的几点意见。大概有这样几点精神:

(1)要选择十个左右的单位(我校申请争取被列入)进行自行审核增列博士生指导教师的试点,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扩大。也有人说是否可以索性放开些,但不少召集人认为要慎重。高级职称在全国范围内评审后,有些单位和地区比较乱,有人讲只有博士导师这—关了,不能轻易放开。但单位不一样,在有条件、有比较严格的管理规定的单位试点是必要的,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学科点都可以自评。规定该学科专业所在的一级学科范围内要已有了三个以上博士点或六名以上的博士导师,并有一届以上的博士毕业生。当然上面还要给一个控制数。

(2)关于新博士生导师的政策是:

①原则上不超过60岁,文科可以适当放宽;

②55岁以下的,在水平相当的情况下优先考虑;

③一般每个博士点这次增列一名,但高校重点学科和梯队比较强的、培养成绩突出的可以增列多于一名导师;

④45岁(1947年出生)以下的优秀青年学者可以增列一名,而不计入控制数内;

⑤每个学者只能在一个单位中申请为博士导师,但本人可以提出转学科申请。

3、这次会议提出为搞好博士生指导老师的新老交替,探索有增有退的动态机制,在增补一批中青年博士导师的同时,要参照人事部门关于教授离退休年龄的规定(除学部委员外),逐步使一些年事已高的博士导师不再招收博士生。朱开轩同志在代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报告中提出这些老专家在我国教育、科技及学位工作中作出过重要贡献,相信会理解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新老交替,为了使老一代开创的事业后继有人。同时也希望他们退下来后,在指导中青年博士导师方面继续发挥作用。从下学期开始,我们要对上面这些改革措施订出具体实施办法,并逐步组织实施。希望各级干部把工作做好、做细。

关于博士点的审核,只实行定向申报、限额评审,同时要作合理调整,有上有下。对少数不再具备招收博士生的条件授予权自然停止。这次会议提出,在保证质量和不增加博士点数的情况下,可申报新增加相当数量的博士点。当然,上述这些改革及措施要经学位委员会通过后才能算数,但我们从现在起就要在工作中做好准备。

上述这些意见归纳了这次教学讨论会的一些主要内容及我们研究后提出的看法和准备采取的措施。确定下来的措施要在工作中贯彻执行,至于认识上的问题,有不同意见还可以再交流。还有一些问题,如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并没有完全涉及到,今后,包括暑期干部会上我们还要继续研究。希望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在新的形势下把培养人的工作做得更好。

我要讲的就是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