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校长 张孝文
1992年12月
中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了,大陆一些主要的高校与世界各国及港台地区的高校、研究机构等已开始建立广泛的学术联系和交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交流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不少发展,形式更加多样,也更具实效,但总体上说潜力还很大,更紧密的、有效的合作还要依靠我们大家的努力及推动。
借此机会,我想着重结合清华大学的情况就两岸三地的学术交流作一简要的回顾与展望。
一、交流的发展过程及现状
八十年代初以来,我校与香港地区各高等院校交流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起动阶段,主要是双方加深彼此的了解,人员来往较有限。在这个阶段,以双方校、院、系领导以及一些教授和其他人员之间相互作短期访问为主,通过参观、座谈了解对方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及实验室的建设等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对于各方面条件较成熟者,双方有共同的兴趣和意向时签订全面的合作或某具体领域合作的意向书或协议书。
第二阶段,即实质性的发展阶段,主要是双方展开具体领域的学术和科技交流或合作,包括双方学者之间开展讲学、共同培养人才、共同举办学术讨论会、专项合作科研等方面。
例如,在1985年5月,我校首先与香港中文大学签署了两校交流协议书,启动了两校今后的深入交流和合作。在1987年,两校校长又率团互访,回顾和评估了两校交流和合作的情况,探讨了今后加强和发展双方交流、合作的方向和措施。之后两校在经济管理、生物技术、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社会科学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交流和合作。我校经管学院曾有7位教师应闵建蜀教授之邀先后赴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进修、学习和交流,闵教授也多次来我校讲学或访问。我校经济系曾有5位教师先后在中文大学经济系短期研修,对方亦有5位教师来校交流。目前,我校经管学院的一位教师正在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研修“金融市场”的课程,明年这位教师将回我校讲授这门新课程。今年5月,我校、 上海市经委与中文大学确立了“关于地区生产力比较研究”的合作项目,我校5位教师为此项目专程赴港考察。我校生物系教授刘祖同与中文大学教授张树庭合作多年,他们于1990年底向裘槎基金会申请合作科研基金,1991年3月该基金会即批准拨款60万港币予以支持。他们的合作课题为“食用菌体细胞融合杂交育种的研究”,计划在3年内完成。
今年,我校与中文大学校领导又分别率团进行互访,进一步推动了两校的交流和合作。
在80年代后期,香港大学校长、香港理工学院的几任校长曾先后率团来我校访问,探讨和推动双方的交流和合作。
1990年香港城市理工学院校长率团正式访问我校,其间两校签署了交流协议,确定了交流和合作的方式及规模。接着香港理工学院亦与我校签署了交流协议。这两所院校与我校在土木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电子工程等领域开始了较为广泛的交流和合作。我校还为香港理工学院培养了一名机械工程的论文博士。
为实施“中国研究”学位课程的培养计划,香港浸会学院于1989年初提出了在我校设立“伟伦学术交流中心”的方案。不久,两校正式签署了双方共建该中心的协议,并得到香港恒生银行董事长利国伟爵士的支持和香港伟伦基金会的资助。1990年“伟伦中心”落成,双方共同商议了第一期“中国研究”课程的实施计划。次年6月23日至7月27日,我校为浸会学院举办了首期“中国研究”课程,共有95名学生参加了该课程的学习,今年6月21日至7月25日又举办了第二期“中国研究”课程,共有89名学生和10名教师参加了该课程的学习或教学活动。去年和今年暑期,我校还利用“伟伦中心”为浸会学院各举办了一期“人文学”和“翻译学”课程,百余名学生参加该课程的学习。
“中国研究”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各方面均有积极反映。浸会学院认为中国研究实习课办得很成功,指出“在清华大学的五周学习、生活,使这些学生大开眼界,对于他们将终身受用。”参加该课程学习的学生反映,“在清华大学的这段经历,令人终生难忘。”香港数家报纸对此均作了肯定的报道,认为“中国研究’’课程增强了香港学生对汉文渊源及汉语发展的了解,提高了他们普通话的听、说能力、此外,香港学生通过该课程中安排的学术演讲活动,广泛接触了有关领域的著名学者及国内各方面人物,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加强了他们对当代中国的了解。
近年来,新成立的香港科技大学与我校在微电子领域开展了合作研究,今年11月我校微电子研究所三位专家赴香港科技大学,协助该校建立“微电子制造中心”。此外,我校微电子研究所与香港城市理工学院在“微电子”领域亦已开始良好的合作。
自1980年以来,我校与香港大专院校人员交流和互访规模日益增大。我校已有886人次访问对方,对方访问我校的人次达918名(均不含学生),每年互访的发展情况如下图所示。 从这里可以看到80年代 后期比前期的交流有明显增加。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校与台湾地区大学之间的交流开始得晚一些;但自90年代以来,双方的交流也有了较大的突破和发展。1990年8月,由张昭鼎教授等组成的新竹清华大学教授代表团一行22人来我校,在北京清华园内召开了首次两岸清华大学学术交流会。通过一周的学术交流活动,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和情谊,开始了两岸的学术交往。同年,较大规模的第三届两岸建筑师学术会议也在我校举行,共有60名内地建筑师和40名台湾建筑师参加了这一盛会。前两届两岸建筑师学术会议曾于1988年和1989年分别在香港和曼谷举行。这几年,两岸建筑师一直在积极筹备第四届两岸建筑师学术会议,拟在台北市举行,可惜至今无法实现。
去年我校欢庆80周年校庆,来自台湾的30余名清华校友前来同贺,互相交流情况,这对沟通和促进两岸的交流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两岸三地学术交流的评估与展望
两岸三地开展较广泛的学术交流为时虽不长,但成效是显著的,前景也是良好的。两岸三地的同胞同为炎黄子孙,历史和文化背景类同,语言上没有障碍,很容易沟通及认同,共同振兴中华民族的目标更可以成为学术交流的动力。
通过相互的访问和交流,两岸三地的学者之间已有了较好的了解,并逐步形成共识,即各方都有自己的特点及长处,也有不足的地方可以通过相互取长补短,使各方均获收益。
从大陆来讲人力资源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尤其是一些重点高校入学选拔新生要求是很高的,教学上也已形成一套比较严格的训练培养办法,因此教育质量不断得到提高。大陆很多学校有较强的科研队伍,学科比较健全,科研在学校工作中有相当的比重,有一大批有水平及有开发价值的成果。香港、台湾在信息、资金、国际交往等方面有很多长处,也有较好的条件及经验,能较快地使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因此我们认为合作前景及领域是宽广的,目前与台湾地区学术机构的交流只能说是刚刚起步,而且基本上是单向的,要做到双向交流,一些障碍还有待于克服。
任何双边深入交流合作的项目只能产生于学者之间深入了解并发现共同兴趣之后。因此,我衷心期望两岸三地学者之间在相关的具体领域内加深了解,以制定学术交流的实质性合作计划。
展望未来,我对两岸三地的学术交流前景充满了信心,但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去克服目前还存在及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共同努力推进未来的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