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教委高等学校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清华大学副校长 张孝文

1988年1月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及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开展,已经向教育改革提出了愈来愈迫切的要求。我们感到这次会议所提出的关于学校管理体制调整、拨款制度的变化、分配及招生的改革等都是使教育主动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全局性问题,这将使培养人的过程引进竞争机制。看准了这个方向、采取积极稳妥的办法一定会使高等教育改革出现新的局面。

这几年来,我校在毕业生分配制度及研究生招生办法上做了一些改革,虽然还是初步的,但已经看到了一些效果及影响。现在向各位代表做个介绍和汇报。

我校的毕业生分配工作,在83年、84年实行“供需见面”的基础上,经国家批准,1985年开始与上海交大一起进一步试行了“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学生选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选用”的办法。这个改革的大致做法是:根据收集到的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它大体上反映了国家需要),参考学生的具体情况,包括他们所提出的有可能满足的合理要求,在寒假前学校向学生公布有一定选择余地的需求信息(因各专业需求情况不一,选择的余地也各不相同),并要求学生在分配原则的指导下选报志愿。这些原则包括优先照顾学生来源地区的需要、边远省区的学生原则上应分回去、对外地学生进大城市要有控制等等,在学生选报志愿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招聘。学校有选择地邀请一些重点企事业单位和学生报名较多的单位来校招聘。经过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双向选择,当场签订协议。学生也可以在学校的指导下,走出去和用人单位见面,签订协议。因条件所限,现在还不能做到全部通过面谈落实分配单位。因此另一种办法是通过书面推荐,将学生的学习成绩、政治思想表现、身体情况介绍给用人单位,由用人单位考核决定是否录用。把这些情况汇总起来,形成分配方案,报上级部门核准后公布、派遣。在试点过程中我们规定,对于结业生或因学习和思想等原因无单位接收的学生,学校不包分配,如果毕业后三个月内仍无单位接收,学校则将他们的户口转回家庭所在地,让其自谋职业。另外对提供给学生选择单位较少的长线专业,允许学生在总的分配原则指导下,自己与单位直接联系,经批准后就业。凡去边远省区工作的学生,其户口可落在家庭所在地,见习期满后服务五年可以流动。

近三年来的实践证明,只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思想教育,用上述方法形成的分配方法是可以体现国家需要的。例如分到基层生产单位及设计单位的比例逐年上升,由改革前的53% 上升到67%,分到边远省区的比例没有下降反而有所增加,由过去的6.6%增加到10.7%。当前我们这种作法总体上还是有计划控制的,但由于在方案形成的过程中考虑了学生的具体情况,又使得单位和学生有一定的选择机会,虽然它还是有限制的选择,但也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过去那种统得过死、包得过多、中间环节过多、学用往往脱节,学校、学生和用人单位的积极性难以调动等弊端,同时也保证了给所有合格的毕业生提供工作岗位。

这个办法实质上就是国家让清华集体自谋职业,但学校还没有让学生自谋职业,学校给予所有合格毕业生有一定的选择及就业保证。同时由于招聘及录用在一定程度上引进了竞争机制,对学生自觉提高素质起了积极作用。我们认为,由于社会上人才市场及劳务市场还没有形成,学生的求职意识也还很差,一下子完全放开,还有困难。现在的做法同时加大了学校的权利和责任,学校在了解社会需要信息的过程中,加强了与社会的横向联系,更加深入地了解到社会对专业的具体要求及需求量的大小,使学校对社会需求的了解更真实、更确切,反过来也促使学校从招生,专业设置、培养过程等方面去主动适应国家的需要。如我校应用数学系派教师出去调查,了解到我国大型钢厂需要懂运筹学、概率统计和计算数学的人才,他们就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方面有所侧重,为学生到钢厂去工作创造了条件,开拓及扩大了专业的面向。又如,工程力学系了解到,很多土建设计单位在结构设计上往往需要一些力学知识较多的学生,他们就让固体力学专业的学生选学一定内容的土建结构专业的课程,这样就满足了一些设计单位的用人要求,拓宽了固体力学专业学生的分配领域。

由于在分配中为用人单位提供了公开招聘的机会,特别是有些“热门”单位公开招聘,使学生在选择单位上有了竞争性,有利于学生树立主动求职的意识。采用公开招聘的方法,也防止了用人单位点名要人可能产生的消极因素。

目前的分配办法是有限的、有条件的招聘,所以有一部分学生还感到不满足。特别是边远省区的学生感到选择机会不均等,要控制好进京指标学校压力也相当大。我们感到,在进一步放开以后,如果没有有力的政策措施来保证边远地区、重点企业及艰苦行业对人才的需要,单纯依靠行政引导及思想工作来控制学生流向会越来越困难,因此我们感到要用比较强的经济杠杆的办法来调节人才流向。至于分配到大城市的指标的控制,我们认为应由地方制定一定的政策来调节,完全依靠学校控制会很困难。

下面想介绍一下我校在考研方面做出的一些改革。

1982年以来,我校每年都有85%~90%的本科毕业生报考研究生,录取率在66%左右。原有的考研办法对本科数学的冲击是十分严重的,不少学生为了追求高学位,不是从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出发,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来安排自己的学习,而是把主要精力用于应付考研。这样不仅影响了最后一年的专业课学习和毕业设计工作,而且导致了明显的偏课现象,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培养和成长,造成了本科毕业生培养素质的缺陷,也直接影响了研究生生源质量。为了保证本科毕业生的培养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提高研究生的生源素质,经国家教委批准,这两年我们从两个方面对研究生招生办法进行了改革的试点。

首先我们对考试办法进行了改革,在改革中我们着重强调了以考察平时成绩(包括理论课和实际课)和实际能力为主,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首先我们对所有志愿报考研究生的毕业生进行报名资格审查,对受过一定处分及平时学习差的学生不给以报名资格。在进行报名资格审查的基础上,对取得报名资格的学生组织了资格考试,平时成绩占60%,资格考试成绩占40%,综合确定推荐人选,其比例与历年我校录取研究生的比例相当。这个过程不仅考察了业务学习成绩,还注意考察实际能力和政治表现。从两年来按这种办法进行试点的情况看,有以下几点是肯定的:

1、由于比较重视平时成绩,比较注意考察主要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对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克服偏课现象起到了积极作用。

2、对提高毕业班最后一年的教学质量是有利的,因为已经取得资格的大部分学生可以稳定下来。从教务处对毕业设计情况的分析来看,普遍认为质量优于过去,有的学生还提前选学了部分研究生的课程,对缩短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时间也是有利的。

3、由于毕业分配进行“供需见面”时,大部分毕业班学生的去向(参加分配或读研究生)已经明朗,有利于用人单位招聘工作的落实。

但是近两年试验下来确实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

1、由于只有一个学校单独进行试点。接受单位感到无法进行横向比较,社会对这项改革也有一个理解的过程,这些都给向外推荐工作增加了困难。但总的情况还是好的。这两年在兄弟院校和单位的支持下,向外推荐学生被接受比例80%左右。

2、对本科教学的冲击有所减少,但学生为对付资格考试,对第八学期的冲击依然存在。

3、由于试点工作从报名、命题、考试直到调剂、推荐、录取全部由学校独立承担,增加了许多工作量。

为了进一步改进试点工作,经国家教委同意,今年我们将对资格考试办法做进一步改进,准备实行“推荐加面试、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方案。具体做法是在考察平时成绩和充分听取任课教师、班主任以及同班同学意见的基础上,提出推荐名单,由教研组组织考试小组,对所推荐的考生逐个进行面试,通过面试有针对性地考察学生的基础、能力和全面素质,经考试小组投票表决并报系批准,确定本校录取和向外单位推荐的名单。我们希望这样能把各方面确实优秀的学生选拔出来,也希望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的试点工作在全国许多单位和在座许多兄弟院校的热情支持和帮助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我想借此机会表示感谢!热忱希望各级领导和兄弟院校继续给予我们支持和指导。

第二方面,我校对考取研究生的本科应届毕业生实行保留入学资格,先到生产第一线工作2~5年的办法,同时采取其它措施招收更多的优秀在职人员入学。

自1981年以后,研究生中80~90%为应届毕业生,他们年龄小,思想活跃,外语、计算机等基础好,但由于他们是从校门到校门,对社会不了解,对四化建设的需要缺乏实际的了解,常常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在业务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较差,因此,我们深切地感到必须改变研究生基本上是来自应届毕业生的情况。

近年来,每年报考我校研究生的考生中在职人员的比例并不低,一般在40%左右,但在现行的考试办法下他们的优势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在考场上他们对应届毕业生缺乏竞争力,使我校研究生中在职人员比例提高遇到很大困难(前几年一直徘徊在百分之十几)。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方面积极组织在职人员生源,一方面开辟“5年以上工龄在职人员单独考试”、“论文博士”、“与工厂联合指导研究生”等多种渠道和采取举办考前补习班等措施,努力吸收优秀在职人员入学。

同时,我们在本人自愿申请的前提下,对考取研究生的本科应届毕业生实行保留入学资格到生产第一线参加工作2~5年后再回校学习的办法。1985年第一批有14人,1986年增加到63人,1987年又增加到141人。1988年本校已初步录取的考生中有276人获准保留入学资格。为了确保保留入学资格学生的质量,自1987年起,我们做出了应届毕业生中推荐免试上研究生的优秀学生中有1/3保留入学资格的规定。我们先后对保留入学资格的近百名离校一年以上的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从所获得的信息来看,效果是很好的,社会和学生本人对这项改革是欢迎的。

例如,机械工程系铸工专业宫俊波同学保留入学资格到锦西稀土合金铸件厂,这是一个小厂,与我校铸工专业在科研上有联系。我校铸工专业与该厂共同承担了省的重点科研任务。工厂对我们的这项改革非常支持,对宫俊波来厂非常欢迎,《锦西日报》还为此做过宣传。宫俊波同学到厂后没有辜负工厂领导和学校导师的期望,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献给了工厂。他除搞科研、开发新产品外,还为工厂培训技术干部和工人。他的行动赢得了工厂领导和工人师傅的信任,工厂推举他当技术副厂长,而且省市科研领导部门对他今后的任用已有所考虑。宫俊波下厂后导师一直与他保持着联系,不断给他指导和帮助。机械工程系准备再派一位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去接替他。我们认为,保留入学资格这项措施进一步沟通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使学校为广大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把学校的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下到生产第一线以后,学生们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们对社会、对基层单位普遍有了比较客观、比较实际的认识。长期以来的校园生活所形成的“脱离实际”、“被动加工”的状况有了很大的变化。实事求是地认识了自己,认识了群众的力量,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逐渐走向成熟,不少人还为四化建设做出了有益的贡献。例如,保留博士生入学资格、到哈尔滨汽轮机厂锻炼的张卫伟同学(家在广西柳州),在给导师的信中说“开始申请下厂时并没有想到哈气能留住我,更没有想到会愿意在工厂长期待下去”。经过一年多的实际工作,他觉得自己变得比较成熟了、深沉了,对哈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决定将来毕业以后要留在哈汽,把自己的事业和哈汽的事业联系在一起。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生姚建生(水利工程系毕业)到三峡公司参加实践。下去后的第一年,他自愿申请到陕西康山区大垻工地锻炼,决心从基层起步。一年中他从事了大坝的基础、浇筑、电器结构及计划管理工作,同时根据工作需要开发编制了施工单位计算机检索图纸管理系统软件,参加了从日本三菱公司引进设备的商务谈判,发挥了外语和计算机知识的优势。同时他还走访考察了山区社会状况,深刻理解了中国的社会和改革现状。一年后他又被抽回三峡总公司宜昌总部工作,从事了多项大小型工程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和管理研究,撰写了科技与管理论文7篇。他的体会是青年知识分子只有坚持理论和实际、知识分子和群众、个人奋斗目标和祖国四化大目标的三个结合,才会有自身的价值和活力。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保留入学资格的做法不仅改善了研究生的入学素质,而且对改善研究生毕业的流向也有积极的作用。由于增加了研究生直接接触生产第一线的机会,也就增加了用人单位教育和吸引他们留在基层工作的机会,从而增加了他们留在第一线的可能性。从长远看,将使研究生中更多有理想有才干的青年自愿到基层工作。保留入学资格和在职人员比例的扩大,也必将对今后的研究生培养方法产生深刻的影响。我们认为,通过他们带回来的社会需求信息,会有助于研究生的教育更好地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

保留入学资格这项改革仅仅是开始,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有待解决,扩大试点范围的首要条件是取得社会的支持。当前,工厂企业正在进行严格的经济核算,定岗定编,接受这些学生短期工作需要单位领导人能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进行考虑。如果要扩大并推广这项改革措施,除了学校要努力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外,我们也希望国家教委通过有关部门向企业和地方宣传这件事的意义,提高单位安排保留入学资格学生的积极性。

我校所做的这些局部的改变,时间不长,问题还很多,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不恰当的地方请同志们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