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四次世界继续工程教育大会清华大学专题座谈会上的发言

清华大学校长 张孝文

1989年5月15日

各位代表:

借此第四次世界继续工程教育大会会前座谈会召开之际,我代表清华大学向出席会议的各国代表、朋友和同行表示热烈欢迎。借此机会,我想向诸位简要介绍一下清华大学教育工作和继续教育的发展概况。

一、清华大学教育工作发展概况

清华大学始建于1911年,1928年成为国立大学,是我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文化革命前,学校的规模和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1966-1976年十年“文化革命”期间,学校受到了严重破坏。自1978年起,学校在恢复和整顿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开创了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学校的规模和水平又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

1、为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对专业和系科的布局进行了调整和改革。近十年中,新建了十三个系。目前,全校28个系中,工科有17个系,新兴技术专业占有较大比重,传统工程专业也在加强基础理论和新兴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更新。现在,清华大学已经从原来的多科性工业大学发展成为以理工科为主,兼有文科和管理学科的综合大学。

2、进行了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在本科教育中,采取了拓宽专业面,实行因材施教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提高了学生的全面素质,增强了适应工作的能力。毕业生分配到工作岗位,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受到社会的好评。为了实现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本上立足于国内的要求,近十年来我校研究生数量和继续教育工作发展很快,进入了独立地成批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新阶段。学校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全校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83个,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54个,还建立了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每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学生800名、攻读博士学位200名,对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和管理工作也进行了多项改革,实现了培养模式多样化,提高了培养人才的质量。

目前,我校在校各类学生总数已达15000人。其中,本科生10947人(女生2183人),硕士生2254人(女生393人),博士生655人(女生60人)。已经初步形成了本科生、研究生为主的,包括大专、双学士学位和第二学士学位、博士后、继续教育的多层次、多规格的比较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3、大力加强了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学校初步建成为既是教育、又是科学研究的中心。清华大学素来重视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以提高学校的学术水平。全校现设有33个研究所,建立了140个实验室(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还有为教学、科研服务的9个校办工厂。近十年来,我校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在规模和水平上,都有空前的发展和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八十年代以来,我校共承担了2700项科研课题,争取到各类科研经费总计达2.6亿元。共获得1101项科研成果,其中有620项获市、部各级奖励,以上诸项均居全国高校之首。

4、实行开放办学,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扩大了国际教育与学术交流。近几年来,我校与社会经济界、科技界的横向联合有了很大发展,内容和形式也更加多样化。

清华大学重视加强国际合作交流,重视学习国外高等学校的有益经验。1978年以来,我校共向23个国家派出了766名留学人员,参加各种学术活动的出国人员3215人次;共邀请了1224名外国专家来校讲学或工作,聘请了31名国外学者兼任教授。近几年国际合作与交流进入了科研合作与联合培养人才的新阶段,与国外大学、企业和研究机构进行科技合作的项目已有64个,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生有39人。

5、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校的物质建设,改善了队伍结构和办学条件。

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学校重视师资队伍的管理和建设工作,目前,全校共有教师3882人,其中教授(研究员)358人,副教授(副研、高工)1457人,讲师1207人,助教557人。有940人是近几年补充的年轻教师。现在,全校正在齐心协力,深入改革,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而努力工作。

二、清华大学开展继续教育的概况

对社会上在职人员进行培训工作,清华大学已有很长的历史了。

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形势的推动下,社会上企事业迫切需要开展对在职人员的培训。政府也把提高在职人员的素质提高到战略的地位。198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我校正式成立了我国第一所继续教育学院,负责对全校各种培训工作实行统一管理。1978年至1988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501个班,培训了25300余人,超过同期毕业大学生的总数。其中高校教师1638人。还举办了33个国际合作的继续教育进修班,有几十名国外专家来参加继续教育的讲授,培训了中外学员1443人。目前,我校已能承担大学后各种层次多种教学形式的继续教育。在所有培训人员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占15%以上。

我们认为,继续教育是大学教育的继续和发展,是对大学毕业后的职科技人员、高等学校教师和管理干部不断掌握科技新信息,更新知识结构,扩展知识领域,增加知识深度,提高理论水平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继续教育已成为清华大学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一项重要工作。我校举办的各类培训班、进修班或研讨班受到企事业单位和学员的欢迎。

开展继续教育要做到直接有效地为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服务,开展继续教育要着眼于提高教育质量。为此,一要充分了解和研究社会对继续教育的需要,二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学校自身的长处和有利条件,三要注意吸收和引进国内外科技新信息。

了解和研究社会的需要,才能解决好生源,目前我国在职人员的生源,绝大多数是由企事业委托培训的。如企事业存在短期行为,就不会热心支持学员学习,这是当前的困难之一。只有充分了解企事业的需要,学员的学习需要,才能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例如这几年我校开展各种新科技知识的培训,经济计划与管理、能源计划与管理,外资利用和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环境规划和保护等培训班,共有200多个。在办学内容和形式上注意了针对性和灵活性,受到企事业的欢迎。继续教育办学形式也应灵活多样,适合在职人员的特点。我校继续教育已有10种办学形式。在国内,我们已与十几个大型企业、省市和部委在培养人才和进行科技开发工作方面,建立了合作联系。利用和发挥学校的专长和有利条件,才能把继续教育办得有特色、有效益。清华大学在自身建设中,形成了一支既搞科研又富有教学经验的师资队伍;清华大学众多的科研成果以及国内外广泛联系合作中也得到较多新信息,为开展继续教育不断提出新课题和新内容;清华大学在学科、专业建设中又具有自身的特长,我们利用这些良好的条件来为社会多培养人才,多作贡献。

这几年,我们在开办继续教育中得到许多国际组织的支持,这里有UNESCO、UNDP、UNEP、EEC、EDI of World Bank,王宽诚教育基金会,挪威的NORAD和Trondheim大学等,我愿意利用这个机会代表学校向这些单位表示感谢。开展国际合作办学能够推动学术交流,引进新科学技术信息,有利于提高办学效果。

今天在座的有许多国内外朋友和同行,我们希望通过这次会议能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教育工作者之间的友谊和合作,共同来促进各国继续教育的发展。

同样,我希望今天参加会议的国内外朋友们能够充分交流你们的经验,通过共同讨论感兴趣的问题,使座谈会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