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贻琦
诸君大部分是由中学毕业出来的,一小部分是由别的大学转来的。大学与中学的办法不同,就是同是大学,各校的政策风气亦有很多不同之点。本校的历史与本校的方针计划不久可以有机会与诸君谈谈,现在当诸君初入这个校园的时候,吾有几句话愿意先同诸君说一说:
1. 诸君由中学出来再入一个大学,想研究些高深学术,这个志向是可贵的。诸君入了大学,还要父兄供给四年的费用,这件事在今日,就大多数而论是很不容易的。况且就今年说,诸君每一个人考取了便有六七个未曾取上,这个机会亦算是难得的。那么诸君到校之后,千万要抱定这个志向,努力用功,不要让这个好机会轻轻错过。清华在中国可以算是一个较好的大学,固然它的不完备的地方,亦还很多。诸君到这里,吾们盼望不必太注意风景的良好,食往的舒适。诸君要多注意在吾们为诸君求学的设备,并能将这个机会充分的利用。
2. 清华的风气向来是纯净好学的。这亦可以说是因为地势处在乡间,少受城市里的牵动,其实大原因还是在本校师生一向注重学问,顾全大局,所以虽亦经过几次风波,大家的学业,未曾间断。这是在国内今日很难得的现象。但是,一个学校的风气养成很难,破坏却很容易。诸君现已是清华一份子,在今后四年内,诸君的行动要影响到清华风气的转移,一定不少,吾们盼望诸君能爱护它,保持它,改良它。吾说“改良”,因为吾们知道还有许多地方是不整齐,或是大家还没有十分注意的。在一个大团体里虽是很小的事,在一个人独居的时候,很不必注意的,倘若随便起来,亦许发生很坏的影响:所以如同宿舍的安静,食堂的整洁,以及图书馆的秩序,虽都是课外的问题,亦于大家的精神上很有关系,为公众利益起见,各个人都应当特别注意。
3. 吾们在今日讲学问,如果完全离开人民社会的问题,实觉太空泛了。在现在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紧迫的情形之下,特别是热血的青年们,怎能不关心?怎能不着急?但是只有热心是不能于国家有真正补助的。诸君到学校来正是为从学问里研求拯救国家的方法,同时使个人受一种专门服务的训练,那么在这个时期内,诸君要拿出恳求的精神,切实去研究。思想要独立,态度要谦虚,不要盲从,不要躁进。吾们以前吃亏的地方,多半是由于事实没认清楚,拿半熟的主义去做试验,仿佛吃半熟的果子,不但于身体无益处,反倒肚子痛。古人有一句话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苟为不蓄,终身不得。”这个意思,吾们可以引用,就是吾们要解决的中国的大问题,并不是一两月或一两年的事,虽然是急难当前,吾们青年人还是要安心耐性,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去探讨。如果四年之后,诸君每人能得到一种学识或技能,在社会上成一有用人才,可以帮助国家解决一部分的困难,诸君才算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社会,这亦就是吾们向诸君所希望的。
梅贻琦(1889-1962),字月涵,天津人。1909年考取游美学务处第一批庚款留美生,1915年起到清华学校任教, 1931年12月至1948年12月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
(原载1934年9月7日《清华暑期周刊》第8期。选编时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