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问而非学位为目的

周诒春

一、以学问而非学位为目的

(一)清华学生既受特别权利,当奋发有为,不当虚骄自大也。夫当此风雨飘摇之秋,正国家需才孔亟之时,社会之以人才望吾侪者既切,则吾侪自待即愈宜重,接人即愈宜恭,岂可效夜郎之自大而故步自封、傲慢陵人耶!

(二)维能耐劳忍苦,斯能建功立业。贪安好逸者,无济于社会也。夫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而不能奋苦扬厉,行见其无一事一业之成耳。饮食衣住贵乎清洁,若衣必文绣,食必膏梁,居必华屋,徒消磨壮志与耗度韶光,无以对天地之所以生我也。拿破仑幼时学于巴黎陆军学校,见校内布置极尽华丽,怫然不悦,曰:此校非为法国造勇敢之兵士者耶!若此,徒为君王养谄倭之臣而已矣。因上书校长,力陈校制之宜改。清华秀丽较之美国固相形见绌,然在中国已首屈一指,而起居饮食亦较他校为优。

(三)游美学生须以学问经济为目的,切不可以学位为目的也。游学唯一之宗旨,在吸收新文明,滋养新国家,非求博士、硕士、学士也。

(四)既至美后,不可胸无成竹随意择校,功课在所必计,校风尤宜注意也。国有国风,校有校风,其风不同,其所造就者亦异。是以一校之最可贵者在校风,而课程之完善与否则次之。诚以校风不佳,则其学生之道德不高,纵有才学,亦适足为国家社会之蠹而已。

(五)清华学生当群策群力,同气同声,以达救国之目的也。事之成败得失,在群与散及合与离。清华同学均爱国男儿,以救国为前提,则欲达此目的也,在团体力之凝结而已。苟能一心一意,不折不挠,不顾艰难困苦,互相提携,一直做去,将来各以其所学为社会用,为国家用,数十年之后,内乱自消,外患自灭,中华民国四字灿然炫耀于光天化日之下矣。

二、注重功课

(一)反省 此二字即前梁任公先生,著以为吾人为人之方法者,校长更引而申之,欲吾人回想自入校肄业来各方面之进精何若也。进也,则益当自勉,不当自封退也。则亦当自奋自励,急起直追兼程而进,此就普通方面言之也。

(二)克己 此二字亦前梁任公先生所示为之方法也。校长欲吾人砥砺自治,故又以为训。克己之范围甚广,以目前切近之事言之,即如对他校之态度,务宜谦恭有礼,慎毋稍露骄矜;在校之起居、饮食,务求简洁,慎毋放肆、奢华;家中之金钱辛苦,可省务省;校内之器物公有,当惜务惜。思各省之司农仰屋,则津贴之请求宜止;知动忍为成才妙诀,则安乐之欲念当去。惟克己始能自由,惟自治始能自主,惟克己则体有余力、脑有余智、囊有余财,以己之有余助成公益善举。兴办慈善事业,则既达己亦达人,既立己亦立人,快何如哉!此就德育方面言之也。

(三)务本 君子务本,本立则学有根底,学之中以国学为本。吾校为留美预备学校,英文自应特别注重。惟近来同学之心理,颇有数典忘祖,舍本逐末,只重洋文、轻弃国学之倾向,此岂佳象哉?国学范围綦广,研究之途不一。今校中奖励之法亦多,国语演说也,国语辩论也,周刊与清华学报之中文部之篇幅也,盖无一非研究国学之资及奖励国学之法也。至其主体,尚有国文课程。学校之为吾人谋也,至矣尽矣,吾人其何以毋负学校之栽培,而保国粹于既衰、振国魂于既微耶!此就国学言之,盖智育之一部也。

(四)注重功课 近年吾校会务发达,日盛一日。学生之活动,亦日甚一日。因之,同学中对于课外作业热心有余,而校课之研习欠功者,所在多有物极必反,势所必至;过犹不及,理有固然。故校长谆嘱吾人不可放弃功课焉。吾人入学之宗旨,固在求学,非以专习办事。学校奖励会务及出版,亦非谓学生必全力以经营之也,亦以资学有余力者之实习耳。实习固可贵,功课尤不可忽。折衷于二者之间,毋太过,亦毋不及。学有余力,则从事活动,则庶几本校造就全才之意乎。此就功课言之,亦先立乎其大者之意,智育之又一部也。

(五)操练身体 本校注重体育,非自今日始。然严格察之,则学生中,佝偻其背者,灰白其颜者,濡滞其步伐、柔弱其态度者,犹数见不鲜。此岂青年学生应有之现象?故校长又以操练身体为训,冀吾人均能身体力行、昂藏其躯、威武其貌。使全校之体育,足以名副其实也。至于第六次三校运动、第五次华北运动,及第三次远东运动,皆为期非远,均健儿用武之地也。此就体育言之也。

(六)注意大体 本校各级级会,基础甚固,精神亦甚发扬,甚或驾学校精神而上之,此亦非佳象也。其弊与吾国之省界同。故校长特恺切训示,冀同学之能豁达大度,顾大局,识大体也。且无国则省于何有?无校则级于何有?国省之利害相冲突,则必牺牲其省。何则?国,大我也;省,小我也。国与校之利害相冲突,则必牺牲其校。何则?国,大我也;校,小我也。校与级之利害相冲突,则必牺牲其级。何则?校与级比,则校,大我;级,小我也。小我之当服从大我,虽妇孺亦当解此。此就级会精神言之也。

要之,吾人必须兼进取保守之长而有之,责己重且周,待人宽而厚,则庶几矣。

周诒春(1883-1958),字寄梅,安徽休宁人。1912年任清华学校教务长、副校长,1913年8月至1918年1月任校长。

(编选自对周诒春两篇演讲的记述。一为1914年12月17日自美归来欢迎会上的演讲,选自1914年12月22日《清华周刊》李权时稿《周校长演说誌感》;二为1917年1月29日新学期开学时的演讲,选自1917年2月8日《清华周刊》第95期署名时的文章《本学期始业记》。题目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