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 学

罗家伦

求学三要:现在是本学年刚开始的时候,我要和大家讲“求学”问题。求学有三句话,少一句也不行。就是:(一)志愿要坚,(二)思想要灵,(三)行为要笨。

世界上没有哪种学问,可以今天想学,明天就能成功的。学问之中,没有简捷成功的方法。见异思迁,彷徨歧路,没有一个中心的概念,是求学最犯忌的事。求学必须认定一部分做核心,集中精力去研究探讨。国父有“择善而固执”的话,固执就是有坚定志愿的意思。这话可以应用到一切事业上,尤其可以应用到学问上。

锻炼思想的重要:无论学问事业,都要运用思想,只是思想要灵敏的应用。有许多人不是不想,却因为他想的不得法,想到牛角尖里去了,所以想来想去,总是想不通。如王阳明格竹,对竹而坐,想了很多天,至于想病了,还是没有结果。所以思想的运用要灵敏,不然,是枉然的。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正是表示死想、呆想的没有用处。思想是以学问经验为张本的。科学思想,并无神秘的意义,只是根据经验,确定张本,推断可能,设为假定,再以经验复核假定,加以证实,然后成功理论或是学说。断不可故步自封,作茧自缚。所以学问的成功,思想的灵敏是很重要的。

不过灵敏的思想,还要靠清楚的头脑。头脑不清楚什么都没办法。但是许多人的头脑不清楚,并非由于天生,乃是缺少训练的缘故,尤其是缺少精确观察的训练,和思想系统的训练。这种训练,是可以从思想的科学得来的,大家应当注意。唯有锻炼过的思想,才是犀锐的思想。有了犀锐的思想,才能“读书得间”,读书必能“得间”,方才可以算得读书。

如逻辑和科学方法论,当然是训练思想的科学,而数学尤能训练思想。譬如几何的求证,就是有步骤的思想的好训练。又譬如算术的习题,本来有能用代数方法做的,但是仍然用算术的方法去做,它是为了思想的训练。思想有训练,学问才有进步。庄子解释庖丁解牛的道理说:“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思想如能训练到如此,学问哪有不大成就的道理呢?

中国人思想不精敏的毛病,在笼统的病态之下,思想决难灵敏。中国思想界的毛病就在“笼统”。讲起话来,总是“大概”;谈起天来总是“约莫”;上海话有什么叫“三五六天”;乡下人回答人间路途的远近,说是“大约一顿饭的时候”。像这样模糊笼统,哪能有科学的思想产生。黄远生说:“笼统是国民思想的公毒。”这话实在是对的。

学问不能取巧,行为要笨,求学的行为更非笨不可,从前希腊一位君主,要请一位数学家在短期之内教会他几何学,那位数学家答道:“几何之内无君王之路。”其实不但几何如此,任何学问都是如此。学问里没有捷径的,你们要求学就非下笨功夫不可。从前八股时代,小孩子可以凑巧做一篇文章而进学中举。这是过去的话,这是求“功名”,不是求学问。真正的学问,只有用笨的工夫才能得到。一位西洋科学家说,他发明的成功,只有百分之一是由于兴到神来,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由于汗流浃背。这话最值得反省。

工具学问的研究方法:学问有两种:一种是工具的学问,一种是基本的学问。现在你们所学的国文、英文等科,就是工具的学问。若是你们问我如何才可以把国文、英文学好,我说除了用笨的方法去学而外,没有别的方法。读文法修辞一类的书籍,可以懂得许多文字的构造,写作的规律。可以熟读文心雕龙、马氏文通等书,并不一定可以把国文写好。要国文好,只有读得多,看得多,写得多;其余并无妙法捷径。一定要用笨的法子把好的文字,熟读在胸,积蓄在下意识里面,发生发酵的作用,才有好的文字产生。现在我劝你们多读熟背,你们不要以为这是时代落伍;以为现在的学校不是从前的私塾,何必如此。我可以讲,不如此,很难把国文弄通,把文字写好。

学英文的方法,旧生是听我讲过的。新生要注意,英文要好,也只有多读、多看、多背、多写。尽管文法的原则熟,是没有大用的,不见得文法熟,就能写出好英文。诚然文法是初步的需要,是文字的规矩;但是“大匠能授人以规矩,不得使人巧”,断没有一边看写文法的规则,一边写文章,文章可以写得好的。英文要写得好,要能运用英文去想,要有自然的气味在里面,这就非背不可了。所谓“口而唯,心而唯;朝于斯,夕于斯”正是学文字的道理。大家不要以为我向大学生讲三字经,须知道理是古今中外一样的。英美人能写文章的,对于圣经,和莎士比亚、弥尔顿等大作家的文章,谁不能背几段。对于名篇名句,蓄有心头,遇到“独行踽踽”的时候,口中会“念念有词”,那你便不知不觉的踏到文学路上去了!

此外,我劝你们看英文不要用中文解释的字典,那中间有许多错误,或是引用误解的地方,害人不浅。你们为简便计,可以用《牛津袖珍字典》(Oxford Pocket Dictionary),要是还不够,可用《牛津简明字典》(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千万不可贪图便利,查英汉字典看他中文的解释。初查英文字典的时候,你们或者感觉困难,但是久后成为习惯就容易了。还有不可在英文书上写字,注中文解释。贪图一时便利,将来中文字和英文字一分家,就没有办法了。最好把生字另外写在一个本子上,常常把它拿出来见见面。还有一点,你要文章写得好,有个法子,就是抄书!不拿印好了的来读,而拿自己抄下来的读。从前我们在书房里读书,先生教我们不读印的而读抄的,因为抄了一遍,对于一篇文章里每一个字格外认识清切。而且抄顺手了,将来自己写起来也顺手。本来写文章先要有一套机械动作的配合,就是心的想、眼的看、手的动,要密切的联络在一块。断没有一边想意思,一边查拼法,可以写得出好文章的。

上面说的都是笨法子。但是不用笨的方法,不能给你们纯熟的工具。

基本学问的研究法:讲到基本科学,自然门类很多,但是总得选择一门做基础,对于这种学问能有真知灼见,才能对于别种学问触类旁通。学问家不必说了,就是世界上许多政治家,都也有一两种学问做他的根柢。新闻记者像是只要有普通知识就够了,然而要想做好的新闻记者,也需要有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或国际公法等等作他的基础,然后他的取材持论方有着落。譬如英国有名的新闻记者凯恩斯(J. M. Keynes)就是一个很好的经济学者,并且是数学家。可见无论做哪种事业,总得有一种学问做基础。

熟读标准书籍:罗斯金(John Ruskin)说书籍有两种:一种是一时的书(Books of hour),一种是永久的书(Books of all time)。一时书只需要涉猎就够了。永久书可以读十遍百遍,愈读愈有所得。哥伦比亚大学文学院院长哲学家伍特不列治①(Wood bridge)从前在教室里对我们说过,他三十年来每年读John Locke著的“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一遍,却每次都有新的收获。有人一生一世,是得力于一、二种书的。这不但求学如是,做事亦然;如本校校长蒋先生无论在任何军书旁午兵马倥偬之际,总带着曾国藩、胡林翼、戚继光、王阳明的几部集子在读。这种精神,很当效法。

培根的为学三法:读书是要有方法的,培根(Francis Bacon)说为学有三种方法:第一是蜘蛛的方法。这种方法和蜘蛛结网一样,完全由自己肚子里吐出丝来,造成一个网子,自己住在中间。这样专靠自己的直觉聪明去发展,而不利用学问经验来充实的办法,是不会有成就的。第二是蚂蚁的方法。有的人读书和蚂蚁一样,把什么东西搬进洞里去,彼此不相连贯,不相融洽,结果自己的心灵,也变得和蚂蚁洞一样了。第三是蜜蜂的方法。这种方法,培根最为主张。蜜蜂酿蜜是把各种花的精英采来,再加以自己的酝酿,成为精粹的蜜质。我们求学也该这样。采集各种的精华,心领神会,融会贯通,才能真有心得,成功学问。

不要随便发表:最后我希望你们不要轻易发表。本来发表是一种练习,不是坏事,可是现在的青年太喜欢发表了。他们在学校里该作的练习不作,偏要写些不成熟的东西,到报尾巴上去发表。我不是说你们不可以发表,我却认为要发表就要做成熟的发表,有锻炼、有组织的发表,千万不要随便。有的人更可笑,毫无定见的要作文章,反请人去搜集材料。文章本来是读书研究的结晶品,现在自己肚里空空偏要作文章,于是到处问人讨材料,真是笑话。

要以笨的方法从为学到做人:近代事业要成功,不能不靠学问。要求学问,只有回到我前面说的三句话,就是意志要坚,思想要灵,行为要笨。世界上的大人物没有不是用笨方法成功的。所谓“任重致远”,就是这个意思。学问断没有可以取巧的地方。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事,也是笨人才能做的。太聪明的人,看得太清楚,顾虑太周到了,决不会做出来的。所以我希望你们将来以笨的方法求学,以笨的方法做人。

①现译为伍德布里奇。

罗家伦(1897-1969),字志希,浙江绍兴人。1928年8月至1930年5月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

(1932年在中央政治学校的讲演。原载1988年台湾版《罗家伦先生文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