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学生应该注重什么

顾毓琇

(一)我们需要怎样的候补工程师?

据最近欧美的趋向,约有下列几种意见:

1. 实业界需要能以做一件事比别人做得更好的人才──“发明创造人才”

2. 实业界需要工程师做实业的领袖──“科学经理人才”

3. 国家需要工程师做全国的领袖──“工程领袖人才”

关于第一种意见,可以参阅候补工程师西屋电机厂总理F. A. Merrick的谈话。他希望候补工程师要有出类拔萃的可能性,如此对于人类的总经验可有增加。换一句话说,工程要改良,进步,和创造,所以最需要的是能以做任何一件小事比从来都做得好的人。

第二种意见甚为普通,即我国国内亦有此呼声。美国大学中或于机械科中设“管理工程门”(如康奈耳大学),或另设“工程管理科”(如麻省理工大学),均所以造就此种人才。最近的趋向,更希望所有候补工程师皆有相当“科学经理”的知识。

第三种意见在美国提倡最力者,当为胡佛氏。胡佛以一工程师而任总统,即可见在美国方面,工程师实已到为全国领袖的时期。最近闻胡佛有邀康奈耳大学工学院长金卜教授任陆军总长之意,金卜未允。按金卜氏为机械工程师而兼科学经理专家,可见现代之陆军总长,亦需要科学经理领袖矣。

以上几种意见所提出的候补工程师,是否是我们现在中国所最希望的,这便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外国要出类拔萃的工程师,要可以发明创造的人。他们大学毕业还不够,还要进研究院。许多已经在外服务的工程师,感觉到理论的根底不够,还要回大学去研究。我国怎样呢?一般的批评说,大学生太重理论了,高深的功课读了有什么用?我们要能动手做工的人!大学生不行,还比不了机匠呢!这些话都是有道理的,我们都应该承认,应该注意。

我们应该加重实习,我们应该训练出大学生来至少可以同机匠做得一样好。我们可以仿德国制,叫工程学生先做一年工再读工程。

这些是中国的需要的呼声。

假使我们真正从今兹起“少读书,多做工”,毕业出来的大学生同机匠的手艺一样好,岂不是可以应中国目前的需要?

但是,二十年后,这些候补工程师要做各项工程的总工程师的时候,他们的眼光是否远大,他们的知识是否充分?那时候,又向谁去埋怨?埋怨不要紧,但恐国家建设的大计划,已受无穷的打击!

我们训练一个中国的候补工程师,不但要讲理论,还要重实习,这是毫无疑义的。我们要预备他一毕业的时候可以做苦工,并且禁得起机匠工头的比较和考问,我们又要预备他二三十年可以做各该项工程的总工程师,有充分的知识能作精深的计划,有远大的眼光能作通盘的筹备。我们顾了眼前还顾到将来,实在是一个难问题啊!

(二)工程学生应该注重什么?

外国方面的理论,大半同上面所述的意见相关系,但亦可以供我们的参考:

1. 普通知识 工程功课甚繁忙,以后做了工程师亦是繁忙,所以有人主张入学考试时即应多注重普通课程。

2. 基本知识 许多人以为学校所授的工程知识不会比实际的更新,并且真正的专门只有在进了实际工程界以后,所以主张在校应注重物理化学算学经济等基本知识。据Oakland汽车制造公司的总理A. R. Glancy报告,全美国汽车制造业领袖讨论的结果,以为工程学生过于专门是不必,并且有害的,例如“汽车设计”工程学生就不应该学。

3. 思想清楚 实业界要能理解能思想的人,所以在学校中不仅读死书,最要紧的是训练学生脑筋清楚。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的副总理B. Gherardi主张工程学生都要注意于语言和文字,总要说得清楚,写得清楚。这不仅是文学的训练,因为语文的清楚,须要思想清楚为基本。

4. 创造力

5. 人格 纽约爱迪生电厂总理M. S. Sloan说得好:我们要有创造力有人格的人。我们要有勇气的人──智育,德育,体育上都有勇气的人。

6. 人情 “工程学生太不懂人情了”,这是中外的通病,所以应该特别注意的。外人近有“人情工程”之名,盖工程师不仅对付事物,且须对付人也。

以上六项,是否是我们都应该注意,恐怕问题还小。但是中国的候补工程师,还有其他更应注重的没有?读机械工程的,是否应读“汽车设计”一类的功课?假使不读,则毕业以后,是否太不专门?又如外人主张多读物理化学,甚至主张在语言文字上用工夫,但是我们是否应留些工夫多做“金工实习”呢?还有,国内批评大学毕业生不能做苦工,我们岂非应该以耐劳耐苦和体育为更应注意的两点?

顾毓琇(1902-2002),字一樵,江苏无锡人。电机工程学家、教育家。1915年至1923年在清华学校学习。1932年至1938年,在清华大学任教,曾任电机系主任、工学院院长、航空研究所所长、无线电研究所所长等。2000年被聘为清华大学名誉教授。

(1931年4月16日在中国工程师学会南京分会的演讲。原载1932年《时代公论》第15号,题为《工程教育问题》。选编时有删节,题目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