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馆 校史研究室 党史研究室
每一个民族、国家都有自己民族的、国家的历史,每一所大学也都有自己学校的历史。清华大学自1911建校起百余年来,始终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在祖国苦难中崛起、民族危难中前行,又在国家建设中发展、改革开放中提高,一直在探索社会主义大学办学道路和向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奋进。清华建校的历史展示了学校百多年来的风雨兼程与筚路蓝缕,形成了有特色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也聚积了万千学子的情感精神及文化传统。大学之道的主要内核是以育人为本,培育人才的主要内容是大学精神和文化传统之传扬,而大学精神传统中的主要内涵正是大学在历史发展中凝聚而成的。因此,校史是清华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校史工作是学校重要的文化建设,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为了记载清华的历史,清华大学校史编辑委员会于1959年成立,这是由学校组织进行校史研究的开始,是较早在我国高等院校中成立的专门研究校史的机构,于今已走过60年的历程。清华大学历来重视校史工作,将其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总结办学经验和陶冶培育人才的重要工作。几十年来始终坚持开展校史工作,努力发挥“存史、资治、育人”的作用,许多同志为之付出辛劳,并取得可观的研究成果,校史工作越来越得到全校师生的关心和支持。在清华大学校史编委会成立50周年之际,举行了纪念座谈会,编写了《笔底波澜写春秋──清华校史研究工作50年》纪念文集。转眼间,清华大学进行校史工作已60年,不但留下了记载的清华历史,而且也留下校史工作记载清华历史的历史。因此,有必要纪念清华大学校史编委会成立60周年,借此纪念回顾思考、展望前行,将校史工作更加有成效地进行下去。
清华大学研究校史并非自今日始,早在建校初期就有人关注记载了学校的历史,这是一些有历史远见的有心人。有关清华校史的介绍,最早的是清华学校校医兼生物教师博尔特的英文文章《北京清华学校》,发表于1914年2月《远东评论》。还有在1914年8月《清华年刊》(英文版)上发表的《校史》,该刊是清华学校为参加1915年巴拿马博览会由学生编辑出版的。之后,在一些校刊上都曾刊登过清华校史的介绍。如:在1921年4月出版的《清华周刊》建校十周年纪念号上,刊载了未署名一文《清华园与清华学校》,作者在文首特意申明:“这篇因交稿时期短促,我没有自己去参考,所有材料都根据以前增刊、年报和英文《清华一览》上的,我不过做了点收集、节缩、翻译和穿插的功夫”。又如:学生吴景超的文章《清华的历史》发表于《清华周刊》十二周年纪念号《清华的生活》(1923年4月);《清华周刊》清华十五周年纪念增刊(1926年3月)发表了校长曹云祥的讲话《清华学校之过去现在及将来》,这可能是第一个清华校长讲校史的记载;1931年出版的《清华周刊》发表了教授冯友兰为20周年校庆而写的《清华概略》。应当感谢这些清华早期的校史研究者,为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记载清华校史的资料。自1939年起,梅贻琦校长先后撰写了《抗战期中之清华》(一—五)、《复员期中之清华》《复员后之清华》,留下抗战及内战时学校情况的宝贵资料。
在新中国成立后,清华大学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学校及蒋南翔校长注重继承1911年建校以来老清华的传统,提出要认真总结我们自己的办学经验和历史,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大学办学道路,要注重培养广大学生“又红又专”和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因而清华十分重视校史研究工作,较早在全国高校中开展进行了校史研究工作。
1959年3月,在清华大学1958-1959年度校务委员会第12次会议上,议决成立清华大学校史编辑委员会,第一副校长刘仙洲为首任校史编委会主任。同年,在校史编辑委员会下设立校史编写组,该校史编写组即为校史研究室的前身。校史编写组的成员主要有政治课教研组和宣传部等单位同志组成,组长为贾观。一年多后,贾观调回政治课教研组工作,组长为唐纪明。与此同时,还有一个由清华、北大的有关人员联合组成的《一二·九运动史》编写组,组长是唐纪明,两个编写组同在清华胜因院9号办公,工作人员有交叉,工作任务有分工也有联系。
校史编写组成立后,在校史编委会的领导下,为编写清华大学校史开展了有关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老校友的访谈工作,先后收集了《清华周刊》《清华学报》《国立清华大学校刊》等部分刊物,访问了清华学堂、清华学校、国立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等时期在清华学习和工作的数十位老校友。整理编辑了校史资料索引、校友访问记、校史资料选辑等一批内部汇编资料,为开始校史研究进行了许多基础性的工作,并着手编写清华校史。经过数年努力,校史编写组编撰出清华第一部校史稿《清华大学五十年简史》,印发校内各单位征求意见。
蒋南翔校长对编写清华校史十分关心,多次对校史工作给予指示,并亲临会议参与讨论。在讨论中,对于如何进行清华历史的划分、如何看待老清华、如何评价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清华,产生了思想和认识上的不同看法与争论。1961年,蒋南翔针对校史研究中清华历史经验的总结,提出了“三阶段、两点论”的观点。1962年,蒋南翔在清华党委工作会议上谈到“三阶段、两点论”时说:“每个阶段好的都应保留,有缺点都应想办法克服,肯定成绩,克服缺点,推陈出新,加以分析,再加以综合”。“我们做过的好的要有勇气坚持,不合适的也要有勇气来否定。”蒋南翔校长关于对清华历史“三阶段、两点论”的观点是进行校史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
在清华大学党委和校史编委会的领导下,学校组织专门队伍正式编写从1911年4月清华学堂成立到1948年12月清华园解放这一期间的校史。校史编委会对《清华大学校史稿》(解放前部分)初稿进行了多次讨论修改,至1965年初稿修改完成,打印送校党委审阅。但是不久后发生“文化大革命”,校史工作被迫中断,此校史稿也被打入冷宫。直到1981年,在此校史稿基础上出版了《清华大学校史稿(1911-1949)》。在校史编委会成立初期的6年里,校史编写组还参与学校举办的一些活动和展览,清华校史工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文化大革命”期间,校史工作处于全部停顿状态,校史编写组被解散,其收集整理的资料、书刊和文稿全都转入校图书馆,幸亏因此得以保存。十年动乱结束后,清华大学拨乱反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时任校党委书记李传信十分重视校史工作,认为应该把校史研究工作重新抓起来,把清华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校史工作对学校的长远工作会很有意义。
1978年2月,学校党委决定恢复校史编写组(简称校史组)。由孙敦恒担任负责人,中断了10多年的校史研究工作得以继续开展。校史组的工作由校党委宣传部领导,校史组初期在工字厅党委宣传部内办公。1981年9月迁入原工会大院内(停车场西面),有2间办公室。1982年9月,根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党史资料征集工作的部署,学校成立了“清华大学党史资料征集小组”,先后由何介人、徐心坦等负责,校史组的部分同志也参与工作。1986年8月,校史组由宣传部转入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改称“校史研究室”,为教育研究所下设的几个研究室之一。党史资料征集小组工作合并到校史研究室。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徐心坦兼任主任,孙敦恒任副主任(1988年2月,刘文渊任副主任)。正是在这段时期,校史研究室为了弥补中断多年工作带来的损失,抓紧时间勤奋工作,完成了《清华大学校史稿(1911-1949年)》送审稿的修订并于1981年出版,还完成了《一二·九运动资料》第一、二辑,《三·一八运动资料》《战斗在“一二·九运动前列》,《人物志》第一辑等校史资料的编辑出版。
1987年4月,在1986-1987年度第16次校长工作会议上,学校决定成立新一届校史编辑委员会,校党委书记李传信任主任;1990年12月,校史编委会换届进行调整增加委员,李传信连任主任。这一时期,校史研究室积极开展工作,重点对解放前校史资料进行收集、筛选、整理、编撰工作,并将新中国成立后17年间所拍摄的几千张照片底片进行筛选、整理、注释、放大并建立卡片,归入校档案馆的照片档案之中。同时,参与校园内施滉、闻一多、朱自清、吴晗、马约翰等五尊纪念像及自清亭、晗亭、闻亭、西南联大纪念碑、清华英烈纪念碑等的建造。在校庆80周年之际,在同方部设计制作《清华大学校史展览(初展)》。同时,编撰出版了《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一卷,清华学校时期(1911-1928)、共一册;《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二卷,国立清华大学时期(1928-1937)、共二册。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在学校的关心和支持下,清华校史工作得到了较大发展,并通过展览、讲座等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和清华精神传统教育,开始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大学“着重提高,在提高中发展”,向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取得全面的发展,校史研究的工作也得以深入开展。1992年3月,校史研究室从教育研究所分出,由校史编委会直接领导,作为校机关所属编制单位(人事编制、财务核算单列,关系挂靠档案馆),贺崇铃任主任,刘文渊任副主任。同年年底,校史研究室的办公室和《清华大学校史展览(初展)》搬入老图书馆二楼中部的7个房间(约180平方米)。1992年4月,学校成立校志编辑领导小组,方惠坚任组长,以校史研究室作为校志编写依托单位,培训并组织全校各院系、部处74个单位200多人编修《清华大学志》初稿。同时完成《北京高教志》中有关我校的部分内容的编写。参与学校组织的蒋南翔诞辰80周年、毛泽东主席诞辰100周年等纪念活动。1994年编辑出版《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三卷,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6),共二册;《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四卷,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8),共一册。其间还编撰出版了《清华人物志》(二)、(三),《清华英烈》等专著。
1995年12月,方惠坚任新一届校史编辑委员会主任。1995年11月,档案馆馆长陈秉中兼任校史研究室主任,刘文渊任副主任。1996年校庆85周年时,在图书馆二楼门厅及走道两壁展出《清华大学校史展览(初展)》,其中增加了改革开放后有关内容的展览(10多块版面),增添了部分清华校友的事迹剪影展柜,以及清华校友中的院士展。这段时间,校史研究室继续进行采访学校老领导及老地下党员,收集整理党史资料,为学校90年校庆展览的重新制作和《清华大学志》编撰等校史系列丛书的出版,作了大量的组织编写工作。还编辑出版《清华人物志》(四),以及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合作,参与编辑出版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共六卷。为纪念蒋南翔校长,相继编辑出版了《蒋南翔纪念文集》(邓小平题写书名)、《蒋南翔文集》(陈云题写书名)、《蒋南翔教育思想研究》等著作。
2000年9月,校党委纪委书记叶宏开兼任校史研究室主任,徐振明任副主任。2001年校史研究室的行政关系完全独立,直属校机关党委(党支部生活、工会活动和档案馆在一起)。在这一期间,为清华90年校庆做了大量筹备工作,在建筑学院、后勤基建处等单位帮助下,完成了将原铸工车间房屋改为校史展览馆的土建改造和内部装修。新建校史展览馆内,有主展厅、专题展室、多媒体演示室、办公室、资料室、书库等面积共2000多平方米,其中90年校史展览主展厅等的展区面积近900平方米。2001年4月22日校史展览建成开馆,《清华大学90年校史展》正式展出,其后校史研究室也从图书馆搬入新址。这一展览第一次较完整地反映了清华历史全貌而获得好评,吸引了校内外成千上万观众前来,成为新生入学教育第一课。在90周年校庆之际,由方惠坚提议、叶宏开负责组织校内各部处,还设计制作了《今日清华》展,展览地点在天安门东侧的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内,展区面积2000多平方米,展期从4月中到5月中约一个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在90周年校庆前后,校史研究室参与和组织编写出版了《清华大学志》《清华大学九十年》《水木清华 群星璀璨》和《清华人物志》(五)等一系列校史系列图书。在此期间,还为后续的校史丛书的编写开始做准备,拟订《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五、六卷,《清华大学校史》和《中共清华地下党组织史》(即后来的《清华革命先驱》)的编写大纲,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上述书稿的编写工作。
历史进入了新世纪。2002年3月,贺美英为新一届校史编辑委员会主任;2004年12月,校史编委会调整扩大编委成员,贺美英仍担任校史编委会主任。2008年4月,张再兴继任校史编委会主任。校史编委会进一步加强了对校史工作的领导。2003年4月,田芊任校史研究室主任,徐振明任副主任(2008年5月,金富军任副主任)。2009年,清华大学第17次校务会议讨论通过,将原名“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委员会党史校史研究室”,更名为“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和“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委员会党史研究室”,统称为校史研究室(一个实体、两块牌子),为学校直属单位。2010年4月,档案馆馆长顾良飞兼任校史研究室主任,金富军任副主任。2011年6月,顾良飞任校史馆馆长、校史研究室主任,及金富军为副馆长、副主任。在迎接庆祝2011年清华百年校庆筹备期间,校史研究室抓住机遇,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创校史工作新局面、上一个新台阶,工作目标更加明确,组织队伍有所加强,工作领域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大。
学校十分重视校史工作的开展,2005年初校领导核心组专门听取了校史工作的汇报,校领导还多次给予具体的工作指示。2006年校史研究室承担了学校“985工程”二期文科重点建设项目“清华大学百年史”及“清华大学专题史”的课题,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也专列经费给予了大力支持,开展清华科技史、清华“文革”史、清华体育史、清华文艺史、清华建筑规划史及各院系史等专题研究。校史研究室和“百年史展筹备工作小组”一起组织队伍,分别到北京及外地参观调研高校校史展馆、地方博物馆等展览,为编写清华百年史展脚本做准备。
2005年,学校成立由庄丽君负责的百年校史展览筹备组,叶宏开、陈克金、许诺参加工作,筹备组在校史研究室内办公。2008年学校决定新校史馆与新清华学堂、音乐厅一起建筑。建新校史馆是在校史编委会主任贺美英提议下,经多次申请得到批准,并得到了校友的鼎力资助,立项后校史研究室配合校基建部门参与了论证及奠基。校史馆于2011年3月底与新清华学堂等一起完成建筑施工,4月22日正式落成并对社会开放,校史馆馆名由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题写。校史馆为建筑总面积5000多平米的三层大楼,其中校史展览展区面积约3000平米。2009年7月,校史研究室在旧址因建新馆拆除后,暂时搬迁到原学生宿舍9号楼一层办公,在校史馆落成后迁入,终于校史研究有了长久固定的工作场所。新建的校史馆也成为宣传育人重要基地,每年接待参观清华大学校史展的学生、校友、社会各界人士等有3万多人。
在此期间,校史研究室继续做好基础工作,积极开展了清华史料整理编纂、校友访谈,将以往和近期采访的校友谈话录音整理汇编成内部资料《记忆里的清华──访谈录》保存;还采取公开发布信息与主动联系校友,广泛征集校史文物与图片等工作。2004年成立清华大学百年史编写组,组织编写《清华大学百年史》。编辑出版《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五卷,解放接管与院系调整时期(1948-1952年),共二册;《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六卷,建设多科性工业大学时期(1952-1966年),第一、二、三分册,以及《清华漫话》等,另外汇编了《清华大学百年大事记》、《清华”文革”大事录》(档案馆、图书馆等一起参与编选)等内部校史资料。为纪念清华大学校史编委会成立50周年,在主楼接待举行了座谈会,这是校史工作为宣传自己第一次举行的纪念会议,同时编辑《笔底波澜写春秋──清华校史研究工作50年》纪念文集,系统地整理了已经进行的校史工作。
另外,校史研究室与校办、党办、宣传部、校友总会、档案馆等单位合作,参加学校组织的宣传、纪念等活动。如:抗战胜利60周年、西南联大建校70周年、清华大学复员60周年、清华园解放60周年、熙春园?清华园建园300周年等纪念活动,纪念梅贻琦、朱自清、张奚若、闻一多、蒋南翔等活动,纪念毛泽东、邓小平百年诞辰、纪念施滉诞辰100周年展览活动,以及庆祝清华建立党支部70周年、清华大学本科评估工作汇报展、清华大学体育工作巡礼展、清华“十五”重大成就展等。与校党委宣传部等单位合作,2004年起在《新清华》上合办“清华史苑”栏目,成立有校史研究室及宣传部、文科处、图书馆、档案馆等10多位同志参加的编写组,每年有一个主题连续举办7年,扩大了校史的宣传面和影响。还与校团委、学生会等合作,支持和参与了在学生中开展校史宣传教育,活跃丰富了学生的活动。
为了加强校史研究的力量,校史研究室设置了“特约研究员”,聘请10多位有志于清华校史研究的教师,还在学校和人文社科学院的支持下开展了博士后工作,先后有3位博士后参加,他们的加入大大增添了校史研究的活力。此外,为扩大校史教育的影响,进行了校史讲座、校史展讲解,开辟清华校史网站,越来越多的人更加了解清华、也更加热爱清华。清华学生在校园文化孕育中成长,对清华校史也蕴藏着极大的热情,学生应该也完全可以成为校史研究和宣传的有生力量。2009年,协助学生罗成发起组织成立了第一个学生研究校史的协会“紫苑学会”,得到校团委和学生会的支持,组织校史知识竞赛等活动吸引了众多同学参加,并在当年就获得优秀学生协会的好评。之后组织的“紫苑校史馆志愿讲解队”一直活跃至今。
为加强校史教育、传扬清华精神传统,校史研究室还举办和参与了多次有关校史的讲解活动。为加强学术研究、工作交流和学习兄弟院校的经验,校史研究室积极参加每两年一次的中国高教学会校史研究分会的学术年会,以及参加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学校史志分会的学术会议。参加北京市海淀区史志办公室组织的关于北京市名人故居的调查研究工作,撰写出版《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名人故居》。2007年10月,完成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课题:《抗战时期北京清华大学人口伤亡与财产损失课题调研报告》,该成果已编入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著的《北京抗战损失调查》一书。
2011年清华大学迎来百年校庆,校内外对清华百年校史引发了极大关注,许多校友、媒体及社会人士回顾清华校史和传扬清华精神文化;在各种纪念活动中校史的宣传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多学生和社会大众通过校史认识了清华、贴近了清华。其中,清华百年校史展览生动展现了清华百年历史与成就、文化传统及杰出校友的事迹,深深吸引了广大参观者,引起广大校友的强烈共鸣及社会各界关注,并接待了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前来参观。校史展览由庄丽君、顾良飞负责,校史研究室负责展览文字脚本的编写,得到档案馆、校友总会、宣传部、图书馆等单位的配合,美术学院、清尚公司参与设计和布展。校史展览展区面积约3000平米,展览有五种形式:平面展板、档案复制、实物、场景复原、多媒体,展出照片1000多张,实物221件。校史展也得到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网等许多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在百年校庆期间,校史研究室参与编写及出版了《清华大学一百年》,此书在《清华大学九十年》基础上进行修订与增补,还有《清华史苑》《熙春园?清华园考──清华园三百年记忆》《体魄与人格并重──清华大学百年体育纪略》《华韵清辉,艺术教育在清华》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精神巡礼》等。为扩大清华历史影响力,2009年建清华大学校史网,参与建设“走进清华──数字博物馆”,与学校新闻网、校友网等配合,成为展示清华文化与精神的窗口。在校外加强与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海淀区史志办、高教学会校史研究分会、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学校史志分会,以及兄弟院校校史研究部门的联系。
清华百年校庆激发了校内外对校史的关注、参与校史工作的热情,校史工作有了一个新的良好局面。校史馆(校史研究室、党史研究室)借庆祝百年校庆的东风,继续进一步开展了大量校史研究与教育工作,扩大了影响,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作出越来越重要的贡献。2013年7月,邓卫为新一届校史编辑委员会主任;2015年4月,范宝龙任校史馆馆长、校史研究室主任及档案馆馆长,金富军为副馆长、副主任。
校史馆作为校史宣传教育主阵地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本科、研究生新生入学与新职员入职的校史教育、以及学校各院系与部处开展党团活动的场所。校史展览发挥了展示清华历史、弘扬清华精神的作用,接待了习近平、温家宝等中央领导,以及中组部、教育部等、军队系统、国内外院校、对外使领馆等许多部门和团体。2018年是校史馆历年来参观人数最多的一年,参观总人数达6.6万人;校史馆自2011年开馆以来,累计参观总人数突破30万人。
校史馆还不时举办多种专题展览,配合学校重大活动及围绕校史重要事件和人物纪念,丰富了校史馆展览内容,受到了参观者的欢迎和好评。有“祖国儿女 清华英烈”专题展,纪念“一二·九”运动80周年、“一二·一”运动70周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专题展,“党在清华园──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暨清华大学党组织建立90周年展览”等,并提议学校设立了三院遗址暨清华中共第一个党支部成立九十周年纪念碑。以及,举办了纪念蒋南翔校长诞辰100周年、纪念王国维、顾毓琇、李传信、叶企孙诞辰和孙立人专题展,在校党委的领导组织下还举办“迈向一流──清华大学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充分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各方面不断发展变化取得的新面貌。
编写《清华大学史》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将清华百年历史按三个阶段分三卷进行了编写,梳理清华办学理念与传承清华精神和传统,全面总结清华百年来的成就与贡献。在学校支持和校史编委会领导下,《清华大学史》组成编写组,分别由江崇廓、孙殷望、马栩泉为三位主笔,校史馆三名人员作为学术助手配合工作。三位老教师均年过七旬,为写好校史做了大量的案头准备工作,第一次完整地收集整理学校各个时期的史料,详细地分析梳理学校各个方面的状况,为清华校史研究留下了一笔珍贵的财富。在十多年间,他们兢兢业业夙夜伏案疾书、付出辛劳和心血,《清华大学史》各卷的初稿编写工作已经完成。但是令人痛惜的是,孙殷望、江崇廓先后去世,未能等到此书付梓。下面将继续征求意见进行修改,争取《清华大学史》早日出版面世。
校史研究室还参与了新版《清华大学志》总述、人物、大事记等内容编修工作,已出版发行。编辑完成《清华大学图史1911-2011》《君子──清华名师谈育人》《清华大学历任校长演讲精选》《周诒春文集》。完成《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六卷第四分册最后编辑修订工作并出版发行,继续进行第五、六分册初稿的审校。还结合纪念清华园解放70周年,编辑出版了校史丛书学生读本《长夜星火》;编印《我愿以身许国──“两弹一星”元勋中的清华人》等小册子,以及《清华大学党代会史话》《清华学校时期留美军事学人资料选编》等内部资料。同时,继续扩大校史资料的收集,加强资料室建设。
校史研究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尤其史料是研究的基石。自2016年连续几年开展了有关“解放后十七年历史”、“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发展”的口述访谈工作,这是史料的重要补充。这次口述访谈工作是在贺美英的领导推动下启动的,由10多位老领导、老教师与校史馆、档案馆同志分别组成访谈小组,对张孝文、方惠坚、梁尤能等数十位五、六十年代的校领导、老教授进行采访。此项工作列入“清华大学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重点课题。
校史研究室提出“学科院系部门发展史编纂工程”,2017年经学校批准和专项经费支持立项启动,采取“同步启动、滚动支持、校系结合、协力推进”的方式,得到各院系、各部处积极响应,共42个单位申报。经评审已对18个单位给予首批资助。力争在110年校庆时出版首套“清华时间简史”丛书,已出版《清华时间简史:地学系》、《清华时间简史:电机工程系》(第二版)等。
为扩大校史传播的效果,2013年将原校史网与学校主页校史馆和党史研究室网站合并,新建清华大学校史网站。《新清华》恢复“清华史苑”栏目。还结合校史研究成果,应邀到各单位为师生员工作“清华的历史与文化”“清华党组织光荣传统”等专题讲座。2012年5月,校史馆承办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来自全国44所高校的校史研究人员参加。此外,还积极参与合肥周诒春校长纪念馆建设,推动嘉兴曹云祥校长纪念展、宜兴蒋南翔校长纪念馆、浙江义乌吴晗纪念馆等建设,将清华大学历史与文化的宣传教育进一步推向社会。
2021年,将迎来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根据学校领导要求,已开始进行110周年校庆“校史展主展”改版的设计与专家调研,并初步筹划了110周年校庆时校史的相关工作,希望在校庆时发挥更大的作用。现在纪念清华大学校史编委会成立60周年,也是校史工作为迎接110周年校庆做准备。
清华大学进行校史工作60年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校史编委会成立到“文化大革命”,清华开启了学校组织校史研究工作,但因“文化大革命”而中断;第二阶段为改革开放以来到清华百年校庆,进行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迎来校史工作的新局面;第三阶段为清华历史进入新的百年后,校史工作愈加得到关注,产生越来越良好的影响。从校史工作60年中,可以看到校史工作在办学和育人中所发挥的作用,可以得到进一步做好校史工作的许多重要启示: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和文化的文明国家,历来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中华民族素有修史、治史、学史、用史的传统。“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毛泽东曾说:“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邓小平也说过:“要懂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习近平一再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清华一百多年的校史与中国近代史紧密相连,清华从国家积贫积弱的苦难中走来,历经世纪沧桑,坚守培育英才、爱国奉献的理想,坚持从中国国情和学校实际出发,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与精神传统。曾经依照西方教育模式,也曾学习苏联教育经验,但最重要的是始终在探索中国特色的办学道路。冯友兰说:“清华校史不仅有一校的意义,而且反映中国近代学术逐步走向独立的历史。”清华的校史有着独特的内容和内涵,在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可以温故知新、以史为鉴,如蒋南翔校长所说:“走自己经过实践检验的道路”。校史和文化传统教育应是每一名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育人工作的起点,也是教师的必修课,是学校干部的必修课。清华历来对校史工作有正确的认识,各方面都给予支持和提供了良好条件,这是做好校史工作的基础和优势。面临新的历史时期,校史工作必须进一步明确方向、明晰职责,开展更有成效的工作。
校史是清华的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清华的历史是中国高等教育历史的一个缩影,应该好好地记载清华校史。清华一直十分重视校史,这些年来随着校史研究的深入开展,校史教育的广泛认可,校史工作的影响逐渐扩大,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愈益显现。校史研究作为历史研究,其宗旨是反映历史真实原貌,“通古今之变”,彰往知来、推陈出新,推动社会发展与历史前进。其研究的核心价值是树立和增强民族的自信心。研究历史要尊重历史,对待历史要有敬畏之心,其成果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校史之所以是学校宝贵的文化财富,是因为她是由学校全体师生历经岁月风云共同创造的,因而是无价的。校史不仅是“历史”,更是“文化”,是学校重要的文化建设。研究校史就是为了“培根铸魂”,就是要弄明白,清华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百年清华曾经取得了哪些成就、又经历了哪些困难与曲折。“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以百年来凝聚成的清华文化传统化为精神动力,坚定不移地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
校史工作是一项特殊性的工作。校史是校园文化的源泉,是有别于他校的文化标志,是学校文化建设最重要的组成。其主要工作是“存史、资治、育人”,因而有其重要意义和特殊性。校史工作其性质、机构和机制与众不同,需要有专门的机构、专职的队伍,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管理运行机制。其特殊性决定了校史馆、校史研究室具有双重属性,既是一个学校机关部门、又是一个学术研究单位,在机构从属与管理服务层面上有别于学校其他部处,也有别于图书馆、博物馆等单位。多年来经历几次变动后,现在校史馆(校史研究室、党史研究室)直属学校和党委领导无疑是最恰当的定位。其特殊性还在于,因为校史全部发生在学校自身,是由广大师生自己创造、延续、继承与发展的,所以校史研究非自力更生不可,必须自己奋勉去做。那么,校史工作能否得以顺利开展,除了校史工作者自身的努力之外,关键的是学校领导的重视、以及广大师生的认同。学校对校史研究重要性的认识、予以明确的定位,以及给予关心、支持和条件保障,是做好校史工作的最重要的保证。
校史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校史工作是记载学校历史的,是兼顾大学治理与研究、进行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工作。几十年来我们对校史已进行了大量工作并取得成果,但这只是开始还有待深入,而且新的历史在不断涌现,要不断地研究下去。校史工作的本质特征就是“持之以恒”,既是多年努力坚持的“持久战”、又是多人相继努力的“接力赛”。因此校史研究是一个长期坚持的工作,要有“十年磨一剑”“水滴石穿”的精神。今后我们需要尽量利用好档案馆已存的资料,并继续收集新的史料,还要加强研究解读历史,充分体现校史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校史工作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拓宽研究内容,改进宣传方式。校史工作不仅有完成校庆、纪念等任务计划,还要有长期的目标、有整体长远的规划考虑。规划目的是为了明确校史工作今后努力的方向,这样才能集思广益、集聚力量搞好校史工作,才能以有限的力量将这一无限的事业有效的进行下去。
校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学校是一个教育共同体,校史工作涉及到学校各方面的工作,校史研究要全方位、多层面的看问题,因此校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主要有两方面:记载历史,资治育人,把学校办学经历路程、经验教训记录下来,作为学校发展前进的动力,让学生得以学校文化的熏陶而成才。校史研究作为系统工程要有基点,即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以实事求是、“两点论”为指导思想,重在客观认知、理性分析。“以史为鉴”,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同样都是重要的。系统工程要有基础,校史工作需要坚持不懈地做好历史记载、史料选编、人物采访、文物收集等基础工作,还需要加强有历史记忆的文物和遗址的保护,以此进行综合性、专题性的研究。系统工程要有基地,要把校史馆建设好,成为校园文化的标志景点,是学校成果的展示地、人文素质教育的课堂及校友返校的聚会场地;另外还要把校史网站建设好。
校史工作是一项广泛性的工作。记载历史要全面,不仅记录学校整体的历史进程、也要记录学校各个方面的发展,不仅关注学校领导和重要人物的言行、也要关注广大师生的活动与生活,以展示学校历史的全景。校史工作不是几个人闭门研究,而是需要广大师生参与的工作,校史只有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认识,才能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和作用。为了更广泛地开展校史工作,今后需要“提高与普及并重”,即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在提高指导下普及。校史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要朝着纵向与横向方面拓宽,开展记录各院系的历史、研究各方面的专题史。由此可以吸引更多的校史研究“志愿者”参加,特别要注意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因为他们蕴藏着热爱清华的活力,将会成为校史工作的生力军。我们希望和欢迎社会上更多的人,尤其是校友进行校史研究。还要和其他院校多进行联系,增进相互了解、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推动我国校史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
校史工作是一项艰苦性的工作。校史工作是平淡的、枯燥的、冷清的,因此也是艰苦的、辛劳的。一般人不太适应这样的工作,所以做一名校史工作者确实不容易,要有甘于平凡、不求名利、做“无名英雄”的思想,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之境界,有闻一多所歌颂的“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红烛精神之追求;做一名优秀的校史工作者更是不容易,不仅要高才博学,能吃苦耐劳、勇于担当、忠于职守,而且要高瞻远瞩,有辩证的思维、科学的视野,还要高风亮节,具有高尚的人格、求真的勇气。
历史需要有人记载。因此校史工作需要有一支队伍,校史研究需要有专家,即其大部分精力乃至一辈子都专注于校史的人。为了提高校史工作的水平,关键的是在于有高素质的专门研究队伍。参加到这支队伍中的人需要了解历史研究、了解学校历史,需要老中青结合发挥各自优势;尤其重要的是,需要有强烈的责任心,不仅要对历史和前人负责,而且要对现在、将来及对后人负责。几十年来,为了清华校史工作,许多同志恪尽职守,默默无闻地辛勤工作。他们心无旁骛、不求名利、刻苦钻研、求真务实,其中不少人将自己的后半生都情系于校史工作,为清华校史工作取得成绩作出了无私奉献。他们对此无怨无悔,并且因参与其中而感到自己人生的充实。可以相信,他们记下了伟大的历史,历史也会记住平凡的他们。感谢所有参与校史工作的人,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校史工作的人。
清华走过了百年的历史,现在又即将走过新百年的第一个十年。在新时代,清华大学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将正确认识自身历史定位、国家社会需求和世界发展趋势,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屹立于世界一流大学的前列,谱写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篇章。清华的校史工作也一定会有更大的开展,为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做出努力,相信校史的魅力会吸引更多的人,影响他们的人生道路;同时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将继续不懈勠力地记载下清华新的历史,这是校史工作者的责任和光荣。
(执笔:田芊、范宝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