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 以史育人

钱锡康

今年是校史编委会成立60周年。我是1995年进入校史编委会的,至今也有20多年了。说实话,我对校史工作没有作什么贡献,相反,由于接触参加一些有关校史的会议和活动,使我对清华校史、清华文化、清华精神,有了较多的了解,受到很大教育,为清华在百年来经历的奋斗历程和取得的丰功伟绩感到自豪和骄傲。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对高等学校的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项文化传承创新。而校史的研究、学习、宣传正是传承清华文化的重要平台,也是教育广大干部、教师、学生,乃至校友的极为丰富而生动的精神财富。

以我的学习和理解,清华百年历史中,最值得令人敬佩,最令人感到自豪和骄傲,最受到深刻教育和鼓舞的有这样几件事。

(一)清华地下党的光荣历史

清华地下党自1926年建立到1949年解放,历时24年,有几个鲜明的特点:

1.清华的党组织始终没有间断,26任党支部书记,一任接一任。即使是在三十年代初,全国革命形势受到重大挫折,红区损失百分之九十,白区损失几乎百分之百的情况下,在北京市党组织也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清华党组织始终坚持存在不断线。

2.清华地下党员近七百人,没有出现一个叛徒。在解放前夕,清华学生地下党员约二百人,占全校学生数的10%,清华被誉为国统区中的“小解放区”。国民党几次大逮捕,抓地下党成员,经各方掩护,竟没有抓获一个。

3.地下党组织在各个时期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前列,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团结广大师生员工,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民族解放作出应有的贡献,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毛主席高度评价国统区的学生运动是民族解放的第二条战线。经历了革命斗争的洗礼,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革命和建设人才,为民族解放和新中国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少同志成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

(二)两弹元勋

清华百年来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学术大师、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至今有500多位两院院士,占全国两院院士总数的五分之一;先后有中共中央委员60余人,包括政治局委员16人、政治局常委9人,两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有国务院总理,有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有9人获国家最高科技奖;有108位将军;有超过160位全国劳动模范;更有一大批校友成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各条战线的技术和管理骨干。我记得杨振宁先生曾经说过,一个学校人才培养对国家作出如此重大贡献,这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清华大学追其根源,早期是一所庚子赔款退还的余额所建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美国的办学宗旨是“把中国学生留学的潮流引向美国”,“使用那种从知识上与精神上支配中国领袖的方式”,就是说要用西方的思想文化来影响控制中国的领袖。而近百年来的历史事实是,事与愿违,这所当年的留美预备学校,却出了一大批拥护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干部和知识分子,这不能不说是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

在清华毕业生成长出众多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科技人才中,贡献最突出、事迹最感人、精神最崇高,我认为当属“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以下简称“两弹功勋”)。在国家表彰的23位科学家中,在清华学习和工作过的就有14位。他们是王大珩、王希季、王淦昌、邓稼先、朱光亚、陈芳允、杨嘉墀、周光召、赵九章、钱三强、钱学森、郭永怀、屠守锷、彭桓武。他们是人民共和国的功臣,他们是中国知识分子体现崇高爱国主义精神的光辉典范。他们为社会主义祖国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怎么评价都不过分。他们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清华大学的骄傲。

我退休后,在校友会工作期间出于对清华杰出校友的崇敬,花了不少时间,收集、阅读这14位校友的传记、事迹材料,整理了笔记,使我深受教育和感动。我列举了这些“两弹功勋”的崇高爱国情怀突出体现在:

1.他们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国家处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放弃国外工作、生活的优越条件,谢绝国外的高薪聘请,毅然回国参加祖国建设的。

2.他们在国外学习、工作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学术上均有很高的造诣。但他们决心回国报效祖国。

3.他们是在克服西方反动势力的种种阻挠和各种迫害,坚决回到祖国怀抱的。

4.他们抱着振兴中华、国家强盛的强烈愿望在关键的时刻服从国家需要,克服种种艰难困苦,付出了个人牺牲,改变了他们原来所研究取得突出成就的学科,隐姓埋名,献身“两弹一星”事业,带领广大科技人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技难关,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成功实现了原子弹、氢弹的爆炸,导弹发射成功,卫星上天,作出了卓越贡献。这些科学家大都是在1960年前后苏联专家撤走后,参加到两弹的研制任务中的,而仅仅过了四五年,到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就爆炸成功了。时隔两年零七个月,1967年6月,氢弹也爆炸成功了。这真是个奇迹。邓小平同志讲过,“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他们的很多至理名言,更是深深激励着一代代年青后人。比如:

王淦昌:“我愿以身许国。”

彭桓武:“我是中国人,我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

郭永怀:“国穷家贫,只能说明他儿子无能。”

…………

他们那种高度爱国的理想信念对青年一代具有强大的号召力,成为人们继承发扬爱国奉献精神的座右铭。

(三)20世纪50年代蒋南翔校长创办24个新技术专业

20世纪50年代,蒋南翔校长高瞻远瞩,英明决策,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发展需要,围绕国内外科技发展的前沿,在清华大学设立了一批高新技术专业。清华大学办学几十年来的实践表明,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无论对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国防安全,以及对清华大学后来的建设和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产生深远影响。这是清华大学在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史上极其光辉的一页,当以浓墨重笔载入史册。

当年清华大学设置高新技术专业有三个重大历史背景。

1.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由一所含有文、法、理、工等多学科的综合大学,变为只有土、水、建、机、动、电的工科大学,理工分了家,清华理学院、文学院等都调出去了,这对清华大学是重大损失,如何办好清华大学面临新的挑战。

2.1956年党中央向全国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周总理主持制订《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3.特别是1955年面对西方的核威胁,1月15日毛泽东召开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作出了发展原子能事业研制原子弹的决定,拉开了中国核科学技术研究和核工业建设的序幕。

1955年初,蒋南翔审时度势,抓住国家发展原子能事业这一重要的战略机遇,主动请战,自告奋勇,决意清华大学要为国家培养原子能等重要科技领域的人才担当重任、作出贡献。

1955年至1960年间,在蒋南翔校长及清华党委的领导下,围绕两弹及《十二年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学校新设置了工程物理系、工程化学系、工程力学数学系、自动控制系、精密仪器系等5个新系,24个新技术专业。这极大提高了清华大学的科学技术水平。这一重大战略决策体现出清华大学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意识,体现出蒋南翔校长的政治勇气、远见卓识、雄才大略,体现出清华人勇挑重担、顽强拼搏、战胜困难、无私无畏、夺取胜利的奋斗精神。几十年的教育实践表明,清华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为两弹的研制都作出了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清华理工科扩建了许多新院系,也都是当年一批新技术专业打下的基础。

2016年我和工物系、校友会的同事们一起合作,经过4年的努力,访问了180位领导、教师和校友,撰写了《理工结合 又红又专──工程物理系建系60年人才培养纪实》,回顾总结了学校这一段历史。

(五)最早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1985年,学校第七次党代会的报告提出把清华大学逐步建设成为世界第一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的发展目标,早于1998年国家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985工程”13年。随着国家确定北大、清华为国家第一批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点大学,清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不仅是学校的愿望,而且上升为国家意志、政府行为,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

改革开放40年来,清华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校园环境面貌都有了很大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国际排名日益提升。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清华大学办学日益走向国际。近几年来,先后创办苏世民书院、全球创新学院、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办学项目,发起成立亚洲大学联盟,并先后在美国、意大利、智利、印尼等国家和地区都创办了各种办学中心,这从教育方面也印证了中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特别使我感慨的是在清华大学创办苏世民书院。国内外确认,“苏世民书院旨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致力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未来领导者”,要在“中国培养影响世界的了解中国的未来杰出人才”,学院强调要“理解中国文化”。这可真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回想一百年前,当初美国办清华学校是认为要用西方的文化影响中国的领袖。一百年后倒过来了,认为未来世界的领袖必须了解中国,用中国的文化来影响世界的领袖,而且这件事情恰恰又落在清华大学来办。苏世民书院座落在清华大学,书院得到了中美两国元首习近平、奥巴马的认可和支持。这不正说明当今中国的面貌,清华大学在国际上的地位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么?

近年来,我曾应邀为校内师生和校外单位作报告达百余次,听众达万余人,讲校史,讲清华文化、传统、精神,上述几件事是我必讲的内容。每讲到这些内容时,我总是满怀激情、激昂慷慨,有观点、有故事,有声有色、底气很足,充满着自豪和骄傲,有较强的感染力。这也是我作为校史编委会成员应尽的一点责任:“传承文化,以史育人”。

(作者曾任清华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后勤党委书记、《清华校友通讯》主编,1995年起任校史编委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