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与编写清华校友总会简史的几点体会

孙  哲

   为迎接清华大学110周年华诞,2017年11月,校史研究室牵头组织学校各部门编辑出版“清华时间简史”系列丛书,这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本人受清华校友总会的委托有幸参与这项工作,作为主笔编写《清华时间简史:清华校友总会》。下面是我的几点粗浅体会。

   一、文化自信与历史研究

   2016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是习总书记第一次把文化自信与道路、理论、制度三个自信相并列成为四个自信。习总书记又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五千多年文明史,源远流长。而且我们是没有断流的文化。建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基础。”“中华文化渗透到中国人的骨髓里,是文化的DNA。”文化自信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把优秀的中华文化提到如此高度,史无前例,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何为文化?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虽抽象但又是人们感受得到的、实实在在的社会现象。“文化”是一个热词,但至今没有一个严格的、权威的、公认的定义。人类学家认为,文化泛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每一种文化都产生自己的价值体系,即是说人们的信仰和行为准则来自特定的社会环境。百度百科“文化”条目中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

   习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中的“文化”是指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形成的中华文化。从大的方面讲,研究中华文化是大课题,我们研究的是局部;虽是局部,但也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清华校友总会简史研究的是清华校友文化。清华校友文化只有扎根于中华文化才能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长盛不衰。著名哲学家、清华老学长张岱年先生说过,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作为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也是清华精神的核心。

   如何提高文化自信?我通过编辑清华校友总会简史体会到,学习和研究历史是提高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

   清华校友总会是清华大学最早存在的部门之一,初创于1913年6月,几乎与清华大学同寿,研究清华校友总会历史对于研究清华大学历史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4月清华大学校庆96周年之际,我奉调清华校友总会担任《清华校友通讯》主编,对清华校友总会历史和清华校友文化发生浓厚的兴趣,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清华校友通讯》创刊于1934年1月1日,在国内是历史悠久、品味厚重的校友刊物。虽然是清华大学的校友刊物,但最全的刊物原件却收藏在国家图书馆,可见她的历史地位之重要。做《清华校友通讯》主编与学习研究清华校友总会历史非常契合,互相促进。因此我非常留意搜集、积累清华校友总会历史资料,并在《清华校友通讯》和清华校友网上发表过若干篇有关清华校友总会历史方面的文章。2011年是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我主编出版了《春风化雨(百名校友忆清华)》,受到校友的好评。2013年6月是清华校友总会成立100周年,我主编出版《清华校友总会史料选编》,为清华校友总会百年华诞献礼。清华校友总会史料的积累和研究,为编辑清华校友总会简史打下坚实基础。

   习总书记说,“一定要通过学习树立对五千多年文明的自豪感,树立文化的自信、民族的自豪感。”只有学习历史,研究历史,在研究过程中萃取精华,才能上升到优秀文化层次。编辑时间简史的过程实际上是学习的过程,在编辑中学习中华文化,在编辑中充实中华文化,在编辑中提高文化自信。

   二、清华校友总会历史研究初见成效

   我从2007年开始学习、研究清华校友总会历史,至今已十余载,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是对清华校友总会史料梳理,形成系统;通过研究归纳,科学地提炼出清华校友文化。当然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也澄清了一些历史事实。

   清华校友总会百年的史料如浩瀚的大海,要真正取得实效必须经过艰苦的搜集,积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对照分析,才能正确做出接近历史真实的判断。下面是几个实例。

   1.清华校友总会何时在何地成立?

   一般认为,清华学堂是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同学会最早成立于美国,成立具体时间也不明确。1934年1月1日出版的《清华同学会总会校友通讯》一卷一期上说,“清华同学会总会成立于民国初年(未说明具体时间是哪一年),但是校中同学多数在美肄业,故总会亦即设于美国。”。但在1914年8月出版的《清华年刊》(英文版)中说“1913年6月29日清华同学会成立”。两种史料出处都是“权威”文献,采纳哪一种说法?经过分析,我们采用了后一种说法,因为《清华年刊》是1914年出版的,更接近于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可信度应该更高。清华同学会是1912级继续班和1913级两届学生于1913年6月29日发起成立的,同年7月1日这两届毕业生举行毕业典礼,同时毕业。可见清华同学会成立时尚未离校,清华同学会在母校清华学校创立是毋庸置疑的。1914年夏,1913级和1914级两班及其他共100多人赴美留学途中,重修章程,正式名称定为“清华学校留美同学会”,随后在美国成立总会执行部,实际上是把清华同学会总会从母校清华移到美国。由于清华同学会成立不久就把总会从清华移至美国,这可能就是一些文献认为清华同学会成立于美国的原因。

  2.在清华校友总会历史的研究中,我提出“清华大学先有校友后有母校是中国教育史特有的现象”的说法,是否过于“牵强”?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初创于1911年4月29日,第一届正式毕业生是1912级,与1913级毕业生于1913年7月同时毕业。但是清华学堂开学前后已有三批庚款留美生,分别于1909年9月、1910年7月、1911年8月赴美留学,这其中就有梅贻琦(第一批庚款留美生)、胡适和赵元任(第二批庚款留美生)、罗邦杰(第三批庚款留美生)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大师级人物。大家习惯上把他们也当做清华校友,但是总觉得有些牵强。因为他们不是清华正式毕业生,也未在清华工作过(梅贻琦除外),因此不能算是清华校友。经过考证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这三批庚款留美生是名副其实的清华校友。一方面,虽然这三批庚款留美生没有经过游美肄业馆(清华学堂)的系统培养(第三批庚款留美生赴美留学前有约10周左右在清华学堂学习的经历),但由于清华学堂隶属于游美学务处,而且三批庚款留美生以及后来清华学堂的毕业生均由游美学务处派遣赴美留学,这三批庚款留美生与清华学堂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后人把这三批学生统称为“清华留美官费生”(见梅贻琦:《一九〇九──一九三四》,《清华同学会总会校友通讯》一卷三期1934年3月1日出版)。著名教育家、清华同学会干事傅任敢先生(1929年清华教育心理系毕业)在1934年6月1日出版的《清华周刊》(向导专号)撰文说,“清华是1911年成立的,可是它的学生在1909年就有了。所以清华‘学校’的历史虽只有23年,清华‘学生’的历史却有了25年了。”可见历史上已经把三批庚款留美生当做清华学生了。另一方面,经考证,1913年6月清华同学会成立后,已经在美国留学的三批庚款留美生又在“组织上”加入了清华同学会(清华学校留美同学会),成为名副其实的清华校友。所以,可以说清华大学先有校友后有母校是中国教育史上是独有的现象,因此,我把这三批庚款留美生称为清华校友的先驱。

   3.清华校友文化是“爱国奉献,爱校感恩,团结互助”

   从搜集史料到研究历史,升华到文化层面是质的飞跃。经过长时间的考证研究,2010年在纪念《清华校友通讯》复刊30周年座谈会上,我把清华校友文化归结为六个字“爱国,爱校,互助”,后来又扩展为“爱国奉献,爱校感恩,团结互助”。

   在现时,文化概念十分活跃,内容更加宽泛,从传统的国家文化、民族文化,演绎出诸如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校友文化等新的文化领域。在我看来,所谓文化,就是有共同追求的社会群体,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活动,积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和传统,这也是经常把文化和传统连起来说成是“传统文化”的原因。特定人群、实践活动、历史积淀、形成的价值观和传统是讨论文化现象最值得关注的要素。

   清华校友这个社会群体经历了怎样“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实践?又产生了怎样的“价值体系、信仰和行为准则”?

   概括地说,清华校友所处“特定的社会环境”并由此形成三方面独特的信仰和行为准则,这就是受屈辱的国史和校史激发出振兴中华而形成的爱国文化;感怀母校养育之恩、怀念师长的爱校文化和历经艰苦磨难为求生存发展而形成的精诚团结、相互提携的团结互助文化。“爱国,爱校,互助”是“清华校友文化”的精髓。傅任敢先生在1934年就精辟地概括了清华同学会的社会实践活动,“(清华同学会)积极方面的功用不外下列四点:第一是大家联合起来,为国家社会多作贡献。第二是大家联合起来,为母校尽点助力。第三是校友间彼此互助,以期事业上和学业上的进步。第四是帮助在校同学,予以各种动力。”纵观百年,清华校友的全部实践活动都没有超出傅任敢先生在80多年前归纳的这四个方面,而这四个方面的实践活动积淀下来就升华为以“爱国,爱校,互助”为典型特征的清华校友文化。

   1959年3月13日,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决定成立校史编辑委员会,今年是校史编辑委员会成立60周年。60年来,校史编委会硕果累累,功勋卓著,善莫大焉,为继承和发扬清华大学优良传统,光大清华精神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在校史编委会60华诞之际,应约撰写以上文字,以表达对校史编委会的衷心祝贺。

   (作者曾任街道办事处主任、街道党委书记、《清华校友通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