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九运动中的清华女杰——陆璀

谭璐 

    65年前的“一二·九”运动,留下的史料中有两张照片成为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画面,被很多书刊和展览广泛采用。这两张照片是当时发行量最大的刊物、邹韬奋先生主编的《大众生活》第一卷第6期(1935年12月21日)的封面和封底。封面是一位女学生的半身像,她右手执简陋的大号话筒,左手捏一页纸正在激情演说;封底则是从背面的角度拍下的同一场景,可以看出这位女学生正站在一只方凳上,而她面前是人头攒动的群众,不远处是陡立的城墙、紧闭的城门。这两张照片记录的就是1935年12月9日被阻于西直门外的清华、燕京等大学的学生就地举行群众大会的真实场景。

  2000年的12月,当我开始着手寻访“一二·九”运动的时候,我冀望寻找到这位亲历者,藉她的叙述触摸当年风云激荡的脉搏。但我并不敢抱太高的期望,因为仅从这两张照片上甚至连她的名字也无从得知。

  我继续埋首于北京档案馆里那一卷卷纸页发脆的旧卷宗,这一页引起了我的注意,是警署“外四区署署长吴 澄”关于“一二·一六”的一份报告,文称“……约九百余名,至宣武门外,欲行进城,……惟清华大学学生,因有女生一名,由宣武门门下扒入城内,意图开启城门,当被内二区揪往区署……”又是一位无畏的女子!

  接下来事情急转直下,有知情人告诉我,这两位女学生原本是同一个人,名叫陆璀。

  费了一番周折,当我终于面对面坐在已经86岁的陆璀面前时,我努力想从依然娇小典雅、风姿超卓的陆璀慈眉善目的面容上寻觅当年慷慨激昂的踪影,从她温和轻柔的声音(有时说出几句英语,只能用“漂亮”来形容)里找到当年铿锵有力的演讲的余韵。然而,不由自主地,我被她那思维敏捷、逻辑缜密、语速很快又抑扬顿挫的讲述带到了整整65年前。

邹韬奋拿她的照片作了封面

  1935年12月9日,星期一。天刚蒙蒙亮,清华、燕大等学校里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影聚到一起,踏碎寒冬的清寂,向北平城内进发。当行进至西郊公路上时,学生们放开喉咙,痛痛快快地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日本侵略者滚出中国去!”“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这样的口号今天说来,已不会有令人惊心动魄的感觉,然而在当年,国民党正集中力量内战,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严令对日本侵略军“不准抵抗”,报刊上连“抗日”二字都不准出现,并签订一系列屈辱的协定,北平沦陷在即。斯等局势之下,喊出这般口号无异于石破天惊,骇世惊人。更遑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日本帝国主义”这些“八一宣言”上的词句是第一次如此大声地炸响在北平的天空。

  学生们奔到西直门外,两扇颜色斑驳、铜钉生锈的城门,冷面无情地对着学生队伍,被拒在西直门外的学生们挥拳怒吼,高声抗议,仍然进不去。一些学生绕到阜成门、西便门,城门也都关了,只得又回西直门。

  同一日,北平城里的东北大学、中国大学、北平大学法学院、师范大学、女一中、东北中山中学等校学生五六千人游行,高呼抗日救亡口号。

  被阻于西直门外的学生、大车队、骆驼队以及当地群众已聚得人山人海,学生们就地开起了群众大会,宣传抗日救国。清华社会学系四年级女学生陆璀站到方凳上,代表北平学联向人群演讲抗日救亡,就在这个瞬间,有人拍摄下陆璀,并将照片寄给上海的邹韬奋先生。

  早在邹韬奋先生主编《生活周刊》时,还在苏州上中学的陆璀出于对《生活周刊》的钦佩,就与韬奋先生有过书信往来,可谓神交已久,但未谋面。韬奋先生收到照片后,并不知道这个女学生是谁,只是觉得有代表性和象征意义,就采用它作了封面,并且加上“大众起来!”这个口号。而陆璀全神贯注于演讲,并没注意到有人拍照,所以到今天,她也不知道拍摄者(署名万里)是谁。

  陆璀的母亲看到女儿上了《大众生活》的封面,直为女儿担心,一连打了几个电报要她回家。而陆璀已赴上海参加全国学生救国联合会的筹备工作。

  在“国耻”、“国难”声中度过童年和少年时期的陆璀,和很多知识青年一样,爱国救国之心拳拳,在清华园里的世界语协会(实际上是党的外围组织)结识了很多进步青年,看到了同学间悄悄传阅的“八一宣言”,并成为清华学生救国委员会委员,站到了学生救亡的前列。

她从宣武门下钻进去

  12月16日,得知国民党政府置学生爱国要求于不顾,仍要在这一天成立汉奸政权“冀察政务委员会”,中共北平党组织决定在这一天发动全市大中学校师生和市民举行更大规模的示威游行,把抗日运动推向高潮。

  这一回,清华大学等城外学校的学生队伍用年轻的血肉之躯撞开了平汉铁路所通过的西便门进到城里,在天桥与更多的学生和群众会合召开了万人群众大会。会后游行队伍受阻于正阳门,把守军官佯称学生分成几队从不同的城门进入就可以答应。清华和燕京等校,被分配从宣武门进城。

  然而看到宣武门那两扇紧闭着的铁皮包着的城门时,被欺骗了的学生们愤怒了,群情沸腾。站在最前面的学生发现,城门下原有的门槛为了方便车辆通过拆掉了,留下一条缝。

  “我可以从这儿爬进去开门!”身材娇小的陆璀惊喜地发现这个可能。她回头问同学:“如果我能爬进去,这城门开得开?”“那当然啦!”“那我就爬进去,把城门打开,好不好?”“好!”

  虽然从这道门缝能清楚地看到城门里有成群全副武装的军警在巡逻,但陆璀毫无畏惧地就把身子伏到地上,平贴着地往里爬,后面还有同学帮助推她的身子。真爬进去了!她跳起来,飞快地抽掉了铁门闩,这时十多个巡警已向她飞奔过来,而她在同一时刻发现两扇门的铁环被一大段铁丝紧紧地缠在了一起,门,仍是打不开。她一面用最快的动作去解开铁丝,一面对着门缝大喊:“冲呀!冲进来呀!”

  梆!沉重的拳头落到她的后脑上,她本能地往旁边一跳,第二拳、第三拳……从前后左右接踵而至,眼前金星乱迸,她怒喝:“别打!你们这么多人,打我一个女子,不觉得可耻吗?有本事,打日本鬼子去!”托!一记枪托又打到她左太阳穴上,她被推到警署。

  在警署,她被命令站到靠窗的墙角。此时,室外的温度在零度以下,因此玻璃窗上凝着一层薄冰,看不见外面的景象,只能看到很多警察紧张地出出进进。乘警察不注意,陆璀悄悄地用手指擦掉玻璃上一小块薄冰,把眼睛贴上去向外觑看。就在这一刹那,戏剧性地,窗外也有一双眼睛从这同一个地方向里觑看,里外的眼睛正好相遇。然后,陆璀就看到一张西方人的脸,窗上随即传来三声轻叩,温和的声音用英语问:“我可以进来吗?”惊喜的陆璀也用英语低声答:“当然啦!请进来吧!”

中国的贞德被捕了

  门缓缓地推开了,一位身材修长、面容清癯的西方人悄悄地侧着身子进来,他神情持重而诚恳,善意的眼光充满同情,陆璀一下子就感到他只会是一个朋友。他伸出手和她握了一下,自我介绍:“我叫埃德加·斯诺,是个美国记者。我亲眼看到了刚才发生的一切,我是跟着你们走过来的。你愿意告诉我你的姓名吗?你是哪个学校的?”陆璀都如实回答,他迅速地在笔记本上记下。“你们为什么要上街?”“我们不愿做亡国奴!我们要求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团结起来,抵抗日本的侵略!”

  刚交谈了几句,几个武装警察就把陆璀吆喝着推出门去,推上警车,开往另外一个警署。

  这位后来写下《西行漫记》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当时在北平任《伦敦每日先驱报》的驻远东记者,同时也为《纽约先驱论坛报》和《纽约太阳报》等报纸撰稿,“一二·九”当天他已发了专电,这一次,他把对陆璀的采访作为独家报道,以引人瞩目的标题———《中国的贞德被捕了》在美国报纸上刊出,使这件事一时间名传遐迩。国际上广泛关注到发生在北平的学生救亡运动。总部设在巴黎的世界学生保障和平自由文化联合会几次给中国学生来信,对中国学生的抗日救亡运动表示了最热烈的同情、赞扬和支持。斯诺这篇报道的影响延续到1936年秋天陆璀被派作全国学联的代表到日内瓦出席第一次世界青年大会,并派往美国、加拿大等国宣传抗日救国时,当地的媒体竞相采访“中国的贞德”,对中国抗日救国、反对法西斯侵略的主张作了有力的宣传,“一二·九”就这样走向了世界。 

  1936年6月,陆璀加入中国共青团,同年10月转为中共党员。以后她多次作为中国青年和妇女界的代表出席各种国际会议。离休前任中美人民友好协会副会长。这些自然都是后话。

  我循着陆璀叙述中提及的每一个北京地名重走一遍,每一处虽名称犹存,但如今都已是通衢大道或繁华商肆,65年前青年学生热血奔涌的救亡画面要用想象方能叠印上去。然而这些画面分明没有因为时空的变迁而暗淡。

  注:贞德,法国15世纪著名的民族女英雄。百年战争末期,贞德解除奥尔良城围。后在一次战斗中被俘,教会法庭秉承英人意旨,判处她火刑。

http://www.tsinghua.edu.cn/docsn/xqh/gjml/gj1432/1432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