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的历史渊源与现代传承

孟 尧

自强不息,语出《周易·乾卦·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的运行刚强劲健,君子也应像天一样,顽强拼搏,积极进取,攻坚克难,奋斗不止。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宇宙观、人生观的集中体现,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立自主、不屈不挠、勇于革新的精神品质,造就了五千年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各个历史时期带领中国人民自立自强、不懈奋斗、开拓创新,书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新篇章。

自强不息的思想渊源

中国古人将日夜更替、四季变换的自然现象道德化,总结为上天具有的“刚健”之德,认为人也要“效天为之”“自强而成德”。

自强不息意味着自立自强、积极进取。《道德经》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只有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才能走向真正的自强。朱熹认为君子之行要效法上天之行,便要“自强其志”,日新又新,“不以人欲害其天德之刚”,不断克服侵蚀意志的私欲,使“天理常行,而周流不息”,练就战胜一切艰难险阻、面向真理不断奋斗的精神力量。

自强不息意味着坚韧不拔、不畏险阻。《周易·困卦》言“困而不失其所亨,其惟君子乎?”将身处逆境而不丧其志、不失其“道”,作为君子刚健品格的基本特征。孟子将挫折逆境看作磨砺精神的机会,在困苦中“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方能承担上天赋予的使命。宋代学者尹焞有言“知其难而自强不息,则其至于善也必矣”;朱熹也说“天下事无不可为,但在人自强如何耳”,倡导坚定信念、迎难而上的积极态度,反对瞻前顾后、屈服于事势的“无耻而苟安”。

自强不息还意味着刚健有为、永不懈怠。墨子主张“非命”,认为成败利害在于人事而非天命,“强必治,不强必乱,强必宁,不强必危”,人必须主动作为,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淮南子》认为“自人君公卿至于庶人,不自强而功成者,天下未之有也”,将自强不息看作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朱熹认为“不能自强则听天所命,修德行仁则天命在我”,胡寅说“古之圣贤未尝不以懈惰荒宁为惧,勤励不息自强”,都展现出自强有为、不懈奋斗、勇于把握自身命运的刚健品格。

中国历史上对自强不息的实践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自强不息浸润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品格和历史实践,成为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

中国历史上涌现出无数自立自强、百折不挠的仁人志士。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欲以周公之道救世安民,面对穷乏困苦乃至“绝粮”的穷途,“不怨天,不尤人”,不为富贵利达改变初心,践行了“君子谋道不谋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君子品格。面对兵败国危身辱的困境,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食不重味,衣不重采,吊死问疾”,越人上下一心,奋发图强,终于攻灭吴国,一雪前耻。司马迁身受腐刑,“身残处秽,动而见尤”,以坚强的意志忍辱负重、发愤著史,创作出不朽的《史记》。苏武出使匈奴,遭到扣押,面对威逼利诱,拒不投降,被发配到荒无人烟之地,仍手持代表大汉国威的节杖,前后历经19年磨难,终于返回故土,其坚强不屈、自强不息、忠贞不渝的精神千载传颂。

面对天灾人祸,中国人顽强拼搏、勇于斗争,留下了无数光辉事迹。帝尧之时洪水泛滥,大禹率领诸侯百姓开凿壅塞、疏通大河、导水入海,“勤劳天下,日夜不懈”,终于战胜了自然灾害,“众民乃定,万国为治”。南宋时期,文臣武将为恢复中原、抗敌救国殚心竭虑。岳飞率领大军北伐抗金,一路北上,势如破竹,直逼开封,中原人民群起响应,一度形成光复北方的有利态势;金军进犯,南宋理学家张栻屡次上疏,建议朝廷坚持抗金,“誓不言和,专务自强,虽折不挠”,彰显出威武不屈、自强不息的刚毅意志。清朝后期,英国对华倾销鸦片,毒害人民、腐化吏治、掠夺财富,“渐成病国之忧”。林则徐受命于广东查缴鸦片、驱逐趸船,请定洋商夹带鸦片之罪,采取了虎门销烟的坚决措施,屡次击败英国殖民者的武装挑衅,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抵御外侮、救亡图存的历史序幕。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面对政治衰败、国家危亡,历代王朝展开了一次次谋自强的改革努力。秦孝公时“国乱兵弱”“诸侯卑秦”,他果断任用商鞅变法,明法令、行县制、开阡陌、奖耕战,取得了“国富兵强,长雄诸侯”的成效。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极大削弱了唐王朝的国力,唐代统治者先后任用刘晏、杨炎等人改革财政。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面对声言“旧制不可轻改”的保守势力,德宗“行之不疑”,使“轻重之权归始于朝廷”,有效提升了中央实力,一度创造了藩镇“尽遵朝廷约束”的局面。北宋时期,面对内忧外患,范仲淹、王安石先后主持变法,“变风俗,立法度”,追求富国强兵,“期合于当世之变”。明代中期政治腐败,宦官权相迭兴、南倭北虏为患,张居正力行改革,“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纪纲紊乱、国力不振的颓势。近代以来,面对咄咄逼人的西方列强,一批官员学者提出“治国之道,在于自强”,积极译介西方知识,开办新式学校,建立近代企业,编练新式军队,力求变法图强,挽救民族危亡。这些努力有的取得了巨大成功,有的则因种种原因归于失败,但其自立自强、勇于变革的精神一脉相承、熠熠生辉。

中国共产党与自强不息的现代传承

自强不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是在不屈不挠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党独立自主、奋勇拼搏、开拓创新,带领中国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重要经验,就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毛泽东强调,“我们能够依靠我们自己组成的力量打倒我们的敌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性质,坚持独立自主的路线方针,推翻了“三座大山”,开启了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新篇章。在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的危急关头,党毅然领导红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打破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克服严酷的自然环境、纠正组织和道路上的错误,战胜千难万险,实现了由挫折到胜利的历史转折。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正确分析内外条件,批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提出了“兵民是胜利之本”“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的正确论断,领导我们党革新军队、发动群众、推动全民族抗战,坚持斗争、以弱胜强,取得了最终胜利。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一穷二白的落后局面,我们党确立了“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的路线,自主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党作出了自力更生、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重大决策,无数科研工作者发愤图强、艰苦奋斗,取得了“两弹一星”重大成就,极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和发扬独立自主的优良传统,坚定“四个自信”,保持战略定力,以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始终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从来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百折不挠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改革进入攻坚期,我们党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面对敌对势力的打压破坏,我们党主动迎战,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挑战,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世纪疫情袭来,党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权,取得了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肩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气概不断夺取新的更大胜利。

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精神实现自强不息,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生机活力。毛泽东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我们党发起整风运动,实现了“队伍整齐,步调一致,以利战斗”,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党夺取全国政权前夕,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将党的建设作为经受执政考验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一环,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刀刃向内,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持续开展集中教育,显著增强了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为引领中华民族不断前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积贫积弱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发展繁荣,靠的就是一代代人的顽强拼搏,靠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自强不息是中华文明的基因,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共产党人的品格。一百年来,党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构筑起包括长征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深刻体现了迎难而上、锲而不舍、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党的二十大号召全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发扬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注入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突出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来源:《旗帜》2023年第6期;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