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着的校训

作者:禚玉群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14年12月29日

    我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博士、博士后期间都在英国,如今回到清华并在热能工程系任教10多年。从这里出发,又回到这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八字校训一直在我求学和执教之路上激励着我。如果说清华校训是刻在石碑上的静态文字,那么老清华人展现出来的品格和风骨则是站着的校训,栩栩如生,对我影响至深。

    清华校训出自《周易》中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1987年我考入清华热能工程系,校训对于我们刚进校门的学生来说,其实是比较抽象的,我们对它的理解更多的是来自身边的老先生们。在我求学生涯中,我有幸遇上了徐旭常先生,他毕业于清华大学,并在清华工作了五十余年。老先生已经过世了,他给予我的帮助和引导,回想起来仍感动不已。

    “宽厚”是所有接触过先生的人对他的评价,而我感触尤深。我的本科毕业设计是先生指导的,用计算机模拟锅炉内部的流场。我修改了之前一个学生编写的几万句的程序,结果运行不通。我就把这些程序打印出来,上面标上我认为可能有问题的句子,找先生讨论,先生说帮我看看。几天后,先生带着厚厚的打印本给我,对我说:“我已经全部仔细看了,另外我觉得这些地方也有问题,我已经标注在上面了。”听完之后,我特别感动,因为作为一个德高望重的院士,他能够静下心来,和一个本科生平等讨论,要知道几万句的计算机英文程序对于一个60岁的老人是个不小的挑战。

    先生年轻的时候学俄语,不懂英语,由于科研需要才自学英语,凭借顽强的毅力,达到了流利交流的水平,这种自强的精神也无形地影响着我们。

    在我跟着先生继续读研究生的时候,碰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插曲。机缘巧合,我获得了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一个全奖求学的机会,当时出国留学是很多学生向往的,而那时高校的氛围并不鼓励学生出国。我向先生表达了出国的意愿,徐先生没有生气,反而鼓励我说,年轻人出去见见世面是好事。我的出国打乱了先生的科研计划,在人手非常紧缺的情况下突然离开,实在愧对先生。

    在英国的7年时间,我时常和先生保持联系,他仍然像以前一样鼓励我,帮助我。在我博士后快结束的时候,接到了先生的电话:“回清华吧,国内正是快速发展的时候,需要能源方面的人才,你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短短数语,包含了老师对学生的深情厚谊,他总是在我最需要的时候及时出现并加以点拨。

    2011年,先生离我们而去。在追思会上,一位国企老总回忆了先生对他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在一次讲课结束后,先生对底下的工农兵学员说,“我讲明白了吗?如果没有讲明白,我重新讲讲”。这位老总就是曾经在座的学员。先生没有居高临下地问学员们听懂了没有,而是考虑自己有没有讲明白,就是这样一种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品格感召了许许多多的人。

    先生虽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是先生的宽厚之道传承下来了,在我们研究所有一个这样的传统:老教师主动把研究生名额分配给青年教师,并把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向他们倾斜,以鼓励年轻人的成长。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句校训影响了清华几代人,而老清华人展现出来的品格是对校训的生动实践,他们是站着的校训,他们把“厚德”“自强”融入骨骼血液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清华人。(作者为清华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光明日报记者 叶乐峰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