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田 芊

    校训是一个学校的名片,是其办学的永恒追求。一所学校应有自己的校训,是有自己特色的校训。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学校人文精神的集中代表,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内核体现。校训虽言简意赅,其意却质朴深邃,往往会伴随并影响学子们的一生。

    1. 关于校训之概述

    校训(这不仅大学有,许多中小学也有)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思想、学校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一所学校的教育特色、治学风格、文化传统的高度概括。中国近代自开始创办大学以来,产生了许多校训,大学的校训有一个演进的历程。

    中国大学之有校训,始自清末。中国大学开始重视校训建设,是在民国时期。有人说最早确立校训的学校之一是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1909年颁布了“勤,俭,敬,信”四字校训。在中华民国时期,大学的建设逐步走向规范,不少大学都有了自己的校训,且各有风格、各具特色。其中,如1914年,北洋大学由校长赵开麟提出“实事求是”为校训。1915年,纪念复旦大学建校十周年时马相伯校长选定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1924年,孙中山为中山大学题写了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可是在1939年5月,民国政府教育部发出代电:“各级学校校训,经中国国民党蒋(介石)总裁建议规定为‘礼、义、廉、耻’四字,兹颁发遵照悬挂。”之后,各高校校训出现一统。但仍有学校坚持自己的校训,如西南联合大学的“刚毅艰卓”。

    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直至文化大革命期间,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大学,很多高校将原有的校训看作是旧意识、旧观念,已不再适合于新的时代,老校训有的被偃旗息鼓,有的被批判而停用。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大多高校都没有制定新的校训,但也不提校训,只讲教育方针、培养目标等,强调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以致50、60年代的学生不知有校训。改革开放以后,大学教育逐渐走上轨道,开始重视学校的文化建设,20世纪80年代不少高校出现了校训。尤其是90年代以来,随着以高校自主办学的改革,许多高校重新明确了校训,或者是恢复原有校训、或是提出了新的校训。基本上各个学校都有了校训,且百花齐放、各美其美。

    校训具有独特的魅力。其一,精炼的校训里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可以体现一所学校的办学宗旨、教育理念和治学精神,以及信仰追求、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反映出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以及凝结着学校的风格特色、精神文化和传统。其二,校训的变化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校的文化、学校的历史。如果对我国各个大学的校训加以比较研究,应是很有趣味的事;世界上各国大学的校训更是多姿多彩,对其校训加以研究,也是一个“比较文化”。

    例如,一个学校的校训演进变化可以反映学校发展的历程。如: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12年改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陈宝泉提出“诚实、勤勉、勇敢、亲爱”的校训。1923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范源廉1924年为毕业同学题词“以身作则”被学校师生奉为校训。抗日战争时期,学校被迫西迁,与北洋工学院、北平大学合组为西北联合大学,确定了“公,诚,勤,朴”的校训。1949年以后和全国其他高校一样没有再用校训,直至1996年学校选定了启功先生提出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新的校训。

    更为典型的是交通大学。1921 年,中华民国交通部所属的三所学校:南洋公学(即后来的上海工业专门学校,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前身)、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即后来的唐山工业专门学校,西南交通大学前身)、铁路管理传习所 (即后来的北京交通管理传习所,北京交通大学前身)合并为交通大学。创办于1896年的南洋公学在初创时期的1909年正式颁布过“勤,俭,敬,信”四字校训,之后变成“精勤,敦笃,果毅,忠恕”八字,到1937年又演变为“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十六字校训了。(也有人认为是先有十六字校训,然后精炼为八字校训。)后来,各地的交通大学校训又有变化,如1995年,上海交通大学提出“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新校训。1992年,西安交通大学以“爱国爱校,追求真理,勤奋踏实,艰苦朴素”为校训;在2005年,学校决定恢复起用了1937年的校训,复将“爱国爱校”等十六个字作为交大的校风。而北京交通大学的校训曾为“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现为“知行”。

    校训的定义是什么?笔者没有研究,因此也没搞清楚,只是感到中国高校的校训比较混乱。虽然许多学校的校训是各具千秋,但是有些学校的校训由于历史、政治等原因没有继承性外,还有不少学校的校训比较雷同缺乏个性特色。有的学校校训出自《论语》、《礼记·中庸》等,如:复旦大学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有的学校的校训与自身特色有关,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红专并进,理实交融”,中国海洋大学是“海纳百川,至人至德”,以及国家会计学院是“不作假账”。有的学校的校训和校风、学风混为一谈,如:有的大学是“严谨,勤奋,求是,创新”、“团结,求是,严谨,创新”,而抗大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是校风,不能算是校训。然而,有的学校至今没有校训,如:北京大学的校训始终没有明确,据说校训是“爱国、进步、科学、民主”,曾经是蔡元培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以及是京师大学堂首任总监督张亨嘉提出的“为国求学,努力自爱”。没有公认一致的校训,这是北大的一个遗憾。有北大的朋友戏称:没有校训就是最好的校训,或许也反映出北大的一个特点。

    清华应该感到庆幸,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自建校初期确定为校训后始终如一,百年来没有变化。清华的校训是独具特色的,可以说是最好的。清华校训内涵博大精深,是清华的精神,很多人认为这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魂。

    2. 清华校训之浅析

    清华大学始建于1911年,由一所留美预备学校成为中国著名高等学府。百余年来,从清华学堂、清华学校到国立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从探索社会主义办学道路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清华大学,历经世纪风云变幻、办学之路起伏,清华师生始终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校训,自励、自勉、自觉、自立。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语出《周易》。《周易》是中国本源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化的结晶,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等哲学思想。《周易》表述了古代中国人对宇宙的朴素唯物主义看法,并引申出人生哲理;尤其研究了“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发展,认为天顺日月、地生万物、人有意识,追求“天人合一”,及至后世追求“天时、地利、人和”。

    《周易》分为《易经》、《易传》两部分,在《易传·象传》中,诠释卦辞“乾”时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诠释卦辞“坤”时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关于乾(天)与坤(地),在《易传·彖传》中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认为乾(天)之所以伟大,在于万物赖之而始;坤(地)之所以至上,在于万物赖之以生。乾与坤的关系是“统天”与“顺承天”,是阳与阴、刚健与柔顺的关系,并且是以刚健为主,柔顺相辅,阳阴互补,“刚柔,相济”。乾与坤二者,须保持高度的和谐均衡,故《易传·彖传》说:“保合太和,乃利贞”,即天地乾坤间万物始于异而终于和,遂能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1)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行”指天的运行,或天运行之规律。“健”即刚健不屈,运行不止。其意为:天时四季是不以人的意志而变化推进,周而复始年复一年;天体运行是不受人世间的兴衰治乱的影响,按自身的规律永恒不止地行进。因此,将刚健有力视为“天”的高尚品格。《易传·乾文言》盛赞这种品格:“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然“推天道以明人事”,“天”具有刚健的高尚品格,因此企盼“天人合一”。人要像苍天运行那样,刚健不已,百折而不回。“自强不息”,应当自信自尊,自立自强,见义勇为,一往无前;不因险境所挡,不因艰难而阻,不屈不挠,勇往直前;并且胜而不骄,败而不馁,坚忍强毅,奋力拼搏;持之以恒,永不止步,努力进取,永无止境。

    (2)厚德载物:“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即柔顺,含有包容、宽恕之意。柔顺是“地”的性格,主要体现在:“地”幅员广阔,其体深厚,无所不包容,它生长万物,滋养万物,而万物并蓄。“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因此,期望人在效法“天”的刚健的同时,还要效法“地”的柔顺,培养出博大胸怀、包容宽厚的高尚品格。《易传·坤文言》赞美坤的品格:“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人要像大地怀柔那样,万物滋养,生生不已。既要心胸广阔、包容他人,豪迈豁达、济世大爱;又要和谐为美、宽厚为德,志存高远、虚怀若谷;更要和而不同,互依共存。因此,人的素质和境界要有风骨与志气、有风度与雅量、有风韵与气概,具有这种天下为公、宽厚为怀、大爱无疆的品德,就是“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两者密切相关,相融相长。“自强不息”令我们树“大志”、有责任心,“厚德载物”让我们有“大气”,含包容心;“自强不息”是要去“求真”,“厚德载物”是要去“求善”,只有求真、求善了方能达到“求美”。

    在人生道路上,无论何时、何境,都要“自强不息”,能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勇于拼搏、不断进取,敢担当、有作为。不因循守旧、故步自封,亦不安于现状、无所作为。无论为人、为事,都要“厚德载物”,有博大胸怀,尊重人、包容人,善以待人、宽以待人,善于汲取众人之智慧、凝聚众人之力量。人生道路曲折而漫长,需要有准备去直面人生中的暗淡、挫折与失败 。尤其是不怕失败,并且学会失败、战胜失败;不仅自己正确对待失败,而且允许别人失败,虽败犹荣,迎难而上。因此,如果一个人没有志向、恒心定力,没有雅量、高风亮节,是难以成就一番事业的。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其所蕴含着的永久的精神力量、博大的道德力量和强烈的感召力量,启迪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清华学子。清华学子以做清华人为自豪,正是基于能够做到,把个人意识和民族尊严连在一起,把个人意愿和时代责任连在一起,把个人奋斗和集体努力连在一起,把个人追求和国家命运连在一起。

    清华校训源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涵,是中华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之精髓,是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锤炼而成为民族的共同性格、优秀素质和理想境界,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与前行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中华民族沿着5000年的历史长河跌宕起伏,曾几多波澜,又曾几经曲折,更曾几度辉煌,却始终激流勇进气贯长虹。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激励下,中华民族觉醒了,尤其是近100多年以来,中华民族曾经到了面临存亡最危险的时刻,然而终能临危不惧,艰苦奋斗,战胜重重灾难,不断奋勇前进。今日的中国已是独立自主的国家,正在复兴走向繁荣富强。我们的国家、民族之所以有今日,自有其深厚的文化原因,其中有一种同休戚、共命运,以国家和人民利益至上,与艰难和邪恶敢于浴血抗争的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延续、昌盛、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精神自强、自尊、自信、自立的精华之所在,是中华民族之魂。

    3. 清华校训之经历

    我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学者梁启超到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任教之前,就曾数次来清华演讲,1914年来清华小住著书立说。是年11月5日,梁启超应邀在学校同方部礼堂以《君子》为题进行了演讲,他的演讲言简意赅,寓意深刻。

    梁启超以“君子”为主旨,“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即做人要像大风坦坦荡荡做“君子”,勿像小草唯唯诺诺做“小人”。他勉励清华学子“学善则为君子,学不善则为小人”,“养成国民之人格”,树立远大抱负,要做“真君子”。他说:“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推本乎此,君子之条件庶几近之矣。”又说:“乾象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且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强毅,虽遇颠沛流离,不屈不挠,若或见利而进,知难而退,非大有为者之事,何足取焉?人之生世,犹舟之航於海。顺风逆风,因时而异,如必风顺而后扬帆,登岸无日矣。”“坤象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君子责己甚厚,责人甚轻。孔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盖惟有容人之量,处世接物坦焉无所芥蒂,然后得以膺重任,……。”

    他认为:“清华学子,荟中西之鸿儒,集四方之俊秀,为师为友,相蹉相磨,他年遨游海外,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所谓君子人者,非清华学子,行将焉属?”因而对清华学子寄予了厚望:“深愿及此时机,崇德修学,勉为真君子,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砥柱,则民国幸甚矣。”梁启超的演讲并不长,但引经据典,慷慨激昂,使听者深思并为之动容。

    梁启超这番激励清华学子要做“真君子”的话,与清华创建时的历史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清华创建源于美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办学,被叫做“赔款学校”,因此清华从诞生之日起,就背负着民族耻辱的印记。每一个有爱国心的清华师生都为祖国的命运而苦苦求索,在寻找自己的精神支柱。1911年清华学堂初创时,在《清华学堂章程》总则中就提出:“本学堂以进德修业、自强不息为教育之方针。”1912年更名清华学校后按毕业年度定名各年级,仿效美国校园文化各级均制定了级旗、级箴和级歌。如1914 级的级箴为 Class motto:Esse non Videri.(拉丁文),中译文:“内胜其表”。因此在1914年梁启超作《君子》为题的讲演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引起清华学子的广泛认同与共鸣,随之后来成为师生共同遵守的校训。

    那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什么时候开始作为清华校训的呢?根据史料,1916年12月28日《清华周刊》报道,清华学校制成学生兵操训练营军旗,“兵操军旗式现已绘定。旗系紫色,中间置白色圆圈,内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个字。圈下绘枪两支,亦系白色。光彩夺目,颇壮观瞻。”这可能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个字的第一次公开。1917年6月《清华年刊》刊登了这面军旗,这个内含“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字的圆圈图案,后来成为了清华的校徽。1917年,此校徽被镌刻在大礼堂主席台的正上方之中。由此可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已得到学校的认可,成为了清华的校训。后来此含有校训的校徽被印在1918年4月25日的《清华周刊》总138期封面上(图1)。 

    1923年4月28日《清华周刊》建校12周年纪念专号《清华生活》上,发表了梁治华(实秋)的文章《清华的环境》。其中对大礼堂的内景介绍时写道:“在台幕上边的墙上,雕着一个圆形的图像,里面写着几个隶书大字,这便是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也许是清华校训第一次明文表示。在1926年11月25日,中间含有校训的清华学校的校徽,由校评议会议决正式确定(图2)。

    1928年,清华学校正式命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校徽依然沿用以前的图标(图3),这也间接表明校训仍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个字。之后,清华一直以此为校训,再也没有新的校训。但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为避战火南迁,在云南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1938年12月2日,西南联合大学第95次常务委员会决议以“刚毅坚卓”为校训,后又有校歌、校徽等。但三校仍各自设立办事处,保留自己的原有校训等,1946年西南联合大学停止办学,三校迁回原址复校。清华复员后,一直沿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校训。

    清华之所以取用反映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校训,也并非是偶然,因为清华曾被议论为是“国耻学校”,故清华人“知耻而后勇”,是由强烈的爱国之心、振兴中华之责任感所致。在清华百年的历程中,校训一直是清华办学的永恒主题。然而,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的老清华,校训并没有得到特别的重视。一是,从学校的档案中没有学校的正式公文曾经认定过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只是在确认的校徽上间接的予以了表示。二是,校训也只是在校庆时才被提出予以关注,平时也谈论不多,以致许多学生在校期间并不知道校训。如:老校友王浒给笔者来信中说,对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没印象。杨绛也曾讲过:“我这里要提一提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我们做学生的时候,好像对校训并没有很在意。现在我越老,越觉得母校的校训意义深长。”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高校都不再沿用原校训、校歌等代表旧学校的文化标志,也不再提及校训,而只讲办学方针、培养目标。清华也没例外,校训虽没有废除取消但也不再提及,大礼堂主席台上方原来嵌有校训的校徽也用一颗红五星全部覆盖了。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曾一度停用了几十年,直至90年代起又重新传扬。在这期间,蒋南翔校长提倡“又红又专,全面发展”,曾深入人心成为广大学子努力的方向,当然也致使50、60年代的学生只知“又红又专”而不知有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了。在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十分肯定清华的“又红又专”,他认为:“清华大学的经验,应当引起全国注意。又红又专,那个红是绝对不能丢的。”1980年,时任校长刘达曾提倡发扬清华“民主、科学、艰苦奋斗”的校风,以及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提出“严谨为学,诚实为人”等,可以认为“又红又专,全面发展” 是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相通的,一脉相承。

    到上世纪90年代,清华明确了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奋斗目标,以及在继承中发展、“在提高中发展”成为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为了更好地继承清华的优良传统,沉睡已久的清华校训被唤醒,并旧貌换新颜焕发出新的光辉。清华校训又开始播种在学生的心田里,时任校党委书记贺美英在1999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讲话特别提到校训:“希望你们能够记住曾经哺育你们成长的清华园这片热土,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和‘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清华学风永远伴随你们去拼博人生。”2001年,在庆祝清华建校90周年纪念大会上江泽民总书记发表讲话中,开头就强调了校训:“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年来,随着时代的步伐前进,发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的精神,为祖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同学们反映十分热烈,清华校训慢慢传播开来,从此成为清华学子的精神面貌和追求。还在全国广为人知,并认为这不仅是清华的校训,而且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民族魂。

    百年来清华师生们以自己的理念和实践,逐步形成了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为内核的、有特色的清华办学传统和校园文化。在2014年颁布的《清华大学章程》序言中明确表示:本校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行胜于言”校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学风,弘扬“爱国奉献、追求卓越”传统和“人文日新”精神,学术上倡导“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现如今,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牢牢扎根于清华学子的心中,在社会上也成为清华的一张名片。

    4. 清华校训之“腰斩”

    清华校训历久弥新,以其强烈的感召力。启迪与陶冶了一代又一代清华人。然而,在清华庆祝百年校庆前夕校训又起波折,网络上却传出了奇谈谬论:清华校训原本为16个字,后“被腰斩”而成8个字的清华校训。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从收集到的资料来看,此误传的源起大致如下:

    (1)2007年4月,校友段海新返校参加清华校庆,于6月17日发表博客文章《寻找失落的清华传统精神: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文中写道:

    前几天一位老清华人问我,你知道清华的校训是什么吗?我当时很奇怪,“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地球人都知道啊?他说,其实还不止这八个字,还有“精神独立,思想自由”,也许是因为后八个字有碍“统一思想”吧,后来被删掉了。

    我很是诧异,于是到网上google了一下,虽然没有找到最初的清华校训究竟是什么,但是发现了有“清华校史专家”之称的黄延复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重塑大学精神”研讨会上的一份报告,黄老先生把清华的传统精神总结为24个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独立精神,自由思想;东西文化,荟萃一堂”。

    我最欣赏的是中间这八个字“独立精神,思想自由”,而对于最为人所熟知、最为清华人所津津乐道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我却有一点“偏见”。下面我也斗胆批评一下清华的校训,各位清华的网友们可能要扔砖头了。

    这里可看出,最早说:清华校训有16个字及后8个字“精神独立,思想自由”被删掉,是源于“一位老清华人”,此为何人?段海新没说,也无从查起。接着,在网上他竟然“没有找到最初的清华校训究竟是什么”,又引出黄延复总结出的24个字清华传统精神。段海新不喜欢原来认为的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他最欣赏的是“独立精神,思想自由”8个字。这样,段海新就把一件原本简单的事实给搅浑了,给人以错觉,似是而非地认为,清华校训有16个字。

    (2)2008年5月9日,校友余心发表博客文章《独立精神,自由思想——被腰斩的清华校训》,文中写道:

    最近获悉,清华的校训原本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独立精神,自由思想。”而现在却被拦腰斩断,只剩下前面8个字了。

    我在校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告诉过我们,清华原先还曾经有过一个校训。那时候的口号是“又红又专”、“听话出活”、“工程师的摇篮”和“做党的驯服工具”等等。这个被腰斩的前半截,还是20世纪90年代才恢复的。

    原本16字的校训,为什么无端地被砍去一半,我想,原因是大家都能明白的,有人不喜欢甚至惧怕“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校训被腰斩了,没有了“精神”和“思想”,清华的传统也就丢失了,剩下的只是教你做个好奴才的训诫。  ……

    这里可看出,一年后余心又一次提及16个字的清华校训。原来还是似是而非的16个字清华的校训,余心却断定:清华的校训原本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独立精神,自由思想”16个字,而现在却被拦腰斩断,只剩下前面8个字了。随即,有人对余心这篇文章质疑:您能举出证据来吗?哪朝哪代什么时候清华有过这样的校训?余心给出回复:该证据是来自段海新的那篇文章。

    (3)2010年6月23日,《清华大学:王者之校》作者袁小怡发表文章《清华大学的十六字校训为何被腰斩?》,文中写道:

    清华的校训原本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独立精神,自由思想。”而现在却被拦腰斩断,只剩下前面8个字。实际上,清华原先还曾经有过一个校训。那时候的口号是“又红又专”、“听话出活”、“工程师的摇篮”和“做党的驯服工具”等等。这个被腰斩的前半截,还是20世纪90年代才恢复的。

    原本16字的校训,为什么无端地被砍去一半,原因不言而喻。就是有人不喜欢甚至惧怕“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学者余心曾指出:“校训被腰斩了,没有了‘精神’和‘思想’,清华的传统也就丢失了,剩下的衹是教你做个好奴才的训诫。”  ……

    这里可看出,在毫无依据的“16个字清华校训”已经淡出近两年之后,袁小怡又再次重提并渲染,他认为清华校训原本是16个字,其来源是余心文章《独立精神,自由思想——被腰斩的清华校训》,他还进一步推论:“清华校训之被腰斩,并非仅仅清华之悲哀,它标志着中国大学精神的迷茫和丢失。大学精神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大学精神的迷失意味着民族精神的沦丧。”袁小怡的文章在网上被转载,流传较广。

    (4)在时隔一年后,正值清华大学建校百年之际,网上又盛传《清华大学的十六字校训为何被腰斩》文章。2011年4月12日,在电视节目《财经郎眼》中议论当前中国教育问题,其中清华校友闫肖锋说:“清华大学这个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后面还有八个字:‘自由思想,独立人格’,这八个字后来被切掉了……。”4月25日,他在“新周刊的BLOG”上又发表了文章《清华失去的正是这个社会稀缺的》。

    以上便是清华校训“被腰斩”的来龙去脉,这里可看出,2007年由那位谁也不知道的“老清华人”提出清华校训原有16个字“被腰斩”,看似不经意实际上是别有用心。此荒谬言论起起伏伏地在网上流传了4年。其间以讹传讹引发出大量武断的、不实的议论,搞乱了人们的认知和思想,产生了很坏的影响。妄言清华校训“被腰斩”这件事,从头到尾就是一个闹剧。这其实只要稍微有点头脑,就可弄明白了。例如,清华建校不久就有的校徽上,镶刻的就是8个字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历史事实。又如:北京、新竹两地的清华大学历来都是8个字的校训,难道两岸的清华都是怕“统一思想”、教人“做个好奴才”吗?

    所谓清华校训的“被腰斩”,不仅是“闹剧”而且是“悲剧”。一个已存在几十年的历史事实,因个别人曲解,却能在网上以讹传讹让不少人轻信。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为什么原来很清楚、简单的事实,到后来会被曲解变成了复杂的问题?为什么明明是罔顾事实、借题发挥,仍有人见风是雨、笃信无疑?为什么讹传者不少是清华校友,其中虽有的是善意的,但有些是否“醉翁之意不在酒”?…… 由此,让人感到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清华校史宣传教育的缺失,身为清华人,对母校清华的了解却知之甚少,令人遗憾、令人叹息。

    同时感到,作为一个清华人,应当了解清华的历史,正如我们是中国人应当了解中国的历史一样。坚持真理必须实事求是。我们应当尊重历史,不能凭感情去议事,更不能意气用事胡说;而是要用理性来思考,尊重历史的事实,尊重起码的良知。因此首先要了解历史并不忘历史,其次要尊重历史且不能歪曲历史,更要顺应历史发展而不要被历史所抛弃。

    总而言之,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及爱国奉献、严谨务实、开拓进取、团队合作的清华精神和文化传统,始终激励着清华人满怀时代的使命感、责任感,在各自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做出重要贡献,并将继续鼓舞着清华人,为了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做出新的努力和奉献。

(2019年3月)

    (此文是在笔者原来的文章基础上进行改写的,参考了胡显章、孟凡茂等人的文章,并得到王浒、贺美英的帮助,以及校史馆刘惠莉的协助,特此一并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