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未央,岁月静好——给胜因院的一篇札记

清华大学法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  鲍抒

    算起来,我去了那儿五次,每一次去都会有不同的心情,看到的是不一样的风景。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我终于在胜因院得以亲身感受。

    那是早春的一个中午,我与胜因院的相逢来自于一段随性的散步。我与老师因为学业问题相约,半路上经过一片红色的房子,老师便问我有没有兴趣进去看看。那是我第一次踏进这片院落,我很惊讶在离繁华的五道口不远的清华园里能有这样一片“静土”,远离喧嚣,遗世独立。老师告诉我,这片房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华园复建不久,也就是建国前后,他还告诉我这里曾经是清华教授们的住所,不少大师,哲学家,社会学家,建筑学家都曾在此居住,而现在经过修缮,变成了一些研究机构的所在地。

    在大门进去的左手边,两块介绍牌分别介绍了胜因院的历史和现状,它们指向两个方向:文化与科技。这红房子是当年建筑群的残留部分,保留了当年的设计与配色,“清水红砖墙,灰瓦两坡顶”是最贴切的总结;房子之间的“雨水花园”则是现代科学产物,它是一个生态蓄水系统,通过最自然的方式使雨水得以透过地面不至于形成积水。在这历史的古旧感和现代智慧的融合中,似乎蕴含着奥妙,使得这片院子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

    这是我与胜因院的第一次见面,大约是我显露出了浓厚兴趣,于是老师便鼓励我对它进行深入了解。

    自上次与胜因院短暂的相逢,我身上便背上了一个“任务”——查清胜因院的“底细”以便有机会可以在老师组织的聚会时向大家介绍。因此,当我第二次来到胜因院,是带着目的来的,或者说,是怀着功利的心情来的。

    这时候的我,知道胜因院是在1947年建起来的,建造它的过程十分艰难,经历了革命风雨的胜因院记录下了厚重的历史。我还知道现在的胜因院是向清华百年校庆的献礼,清华景观学的教授与学生们将这些房子打扫出来,加入了现代的元素和科技,帮助它们找回当年的风采。我更知道,曾经住在这里的教授个个都声名斐然:费孝通、金岳霖、梁思成、林徽因、邓以蛰……这是片能够让大师们卸下负荷,安然休息的土地。

    这是一片非同一般的土地!我开始仔细地端详每一座房屋,我希望可以从它们身上看出一些不同于普通房屋的特质;我诚心地闭上眼去感受这里的气氛,希望可以嗅出几缕不属于一般人的气息。然而我失败了。当一个人没能从一个本应该是“特别”的事物中找寻到他认为“特别”的东西时,他一定会感到恐慌的。我开始怀疑,是不是我错过了什么,遗漏了某些重点,又或者是我知道的还不够多?

    这一次,我默默地回去了,我怀着近乎忐忑的心情等待老师的召唤。

    这一天终于是来了,时间已经到了初夏,老师将大家聚集在一起讨论康德,地点就在胜因院,当然这也是当日的主题之一。

    我比约定时间提早了一些到达,希望自己可以利用最后这一段能够让人效率骤升的时间去发现一些可以与大家分享的专属胜因院的特质。我在28号院后停下车,向中心花园走去,就在那时,我看到了一幅格外美好的景象。

    中心花园是胜因院中央的一片空地,周围都种了高高的旱柳。那天的阳光很好,光线透过树叶间的缝隙投射在地面上,形成深深浅浅的阴影,平整的灰色水泥地就突然斑驳了起来。树阴下散落着三个身影,一个抬头望天,阳光刚好打在他脸上;一个倚靠着矮墙,树叶的阴影将她遮蔽;还有一个在来回踱步,光线在他身上跳跃。我的耳边响起微风与虫鸣,隐约也听得见白日里始终存在的那几分贝的代表着生活的声音。我那躁动的心情在那一瞬间安静了下来,一切不安都因此散去。

    但很快,我们进入了另一个状态,我们开始讨论这片建筑。大家都有不少看法,有人也去翻查了历史,也发现了这些房子的功用;有人则通过他曾经看过类似的建筑指出了胜因院小屋的“美式风格”;有人更是指出了28号院的特别,因为它比其他小屋多一个屋檐,从而使它别具层次感;甚至有人因此猜测这多出的小屋可能是个“违章建筑”……讨论出乎意料热烈,以至于当我开始倾倒我脑中的知识时,反而显得有些干枯无味。

    大家谈笑着散去,我留在原地,心想我必须要找出胜因院身上能够给予人美的特质。

    又一次来到胜因院是一个下午,太阳西斜的时候最可能拍出漂亮的照片。这次的我尝试用平面来体现胜因院的过人之处。

    胜因院小屋的正面是规整的几何形状,线条简洁明朗,没有一丝多余的装饰。就好像简笔画中“家”的样子。小屋的侧面同样是简洁的,仅仅因为屋檐的高低而增加了些许层次。它绝不是欧式洋房,因为欧式繁复的曲线特征在它身上没有丝毫显露,这小屋似乎唯独向我们传达的就是“别想些没用,看清实际最重要”。我猜测,这或许既是清华大学的学风,又可能是当时境况的真实写照。

    而我最喜欢的一座小屋是21号院。它门前有一片小草地,不远便有一处雨水花园,周边被树木环绕,在远处望去就好像是林中的小屋。二楼的灯光柔和而温暖,窗台上摆着一个石膏半身像,因为面朝室内,所以我猜不出那是谁的半身像,但我想这样屋子一定属于懂得欣赏的人。

    胜因院的红色已经褪去了不少,这让它多了一份沉静与稳重,但当它被包裹在一片绿色里时,却又总能脱颖而出。在曲折而略显凌乱的树枝中间,这小屋利落不带犹豫的线条划分了,此时它自身的卓越似乎不再显得多么重要,而是它身处的嘈杂纷乱环境让它的简单不加修饰愈显珍贵。

    在我与胜因院的多次“交手”过程中,我曾不止一次向我的朋友们提起这个地方,而我最后一次去胜因院正是跟一位分别许久的朋友。

    重逢的喜悦让人看任何情境都是美好的,此刻的胜因院充满生机。我们穿梭在中心花园的树影下,脚踩在下沉广场雪白的砾石上,发出沙沙的声响。我们在长椅上坐下,谈论着过去的时光,未来也充满希望。

    有群小孩正在玩耍,嬉闹的声音在小屋的墙面间回荡,他们一定不知道这块土地的故事,但看得出来他们也热爱这个地方。时不时有老人牵着小狗从长椅前走过,脸上的表情安然而慈祥,他们或许也并不知道这些房子存在什么建筑理念,但它们已然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或许这小屋在当年守住了作为大学教授的尊严,但它在现在不过就是一座座普通的房子。它的美并非来源于它精湛的工艺,而是来自于这穿越了时间的坚持。

    突然间,我终于发现了自己究竟喜欢胜因院什么,我也突然能够明白是怎样的时刻让我爱上这里。当我带着沉重的包袱来到屋前,我看到的就是一幢毫无特色的房子,没有精细的雕琢,没有可以标示风格的特征。而我的眼中也没有微风,没有虫鸣,没有孩童的嬉笑,没有斑驳的树影。而当我只是去散步的时候,我却可以张开自己的毛孔去感接受它的安宁;当我与朋友一同来到这里,我们可以在红墙底下享受整个下午的闲谈;而当我仅仅是经过,我也止不住侧目,感受它散发出的异于周遭的气场。

    发现美,总是在不经意间的;感受美,是不能背负厚重包袱的。

    如今,每当闭上眼,我就可以看到那片景象,感受到它的不同。我甚至可以用文字来记录美好,即便用词并不那么准确,词藻亦十分朴素,但我很欣喜终于能够明白如何去发现美,如何去倾听胜因院娓娓道与我听的这个故事:

    “我一直很安静。我曾经辉煌过,那群儒雅读书人是那般细心养护我;也曾经燃烧过,另一群戴红袖章的人对我愤慨万分。我身边曾经喧闹过,充耳尽是欢笑,睿智的对答;也曾经沉默过,满眼尽是灰黑,破败的景象。但我一直很安静,仿佛这就是刻在我骨子里的,任时光流转,任岁月流逝,我一直都可以这般安静。

    当我在正值英年的设计师指挥下拔地而起,我看见一位优雅的太太在对我笑。我身穿浅红色的燕尾服,干净极了,就好像刚露脸的太阳;头顶是青灰色的宽檐礼帽,样式简洁,却绝不会让雨水溅湿我。这身行头,比起前辈们可是洋气不少。

    渐渐地,我开始拥有越来越多的兄弟姐妹,有些个儿高,有些个儿矮,有些苗条,有些丰腴,一年之后,竟占满了这片土地。这时,来了一位戴眼镜的先生,两鬓已有些许斑白,他的脑海似乎充满回忆,表情亦带有些许深沉,他唤我“胜因”。后来,我知道了这名字所背负的那段“殊胜的因缘”,我也许就是从那时开始变得安静,只为能够不辜负这饱含禅意的佛家之音。

    我并不能保证我知晓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每一段故事和停留的每一个人,但我知道我是如此爱我驻扎的这片土地,爱这里发生的故事和停留的人。

    我记得,那时正值盛夏,我的怀抱里满是盛开的花朵和翠绿的藤蔓,他们都把头仰向天空,贪婪地汲取着大自然的灵气,为了在秋天到来时能够孕育出丰硕的果实以报答主人对他们的无私灌溉。我在想,是不是这些主人们也有与这些花草有着相同的想法?

    我还记得,有一位先生,几乎伴着我经历了所有的风雨坎坷。他喜欢在院子里种紫藤,那紫藤很快便爬满了他的院墙,高高地在墙头冒出头。在那动荡的年代里,那紫藤就像是一团紫红色的火焰,给我带来不小的力量。

    然而,我的兄弟姐妹终于还是陆续倒下了,有些因为破损的衣衫抵挡不住刺骨寒风,有些因为帽檐歪斜再也无法遮阳蔽雨,而我也因为脚下常年的潮湿,快要坚持不住了。于是,我合上眼,沉睡了一阵子。

    而你看到我的样子,和我醒来后一模一样。虽然我失去了很多兄弟姐妹,但是我们好似被赋予了更高的期待,我的名字仿佛又增添了新的含义,衣衫上的补丁标榜着我的身份,头顶的礼帽更突显出一份庄严。我感觉我比从前更美了。
但依然,我是那样安静,依然,我是如此热爱这片土地。”

    或许,当你,我亲爱的朋友,在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也可以听到胜因院讲述的这段故事。

    时光未央,岁月静好。

记于2015年夏

    附1:胜因院历史及建筑风格

    胜因院,是坐落在清华园西南部,熙春路的南端,与新林院(胜因院东)、照澜院(胜因院东北)相连的一片区域,早前是教师生活区,现在建成了独立院落,用作专业机构办公场所。胜因院中保存完整的小洋楼群向我们展示了老一代清华人的成长脉络,同时它们又融入了富有现代设计感的周边环境,成为了清华园中不可多得的同具历史与美感的场所。

    1946年,抗日战争刚胜利不久,清华大学就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安顿学校优秀的教授老师们。校舍保管委员会统计了学校住宅仅有123所,而根据教工人数实际需要204所住宅,竟会使近半的教授“露宿街头”,于是决定添建住宅。经校评议会核准,最终计划添建住宅40所,其中平房23所,楼房17所。

    由于南京政府教育部划拨的校园修缮专款有限,清华大学不得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建筑费。经过计算,建筑所需的人工费约占总建筑费用的四分之一,因此,校舍保管委员会便积极与“中国善后救济总署”取得联系,以求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填补人工费用。据陈岱孙回忆:“胜因院住宅建造的全部费用,由接管委员会援南开大学之例,向当时设在北平的‘中国善后救济总署’分署申请‘以工代赈’协款支持。除了买地一项由教育部拨款中支付外,其余一切工料都来自救济总署以工代赈的协款。”胜因院从1946年建成后就和新中国一起走过了风风雨雨,期间经历了文革洗礼,住户更迭,房屋状况愈来愈差,学校组织了好几次拆除作业,最后仅剩下原胜因院西部的十余座小楼。幸存的小楼们都陆续有进行修缮,但大多是住户自行进行的非专业修缮,建筑后的废料也没有妥善处理,胜因院的整体环境和景观都受到了不小的破坏。

    计划中的这40所住宅建设是由基泰工程司 承担的,当时工程司在京、津两地的业务由著名建筑师张镈全权负责。对于为清华大学设计胜因院,张镈回忆:“我们设计了两种单元,一是单层两坡顶别墅式,一是小二层楼。……清华总务处长对设计费很苛,只按两个单元的面积、造价的百分之三给设计费,按全部十几栋楼的总和及市政、管线设计等给监工费百分之二。”这位设计师的话语丝毫不给清华大学留颜面,从中我们可以想见,清华大学在复建期间着实度过了一段艰难困苦的时光,而胜因院至今得以保留,大概也是为了时刻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当年的努力和挣扎。

    1947年9月,原计划中的40所住宅正式竣工,总建筑面积达5103平方米;不久后又续建了14所平房,俗称“十四所”,总面积1109平方米,前前后后建造的住宅总计有54幢,都算在胜因院的范围内。这些住宅的前后间隔很大,周围院落种有树木、花卉和农作物,风景宜人,环境良好。

    胜因院建成后,多数抗战胜利后到校的教授都居住在这里,例如植物生理学家汤佩松、航空工程学家沈元等;而老一批的资深教授也陆续乔迁于此,例如社会学家费孝通、哲学家金岳霖等。其中,曾担任清华大学工程院院长的施嘉炀教授自1950年起便在胜因院37号内居住,直至2001年去世。而他所居住的37号院日前依旧红门黑瓦,院内花木繁盛,保留着当年的样貌。

    然而,胜因院之所以名为胜因院,其实是源自朱自清教授的提议:一来是为了纪念西南联大时期清华大学租用云南昆明胜因寺作为校舍的时光,二来因为胜因院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建成,所以具有双重寓意。

    在胜因院落成的过程中,十分值得一提的是清华大学的教授们对这批楼房的设计做出的努力。抗日战争前后,林徽因教授就十分关注战后国家重建住宅的建设问题,如何能够使广大人民拥有美观、健康、经济的住宅是她关注的问题。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立以后,林徽因对于胜因院的内部设计花费了不少心血,使胜因院的平房在有限的空间内得以发挥出最大的住宅功能,同时在外观上也具备一定美感。前文提到的37号院更是林徽因教授倾注心血的见证。

    2011年是清华大学建立100周年,胜因院的命运终于迎来了再一次的上扬。学校决定对胜因院进行科学和专业的改造,主要目的有三个:1)纪念历史,缅怀清华历史上优秀的教授们;2)建立具有清华特色的人文科研办公区;3)建造“绿色大学”。学校建筑学院景观学系的教授们对胜因院进行了分析,首要解决的是区域内涝问题。胜因院的整体地势是东南高,西北低,其间落差竟然达到两米,因而在连夜大雨后,胜因院东部的积水无处排放,会对房屋一层的墙体造成损害。其次,胜因院多次进行修缮的建筑垃圾堆积使土壤成分复杂化,已经远远不具备自然土壤的蓄水能力,进一步加重了内涝。为了改善以上问题,清华大学引入了雨洪最优管理系统(BMPs)。

    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洼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逐渐渗入土壤,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设施。胜因院雨水花园的设计目标在于调蓄北京1-2年一遇的24小时降水量,而最大的雨水花园就位于内涝最严重的东部区域。雨水花园侧面设有石笼,可以防止土壤侵蚀并过滤径流;另外设有溢流管,帮助排出雨水花园不能承载的雨水;四周建有条石台阶和垒砌毛石,可以让雨水花园与周围环境完美融合。同时,胜因院的中央花园采用下沉广场的形式,用于暂时蓄洪,而胜因院全区域多用砾石填充,有助雨水渗透。

    经过百年校庆带来的整体设计修缮,清华大学用现代科学技术“拯救”了一段正在消亡的历史,再一次让这片土地焕发出了生机与光亮。

    胜因院小洋楼可以归类为美式郊区住宅,风格简朴,色彩温和。“清水红砖墙,灰瓦两坡顶”是胜因院内的介绍牌总结的建筑风格,而胜因院之所以呈现为这副样貌也是有其背后的原因的。

    首先,美国郊区住宅是工业化水平发展后的产物,因为具有效率极高的可复制性,它在美国东西海岸像病毒似的蔓延;而处于建国初期的中国受到美国建筑的影响较大,美式郊区住宅的简洁性顿时使它成为了竞相模仿的对象。在美式郊区住宅中,有一种名为Bungalow(中文译为“平房”)的住房以划分入口的门廊为显著特征,而这一特征在胜因院洋楼的设计中也隐约可以看到。

    其次,胜因院的建筑材料受当年时局的影响较大:红砖是最早从英国传入的非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中国初步工业化的过程中,工人们逐渐掌握了烧制红砖的技巧,再加上中国的人工较便宜,因而在建筑上得到了广泛使用;灰瓦俗称“小青瓦”,是中国传统的建筑材料,相较红瓦价格便宜,制作方式简单,选择灰瓦应当也与当时拮据的建设预算有关。

    另外,清水墙是相对混水墙的概念,其意义在于还原砖墙最原始的形态,仅在砖瓦堆砌后对缝隙进行填补,而非整体用水泥覆盖。清水墙对砖头的自身质量和工人的建筑水平要求比较高,它展现出的外形也比较美观。胜因院选择成本较高的清水墙一面是因为其相对混水墙突出的美感,另一面则是对清华大学建筑使用清水墙传统的延续。而两坡顶是建筑中较为简单的封顶方式,一座建筑的技术水平很多时候都会体现在其坡顶的数量上,因为这与房屋内部分布的复杂程度也是成正比的。所以在这一点上,胜因院并没有采用繁复的内部结构和坡顶结构,相信也是出自实用且经济的目的。

    总结来看,胜因院的小楼并没有鲜明的建筑特色,在建造手法上也没有采取高难度的技术,虽然在当年可以算作中等偏上的舒适住宅,但目前来看并没有十分高的建筑价值,不过是一座普通的教师住宅。

    日前的胜因院已经远远不是当年的模样,百年校庆的改造甚至打乱了它的整体布局,美式房屋在日式园林的影响下显现出了略带禅意的东方色彩。百年校庆后整修的胜因院小楼收归学校所有,并且进驻了不少人文社科类的研究机构 ,将这片院子打造成了人文社科研究区,各幢房屋都得到了很好的布置和保护。新建的颇具现代简朴风格的陈赛蒙斯楼静悄悄地融入了这片区域,和剩余的这十余座小楼一起为清华大学的西南角落打造了一个静谧而安逸的环境。

     附2:历史上的住客

    住宅号         住户
    胜因院1号 余肇池(会计理论学);刘仙洲(工程学)
    胜因院2号 曾炳钧(政治学)
    胜因院3号 孙国华(心理学)
    胜因院4号 戴世光(经济学);施宝贞
    胜因院5号 段学复(数学)
    胜因院6号 邵循正(历史学)
    胜因院7号 噶邦福(历史学)
    胜因院8号 汤佩松(植物生理学);吴柳生(土木工程学)
    胜因院9号 王成祖
    胜因院10号 邓以蛰(哲学)
    胜因院11号 赵以炳(生理学家)
    胜因院12号 崔芝兰(生物学);梁思成(建筑学)
    胜因院13号 李丕济(水利水电)
    胜因院14号 黄眉(电机工程学)
    胜因院15号 沈同(分子生物学)
    胜因院17号 陈桢(生物学)
    胜因院18号 章名涛(电机工程学)
    胜因院19号 孔繁霱(历史学)
    胜因院20号 刘仙洲(工程学)
    胜因院21号 吴景超(社会学);常莎娜(美术)
    胜因院22号 周一良(日本史)邓懿(中国文学)夫妇
    胜因院23号 张维(力学);陆士嘉(空气动力学)
    胜因院24号 唐钺(心理学)
    胜因院25号 褚士荃(训导长)
    胜因院26号 王宪钧(哲学)
    胜因院27号 罗念生(文学)
    胜因院28号 赵人儁(经济学);金起元
    胜因院29号 范崇武(电机工程学)
    胜因院30号 王遵明(物理学)
    胜因院32号 [美]Robert Winter(英语);马约翰(体育教育学)
    胜因院33号 夏震寰(土木工程学)
    胜因院34号 盛澄华(法语语言文学)
    胜因院35号 丁兆兴(庶务主任);李建武
    胜因院36号 金岳霖(哲学);赵访熊(数学)
    胜因院37号 施嘉炀(水利工程学)
    胜因院38号 陈定民(法语语言文学)
    胜因院39号 费孝通(社会学)
    胜因院40号 徐毓枬(经济学);陆以循(音乐)
    胜因院54号 沈元(空气动力学)

    附3:胜因院当前使用状况

    胜因院13、14号 私家住宅
    胜因院17、18号 机房
    胜因院21号 清华校友发展联合会
    胜因院22号 国家治理研究院
    胜因院25号 国家战略研究院
    胜因院26号 苏世民学者项目
    胜因院27号 中美关系研究中心
    胜因院28号 清华校友总会
    胜因院29号 中国财政税收研究所
    胜因院30号 国家形象传播研究所
    胜因院35、36号 私家住宅
    胜因院37号 施嘉炀住所(至2001年),目前为私家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