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礼堂之美——记冬日午后游清华大礼堂

清华大学法学院2013级法律硕士 吴绍轩

    一个冬日的午后,阳光温和地照耀着清华园。学生数人随老师进行了一次颇有意义的小游。说是小游,是因为我们的观赏对象仅为大礼堂;小游虽短,其带给观赏者的启发和意义却不简单。

    大礼堂是清华师生最熟悉又或许是相当陌生的地方。熟悉的是我们常常经过这里、走进这里,陌生的是我们又很少有时间、有心境驻足欣赏,玩味细品。毋庸置疑,大礼堂是美的。美在哪里?为何而美?即使是最熟悉她的人也不一定能给出完整的答案。我们以特意的心境去欣赏,或许有所感悟,但并不特意于追求唯一的答案,因为美的意义就在于个体独特的体验。美感因为特别而存在,我们所能做的不过是捕捉心灵悸动的瞬间,尝试凝固绝美的刹那。

    大礼堂之美,美在形式典雅。大礼堂的美首先因其建筑结构之优雅、设计之精美而彰显。大礼堂位于清华西区早期建筑群的核心,与图书馆、科学馆和体育馆合称为清华大学四大建筑。从建筑审美的角度看,大礼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后,美国建筑师墨菲主持设计了大礼堂,其整体形式仿自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时下最为流行的样式。大礼堂内分上下两层,外设穹顶、铜门,门廊伫立四柱,气势宏伟,意蕴典雅。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古罗马帕提农式穹顶和古希腊爱奥尼式廊柱。这两处设计充满了典雅气质,壮观而不失柔美,庄重而不乏细腻。环绕一周,大礼堂的不同侧面皆呈现出不同景致,或因流水潺潺而尽显柔美,或因河柳扶风而优雅不凡,或因藤蔓盘绕而神秘诱人……欣赏风景,因季节交替而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气候,也因光线、风候而异。审视大礼堂的建筑构造,其线条苍劲有力,平面图案简洁而不单调,立体纬度丰富开阔。仅观形式,大礼堂即以其精良之构造令人折服。

    大礼堂之美,美在意境开阔。历史学家何柄棣曾与其所仿建筑进行对比,认为大礼堂还是更胜一筹,“清华大礼堂,因有南面无限的阳光和开阔草坪的‘扶持’,显得格外‘洵美且都’”(何柄棣,《读史阅世六十年》)。“洵美且都”取自《诗经》中《郑风》中一篇,“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此文讲述贵族男子与女友出游,赞美了女子容貌的美丽和品德的美好,热情洋溢又情感真挚。论及娴雅精美,大礼堂门廊采古希腊爱奥尼式设计,其本身就寓意女子柔美静慧,彰显了世人对女性独特气质的推崇。而其南面草坪开阔齐整,整体风格舒展清雅,更衬托着建筑本身的风采。行至草坪前,游人无不驻足欣赏,由衷赞叹。四季更迭,草坪或盛或衰,但其视野之宽广、风格之清新,皆为礼堂之美锦上添花。 

    大礼堂之美,美在历史积淀。游美肄业馆自1909年开始筑围墙、建校门、修缮工字厅等,时任校长周诒春大张旗鼓进行校园建设,并倡导“要建设一个完全美国式的大学”。那时中国与世界接触日渐频繁,彼时之清华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折射出时代气息。这样的历史积淀需要有心人发掘,史海拾珍固然辛苦,却有意义。唯有充分了解建筑的历史背景,才能以"同情"之姿态感同身受。大礼堂看起来美,她的故事听起来美,有历史的大礼堂更美。

    大礼堂之美,美在人文底蕴。据说,十九世纪初杰斐逊总统在设计弗吉尼亚大学校园那种大草坪的"空地广场"式建筑时,以共和、宪政为寓意,将建筑之形式美赋予厚重的底蕴。他设计的圆厅大楼使用了爱奥尼式柱廊,以采光穹顶统帅整栋建筑的构图,象征着美国人民对宪政共和等政治制度的推崇。这一意蕴传递到清华。白驹过隙,时间虽然冲淡了潮流,却浓重了底蕴。即使如今人们已不再联想起建筑所承载的寄托,但大礼堂本身所负载的人文情怀亦足以令人动容。大礼堂见证了百年清华的发展,静静注视着清华学子的成长,清华校园里的平凡每一天都为大礼堂沉淀了独有的人文气质。她谦和而优雅,令人如沐春风。

    大礼堂之美,美在观者有心。美学上讲,审美体验的起点是进入审美状态,这是审美主体去功利化、非概念化的过程,也是美感得以发生的前提。我们随时可以接触到美的事物,却并不总能随时感受到美的瞬间,其间的断裂就在于彼时的主体尚未进入审美体验,还没有用心感受。“美”和“美感”看似简单,却是最难言说的概念,因为把握“美”、“美感”首先就要求去除概念化的思维方式。大礼堂的美,不仅仅是她自有的气质、独特的底蕴,最必不可少的一环还在于驻足于大礼堂前的“我们”。这里的“我们”调动起全身感受,用心投入于审美过程,抛除世俗纷扰,才有机会在嘈杂的日常生活中观赏美。大礼堂,美也,而唯有心人方可得此美。

    行文至此,笔者不禁感慨,看似平常的校园建筑即蕴含了如此多的历史人文、体现了如此的典雅优美,奔波于世的你我,是否在庸碌中错过了太多“美”?

2014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