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国华
今年是林徽因诞辰120年。尽管林徽因在文学、艺术、教育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建筑和建筑学才是她一生的情之所至。在林徽因的墓碑上,镌刻着“建筑师林徽因”六个字,代表世人对于她一生成就的评价和总结。相信墓碑上的盖棺论定,也能够得到林徽因本人的认可。
梁思成、林徽因早年由双方家长(梁启超和林长民)缔结婚约,订婚后随即远渡重洋,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梁思成进入建筑学系,林徽因进入艺术史系(当年的建筑学系不招收女生)。二人毕业并成婚后归国,共同创建了东北大学和清华大学建筑系,并在各地考察古建筑,撰写《中国建筑史》等学术著作。
可以说,对于建筑学的浓厚兴趣是夫妇二人相识相知并缔结良缘的重要基础,也是他们最有共同语言的领域。梁思成与林徽因一生合作作品众多,有建筑设计、有学术著作、有考察报告,更有多篇普及建筑学知识的散文小品。在这些建筑学的散文小品中,林徽因深厚的建筑学功底和出众的文学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呈现。其中的代表作有《达·芬奇——具有伟大远见的建筑工程师》和系列散文《我们的首都》。
《达·芬奇——具有伟大远见的建筑工程师》发表于1952年5月3日的《人民日报》,是为了响应联合国纪念年度世界文化名人而作,署名“梁思成、林徽因”,是夫妇二人合作的众多作品中的一篇。作品详细地介绍了莱昂纳多·达·芬奇在艺术与科学等不同领域中取得的杰出成就,尤其着重于纪念他在建筑学方面做出的伟大贡献,篇幅不长,信息量却很大。对达·芬奇“不断观察自然、克服自然、永有创造的信心”的表述,既是对这位建筑大师的赞颂,又是作为建筑师的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的夫子自道,体现出他们对于建筑师之精神的深刻领悟。可见,该文绝非应时之作,而是梁思成与林徽因对于自己数十年的建筑学生涯的回顾与总结。
《我们的首都》是作于20世纪50年代的一组散文,旨在向普通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介绍伟大首都北京的历史与文化。身为建筑师的林徽因,从北京的历史建筑入手,自是题中应有之义。这是一组结构严谨,表述清晰的说明文,对中山堂、劳动人民文化宫、故宫、北海公园、天坛、颐和园、天宁寺塔、五塔寺塔、西黄寺塔、碧云寺塔、鼓楼、钟楼、什刹海、雍和宫等名胜建筑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尤其注重对于建筑结构和建筑工艺的讲解。林徽因秉承建筑史家的严谨态度,以内行人而非普通游客的身份,全面介绍了这些建筑的起源、布局及其历史文化价值,既是读者游览上述名胜的指南,又是说明性文章的典范,兼具建筑学和文学的价值。
在林徽因身上,作为理科的建筑学和作为文科的文学实现了完美的融合。对她而言,建筑是凝动的文学,文学则是精神的建筑。
(原文刊载于《今晚报》2024年0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