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曜: 道德文章并重的“世纪学人”

云南民族大学 瞿明安

男人站在草地上描述已自动生成

马曜(1911—2006),字幼初,白族,云南洱源人。云南民族学院原院长、著名学者、教育家。1931年,于上海光华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西南联合大学中学教师晋修班毕业,从事教育、民族工作和学术研究60年,是中国现代教育家、历史学家、民族学家、诗人。马曜是著名的“道德文章并重”的云南才子,既是当代白族文化名人的一面旗帜,也是云南社科界的标杆。

首倡“直接过渡”理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曜积极从事民族调查和民族研究工作。他有一条基本的工作经验:“民族调查研究一定要走在民族工作的前面”。

1953年,马曜深入德宏潞西县遮放区西山景颇族聚居区开展长期调查工作,了解村寨情况。结合过去群众工作实践,依据调查获得的第一手材料,马曜提出:对于阶级分化不明显的部分边疆民族地区,由于土地不集中,阶级区分不明显,可以不重分土地、不划阶级,在国家帮助下,通过发展经济和文化,提高互助合作,逐步完成某些民主改革任务,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一意见为云南省委所采纳,得到中央的批准,形成了“直接过渡”的政策。“直接过渡”政策在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实施取得了重要成就,不仅完成了民主革命所需要完成的任务,同时也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任务,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马曜先生长期从事民族研究工作,在实践中总结了云南民族工作的规律,为民族学科的建设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主持编写了16本民族简史、17本各民族调查资料、6种民族语言志,均已先后出版。这些论著、资料,约占全国“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的三分之一。

首创“三重证评价”法

1963年,经过长时期的调查和研究,马曜与缪鸾和合作发表了长达10万字的《从西双版纳看西周》一文,刊载于《学术研究》第1、3、5期。作为运用民族资料研究中国古史分期问题的一篇重要文章,发表后引起史学界广泛关注。随后马曜于1989年出版了约34万字的《西双版纳份地制与西周井田制比较研究》一书,这是我国迄今为止第一部系统运用民族学研究资料与先秦古史资料、考古资料相结合,探索西周井田制疑案的学术著作,不仅揭开了井田制之谜,还为解决我国古代史分期问题提供了一把钥匙。该书出版后获得了第五届中国图书奖二等奖、1990年度滇版优秀图书一等奖。马曜在该书研究过程中,在依据文献资料、考古资料相印证的“二重证评价”法基础上,又加上民族调查资料、民族学资料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创造了“三重证评价”法。用“三重证评价”法论述西周井田制问题,成为关于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研究的重要依据。

马曜在民族学、历史学领域的学术研究卓有建树,为国内外学术界所重视和推崇。据统计,他在民族学、历史学等方面独撰、主编、合著、参编的学术著作有40多部,发表论文、文章达203篇之多,获国家和省部级优秀成果大奖7项。

倡导“枳过江亦可为橘”的民族教育理论

马曜是一位教育家,先后在大、中、小学任教达28年之久。他在长期的教育和民族工作实践中,逐步总结出独具特色的民族教育实践理论,归结为“枳过江亦可为橘”。意思就是:云南的多数少数民族地区虽然社会经济发展及文化教育程度相对落后(好比是“枳”),但只要给他们创造一定条件,其文化素质就会大大提高起来(好比变成了“橘”),进而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

1979年,马曜重返云南民族学院,担任院长职务,他以民族教育家的战略眼光和气魄,在短短几年内便将民族学院从一所以培养和轮训少数民族干部为主的学校,转变成办学特色鲜明、学科专业比较齐全、初具规模的本科大学。1988年,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教育家传》第七卷收入了马曜的传记;1992年国务院表彰马曜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和民族教育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

(原文刊载于《云南日报》2024年03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