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方澄校友百岁诞辰:无私的奋斗者方澄

任重 冯钟潮 钟学初

编者按:2023年12月22日,是西南联大校友冯钟潜(后改名方澄)的百岁诞辰。她出身于河南著名的书香门第——唐河冯家,是“冯门三杰”之一地质学家冯景兰先生的女儿。1942年,冯钟潜考入西南联大物理系,1945年夏参加“民青”,1946年5月在西南联大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10月以后由于战争原因组织关系未能转入解放区,致失去组织关系,1979年2月在高能物理所重新入党)。在即将毕业之际,由于身份暴露面临危险,受党组织安排撤离昆明,辗转到苏皖解放区,并改名“方澄”。先后在新华社、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电子所、二机部九院、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工作。

方澄校友一生极为低调。她为国家的国防科技事业、高能物理研究和在电子学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她曾在北京九所和青海221核试验研制基地工作,在基地任室副主任,进行核物理实验和测试研究,负责并亲自参加核武器实验的核物理与放化用的电子学工作,为原子弹的研制做出了贡献。1964年10月16日,中国自行研究、设计、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在这次核试验中,物理测试所用的记录系统即是核电子学组组长方澄等3室7组负责。这些测试结果不仅首次为判断原子弹爆炸正常点火提供了试验数据,而且还使大家取得了从测量方法研究、方案设计、方案实施以及数据处理全过程的详细的实战经验,同时还获得了在核试验条件下对物理测试影响的第一手完整的资料。而物理测试技术的每一步提升,都有方澄所领导的核电子学组的贡献,他们的工作是测试拿到必须的关键数据的重要保证。随着事业发展,这一小组也从研究组发展成实验部专攻核电子学的研究室。此外,方澄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工作期间,为高能物理研究、快电子学和宇宙线实验做出了贡献,她曾亲自设计、领导完成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项目中飞行时间探测器电子学NIM系统的研制。

今年6月,方澄校友在家中溘然长逝,享年99岁,留给我们无尽的思念,特刊此系列纪念文章,以表怀念。先生精神犹在,风骨长存。

图片

方澄

(1924.12.22 - 2023.06.27)

方澄,原名冯钟潜,中共党员,核电子学家,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

方澄1924年12月22日生于河南开封,祖籍河南唐河。地质学家冯景兰与仝珺之女。兄弟姐妹共6人。

方澄在北平清华大学附设成志小学、北京师大女附中等校读至初中二年级。抗日战争期间随父母至昆明,父亲冯景兰在西南联大理学院地质地理气象学系任教授。方澄于1938-1942年在昆明南菁中学完成初三及高中学业。1942-1946年就读于西南联大物理系。1946年5月在西南联大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一度由于单线联系及战争原因与组织失去联系,又重新入党。)在联大即将毕业之际,由于参加进步学生运动面临危险,党组织安排立即撤离,未及参加完大四下学期的考试,离开昆明去了上海,辗转到苏皖解放区,同时改名方澄。

1946-1953年先后在苏皖鲁解放区新华社华中分社、大众日报、新华总社工作,1949年随新华总社从西柏坡进入北京。

1953年回归科技队伍。1953-1960年先后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和中国科学院电子所工作。是毫微秒脉冲快电子学较早的研究者。

1960-1974年在二机部九院工作。先后在北京九所和青海221核试验研制基地工作,在基地任室副主任,进行核物理实验和测试研究,亲自参加并负责核武器实验的核物理与放化用的电子学工作,为核弹研制做出了贡献。

1974-1989年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工作。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课题组组长、室主任,并指导研究生。亲自设计、领导完成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项目中飞行时间探测器电子学NIM系统的研制,为高能物理研究、快电子学和宇宙线实验做出了贡献。

方澄领导和负责的项目《高能快电子学NIM系列》荣获1986年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骨干参加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项目1991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为表彰她对发展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被评为高能物理所先进工作者、8321工程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

她从不计较个人名利,一身正气,平易近人,生活极为简朴,对人民怀着赤子之心,曾给希望工程捐款、给安徽省某县农村几十名小学生捐款、给江西省某县农村几十名小学生捐款等,和她接触过的同志普遍认为她是一位高尚的人、纯粹的人,对她十分尊敬。

2023年6月26日夜,在北京家中安详逝世,享年99岁。骨灰安放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无私的奋斗者方澄

这是一位为国家兴盛终身奋斗的老人——方澄。

她的一生走过了99个年头。百年人生里,她见证了这个国家和民族从黑暗中走向光明、走向富强的历程。她在反对侵略、推翻旧世界、缔造新世界的斗争中成长,在她和同时代无数人的奋斗下,中国走向富强。

方澄出生于1924年12月22日,原名冯钟潜。她的父亲冯景兰是中国著名地质学家,伯父冯友兰是中国著名哲学家、姑母冯沅君是中国著名文学家,人称冯氏三杰。母亲仝珺师范毕业,当过老师,孩子由她亲手带,方澄从小就受到科学救国思想的熏陶,一直成绩优秀。

图片

“冯氏三杰”

1937年,侵华日军发动七七事变占领北平,北大、清华、南开先迁至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后又西迁至昆明更名为西南联大。时任清华大学地学系主任的父亲,亲手销毁了学校转移带不走的地图、地质矿产资料,只身随校南迁(因为北平已被日军占领,带家属一起走困难)。此时冯钟潜正上初二。次年找到机会,母亲和姐姐带着十四岁的冯钟潜和九岁、七岁和一岁多的弟妹辗转天津、上海、香港、河内,到达昆明。这段经历对她后来选择的道路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片

1938年离开北平去昆明前。后排左一为方澄(冯钟潜)

冯钟潜学业优秀,1938年,她进入南菁学校,在这里念完了初三和高中。南菁学校由著名爱国将领、云南省主席龙云先生在昆明创办,学校秉承“笃学、慎思、行端、履实” 校训,严谨治学,培养出大批栋梁英才。

图片

学生时代的方澄

她最崇拜两个人,一个是鲁迅,另一个是居里夫人。她喜欢探究事物的本质,想成为居里夫人那样的物理学家。1942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入很难考取的西南联大物理系。物理系特别重视考生的数理化成绩。她那一届物理系仅招了十几个学生,方澄是其中唯一的女生。

图片

联大新校舍被日军飞机轰炸

西南联大各方面办学条件都十分困难,甚至为了躲避敌机的轰炸,师生们不得不跑警报到野外田间上课。但西南联大有最优秀的老师,学生也为了抗日救国努力学习。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培养出很多优秀人才。从西南联大的师生中,走出了2位诺奖得主,5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8位“两弹一星”元勋,175位院士,一大批人文社科大师。

在刻苦学习物理各门课程的同时,冯钟潜逐渐看到科学与技术不能解决中国的主要问题,她认真寻找着解决问题的答案,她追求真理,思想进步,积极参加各种进步活动,1945年参加了“民青”,1946年参加了共产党。

抗战胜利后不久,大批特务和军警闯入西南联大和云大等校,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一”惨案。白色恐怖没有吓住进步学生,一场以学生运动为主的“反内战、争民主”的一二·一运动运动席卷全国。冯钟潜积极地参加了这一运动。

图片

“一二·一”运动

1946年5月,方澄因参加学生进步活动面临危险,党组织安排她立即撤出,之后的7月就发生了李公朴、闻一多遇刺的事件。

冯钟潜将她原本的名字“冯钟潜”改成 “方澄”,用化名先到上海后转淮安,历时数月终于到了苏皖解放区。就这样,西南联大物理系的学生冯钟潜变成了苏皖解放区的战士方澄。

方澄先后在苏皖鲁解放区新华社华中分社、报社工作,经历了战火考验。1949年随新华社从西柏坡进驻北京,此时家里人才知道,好几年没有音讯的冯钟潜是现在的方澄。方澄回北京后,大家本以为她会继续在新闻领域发展,出人预料的是,她响应国家召唤,放下新闻工作到了近代物理研究所。

1953年,方澄离开新华社,先后到了近代物理所、电子所、二机部九院。她在这三个单位所做的工作都是为研发核武器做准备。她工作的保密程度越来越高,工作地点越来越远、越来越荒凉。

1961年初,北京第九研究所(简称“九所”)原子弹的预研告一段落,领导要求在两年内掌握关键的技术原理,基本完成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核武器爆轰试验和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同步进行,实验核物理学家、后来的两弹一星功勋奖获得者王淦昌和实验部主任陈能宽负责爆轰试验。在长城脚下的试验场“17号工地”开始中国原子弹最初级、最艰难的爆轰的冷试验。

试验场在荒郊野外,冬天里寒风刺骨,夏天里暴雨冰雹,起风就满天黄沙。他们住的是平房的大通铺,吃的就更困难了。当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尽管国家调拨物资全力支持研制工作,可国家面临严重的困难,定量的粮食不够吃,走路都觉得累,食堂用杨树叶做菜给大家吃。方澄是试验场唯一的女工程技术人员,她自己不管天寒地冻还是烈日炎炎都住在帐篷里。

就是在这样条件下,爆轰试验没有延误,两年经过三千次爆轰试验,依据试验数据,探寻原子弹内爆的规律,完善设计理论,和理论计算相互补充,结合原子弹武器化实战要求确定核装置的结构,做出原子弹的设计方案。

图片

1962年春节,全家福,摄于北京地质学院。

照片从左至右第二位:方澄。

为了进行更接近原子弹实弹的测试,17号工地于1963年3月整体进驻新的试验场——青海221基地。方澄又“离家出走”了很多年,唯一不同是留下了邮件地址:青海西宁221信箱。而在多年后,家人才知道她去了青海221厂。

221厂的爆轰试验场是升级版的17号工地,在王淦昌等领导的指挥下,方澄和试验部的科研人员又在这里进行了数千次的爆轰试验,他们用掩体里的各种实验设备,包括自行研制填补空白的仪器,记录测试弹体结构、爆炸材料及形状、产生中子数量等问题,为继续完善设计方案提供支持。

方澄在221核武基地担任试验部第9室副主任,任兼6组组长,组里有50多名科研人员,负责核武器实验的核物理与放化电子学方面的工作,研发制造测量所需各类电子仪器,不仅做爆轰试验,还对核爆进行数据记录和测量。她的组员回忆方澄作为核电子学专家、部门负责人,智慧、稳重,领导有方,是个极有个性的女强人。

多年后,221厂结束研制核武器,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才有机会到青海金银滩海晏的221厂参观。

代号221的核武器研制、生产基地,占地1170平方公里,有18个分厂和其他配套机构,在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研制出用于实战的核弹头。

前不久我们去221基地回来,给方澄看在221厂拍的照片,她一张张慢慢地看,若有所思的样子。本以为她会讲些经历的事,没想到她看完只淡淡地说了一句:“你们去海晏了?好呀!我们当年就住过这样的房子,海晏海拔3千多米,总觉得憋气,冬天就算特别冷,窗户也要开条缝,全关上就透不上来气了。”

当年在221参与核武器研制有成千上万人,和方澄一样,大家都没有一张221厂的照片,更不会说221的事。“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是他们真实的写照。

1964年,西北升起蘑菇云,人们知道有群人靠着信仰的力量,打造出共和国的矛和盾,奠定了中国在世界的大国地位。

图片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到了1968、1969年,情况变化有些始料不及,方澄和221厂的不少人到了河南上蔡“五七”干校。

1974年至1989年,方澄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工作。这是方澄最后一个工作单位,她的聪明才智、经验积累,在工作的最后15年里发挥了作用,她像在核基地工作时一样,把全心身都投入工作之中。

在高能所,她是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是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是研究生导师、重大科研项目负责人,她获得了8321工程先进个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方澄亲自设计、领导完成了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中飞行时间探测器电子学NIM系统的研制,为高能物理研究和宇宙线实验做出了贡献。负责项目《高能快电子学NIM系列》。1991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她本人也在此重大奖项中获奖。

方澄从不计较个人名利地位,成功不会趾高气扬,挫折不会灰心丧气,更不会丧失信念。凭她的能力可以选择出国深造,在窗明几净的大楼里研究理论,当个教授或者研究员,发表高质量论文,功成名就。然而,她选择去解放区,选择隐姓埋名去核武器研制基地,选择维护国家利益,对几十年的工作只字不提。她说:“我从选择这条路的那天起就没考虑过这些。”她也用一生践行了自己的诺言。

图片

方澄

方澄生活简朴,关心公益事业。20世纪90年代,她穿着50年代的衬衫走到街上,路人觉得式样别致,问:“您这衬衫在哪儿买的?”方澄不是一位不懂得美和时尚的人,她所受到的教育和生活环境都让她有很好的品味,但她心里根本不在乎这些。她保持简朴是为了做更多的事,仅希望工程,她就资助了安徽、江西两地农村近百名孩子上学。

1989年,方澄离休了,她一样拿得起放得下。她把手头的工作安排好,把专业书籍、研究资料转给需要的人,不带走一份资料,离开了她工作十五年的实验室,再没回去过。她轻装转入新“战场”,翻开了人生新的一章。

图片

方澄在旅途中

方澄兴趣广泛,学习能力超强。她喜欢旅行,去了很多原来没时间去的地方,她英语交流无障碍,在埃及、土耳其、希腊等很多地方深度游;国内的名山大川更是走了个遍,她最喜欢太行山的雄伟挺拔,去过很多次。她喜欢绘画,上绘画课,她不画梅兰竹菊,喜欢画气势磅礴的大山大河,还去了不少名山大川写生。她喜欢唱歌,参加了老同学合唱团,曾在很多重要场合演出。她有语言天赋,英语很好,还一直想学好法语,离休有时间充裕,很快就把法语“捡”了回来。

图片

方澄业余在科学院老年大学等处习画和书法二十余年,此为方澄画作。

图片

方澄画作

方澄酷爱读书,她阅读量大,涉及领域宽泛。阅读成了她生命的一部分,睡前阅读是她雷打不动的习惯。2023年6月26日,方澄和往常一样,晚上10点躺在床上,打开床头灯,翻开一本书饶有兴致地读着。不曾想,她就这样看着书,无声无息地离开了我们。

方澄一身正气,为人至诚,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爱憎分明,生活简朴,热爱家人,忠诚国家民族,坚持原则,不争个人私利,不给他人添麻烦,视艰难险阻为坦途,不知疲倦永远前行。她用一生诠释了“两弹一星”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

图片

方澄(冯钟潜)

作者任重、冯钟潮、钟学初系方澄亲属。

(转自“西南联大博物馆”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