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追忆吴全德院士:父亲是个可爱的“书呆子”

杨晨

对于父亲吴全德的学术成就,吴梅青坦言自己知之甚少,只知道他长期致力于电子、离子、薄膜和表面、超微粒子研究,提出的“吴氏理论”享誉学界,在纳米技术方面也颇有建树。

当细数父亲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时,吴梅青一下打开了话匣子。有点书呆子气又有点犟的吴全德,说话做事常让家人哭笑不得。但他永远温言细语,对淘气的女儿呵护疼爱,过年为哄她买的小红灯笼,曾经挂满了双手手指。

吴梅青明白,正是父亲的犟和直,使他在苦痛岁月里挺直了腰杆,在生死抉择时果断且不屈。2005年,决心与病魔搏一搏的吴全德,惜败于命运,溘然长逝。

2023年,正值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诞辰100周年。

吴全德(左)。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供图

“看门老头”的大学问

“我们研究出来的东西,只有火柴盒那么大,但能把一座图书馆的藏书都储存起来。”吴全德曾这样向前来拜访的著名相声演员牛群形容他所研究的“纳米”。

2002年,牛群出过一本名为《走进中国100个院士的家》的书,里面收录了其亲自拍摄的包括吴全德在内多位院士的珍贵影像。吴梅青记得,拍摄期间,父亲和牛群相约在北京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的办公室见面。刚见面时,牛群一度以为眼前的院士只是个“看门老头”。

当时牛群到达约定地点,敲门后,见一位老人前来应门。“您好,我找吴全德吴院士。”牛群表明来意后,这位老人示意他进入房间,并搬来凳子让他坐下。随后,老人坐在了牛群对面。

“您好,我要找的是吴全德院士。”牛群有些不解,再次强调了一遍。“我就是。”老人笑盈盈地回答。来客不禁一愣,眼见一旁的书桌更是“毫无章法”,堆满了书和资料。

“我爸那时穿着一件普通的白衬衫,衣服前面还有我妈特意缝制的四个兜。”吴梅青回忆,一般上面两个兜用来放笔,下面两个兜用来装小本,以便随时记录。兜里的笔多,吴全德有时写完字就直接装兜,笔墨把兜染得“五颜六色”,但他全不在意。

在女儿眼里,父亲吴全德就是一门心思“做学问的人”,纯粹、谦和、不张扬。他在意的,只有手上的研究工作。

上世纪50年代初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后,吴全德一直在电子物理、薄膜和表面电子学界钻研。1963年,吴全德首先提出了银氧铯光电阴极的固溶胶理论。经过10余年的研究,他阐明了这种阴极的光电发射特性,揭开了光电发射机理之谜。该成果被国内外称为“吴氏理论”。

在纳米领域,他在单壁碳纳米管、超高密度信息存储、针尖化学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少创新成果。北京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就是在他和其他几位专家的建议下成立的。

“书呆子”的文艺心

吴梅青形容父亲是个“书呆子”,但是个可爱的“书呆子”。

她上小学时,常跟着父亲去清华园荷塘月色亭附近溜达。一次出门,母亲特意叮嘱父亲带包糖,如果孩子闹,就给一块哄着。到了园内,吴全德找地方坐下后就开始看书,吴梅青则在一旁玩耍。想吃糖了,她就去拍一拍父亲的肩膀,父亲头也不抬,只腾出一只手从兜里掏一块糖。

沉浸在书中的吴全德不知道自己被拍了多少次,只是突然发现拍肩膀的频率越来越高,再一看兜里,糖只剩两三块了。他一扭头,扑哧一笑,只见六七个孩子在后面排着队。“哎哟对不起,糖没多少了。”他只得给小朋友们道歉。

这件事逗乐了全家,吴梅青如今回忆起来都哭笑不得,“可他就是这样一个人”。父亲的“呆”也招来了母亲的“嫌弃”,吴梅青说老两口一个理工男一个文科女,母亲常觉得和父亲没法沟通,因为他总是“无视她的客观存在”。

但脾气好的老头子永远一副笑脸,且极有耐心。老伴腿脚不太方便,逛街买鞋时,他会帮忙拿鞋、穿鞋,一双接一双地帮忙试,多久都不嫌烦,羡煞旁人。

这个理工男还有颗文艺心,在科研世界里天马行空。自从发现显微镜下银粒胶(纳米粒子)能聚成野花般的微观形象后,他就开始收集类似的照片,还举办了“显微镜下的形象艺术——纳米信息艺术薄膜艺术图片展”。

吴全德逐渐意识到,科学求真,艺术求美,两者是可以交融的。他曾在一次采访中谈及,年轻人在过去那套培养方式下要不断应付考试,但考的是记忆的内容,创新上有所欠缺,可以通过学习艺术开拓思维。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科学与艺术的魅力,除了举办艺术图片展,吴全德还出版了名为《科学与艺术的交融:纳米科技与人类文明》的书籍。国学大师季羡林读后,曾洋洋洒洒写了一篇《文理交融 必由之路》的读后感,认为“它给科学与艺术架上了一座可靠的桥梁”。

不“拐弯”的犟劲儿

对待学习和工作,吴全德特别有韧劲。吴梅青说,父亲只要认定了目标,就一直向前,不“拐弯”也不后退。

年轻时的吴全德本可以保送上大学,但他仍填报志愿并考取了心仪的西南联大。上世纪40年代,战火连连,上学路漫漫,吴全德没有迟疑,和一位去贵阳上学的同乡结伴,徒步前往目的地,历时两个多月。

与同伴在贵阳分别后,吴全德独自行路。快山穷水尽时,他幸得好心人相助,坐上了一辆货运卡车。吴全德双手使劲拽着捆绑货物的绳子,趴在堆成小山的货物上,一路颠簸至昆明。

年轻时的磨砺,让吴全德一直保持着一股不轻易服输的精气神。在晚年面临生命抉择之时也是如此。

2005年,吴全德被查出脑部患有血管瘤。主治医生给了他两个方案,一是保守治疗,但治疗后得多加小心,因为一个喷嚏都可能导致血管瘤破裂,危及生命。第二个方案则是进行手术,安装支架,这也有一定风险。

“我爸知道后,犟劲儿又上来了,他说,既然各有50%的希望,与其今后小心翼翼地生活,为何我就不能搏一搏?”吴梅青记得,母亲主张保守疗法,平日里最听她话的父亲,这次却没有听从。

术前住院期间,吴全德心态不错,和平常一样吃饭活动、读书写字,还完成了《科学人谈美和文化》最后一篇书稿。他的手术也比预想的顺利,并平安度过了危险期。

所有人都以为他已经没事了,但术后第五天,血管瘤突然破裂,这位生命最后一刻都在追求科学和美的老人,经多方抢救无效后撒手尘寰。

“挺可惜的。”回忆这段往事时,吴梅青言语中透露出无限的遗憾,“但我知道,只要有希望,爸爸都要去搏一搏,不会退步”。

(《中国科学报》202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