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表姐陆士嘉

施小墨

编者按:近日,中国成功发射“天问一号”探测器,开启首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这是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巨大突破。这个消息,也令国人振奋不已。

中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辛苦付出。在这些航天前辈中,陆士嘉教授不得不提。她是世界流体力学权威普朗特教授唯一的亚裔女博士,是北京航空学院(如今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筹建者之一,她还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空气动力学专业,对于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她起到了奠基作用。

陆士嘉出生在清末乱世,在襁褓之中就遭遇家庭重大变故,之后在舅舅施今墨的帮助下,逐渐成为享誉国际的大科学家。

本文作者施小墨是陆士嘉的表弟,通过文章,他讲述了陆士嘉不平凡的一生。


襁褓中从太原来到北京

提及陆士嘉,不少科学家以及学者,对她都不陌生,她是中国著名流体力学家、教育家。

对我而言,陆士嘉多了一重身份,她是我的表姐:我父亲是施今墨,陆士嘉就是我姑姑施桐君的女儿。

陆氏家族是一个大家族。陆士嘉的爷爷陆钟琦,是光绪十五年的进士,后任江苏布政使。1911年,陆钟琦被任命为山西巡抚。10月6日,陆钟琦来到太原。陆钟琦抵达太原仅仅四天之后,辛亥革命爆发。10月22日,长沙、西安同日响应,对山西产生强烈冲击,陆钟琦命令平阳清军布置河防,预防陕西革命军进入山西。

陆钟琦的三子陆光熙虽出身官宦之家,但与当时很多的年轻人一样,对革命充满热情,他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并参加了同盟会。1911年10月27日,陆光熙从北京来到太原。有说法认为,陆光熙是奉命返回山西,说服陆钟琦“和平让渡”以避免革命。

10月29日拂晓,太原新军发动起义,他们冲入巡抚衙门,将到太原仅23天的陆钟琦杀害,三子陆光熙也被枪杀。起义士兵冲入内室,陆钟琦的妻子唐氏被杀,13岁的长孙也被刺伤。幸运的是,陆钟琦的儿媳、陆光熙的妻子施桐君和女儿陆秀珍(后改名为陆士嘉),在卫兵的帮助下,逃过一劫。那一年,那个叫陆秀珍的女婴还不满一岁。

施桐君在京城的弟弟、著名中医施今墨得知消息后,便将姐姐施桐君接到京城。施今墨早年追随黄兴,曾参与辛亥革命,因此他对姐姐特别关爱。施今墨为姐姐施桐君在和平门附近购买了一个小四合院,施桐君一家算是安顿了下来。

几年后,陆士嘉进入北京师大一附小读书(1920年,邓颖超曾在这所学校任教),在陆士嘉的班上,有两个极投缘又爱较劲的男生,轮流占据着班级第一名。一个叫张维,另一个叫钱学森。

陆士嘉初中二年级的时候,有位同学借给她看了一本书,名为《居里夫人》。陆士嘉内心深受震动,决心学习理科,做中国的“居里夫人”。1926年,她目睹了“三·一八惨案”,其中有一些牺牲的女性名字中都有“士”字,她遂改名为陆士嘉。

1929年,张维考入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钱学森则进入了铁道部交通大学上海学校机械工程学院铁道工程系,陆士嘉则成为了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唯一一名女生。若干年后,张维成为了陆士嘉的丈夫,而钱学森则与陆士嘉在学术上同宗(陆士嘉是“近代流体力学之父”普朗特的关门弟子,和冯·卡门为同门师兄妹,而冯·卡门正是钱学森的导师)。

舅舅施今墨资助留学德国

1937年,张维考中“中英庚款”前往英国深造,而陆士嘉由于看到日本飞机在中国狂轰滥炸,于是决心学习航空专业。在舅舅的资助下,陆士嘉选择自费出国。在出国之前,两个早已暗生情愫的年轻人举行了订婚仪式。

在订婚仪式上,除了交换戒指,陆士嘉郑重地送给了张维一支钢笔,笔杆上有她亲笔刻写的四个字:“勿忘祖国”。

1937年7月16日,陆士嘉和丈夫张维告别了亲人,登上南下的火车去南京办理出国留学手续。

1937年陆士嘉与张维订婚照

第二年,陆士嘉只身来到德国哥廷根大学,要求拜见普朗特教授。当时德国哥廷根大学的普朗特教授是世界流体力学的权威,但是他对陆士嘉很不耐烦,对于陆士嘉向他求学的请求,他多次拒绝。陆士嘉不屈不挠,普朗特教授勉强答应和她见面。见面时,普朗特教授拿了几本书给她说:你先回去看看书了解什么是流体力学,两个月后来考试。

两个月后陆士嘉如约来找普朗特,普朗特竟将此事忘记,但又不能食言,只好出了几道题,希望她知难而退。没想到陆士嘉很快答完卷子,而且全部正确,面对这样一个顽强聪慧的中国女子,普朗特破例正式同意收她为关门弟子。

1942年初陆士嘉以一篇《圆柱射流遇垂直气流时的上卷》的论文,给她的博士研究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篇论文,受到普朗特教授大大的称赞,并出面推荐她为德国最具盛名的洪堡奖学金的获得者。

留学期间,表姐一家在德国经历了整个“二战”。在德国本土,主要的食品如面包、黄油、肉食、奶蛋等都实行配给制,凭票供应且逐月递减。黄油由每人每月500克渐渐减到250克、125克乃至50克。肉类就更惨了,到1943年初,每人每周才供应50克,这点肉小猫吃都不够塞牙缝的,甭说人了。

1945年日本投降,恋恋不忘祖国的陆士嘉与丈夫张维,带着4岁的女儿张克群,立即从瑞士绕道香港回国,历经艰辛,他们于1946年终于返回祖国。他们俩先在天津北洋大学任教,之后回到清华,成为清华大学教授群里闪亮的“双子星”。

1974年,清华十公寓门口合影。前排左起:高晓江,高晓松;后排左起:张克群,陆士嘉

表姐曾经给我们讲过当年回国时的一个故事。陆士嘉留学德国期间,曾居住在哥廷根著名物理学家R·波尔(Poll)教授家中。因为日本已经战败,德国纳粹势力也日薄西山,波尔得知陆士嘉夫妇要回中国时,他把生平积蓄的1公斤左右的白金(铂)托付给他们,让他们带回中国帮助保存。波尔还郑重声明,因为战乱,这些白金如有遗失,绝不要求赔偿。陆士嘉夫妇承诺帮波尔教授保管。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国与联邦德国长期未建交,通讯断绝,直至1958年民主德国德累斯顿高工霍夫曼教授来华访问时,陆士嘉得知他与波尔教授很熟悉,且常有来往,陆士嘉便向霍夫曼教授讲起了这段往事,并请他将1公斤左右的白金原封不动地带给波尔教授。

由此可见,表姐有着良好的品质:守信用,不忘恩。这种品质经常体现在她生活中。我的父亲曾资助她求学,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家有困难时,他们也非常无私地资助我们,让我们渡过了难关。有趣的是,张克群的儿子高晓松,以前在节目里说,他出生在名医之家,吸收了“仙气”,这是玩笑之言,但他的确是出生在我们家。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张维和陆士嘉都被下放到江西的一个农场,而他们的女儿张克群又怀孕了,没有地方住。我父母就让张克群住在我们家,没多久,高晓松便在我们家出生了。

几次拒绝当院士的机会

表姐这一生是不平凡的,她为国家航空航天事业做出了极大的成就。最令人钦佩的,还在于她脚踏实地,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

1952年,中央决定创建一所新型的航空高等学府——北京航空学院。陆士嘉担任建校筹备委员会委员。建校之初,陆士嘉和教师们一起制作建校规划模型。学校成立后,陆士嘉成为北航第一任空气动力学教研室的主任。她始终在第一线担任教学工作,为学生讲授理论空气动力学等课程。1954年,在她主持下,招收了该学科最早的研究生。

1981年中科院学部要增选委员(相当于后来的院士)。当时,每名委员候选人必须有3名学部委员推荐才可以,而推荐陆士嘉的有7名学部委员,其中就有人称“教育宗师,科学泰斗”的严济慈老先生。在第一轮讨论时陆士嘉即已被通过。等到有关负责人拿着表格请她填写时,陆土嘉问:“我并没有申请要当学部委员,怎么要我填表?”人家告诉她,这是多位老先生联合推荐的,陆士嘉却真心地说:“我觉得我做学部委员不合适。第一,我回国以后,主要做教学工作,研究工作做得不多,第二,我年纪老了,身体也不大好,为国家出不了多少力了,应该让年轻人上。”经过多次做工作,陆士嘉才勉强填了表。

第二次讨论时,陆士嘉被一致推选为候选人之一。可当人家通知她时,她又犹豫了。想来想去,她决定还是把有限的名额让给年轻人。陆士嘉给中国科学院学部写了一封信,言辞恳切地要求从候选人中删去她的名字。中国科学院在回信中盛赞陆士嘉的高尚情操,当时的媒体还将此事作了报道。连严济慈老先生都为她的行为感动钦佩:“别人打破头要我推荐,我都推脱了。可我推荐了陆士嘉,她自己却给辞了!”

陆士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证

陆士嘉没有看到“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殊荣公布的那一天。她于1986年去世。在她逝世一周年的纪念大会上,钱学森透露了这样的细节:“在我和蒋英每隔一个月去协和医院看她时,尽管她疾病痛苦,但她和我们所谈的,仍然都是国家和世界的大事,而且‘事理看破胆气壮’。”如今,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巨大发展,与陆士嘉当年的辛勤耕耘有着莫大的关系。

2017年,在陆士嘉先生诞辰106周年之际,为了纪念她对我国航空航天事业所作的贡献,北航将她创办的风洞实验室命名为陆士嘉实验室,同年,以她名字命名的士嘉书院在北航成立。

虽然表姐已经去世多年,但她的音容笑貌依然历历在目,她永远是我人生的楷模。

(转载自《北京晚报》2020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