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张锦秋:用建筑让历史留痕、文化留韵

杨一苗 付瑞霞

扎根西部半个多世纪,张锦秋为西安这座古老的城市留下了太多印记。

作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全国第一批建筑设计大师中唯一的女性,年过八旬的张锦秋讲起西安的诗意与气质,温润谦和、不疾不徐。

从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唐芙蓉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到大明宫丹凤门遗址博物馆,再到中国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在张锦秋的设计中,盛唐长安,正从历史深处翩翩走来。

心中埋下一颗种子

张锦秋的家,朴素淡雅。墙上的几幅书画,为这里增添了几分雅致。客厅中最现代的一件物品,是一辆电动代步器,长期伏案工作落下腰疾,在病痛发作时,她需要以此代步。

虽已是耄耋老人,张锦秋的工作依然忙碌。不仅要参加一些学术活动,还主持一些大型项目的设计工作。前不久,由她领衔设计的中国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落成开放。“山水相融、天人合一、汉唐气象、中国精神”是这项重点工程设计的主导思想。

中国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南北高差很大,张锦秋说:“这里南北高差达70米,坡度超过15%。为保证功能的合理性,通过地形建模将现场分为6层台地,同时利用挡土墙面设计了反映陕西特色的文化墙。”这种既遵循传统又寻求创新的设计理念,来自主张“中而新”的建筑设计大师梁思成。

1936年秋,张锦秋出生在“花重锦官城”的成都。少年时代的她热爱读书、向往文学,从《古文观止》到《唐诗》,从高尔基、普希金,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她在阅读中感受文学的魅力。

张锦秋曾梦想成为一名作家,但在临近填报大学志愿时,父亲的一席话却改变了她的想法。父亲说,你的数理化不错,美术也不赖,适合当建筑师。彼时,张锦秋的兄长在上海交大学造船技术,父亲希望他们一个造海上的房子,一个造地上的房子。

父亲当年在唐山交通大学学土木工程,母亲在中央大学学习建筑,舅舅留德深造后在同济大学建筑系任教,姑姑张玉泉则是我国第一代女建筑师。在家庭的熏陶下,张锦秋走上了让她钟爱并奉献一生的建筑设计之路。

1954年,18岁的张锦秋顺利考入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

读研究生时,梁思成先生曾希望张锦秋跟他学习宋《营造法式》,但她更喜欢中国园林,对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充满了好奇与遐思,心中也悄然埋下一颗种子: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应用于现代建筑设计。

张锦秋还记得,那是一个斜阳脉脉的黄昏,她在梁先生的书房里,最后确定研究生课题方向。“梁公坐在他的圈椅上说:‘我虽然喜欢中国园林,却没有系统地下过功夫,你有志于研究中国园林,这很好。’‘要在深与博两个方面的结合上去探讨研究。’并请莫宗江先生担任我的导师。”

从学习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沿革与规划布局开始,张锦秋开启了她研究中国古典园林与建筑,并将古典艺术应用于现代建筑的道路。

让传统与现代融合

探索路上,两位导师的教诲一直伴随着她。

梁思成曾和张锦秋说起建筑师的地位:“我们建筑师就是匠人,给人民盖房子,使人民住得好。不应该把自己看成是主宰一切、再造乾坤的大师。”“莫公的工作方法,是查清历史文献记录,弄清沿革,从全园布局上进行分析,亲自研究、摄影、绘图、撰文,这种指导使我终身受益。”张锦秋说。

结束了在清华园的学习,张锦秋踏上了西行之路。这不仅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参加“三线”建设,她心中还装着求学时恩师沉甸甸的嘱托。

西安,北濒渭水,南依秦岭,周礼秦制,汉风唐韵。这座曾经“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的城市,过去是什么样子,未来又应该是什么样子?

西北建筑设计院年轻的设计师张锦秋心中埋下了一颗不断蓄积能量、等待破土萌发的种子。

上世纪50年代,西安成为国家的重点工业城市。改革开放后,西安进入新一轮快速建设期。

面对城市建设任务,张锦秋认为,西安应该在建筑设计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不是边关要塞的孤寂雄壮,也不是江南水乡的灵秀温婉。“西安,要突出周秦汉唐四段鼎盛时期和丝绸之路起点城市,定位‘千年古都’,是西安的独特之处。”

为新西安城市建设寻找风格,始于为华清池设计大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国际旅游者已不断关注这座历史古城。

“那时我作为带队干部,正在陕西省三原县给开垦农场的知青带队。我们院长找到我说,你在学校学过古建筑,来为这处旅游景点设计大门吧!”张锦秋回忆,“我觉得这个题目并不难,上大学时,学习的第一个课程设计就是设计公园大门。但当时我想,唐明皇杨贵妃的故事家喻户晓,所以这个大门应该有些‘不一样’。”

当时西安的古建筑大都是明清风格,而这一次,张锦秋认为给唐代名胜设计大门应该是唐代风格的建筑。有了这个想法,她查阅资料,构思设计,一个星期后交出了“作业”,又返回农场。等她再次回到西安,这座大门已经建成,而且收获了不少好评,她这才放下心来。

用心用情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中国迎来高速发展期,人们对建筑的实用性与审美性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张锦秋也在为这座城市塑造风格的路上愈行愈坚。

国家级大型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张锦秋设计团队接到的一个重点项目。“任务书上有一句话:博物馆建筑本身应该成为陕西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张锦秋说。

不仅如此,怎么将传统博物馆文物保管、藏品展示的功能,拓展到兼具文化交流、科学研究、社会教育,同时又能为人们提供更为舒适便捷的服务,也是设计团队面临的一大难题。

对此,张锦秋团队首先确定了其宏伟庄重的唐代风格基调,借鉴了中国传统宫殿建筑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空间特色,并采取了室内外空间穿插的布局,以开敞式庭院与封闭式小院相组合的方式,使展厅与公共服务设施主次有序又浑然一体。

自1986年开工建设,陕西历史博物馆历时6年建成。这组建筑的外观设计颇具中国审美意趣,成为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在西安钟鼓楼广场项目中,张锦秋再次尝试将传统与现代融合,并将市井百业与日常生活融入设计理念之中。

位于老城区中心位置的钟楼与鼓楼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两楼遥遥相望,晨钟暮鼓既是古代城市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成为当地的民间习俗。这一区域不仅是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会处,还集中着多家商场、老字号和许多地方特色小吃店。

在这一项目的设计中,张锦秋注重突出文物的标识性与百姓生活的便利性:以钟鼓楼的建筑形象为主体,保持两楼高耸、中间低平的空间特征。

关中传统民居风格建筑衬托着广场:一侧的绿化广场可以散步赏景;另一侧的下沉式广场则综合设置了商业街道和可以举办群众文化活动的“舞台”,创造出一个完整又富有历史内涵的城市公共空间。

张锦秋在建筑设计中坚持让历史留痕、文化留韵,用心用情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在旧城、保护区里不能盖现代的、不协调的建筑,而在发展区域则不是都要建成周秦汉唐风格。”张锦秋举例,“现在的高新区、经济开发区,可以按照新区功能来发展建设,盖高层建筑、现代玻璃幕墙,而在大雁塔旁、在城墙里就要有所限制。”

在充分尊重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张锦秋的设计就这样连接着历史与现代。如今,钟鼓楼广场等建筑已成为西安的文化地标。那个湮没在历史中的长安,在以张锦秋院士为代表的城市规划建设工作者的探索与坚守中,重新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摘自《时代邮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