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的《柔蜜欧与幽丽叶》

龙 飞

初次从网上看到1944年出版的曹禺译作莎士比亚剧本《柔蜜欧与幽丽叶》时,我对这个译名感觉有点不大习惯。因为通常都译成《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一通用名让读者更容易记住。早年翻译的文学作品,都会有各种译名,这一现象非常普遍。曹禺的译作属于旧译本,所以我对这个译名并没有太在意。 

近日,忽然发现曹禺这个不被我看好的译名,竟受到多位学界人士的赞叹。有人说:“柔”字表示柔和、柔美、温柔,而“幽”字则表示幽静、幽婉,这些都是美妙词语。作为戏剧大师,曹禺达到了音译和意译的完美结合。那位学者甚至为后来再版的曹译书名改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感到很不解,也很愤懑。 

还有一位读者也十分欣赏曹禺的这个译名。他认为,比起后来通用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柔蜜欧与幽丽叶”不是更符合戏剧本身那种甜蜜而芬芳的气质吗?

读到这些有识之士的评说,我的眼界顿时变得开阔,原来里面是大有学问的。曹禺对笔下的每一个字,都经过了苦思冥想,反复推敲。 

《柔蜜欧与幽丽叶》是曹禺翻译的唯一一部莎士比亚剧本。

曹禺译本还有两个值得称道之处。首先,它是我国莎士比亚戏剧的第一个“演出本”。莎士比亚的戏剧原本就是用来演出的。曹禺是位十分熟悉舞台的剧作家,少年时代在南开中学读书时就是“南开新剧团”的骨干演员,因此拥有极其丰富的舞台经验。1942年,他在四川应清华同学、导演张骏祥的邀请,翻译了《柔蜜欧与幽丽叶》。这个译本的目的是为了舞台演出,不仅要考虑语言的翻译,还要考虑舞台效果。过去我国一般译者都把莎士比亚的剧本作为文学作品来对待,唯有曹禺第一个将莎士比亚的剧本作为戏剧来翻译。在剧本的人物对白中,他添加了许多舞台指示——插入对人物、动作、情境的解释。所以他完成的译本,不需要做过多改动,就可以直接在舞台上使用。 

另外,曹禺在20世纪40年代翻译的这部作品,是我国第一个诗体莎士比亚戏剧译本。朱生豪、梁实秋等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用的都是散文体。莎士比亚戏剧原本是诗体剧,而散文体会冲淡原作的诗意,难以展现莎士比亚戏剧原有的魅力。我国几代翻译家怀揣一个伟大梦想——以诗体呈现莎士比亚原作。多年以后才出现卞之琳的诗体版《莎士比亚悲剧四种》(1988)。进入21世纪,终于有了方平主译的诗体版《莎士比亚全集》(2014)。 

曹禺译本既是第一个成功的演出本,并且还是第一部语言优美的诗体版。这册仅有170页的《柔蜜欧与幽丽叶》,却在我国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史、演出史和研究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原文刊载于《今晚报》2021年0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