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津走出的教育家梅贻琦

韩吉辰

著名现代教育家梅贻琦先生 

在天津三岔河口的南运河畔,有一条窄小的胡同梅家胡同。

根据《梅氏祖谱》记载:从梅汝钰开始,子辈为“茂”字,孙辈为“曾”字,重孙辈为“贻”字,再下为“祖”字。梅氏家族“贻”字辈兄弟,多为文化名人,著名现代教育家梅贻琦先生,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清华大学的“终身校长”

梅贻琦,于1889年12月29日出生于天津,是梅曾臣长子。梅贻琦是1904年天津南开中学第一期学生,其弟梅贻琳、梅贻宝也都是南开中学学生。

梅贻琦早年家境贫寒,主办天津南开学堂的严修、张伯苓曾对梅贻琦关爱、提携有加,梅贻琦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南开学堂,奠定了他日后学业有成的基础。因此,他对恩师严修、张伯苓先生很尊敬,怀有深切的感激之情。

一群人的黑白照片描述已自动生成

梅贻琦(中坐者)与留美同学合影 

1908年,19岁的梅贻琦离开天津,以优异成绩考入保定高等学堂,后“庚款”留学美国,1914年获电机工程硕士学位,回国后一度在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工作。当时,周恩来正在南开中学学习,经常到梅家找梅贻琦温习功课,有时候通宵达旦。梅贻琦长周恩来九岁,二人交往十分密切。

1915年,梅贻琦到清华大学任教,任教务长。1931年开始任清华大学校长,年仅42岁,一直到他去世,享年73岁,毕生贡献于我国近代教育事业,被誉为清华大学的“终身校长”。

上世纪30年代中期,在梅贻琦先生的管理之下,清华大学步入快速发展时期。梅贻琦先生的名言:“所谓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经过他多年经营,清华大学成为大师荟萃的一所世界名校。

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与南开大学三校合并成立“西南联合大学”,梅贻琦以校务委员身份负实际责任,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培养出许多日后的世界级优秀科学家和人文学者。其中杨振宁、李政道获得诺贝尔奖;赵九章、邓稼先等人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黄昆、刘东生、叶笃正、吴征镒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梅贻琦回到北平,积极筹备清华大学的复校事宜。1962年5月19日在台湾病逝。

最难忘的是家乡天津

1915年,梅贻琦开始在清华大学教课时,只有26岁,不少学生都比他年长。当时,清华还算不上现代意义的大学,只是专门为派遣留美学生而设立的预备性质的近代学校,一切课程的设置都以顺利留学美国为目的,据说当时清华大学最高班的程度,只相当于美国大学二年级水平……面对当时学校这样的环境,年轻的梅贻琦开始并不甘心情愿长期从教。

半年后放暑假时,梅贻琦回天津去见张伯苓先生,谈到当时学校的环境,表示对继续教书没什么兴趣,准备换个工作。张伯苓先生一脸严肃地说:“你才教了半年书就不愿意干了,怎么知道没兴趣?青年人要能忍耐,忍耐。回去,继续教书!” 梅贻琦照老师教导,老老实实回北京继续在清华任教,终其一生。这是他晚年对夫人韩咏华女士回忆的一段趣闻,梅贻琦的夫人韩咏华幽默地说:“这可倒好,你这一忍耐,几十年、一辈子下来了。”

韩咏华生于1893年,也是天津人,韩、梅两家是世交。韩咏华也是张伯苓的学生。韩咏华晚年回忆当时在天津学习的情形时写道:“女生上体育课时,要把通向男生院的门关上,因我年级最小,每次都被派去关门。另外,从女生这边隔着窗子也可以看到男生的活动,这样我就知道了月涵(梅贻琦)等人。”1918年,由严修、卞肇新为介绍人,梅贻琦和韩咏华订婚,次年结婚。梅贻琦最难忘的是家乡天津。

令人敬仰的现代教育家

梅贻琦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之一,我国教育学家、清华大学校友傅任敢对梅贻琦有一段很中肯的评价:“清华之所以成为国际闻名的大学,原因自然很多,可是梅校长的一生贡献,为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

梅贻琦的教育实践及教育理念,对中国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中国最著名的两所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都和梅贻琦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他在长达47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许多极有参考价值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并以此指导其教育工作,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丰硕成果。他的人格魅力以及个人修养,令人仰慕和敬佩,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近代中西两种文化在人格方面有机、完美、和谐的统一。

周恩来总理生前多次谈到梅贻琦,表示欢迎梅贻琦先生返回大陆。梅贻琦夫人韩咏华女士历经周折,最终于1977年从美国返回大陆在北京定居,受到党和政府热情接待,并被增选为全国政协委员。邓颖超专门请天津“狗不理”的名师做了一桌天津风味的家乡菜,宴请远方归来的韩咏华女士。韩咏华于1993年8月26日在北京去世,享年一百岁。

被誉为“清华大学永久的校长”的梅贻琦先生的铜像安置在清华大学图书馆中。

(原文刊载于《今晚报》2021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