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的清华人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我国科学技术奖励中的最高荣誉。根据1999年颁布实施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起设立,奖励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或者对维护国家安全做出巨大贡献的中国公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次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由国务院批准,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奖章、证书和奖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迄今共颁奖19次,2004年度和2015年度空缺,2002年度、2006年度和2014年度只有1人获奖,其余年度均为2人获奖。共有35人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其中有清华大学教师或校友10位。

黄  昆

2002年2月1日,江泽民主席为黄昆颁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黄昆与西南联大老同学杨振宁在一起。

黄昆(1919-2005),浙江嘉兴人。物理学家。荣获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44年研究生毕业于西南联大物理系。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首次提出多声子的辐射和无辐射跃进的量子理论、晶体中声子和电磁波的耦合振动模型、固体中杂质缺陷导致X光漫散射的理论等。从理论上预言了与晶格中杂质有关的X光漫散射,被称为“黄散射”,并在20世纪60年代获实验证实;其多声子跃迁理论,以“黄-里斯因子”而著称于世;还提出关于描述晶体中光学位移、宏观电场与电极化三者关系的“黄方程”和由此引伸的电磁波与晶格振动的耦合,即后来称为极化元的重要概念。他与诺贝尔奖获得者波恩合著的《晶格动力学》一书,一直是该领域内最具权威性的经典专著,对信息产业,特别是光电子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2010年,国际永久编号第48636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黄昆星”。

金怡濂

http://www.most.gov.cn/ztzl/gjkxjsjldh/jldh2002/img/pic1.jpg

2003年2月28日,江泽民主席为金怡濂颁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50年,金怡濂在清华读书时的“无线电原理”实验报告。

金怡濂(1929- ),天津人。计算机专家。荣获200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致力于电子计算机体系结构、高速信息传输技术、计算机组装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取得重大成就,先后主持研制出多种类型、各个时期居国内领先地位的大型计算机系统。90年代,担任“神威”巨型计算机系统总设计师,使我国高性能计算机峰值运算速度从每秒10亿次跨越到每秒3120亿次,实现历史性突破;随后继续领导新一代“神威”系统研发,使一系列关键技术指标进入国际领先行列,为我国巨型计算机实现跨越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2010年,国际永久编号第100434号小行星被命名为“金怡濂星”。

刘东生

http://image2.sina.com.cn/dy/o/2004-02-21/1077313742_sHaGA3.jpg

2004年2月20日,胡锦涛主席为刘东生(右)、王永志颁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本年度的两位获奖者均为清华校友。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12/498/150.jpg

西南联大期间,刘东生(左)与朱之杰(右)、徐煜坚(中)野外考察留影。

刘东生(1917-2008),天津人。地质学家、古脊椎动物学家。荣获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从20世纪50年代起,把风成沉积作用从黄土高原顶部黄土层拓展到整个黄土序列,提出有重要突破的“新风成学说”;又突破传统的四次冰期学说桎梏,为建立第四纪古环境变化的“多旋回学说”作出杰出贡献。参加及组织领导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工作,西藏希夏邦马峰、珠穆朗玛峰和南迦巴瓦峰地区以及新疆托木尔峰的高山科学考察,在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特别是黄土研究方面取得大量原创性成果。基于中国黄土解译了250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历史,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作出重要贡献。使中国在该研究领域跻身世界前列。2008年,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国际永久编号第58605号小行星被命名为“刘东生星”。

王永志

http://image2.sina.com.cn/dy/o/2004-02-21/1077313742_sHaGA3.jpg

2004年2月20日,胡锦涛主席为王永志(左)、刘东生颁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本年度的两位获奖者均为清华校友。

http://image2.sina.com.cn/jc/2004-05-19/U486P27T1D198792F3DT20040519092044.jpg

2004年5月18日,王永志(右)受聘担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院长,顾秉林校长颁发聘书。

王永志(1932-),辽宁昌图人。航天技术专家。荣获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学院,2004-2018年受聘担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院长。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年代,作为重要技术骨干参加我国第一代战略火箭和运载火箭研制工作;80年代,成为第二代战略火箭研制主要技术带头人,主持完成长征二号E大推力捆绑火箭研制,使中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一举由2.5吨提高到9.2吨,成功打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并为随后开展的载人航天工程提供了运载手段。先后担任航天工业部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航空航天工业部火箭系列总设计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等,主持参与中国战略火箭、地地战术火箭以及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为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作出重大贡献。2010年,国际永久编号第46669号小行星被命名为“王永志星”。

叶笃正

2006年1月9日,胡锦涛主席为叶笃正颁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022/96b45c43ef214190aa2a3d3f10a7a4e0.jpeg

1940年,叶笃正清华大学毕业照。

叶笃正(1916-2013),安徽安庆人。气象学家。荣获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作为中国大气科学界科研和教学的重要领导者、组织者和实践者,在动力气象大气环流、青藏高原气象学和模拟试验等气象科学的广泛领域内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他首先发现围绕青藏高原的南支急流、北支急流及汇合成为北半球最强大的急流,严重地影响着东亚天气和气候;开创了青藏高原气象学,为青藏高原气象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基础;创立了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为现代大气长波的预报提供了理论基础;创立了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创立了大气运动的适应尺度理论,在天气预报业务上有重要的应用;开拓了全球变化科学新领域,贡献了一系列科学思想,被称为“陆面记忆”,对现代气象业务事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2004年,荣获第48届世界气象组织奖,成为第一个获得“气象诺贝尔奖”的中国人。2010年,国际永久编号第27895号小行星被命名为“叶笃正星”。

吴征镒

2008年1月8日,胡锦涛主席为吴征镒颁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38年,西南联大时期的吴征镒在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留影。

吴征镒(1916-2013),江苏仪征人。植物学家。荣获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留校任助教。1940-1942年在西南联大攻读研究生。1942-1948年先后在西南联大、清华大学生物系任教。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首次提出和论证了中国主要植被类型的划分问题,奠定了全国植被分区的基础,论证了中国植物区系的三大组成和太平洋洲际间断分布在世界种子植物区系起源研究中的重要性,提出将青藏高原划为一个植物亚区与欧亚森林、欧亚草原、亚洲荒漠平行存在和独立发展的问题;参加并领导中国植物资源考察,是中国植物学家发现和命名植物最多的一位,改变了中国植物主要由外国学者命名的历史;参加和领导中国植物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为现代植物学在中国的发展、中国植物学走向世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植物资源的持续利用,作出基础性、开拓性、前瞻性的重要贡献。2011年,国际永久编号第175718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吴征镒星”。

吴良镛

2012年2月14日,胡锦涛主席为吴良镛颁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123/478/686.jpg

2021年3月31日,吴良镛在“国匠:吴良镛学术成就展”上致辞。

吴良镛(1922-),江苏南京人。建筑学家。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46年起在清华大学建筑系任教,曾任系主任。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新中国建筑教育奠基人之一,为中国城乡建设领域培养了大批骨干人才。创建中国人居环境科学,建立以人居环境建设为核心的空间规划设计方法和实践模式。运用这一理论,他成功开展了从区域、城市到建筑、园林等多尺度多类型的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主持设计曲阜孔子研究院等建筑,创造出一批传统文化内涵和现代艺术整体性相统一的建筑。主持完成北京菊儿胡同四合院工程,推动了从“大拆大建”到“有机更新”的政策转变,获“世界人居奖”。主持开展京津冀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有力推进了城乡建设的科学发展。提出“广义建筑学”和“人居环境科学”理论,被写入第20次国际建筑师大会通过的《北京宪章》。2016年,国际永久编号第9221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吴良镛星”。2018年,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郑哲敏

2013年1月18日,胡锦涛主席为郑哲敏颁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47年冬,郑哲敏(左一)与兄长郑维敏(右二)及同年留校工作的电机系助教等在清华宿舍外合影。

郑哲敏(1924-2021),浙江鄞县人。爆炸力学与应用力学家。荣获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4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1947-1948年在清华大学机械系任教。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作为中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阐明了爆炸成形的机理和模型律,解决了火箭重要部件的加工难题;与合作者一起提出了流体弹塑性理论,建立了穿破甲的动力学模型与相似律,奠定了爆炸加工、水下爆炸筑堤等工程技术科学基础,并为我国首次地下核爆当量预报作出贡献,在国防安全与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长期主持力学学科发展规划的制定,在非线性力学、材料力学行为、海洋工程、环境力学等方面倡导建立了多个新的力学分支学科,与合作者所提出的压痕标度关系及确定硬度和弹性模量的新方法在国际上被广泛引用,被称为C-C方法。2016年,国际永久编号第12935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郑哲敏星”。

刘永坦

2019年1月8日,习近平主席为刘永坦颁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刘永坦院士在工作中。

刘永坦(1936-),湖北武汉人。电子工程专家。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56-1958年在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学习。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作为我国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奠基人,对海远程探测技术跨越发展的引领者,带领团队致力于对海远程探测技术的研究,成功实现了对海新体制雷达理论、技术和工程应用的全面自主创新。20世纪80年代领导建成了我国第一部对海新体制实验雷达,创建了完备的理论体系,攻克了系列关键技术,成功首次完成了我国对海面目标的远距离探测实验,实现了我国对海探测技术的重大突破。90年代主持国家“863计划”重大研究项目“逆合成孔径实验雷达”,发展了运动补偿理论,并针对大带宽信号与系统提出了新的补偿理论。成功研制出我国唯一具备全天时、全天候、超视距、海空兼容对海探测能力的雷达装备,使我国对海远程预警技术水平步入国际前列,核心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王大中

2021年11月3日,习近平主席为王大中颁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王大中院士在反应堆研制现场。

http://pic.people.com.cn/mediafile/pic/BIG/20211103/67/9145400719693929923.jpg

2021年11月3日,王大中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代表全体获奖人员发言。

王大中(1935-),河北昌黎人。核反应堆工程与安全专家。荣获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留校工作,曾任清华大学核研院院长、总工程师等,1994年至2003年任清华大学校长。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实现反应堆固有安全的带头人,主持研究、设计、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一体化自然循环压水堆“5兆瓦低温核供热堆”和世界上第一座具有固有安全特征的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并大力推动以上两种先进反应堆技术的应用。领导清华大学核研院核能研究团队以提高核能的安全性为主要学术理念,持之以恒、不断创新,让我国固有安全核电技术领跑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