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锦铎
(1996级研 人文)
稍具现代文学史常识的人都知道,闻一多(1899—1946)与梁实秋(1903—1987)在清华学堂学生时代是志同道合的挚友,以此为起点,二人的事迹、行迹多有重合和交集,并保持了长期的友谊。梁实秋先生之女梁文蔷所著《春华秋实——梁实秋幼女忆往昔》“家中新发现的闻一多海外遗痕”一节,刊出闻一多先生致梁实秋手书便笺一页,为此前所未见。现将便笺稍加释读,请方家教正。
实秋:临行事忙,文章还是赶不完,现将前一部分奉上,余俟到家后准寄来,顺
候
年禧
多
便笺写在“清华学报稿纸”上,未署日期,梁文蔷女士认为“大约写于1921年参加清华文学社时。”[1]
从便笺用纸上看,可以肯定便笺是闻一多学生时代在校期间写的。《清华学报》于1915年12月创刊,为文理综合性学术杂志,1920年春停刊前共出五卷,中文版和英文版交替出版,学报编辑分为教师和学生两部分。[2]1919年2月闻一多被指定为学报的中文编辑,并于1920年春被学校指派继任学报总编辑,“总编辑赵君学海满任,校中派闻君多继任,闻君复因事辞职,校方一时未能再派,故学报进行遂停顿。”[3]此为《清华学报》的第一次停刊。1924年6月学报复刊的时候,闻一多已经离校赴美。作为曾经的《清华学报》编辑,闻一多手头上还留有学报的稿纸,这很好理解,也很正常。
从便笺时间标识上看,“年禧”作为祝贺旧历新年的习惯用语,表明便笺是闻一多在年关临近、寒假离校前写的。闻一多年谱资料显示,因为寒假时间较短,在清华学习生活长达十年的闻一多寒假离校只有一次,即在1922年的寒假奉父母之命返家完婚。这个假期他离校时间很长,返校前还有陪新婚夫人到武汉探亲等活动。1922年2月6日,学校新学期开学,3月17日梁启超先生应清华文学社邀请,做题为《中国韵文里所表现出来的情感》的演讲,闻一多其时还在从武汉返回北京的路上,以致错过了聆听演讲的机会。[4]通过以上考察,把闻一多这通便笺的日期定在寒假放假前后较为妥当。查清华学校1921——1922年度校历,本年寒假时间为1月19日至2月5日,[5]便笺系日当在1922年1月19日左右。
从便笺内容上看,闻一多说的是自己赶写一篇文章的事。从语境分析,他在寒假前就已经启动这篇文章的撰写,只是因为“临行事忙,文章还是赶不完”,只能把前一部分留下,剩下的一部分待返家后写完再寄给梁实秋。我们可以考察他在返家后的写作活动来了解他所说的“文章”及这篇文章的写作进展。1922年3月8日,仍在家乡湖北浠水的闻一多赋诗一首《蜜月著<律诗底研究>稿脱赋感》,抒发在蜜月完成论文《律诗底研究》的心情。[6]此文是现在所知闻一多在1922年寒假期间完成的唯一一篇文章,也就是便笺中所说的“文章”。现存《律诗底研究》手稿共59页,分7章21节,参考书目20种。[7]正因其篇幅较大,也是闻一多寒假离校前“赶不完”的原因所在。据此我们可以确定,便笺既反映了《律诗底研究》的写作进展状况,也反映了闻一多为了让梁实秋“先睹为快”所设计的后续办法。
至于《律诗底研究》的后一部分是不是如便笺所说寄给了梁实秋,限于史料我们不得其详。值得注意的是1922年6月19日、6月22日,已经毕业准备出洋的闻一多致信梁实秋,列出其正在进行的写作计划,提到要“校订增广《律诗底研究》。”[8]1922年10月30日,已到美国的闻一多又致信吴景超、梁实秋,信中一段专为回应他们对此文的关切:“《律诗底研究》及其他稿子尚待整理,离出版之期还早着呢。”[9]由此可知,在闻一多去国之前,吴景超、梁实秋等同学密友都读过这篇文章,在闻一多留美之后,他们还持续关注此文的修订情况。
诚如梁文蔷女士所言,闻一多撰写《律诗底研究》的背景与清华文学社成立后的活动密切相关。1921年11月20日,以研究文学为宗旨的清华文学社成立,闻一多、梁实秋、吴景超等十四人是文学社的最初成员。在成立会上,明确了清华文学社的活动方针和组织架构,“进行方针,大约有两种,一种是研究报告,一种是请人演讲。”[10]“通过三组进行:诗组、小说组、戏剧组。……诗组领袖是闻一多,小说组领袖是翟桓,戏剧组领袖是李迪俊。”[11]1921年12月2日文学社召开第二次常会,讨论闻一多所作“诗的音节问题”的报告,“由闻一多报告研究的结果,闻君对于一般无音韵之新诗及美国新兴之自由诗加以严重之抨击,报告后略有辩难。”[12]闻一多为这次报告所拟定的提纲《诗底音节的研究》(英文手稿)现在尚存,这个提纲和其后《律诗底研究》的撰写,可视为闻一多履行“诗组领袖”职责,贯彻文学社成立之初制定活动方针的实际举措。
有研究认为《律诗底研究》似为《诗底音节的研究》的姊妹篇,“可能是五四运动以后,较早用新的方法,系统研究中国诗歌的民族传统的长篇著作。”[13]闻一多似乎也很看重这篇文章,从前述致吴、梁的信中可知,他曾将此文带到美国,以便随时修订整理。后虽几经修改,此文在闻先生生前并未发表。
梁文蔷女士所公布的闻一多致梁实秋便笺,就时间而言,在迄今保存下来的闻一多致友朋书札中是最早的一通,也是学生时代的闻一多“以文会友”的重要见证。便笺的公布,有助于我们深化对清华文学社早期活动的研究,也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了解近一个世纪前青年闻一多的生活和写作状况。
赵锦铎:1996—1999年在人文学院历史系读研。从事教育工作。
注释:
[1]梁文蔷著:《春华秋实——梁实秋幼女忆往昔》,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13页。
[2]详见姚远、杜文涛:《<清华学报>的创刊及其历史意义》,《编辑学报》2006年第2期,第90页。
[3]《本校一年来大事记》,《清华周刊第六次临时增刊》1920年6月。转引自闻黎明、侯坤菊编著,闻立雕审定:《闻一多年谱长编》(上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93页。按:以下此书简写为“《长编》(上卷)”。
[5]《校闻:学校方面:校历(民国十年至十一年)》,《清华周刊》1921年第227期,第12—14页。
[8]闻铭、王克私编:《闻一多书信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9—35页。按:以下此书简写为“《书信选集》”。
[10]《校闻》,《清华周刊》第227期,1921年11月25日。转引自《长编》(上卷),第147页。
[11]《清华周刊》第228期,1921年12月2日。转引自《长编》(上卷),第147页。
[12]《校闻》,《清华周刊》第229期,1921年12月9日。转引自《长编》(上卷),第1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