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与邓稼先的一封信

922日,在杨振宁先生百岁华诞庆祝会上,杨先生讲话时深情回忆起邓稼先写给他的一封信,表示邓稼先是他“最亲近的朋友”,并回应了当年邓稼先在信的末尾写下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的瞩望。连日来,很多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那么,为什么杨振宁先生称邓稼先是自己最亲近的朋友?邓稼先的原信又有哪些内容?你可知道杨振宁还曾亲笔写过一篇介绍邓稼先生平的散文,并被选入中学课本?

 

杨振宁                                             邓稼先

杨邓两家,其实堪称世交。两家的祖籍均为安徽,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和邓稼先的父亲邓以蛰是清华大学的同事和好友,杨振宁和邓稼先先后进入北京崇德中学读书,而后又成为西南联大的校友,毕业后先后赴美学习深造……后来两人都成为著名的物理学家,一位是享誉世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位是中国功勋卓著的“两弹元勋”。

1929年,杨武之夫妇与儿子杨振宁。

杨振宁祖籍安徽肥西,1922年生于合肥。父亲杨武之是我国著名数学家,曾赴美留学,归国后于1929年受聘为清华大学教授,举家赴北平,居于清华园西院11号。杨振宁入读教员子弟学校成志小学,在清华园度过了留下美好记忆的童年时光,还被送个绰号“杨大头”。1933年小学毕业后,杨振宁入读北京城内绒线胡同的崇德中学。

邓以蛰夫妇与长女邓仲先(后排中)、次女邓茂先(后排左)、长子邓稼先合影。

邓稼先1924625日出生于安徽怀宁县。父亲邓以蛰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之一,曾先后留学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回国后于1928年受聘为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邓稼先在出生8个月后,就随母亲和两个姐姐来到北平,1936年也考入了崇德中学初中二年级就读。因为性情憨厚、忠实厚道,少年时期的邓稼先被大家起个外号“老憨”。

据《杨振宁传》(杨建邺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出版增订本)记载,由于邓稼先进崇德中学以前家住北平城里,所以杨振宁原先并不认得邓稼先。但自从两人成为崇德中学不同年级的同学后,“大头”和“老憨”成了好朋友,常常在一起聊天、一起玩耍。

抗战爆发后,清华、北大、南开合组为西南联合大学。杨武之到昆明,继续担任西南联大教授,而邓以蛰因病滞留在北平。1938年秋,杨振宁以高二学历参加招生考试,被西南联大录取,先是考入化学系,后转读物理系,1942年毕业后继续攻读研究生,直到1944年完成学业。邓稼先也于1941年进入西南联大物理系学习,直到1945年毕业。两人在昆明西南联大,再度成为不同年级的同学。

1949年夏,杨振宁(左)、邓稼先(中)、杨振平摄于芝加哥大学。

研究生毕业后,杨振宁考上公费留美生,于19458月赴美留学,1948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而后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邓稼先大学毕业后回到北平,受聘到北京大学物理系任助教,还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大教职工联合会主席,而后也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1948年秋与杨振宁的弟弟杨振平同船赴美,当年10月进入普渡大学研究生院学习。他成绩优异,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于19508月获得博士学位。两人在美期间虽不同校,但一直密切联系、常有来往,保持了深厚的友谊。据《杨振宁传》记载,冯友兰曾在一封信中说,杨振宁在美国时“不但成绩好,而且能省下钱帮助他家用,又把杨振平也叫去,又帮助邓稼先的费用。”

杨振宁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进行了一年多的博士后研究,而后继续留下工作。他先后创立了“杨-米尔斯规范场”论,提出了“杨-巴克斯特方程”,并与李政道一起因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而荣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64年,杨振宁加入美国籍。1966年后,到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任爱因斯坦讲座教授。邓稼先于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后不久,就与百余名留学生一起回到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投入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建设。1958年后,他隐姓埋名,参与领导原子弹、氢弹研制工作,先后担任二机部九院理论部主任、副院长、院长等,曾领导完成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组织领导和亲自参与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试验,作出重大贡献。由于当时东西方冷战和两弹研制工作严格保密,杨振宁和邓稼先从此天各一方,长时间失去了联系。

1971年首次回到新中国访问,与邓稼先(左一)、王承书(左二)、张文裕(右一)在友谊宾馆合影。

1971年,杨振宁抓住契机,辗转法国,回到新中国访问,成为最早一位访问新中国的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他开列了希望会见的人员名单,好友邓稼先位列其中。在北京,杨振宁和邓稼先终于相会。周恩来总理于84日会见并宴请杨振宁,邓稼先和吴有训、竺可桢、钱学森、朱光亚、周培源、华罗庚、王竹溪、张文裕、王承书、黄昆、黄宛、钱伟长等科学家陪同会见,其中许多人是当年他俩在西南联大的老师或同学。按照预定计划,杨振宁访问北京后乘飞机前往上海,而后从上海飞回美国。就在首都机场登机前,杨振宁向前来送行的邓稼先提出了关于中国的原子弹研制是否有外国人参与的问题。邓稼先经过请示上级组织,正式给杨振宁写了一封信,在杨振宁回美国前送到上海,信中明确表示没有外国人参与我国任何有关制造核武器的工作。读罢这封信,杨振宁热泪盈眶。也正是在这封信的末尾,邓稼先改写了一句中国著名的诗句,真诚地寄语好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

1974年,杨振宁又一次回国时,与黄昆、邓稼先、黄宛、周光召(从左至右)游览颐和园。

上世纪70年代,杨振宁又多次回中国访问,几乎每次都与邓稼先见面,邓稼先还多次参加周恩来、叶剑英、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会见和宴请杨振宁的活动。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谈起这段往事时还曾坦言:“1971年,杨振宁首次回新中国,他救了邓稼先,还救了一大批中国搞核武器的人。”原来,由于“文革”影响,在原子弹研制中的科学家当时也受到了严重冲击,邓稼先与于敏、陈能宽等多位科学家和技术人员被送到大西北某地的学习班学习,甚至因为会外语,被诬陷为美苏特务。就在此时,回到新中国的杨振宁提出要见邓稼先,周总理对有关人员下令,必须“赶紧把邓稼先找着,让邓稼先在京接待杨振宁”,就这样邓稼先脱离了险境,之后那个所谓的学习班也解散了,科学家们回到了两弹研制的岗位。

19866月,杨振宁到医院看望邓稼先时合影。

令人惋惜的是,1979年的一次爆炸失败后,为找到真正原因,邓稼先一个人走进原子弹被摔碎的地方,受到严重辐射伤害,罹患直肠癌。1986年年中,杨振宁回国访问,两次到医院看望邓稼先,第一次探望时,邓稼先精神还好,两人分别时还在医院走廊留下了一张合影。1986729日,邓稼先不幸逝世,杨振宁悲痛不已,立即发来唁电。19871023日,又一次回国访问的杨振宁来到八宝山为邓稼先扫墓,他眼含着热泪面对邓稼先的遗像肃立默哀,鞠躬致悼。随后,邓稼先夫人许鹿希按照邓稼先临终前的遗愿,将一盒写着“振宁、致礼存念:稼先敬留”的安徽出产文房四宝赠送给杨振宁。1992年,新华出版社出版《两弹元勋邓稼先》一书,杨振宁为该书作了代序,其中说道:“稼先为人真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19936月,杨振宁又为香港一本杂志撰写了《邓稼先》一文,文笔流畅、感情真挚,《人民日报》于当年821日转载,2016年被收录为教育部审定、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课本七年级下册第1课。

《人民日报》19871024日刊发新华社报道《重洋万里隔不断 天窗友情胜兄弟 杨振宁到八宝山为邓稼先扫墓》。

同为清华大学的杰出校友,邓稼先以身许国,为核科技事业的发展和祖国的强大奉献了一生,为清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杨振宁以一系列世界级的科学成就,“帮助改变了中国人自己觉得不如人的心理作用”,近半个世纪以来,又以自己的特殊身份和经历,为了中国以崭新的面貌走向世界,作出了一系列特殊的努力:他呼吁中美建交,资助中国学者赴美深造,带动中外学者交流互访,在广州、天津、香港等地兴建多个高层次研究机构,1997年亲自策划和参与创建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2000年正式受聘为清华大学教授,2003年回到清华园“归根”,2015年决定放弃美国国籍……为培养和延揽人才、推动中国科技发展和中外学术交流,杨振宁先生作出了他人难以替代的重要贡献。

在百年诞辰的庆祝会上,杨振宁深情回顾起1971年邓稼先写给他的信,特别是末尾的两句诗,他深有感触而又无比欣慰地说:“我觉得今天五十年以后,我可以跟邓稼先说: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我可以很自信地跟你说,我这以后五十年是符合你“共同途”的瞩望,我相信你也会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