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本栋、萨支唐:父子院士与他们的家族

作者:萨苏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6-5

    中国科学院是中国最优秀科技人才的集结地,特别是它的“院士”头衔,普遍代表了这一领域中国最高的学术成就。不过人们很少注意到,中科院还有一批同样出色的外籍院士,他们也为中国的科技进步提供了大量帮助。

    萨支唐,便是这样一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0年他获得这一称号的时候,也实现了其家族的一个传奇——父子两代先后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说到这里,还要提一下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一词的来历。中国科学界使用“院士”一词还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民国时代,中国的最高科技研究机构是中央研究院,而在1928年这一机构成立时,并没有院士的称谓。理由据说十分可笑,是因为当时国外院士(Academy)一词,我国的翻译人员不知道应该如何翻译,开始有人居然翻译成“学侣”,或者“院侣”,不禁让人联想到修道院的“洋和尚”。就这样,中国科学界一直没有“院士”的头衔,直到抗战胜利,对外交流越来越多,有人又重新谈起这个问题。此时,刚刚卸任厦门大学校长的物理学家萨本栋,被朱家骅推荐,担任了中央研究院的总干事,听说此事,萨先生灵机一动,便发明了“院士”一词,结果竟然被一致通过。1946年,中央研究院第一批授予陈省身、华罗庚等8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头衔,萨本栋先生也是其中之一。

    萨本栋院士,便是萨支唐的父亲,而萨支唐,同时还是美国国家工程院的院士,中国台湾地区“中研院”的院士,所以可称为三地两代院士了。

    有意思的是,这两代中国科学院院士的研究方向,还是相辅相成的。

    萨本栋先生,是著名物理学家,专业在电机工程,曾创造性地将并矢方法和数学中复矢量应用于解决三相电路问题,得到当时国际电工界的高度评价。对各种真空管的性质和效能也有极好的研究。他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版的《普通物理学》被当时的大学广泛采用。

    而生于北京的萨支唐先生,1956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在美国长期任教于佛罗里达大学,致力于半导体器件和微电子学研究,对发展晶体管、集成电路以及可靠性研究作出了里程碑性质的贡献。曾获半导体工业协会(SIA)最高奖(1998)等多项奖励。

    从电机到微电子,都代表着他们所处时代科技界最关心的课题。

    萨本栋和萨支唐,都属于清末以来便在中国近代史上不断留下印记的一个特殊家族——雁门萨氏。

    雁门萨氏,蒙古族,发祥于西域色目人“答失蛮氏”,因其家族先祖、元代名臣萨都剌生于山西雁门而得族名。后迁福建福州,至21世纪已传22世,萨本栋和萨支唐分别为其第十八和第十九代的佼佼者。

    萨氏门中,在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人物是曾经担任过民国海军总长、代理国务总理的萨镇冰。他是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院的毕业生,代表了洋务运动中第一代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萨镇冰在甲午战争中担任北洋水师康济号练习舰舰长,曾在刘公岛海战中与日军浴血奋战。萨镇冰堪称民国政界人物中的寿星,抗美援朝志愿军入朝作战之际依然在世,曾作诗为贺。他也是萨本栋的堂叔祖父。

    萨氏一门,到萨本栋这一代如爆发一般产生了一系列科技界的精英人物,除了萨本栋之外,还有中国有机化学的奠基人之一萨本铁,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优秀研究员萨本茂等,此外,萨本远、萨本通、萨本祈等也都是自己行业中颇有名气的学者。到了萨支唐这一代,他的大哥萨支汉也是知名数学家。

    而在萨支唐之后的一代,萨氏依然在不断贡献着新的科技人才,如萨百里、萨百伦等。一个家族为人类的科技事业做出如此重大贡献,可说是相当罕见的,也可以称作中国科技界的一段传奇与骄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