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旦的试卷


    著名学者潘光旦(1899—1967),生于江苏省宝山县(今属上海市)。原名光亶。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民族学家。1913年入北京清华学校。1922年毕业后赴美留学,入达特茅斯学院,1924年获学士学位;同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获理学硕士学位。1926年回国后至1952年,先后在上海、长沙、昆明和北京等地多所大学任教授。曾先后兼任清华大学及西南联大教务长、社会系主任以及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等职,1952年潘光旦调入中央民族学院,主要从事少数民族历史的研究。

    汪鸾翔先生在1918至1928期间,在清华学校教授国文、哲学、文学史等课程。在汪先生的遗物中有潘光旦的“哲学三”考卷一份,现发表出来,供大家参考研究。

    这次考试日期应该是在1921年9月12日。汪鸾翔先生的《炳烛斋日记》记载有:

    “早九钟由黄家至清华园,十点一刻上堂考哲学三,下午在校无事”。

    这次考试应该属于1920-1921学年下学期的期末考试。因为1921年6月11日全校学生大会议决全体罢课,以声援北京八校教职员索薪斗争,并且罢考,所以在1921-1922学年的开学初补考。潘光旦是属于1922年毕业的壬戌级,所以潘光旦是在高三级时选修“哲学三”的。

    在汪鸾翔先生的遗物中还有一份姚永励的试卷,是同一次考试的试卷。姚永励(1900—?),字叔高,浙江嵊县人。早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赴美留学。耶鲁大学文学士(A.B.)(政治经济学专业),1926年芝加哥大学法律博士(J.D.)。回国后任东吴法学院教授、复旦大学商法教授、上海法学院教授。中国1929年票据法起草者之一。姚永励属于1921年毕业的辛酉级,因为该年级学生罢考,全部留级一年。姚永励是在高四级时选修“哲学三”,所以试卷封面上写的是高四级。

    这次考试的试题有二题:

    (一)孔学中含有九流学说,能详举以对否。

    (二)孔学不振原因何在,欲恢复之其法奚若,试详说之。

    潘光旦的考分是中,姚永励的考分是上。

    教师是汪巩庵,即汪鸾翔先生。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ad62b2e70102wvg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