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艳 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16/5/22
5月15日,距离高考只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三百多位考生家长走进北京化工大学,接待他们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一如既往的,他要告诉大家化工是多么让人着迷的行业。
这是谭天伟进入这个行业的第35年,从1981年进入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开始,他便选定生物技术作为研究方向,远赴德国和瑞典求学,选择回国做一个能当“主人翁”的科学家,来到科研条件艰苦的北化……在关键节点上,谭天伟始终都遵循着一套自己的标准,“我希望在一个适合我的环境,做我擅长的事,并坚持下去”。
做科研,要“顶天立地”
在生物化工领域谭天伟是响当当的人物,他2011年当选工程院院士,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这些闪亮的光环背后是日复一日的耕耘。谭天伟的学生、北化教授陈必强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老师最常提醒他的便是做科研一定要顶天也能立地,即一方面要紧跟前沿,站在战略高度推动整个行业的研究,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考虑科研成果在产业中的应用。
谭天伟做的研究:生物增塑剂、生物柴油和生物制PX等都处在行业前沿,是能影响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领域。另一方面,他带领的课题在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上成绩突出,同一项技术有时被几家企业争相应用。这缘于他们在立项时“既要前瞻性、又要产业化可行”,不仅注重技术指标,同时看重经济成本。
谭天伟说,这样的科研风格主要得益于他的三位导师:清华大学的导师沈忠耀教授鼓励学生做自己想做的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德国的导师极其注重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可能性;瑞典导师特别注重创新,跟学生交流,第一句总是问:“你做了什么创新?别人做过没有”,如果答案是有人做过,那么“再想想”。
当校长,要“能文能武”
给本科生上课的高校校长并不多,谭天伟是其中之一。他的《生物工艺学》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及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教育部将课程放到网络上让更多人共享,受到校内外学生的广泛欢迎。
苏海佳是北化侯德榜工程师学院院长兼教务处常务副处长,她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这些年因为外界对化工研究多有误传,导致一些学生入校以后就想转专业。“还好我们有谭校长,同学们入学时,谭校长会承担第一堂课,这堂课讲完了同学们便不想转系了。”苏海佳笑着说。
在谭天伟看来,校园里的科研与创新必须是以学生为核心的,所以创新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师生间的互动。他倡导教育教学的“三个转变”:第一就是转变学习方式,由“教为主”向“学为主”转变;他号召科研人员都克服时间困难和科研压力走上讲台,走到学生中间,着力推动“课堂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鼓励教师探索学生成绩的多种评价机制,“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和过程评价结合”转变。
校长的行政事务、走上讲台前的认真备课要占去谭天伟的大部分时间。“基本上周一到周五是满的,有时为了节省时间,中午在食堂买个‘煎饼’一边吃、一边备课。但周末是我的科研时间,我的学生们有点辛苦,为了配合我的时间,他们周末是要工作的”。谭天伟说。
“抠门”院士不抠门
谭天伟有个外号叫“抠门”院士,缘起于他早年到北化工作时条件困顿,坐着公交车去采购实验耗材,有时买的是危险化学品,不能乘坐公共交通,他便蹬着三轮来回跑,最长的一次,蹬了三小时三轮才到学校。
他的学生以此为荣,对他的“抠门”事迹津津乐道,比如他的办公室总是有点寒酸,比如他最常出现在哪个食堂吃饭……但是,谭天伟在有些方面却是大方的,让学校师生参加国际会议开阔视野,他愿意“下血本”。
谭天伟早年被公派留学的经历让他受益良多。成为校长后,谭天伟引进许多海外人才,也把学校的师生以各种形式送到海外进行访学或是联合培养。一位老师告诉记者,学校在北京的高校里资金不算多,但在这件事情上是“花了大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