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海豚出版社社长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14-10-03
1944年许渊冲入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时摄
1949年,巴黎联大校友在香榭丽舍欢迎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左2为梅贻琦,左4为许渊冲。
《许渊冲文集》 许渊冲著 海豚出版社
仰望寥寥星空,我想到一位“跨时代”的老人,他的学术成就,既属于那个时代,更属于这个时代。他身上笼罩着天才与大师的光环,依然给那暗淡的天空,涂上一抹亮色。他就是许渊冲!
天才的存在
当然,有人会说,归根结底,许先生的存在,还应该是那个时代的余绪。这也没错,重要的是在这个时代,许先生并没有停止他奋进的脚步,他更是一位新时代的英雄!2003年,许光锐在评价西南联大的优秀学生时说,那时培养的人才,物理系的代表是杨振宁,数学系是王浩,中文系是汪曾祺,外文系原来是查良铮(穆旦),可惜他死得太早,现在许渊冲超过了他。
永驻的青春
我动了为许先生出版全集的念头。于是我们商定,先出版《许渊冲文集》,为此申报“国家出版基金”,预计出版20余卷。不久我们申报成功,获得100多万元资助。没想到进入工作后不久,我们就发现,许先生创作文字量巨大,光是译文部分,就已经达到1000多万字,构成27卷了。没有办法,我们只好打着“文集”的旗号,先出版“译文集”。如果有能力,再接着申请资助,接续文集的出版工作,将许先生其他著作纳入其中。
另外我们还与许先生商定,出版两本小书,一是《经典英译古代诗歌1000首》十册,此书面向两类读者,一是面向外国人,再一是面向国内许多幼儿园、学校,他们知道许先生的翻译靠得住,因此书销得很好,已经再版。再一是《丰子恺诗画,许渊冲英译》,丰子恺诗配画意境优美,其中许多诗词,许先生都已经译成英文了;这次又请许先生将未译部分补齐,构成一本绝美的小书。
高傲的智者
照君女士也谈到许先生的个性,说他把学术研究看得比生命还重。许先生的名片上印着“书销中外六十本,诗译英法唯一人”。有人会觉得他有些狂妄,不是谦谦君子。在编辑他的文集时,我发现,其实许先生是一位非常讲道理的人,遇事心平气和,见不到半点火气;但在讨论学术问题时,他却主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丝毫不要隐瞒自己的观点。
许先生很尊重傅雷先生的作品和翻译理论,但是他认为傅雷的思想还需要发展,况且傅译并非无懈可击。比如《高老头》,傅译第5页中写道:“你可以看到一个晴雨表,下雨的时候有一个教士出现。”许先生在法国见过这种晴雨表,表的上方有一个小顶篷,天晴时折起,下雨时顶篷自动伸出。顶篷的法文是capucine,教士的法文是capucin,只有一个字母不同,可能是巴尔扎克笔误,也可能是印刷错误,傅译却错上加错了。还有《高老头》最后一页上,傅译:“他(欧金)的欲火炎炎的眼睛停在王杜姆广场和安伐里特宫的穹窿之间。”许译:“他的眼睛贪婪地注视着汪汤广场上拿破仑的胜利标柱,一直望到残废军人院这位英雄的死亡之宫。”两者相对照,傅译漏掉了拿破仑墓地的描写,因此读者也就无法理解欧金为何有那样的目光了。
还有,许先生多次与杨振宁讨论翻译的科学风格与艺术风格问题,杨先生翻译杜甫诗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许先生认为翻译十分准确,但属于科学风格,比如他将“文章”直译出来,但杜甫没写过多少文章,所以应该译为“poem”,这就是艺术风格了。另外,许先生在重译《红与黑》时,将此前的几种译本加以比较,批评其中两个译本句法不地道,一句话中出现两三个“的”字,不像是一个作家写出来的句子。
许渊冲的风格,坦率而讲道理。有时,他会表现出一种霸气。他说中英互译很难,是英法互译难度的10倍,中国人只能将这个最难的翻译承担下来;他说中国人不应该自卑,应该把翻译提高到创作的地位,建立中国学派的译论;他说中文的优点不在严谨,而在诗性,所以在翻译文学方面,一定会胜过西方一筹;他说《楚辞》是中国文化的一座高峰,是最强音,而散体翻译却把它变成山峦或大合唱了,只有他有韵有调的翻译,才能表现它的意美、音美和形美;他说重译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它可以使我们的翻译水平,在竞赛中得到提高,所以直到现在,他还在重译《莎士比亚全集》,并且自信他的译本一定会超过朱生豪或梁实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