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约翰与清华

作者:冯茵  来源:《北京文史》,2012年第1期•总第40期

50年代在清华园骑车的马约翰

    马约翰(1882-1966),福建厦门鼓浪屿人,我国近代著名的体育教育家、活动家。执教清华半个世纪,是清华体育教育的开拓者,更为中国的体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被誉为“体育界的一面旗帜”。   

    1911 年,马约翰毕业于有着优良体育传统的上海圣约翰大学。三年后,他就聘清华学校,从此安家在美丽的清华园。马约翰和夫人戴涟共育有四子四女,父爱如山,在他的影响下,子女们都酷爱运动。怀揣“体育救国”的愿望,马约翰选择体育为工具,将毕生精力献给清华,献给体育教育事业。

体育是养成完整人格的最好工具

    马约翰最初教授化学、英语,出于对体育的热爱,改任专职体育教师。当时清华规定,在校服务五年,可以带薪享受学术休假一年。1919年、1925年,他两度赴美,在有着悠久历史并以培养体育人才而著称的春田学院进修,而后将春田的注重“精神、思想和身体的全面发展”的理念带回清华。第二次春田之行,他攻读体育教育专业硕士学位,完成了在我国体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硕士论文《体育的迁移价值》,其观点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体育思想的里程碑。

    众所周知,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的文化是由哲学和文学奠基的。遗憾的是,中国没有足够机会去认识体育的重要性和其深远意义。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社会在充分肯定体育竞技、休闲和娱乐价值的同时,仍始终仅把其对人体的健身作用放在首位。

    而马约翰的体育思想中,始终贯穿着体育能够使身体、心理、人格共同发展完善的理念。《体育的迁移价值》从生物科学和社会科学角度阐述体育的作用,强调体育为教育之重要部分,具有建树人格的重要作用,通过运动能够培养青年人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良好习惯;强调社会功能是体育最显著的功能,学生的友爱、协作、联合、交往通过体育活动联系在一起。体育不但促进人的身心健康,还能够使人形成协作意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塑造奋发进取的精神。体育可以培养出具有崇高性格和领导能力的青年人,青年人通过运动训练获得良好的品格和强健的体魄,从而去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改良。

    马约翰深知,西方体育主要在学校开展,而学校体育又可以带动整个社会开展体育。他特别强调努力促进和鼓励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是 每个大学教育者的职责,强调清华在体育活动中要发扬五种精神:奋斗到底绝不退缩;高尚的道德品格;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和牺牲;互助友爱团结合作 ;永葆清华精神。当时校内最流行的口号是“Cheer up, boys! Fight—fight to the finish, never give in”(干到底,决不放弃)。他常敦促学生,“球可输,运动道德不可输”,要把Sportsmanship(运动家精神)带到生活中去。1930 年,马约翰等人倡导的北京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师范大学和清华大学“五大学体育会”成立,旨在发扬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更将注重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的思想由清华一校推广开来,宣传优良的体育道德和比赛作风,为扭转体育竞赛中的不良风气树立榜样。

 马约翰倡导的“Fight - Fight! Fight to the Finish”的体育精神永远定格在清华人的心目中。

          体育是健康的源泉,更是培养人们具有“完全人格”的重要手段。这一理念至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人类生活一切最美好的准则在体育运动中均有所体现——“团结互助、牺牲自我、服从大局”体现在团体比赛中就是相互配合 ;“遵守规则”、“公平竞争”是体育比赛的金科玉律“;不轻言放弃”、“追求卓越”、“力争取胜”是鼓励选手克服困难、顽强拼搏,超越自我……而这些体育精神及体育道德,无一不是我们为人、行事、处世、治学的基本准则。在潜规则日渐盛行,公众对道德重塑、价值追求、人文修养方面的不适应而格外担心,甚至忧心忡忡的今天,马约翰所倡导的体育道德愈加显得弥足珍贵。

注重体育的普及

    1912年清华学校体育部成立,即开始着手建立现代化的体育训练体系。当时清华虽是一所洋学堂,却未开设体育正课。学生的日常训练,有每日晨操、课间的柔软体操(时称“呼吸运动”)、每天下午的“强迫运动”,及童子军(中等科学生参加)、兵操(高等科学生参加)等。1919年,在学校的重视和马约翰的积极推动下,设施一流的体育馆建成。学校把体育课列为正式课程,八年必修,每周两节课,须修满八分,并规定“非体育及格者,不得与毕业考试”。当时,体育课在国内其他大学大都不是必修课,将其列为全程教育的学校更是凤毛 麟角。1934年,赵占元教授应聘到燕京大学任体育部副主任后,才开始确立体育课为大学一、二年级必修课的制度 ;有着优良体育传统的南开大学直至抗战以前的学科中,也仅规定学生毕业只“须习毕三年规定之体育课程”。于是,清华成为“中国最早设正规西式体育的学校”之一的大学。

1934 年清华大学体育教研组全体教师合影(马约翰先生前排中间)

 

    清华体育是在马约翰的推动之下真正普及的。他提倡“要全体同学个个身体强健”。一位学生在《体育在清华》文中,开篇即写:“我不想说清华的体育设备是怎样的完备,我只想说清华体育是怎样的普及 ;我不想说清华的运动是怎样的有名,我只想说清华的运动道德是怎样的高尚。”在马约翰的教育实践中,体育的普及有着极为深刻的涵义:一是要求把体育的一些基本技术,如游泳、跳高、跳远、赛跑、某些球类等,加以普及。著名作家梁实秋在《清华八年》中回忆,毕业时游泳不及格,只得天天舍命练习一个月,进行补考才顺利通过。二是普及到每一个人,做到“一个也不少”。1928年,清华招收第一批女生,这些文静纤弱的女生,在马约翰的影响下很快成为运动积极分子,并于翌年组建清华史上首支女子运动队——女篮代表队。之后其他女队相继成立,原国务委员彭佩云、著名记者陈柏生都曾是校女排队员。而针对体弱学生,马约翰开设体弱班或体疗班课程,并亲自进行针对性授课。三是任何时间从不间断。即使是在战火纷飞、食不果腹的西南联大时期,马约翰仍因地制宜坚持体育教学。教学内容包括各项基本技能的练习、徒手操(或卫生操)、培养协调能力和灵活性的障碍训练等。体育社团依旧活跃,规模较大的有铁马、金刚、喷火、悠悠(优游)、紫白等体育会及师生联队,活动内容涉及足、篮、排、棒、垒、乒乓球及桥牌等各种项目。四是将体育由学校推广至社会,带动社会体育。马约翰认识到,体育是战时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的最好方式。时任云南体育协进会主席的他,于1941年至1945年连续五届亲自组织举行昆明市运动大会,并亲任运动会总裁判。运动会的宗旨是提高民众身体素质,倡导国民体育,发扬运动精神,提高民众抗日必胜之信心。每一次运动会都成为唤起民众锻炼身体、保土卫国、誓与日寇血战到底的誓师大会,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1948 年的女排球校队,教练为马约翰的儿媳宋宝琪(着白衣)。前排左起陈柏生、彭佩云(张祖道摄)

    马约翰重视课内外相结合,课外大力提倡和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比赛和课外运动。学校定期举行幼年运动会(限中等科学生参加)、周年运动会、年度五项全能运动以及校际间的各种规模、各种类型的比赛。自二三十年代起,除校内外竞赛,级际比赛、学生自由组合的比赛,几乎每周都有。人人都有机会训练和参赛,激发了全体学生的锻炼热情,体育运动蔚然成风。

    马约翰提倡“要全体同学个个身体强健”,还提倡“要使运动员能够代表清华扬名”,因而加强对代表队的科学指导和训练。建校一二十年里,清华体育已在华北鹤立鸡群,田径方面取得了37个华北冠军,创造或保持了20项全国纪录;前14届华北运动会,清华参赛12届,7次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前8届远东运动会,70位北京参赛选手,清华选手占了31位,并为祖国赢得过荣誉;而这期间清华在校生人数至多不过五六百人。20 世纪50 年代末至文革前的十届北京高校运动会,清华连续六年团体总分第一名;10位学生在校期间获得“运动健将”称号;许多校级代表队的成绩在北京高校中更是独占鳌头。

清华前后五十年所有校友所敬爱的教育家 

    马约翰自1920年从春田进修回国就任体育部主任,任职长达40余年。在学生眼中,他可爱、可敬,又严厉。见了人,圣诞老人一般未言先笑。按照学校“非体育及格者,不得与毕业考试”的规定,读书以外无生活的学生要取得体育课的及格绝非易事,真有力所不及者,马约翰却严格照章办事,绝不通融。我国比较文学的先驱吴宓毕业时因五项测验中的跳远一项不及格,被扣留半年,直到补考通过,才放他毕业出洋。联大时期,甚至有的学生四年课业修满,第五年已在校外做事,还要返校上体育,为的是补满课时能够拿到毕业证。尽管如此,学生们仍承认,清华的体育对他们之后的人生大有裨益。近代考古学之父李济坦言,在清华求学“最大的益处,在健康的一面”。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进校时瘦小体弱,对运动一无所能,在马约翰的悉心指导下,不但俯卧撑一口气能做一百次以上,还成长为多个项目体育代表队队员。年近90高龄的钱伟长,仍记得马约翰的教导:“体育运动更重要的是锻炼意志,要带着头脑锻炼,正视自己的缺点,不断努力克服缺点,战胜自己就得到进步。这就是自强不息。”

    建校初期,学校实行强迫运动,规定每天下午4时至5时,图书馆、教室、宿舍一律锁门,全体学生都必须到户外操场或体育馆去锻炼。每到这时,马约翰既要指导场上锻炼的学生,又要苦口婆心地说服那些想方设法躲避人峰啃书本的“老夫子”加入锻炼的队伍。强迫运动虽在1919年停止实行,但每天下午锻炼的传统一直延续到60年代。每到这个时间,体育场、体育馆龙腾虎跃、热闹非凡。这种活跃,正如荣高棠后来所说“是马约翰先生给我们的”。

每天下午锻炼时间,广播响起:“同学们,现在是课外锻炼时间。走出宿舍,去参加体育锻练,保持强健的体魄,争取为祖国健康工作 50 年!”

     马约翰重视学生体质的逐年提高,其教学与指导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的。体育部除常规工作外,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对学生体格检查和测验,并整理学生体质报告,制定教学与锻炼计划。每个学生每年都要有一次医学检查、两次体格检查(学期开始和期末各一次)和测验,体育部每学期制定详尽的体育工作计划,给学生定出适量的体操。既可获取学生体质增进的量化数据,又可及时发现惰于锻炼的学生,加以督促。各年级都有规定的运动项目指标,体育部对全体同学都有记录在案,体弱同学另设体弱班课程。这些措施当时在国内皆为创举。学生的训练方法,如徒手操、拉力器、球类的练法,各种矫正体格、测验体能的方法,都是马约翰根据外国的经验结合自己的体会创造的,仅徒手操他就编制出了近百套。蛙泳只能游70米的学生,在他的两周一换的训练计划指导下,竟能最终突破3000米。在他的努力下,清华“全校平均之体力可与国内任何学校相比,均可不居人下”。

    清华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养成,入学一段时间内即可完成。第一堂体育课,马约翰必先讲体育的重要性及锻炼方法,小到优美、科学的站姿、坐姿、行姿、睡姿,科学地保护视力、洗冷水浴、饮食排便,种种生活习惯都悉心传授,甚至会别开生面地从人的生理上分析如何正确恋爱和结婚,使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明确锻炼目的,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渐渐培养锻炼的自觉性和习惯。每学期的体育课内容都有不同侧重点,田径、球类、器械、游泳等,丰富多彩,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他每年根据学生身体健康的进展情况作一次系统的讲课,以激励他们朝着下一个更高的目标努力。马先生在同学们毕业离校的讲话,总教导学生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中坚持体育活动,把在校的传统带到社会,带动周围的同志,争取为人民多工作几年。

    清华诸多国宝级大师其影响及于一院一系乃至国内外,而对全校学生都有重大影响者,当属马约翰为最。如今,他的学生中许多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在他们心中,马约翰是“清华前后五十年所有校友所敬爱的老师”,“影响我最深的师长”,更是一位“启发学生注重体育的教育家”,他振奋人心的“Boys,我们应该把 Sportsmanship 带到生活中去,never alibi!”在学生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选择以体育为手段对青年一代进行身体完善、精神训练和品性养成,所带来的影响使他的学生受益终生。

体育界的一面旗帜

    马约翰在清华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同时,身兼繁忙社会活动,是一位杰出的体育社会活动家。他将自己的一生献于中国体育事业,为推动中国的体育教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解放前几乎每次华北和全国性的运动会,他都参加了组织、训练、裁判工作。1919年,不到40岁的马约翰当选为远东奥林匹克运动会代表队选拔委员会成员。1936年,第十一届奥运会即将在柏林举行,马约翰被全国体协董事会聘为田径和游泳队选拔委员兼召集人。当年春,柏林奥运会田径队在清华集训,马约翰任总教练,在他的科学指导之下,田径队破了多项全国纪录和远东运动会纪录:吴必显和刘梦九的跳高、郭洁的铁饼、林绍洲和黄英杰的 110 米栏、周长星的标枪、贾连仁的 800 公尺等破全国纪录,符保卢的撑杆跳高、陈宝球的铅球等破远东纪录。遗憾的是,最终柏林奥运会上中国选手全军覆没。会后,马约翰、董守义、宋君复赴欧洲各国及美国考察,马约翰重点对民众体育和学校体育进行考察。

    新中国成立之初,时任团中央秘书长的荣高棠受党和政府委托,邀请马约翰共商国家体育事业建设大计,马约翰对未来充满信心,慨然允诺。他先后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委会副主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中华体育运动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主席,还历任第一、二届全国运动会总裁判、北京市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委员等。因在教育界、体育界的贡献与声望,马约翰连续当选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4年初,在马约翰服务清华50年的庆祝会上,校长蒋南翔致辞:“鹤发童颜、步履矫 健、精神奕奕的马约翰先生,本身就是提倡体育运动的一个活榜样。他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孜孜不倦地坚持工作半个世纪……成为我国体育界的一面旗帜。”

    在马约翰服务清华的 50 年里,清华培养了众多的杰出校友,除了先天的聪明、后天的努力,离不开体育赋予他们的优秀素质,这正是马老带给他们的。借用我国植物生理学的奠基人汤佩松院士的话,那就是“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克服许多困难和挫折,以及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优良运动竞赛作风、态度及精神,是和在清华八年间清华体育道德精神的培养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