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孙立人将军1946年1-5月行程考证

袁帆

1946年1月,孙立人将军曾经奉命赴美参加联合国军事参谋会议。关于孙将军何时出国,何时返回国内,以及何时重回东北的行程一直说法不一,在各类研究专著中也缺乏明确的权威证据。

为此,笔者将目光转向当年的新闻报道,试图从中找到一些线索,结果令人兴奋,果真喜有收获。

一、有关参加联合国军事参谋团会议的讯息

背景资料:1945年6月25日,旧金山会议一致通过《联合国宪章》,其第7章规定,设立军事参谋团,以促进建立和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1946年1月25日,联合国军事参谋团正式组成,随后拟定了《联合国军事参谋团章程》和《联合国军事参谋团议事规则》。中华民国政府派出了以商震为首席代表的军事代表团。

(一)孙立人抵达重庆后的活动

1.参加马歇尔午宴

《新闻报》1946年1月3日报道

1946年1月3日《新闻报》报道:

【中央社重庆二日电】新一军军长孙立人中将于元旦因公由粤抵渝,并于二日午应美驻华特使马歇尔将军之约,在大使官邸午宴。

2.晋谒国民政府元首

《新闻报》1946年1月5日报道

1946年1月5日《新闻报》报道:

【中央社重庆四日电】蒋主席于四日下午四时召见孙立人将军。

(二)中国出席联合国军事参谋团会议代表团成立

1946年1月22日《新闻报》报道《出席联合国参谋长会议我国代表团人选发布》:

【中央社重庆二十一日电】我国赴伦敦参加联合国参谋长会议之代表团人选顷已正式发表,名单如下:团长商震,团员桂永清、孙立人、赵桂森、龚作人(以上陆军),周应聪(海军),黄泮扬(空军),秘书陈宏振、张葆恒,随员李民宪、衣复得,译电员赵寿庭,该团定于本月二十三日启程。

《新闻报》1946年1月22日报道

(三)代表团自重庆出发

1946年1月24日《新闻报》报道《商震孙立人昨离渝飞英》:

【本报重庆二十三日专电】我国出席联合国军事参谋会议代表商震孙立人等今日离此飞伦敦。

《新闻报》1946年1月24日报道

二、有关孙立人在国外活动的讯息

1.到达法国巴黎

《和平日报》1946年2月27日报道

1946年2月27日《和平日报》报道《商震孙立人联袂抵巴黎》:

【法国新闻社廿五日巴黎电】中国出席联合国军事参谋会议代表团商震将军及孙立人将军,顷于本日午后联袂到此,将作数日勾留。法国国防参谋总长茹兹将军,定于今晚设宴招待。孙立人将军为参加缅甸战役功勋彪炳之中国新一军军长。

2.由法国飞美国

《和平日报》1946年3月8日报道

1946年3月8日《和平日报》报道《商震与孙立人飞哈佛赴美》:【中央社巴黎六日专电】商震及孙立人将军于瑞士小作盘桓后,将乘专机飞哈佛,搭轮赴美,出席在纽约举行之联合国军事参谋会议。

三、有关孙立人回国后的讯息

(一)从美国经日本回到上海

1.在东京旁听审判日本战犯

孙立人由美国途径日本东京回国。5月13日抵达东京,即去旁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有两则新闻报道为证。

(1)《中华时报》5月15日:【联合社东京十三日电】中国新一军司令孙立人将军,前随参军长商震将军出席联合国机构参谋委员会,今日自美乘飞机到此,定明日赴沪。

(2)《申报》5月14日:【本报东京十三日电】远东军事法庭今日继续进行审判工作。……新一军军长孙立人将军道经东京,今晨亦出庭旁听。大多数新闻记者对于这一缅甸战役英雄,均甚熟悉。孙将军坐于荣誉席上,双目不断注视二十六个日本被告。……至四时五十分,暂告停止辩论,由审判长宣示明晨九时半继续辩论。

《申报》1946年5月14日报道

2.拜会麦克阿瑟元帅

《中华时报》5月15日报道:

【中央社东京十四日专电】自美返国于此小留数日之我国新一军军长孙立人将军,十三日下午六时偕我国代表团联络组组长王之少将,趋访麦克阿瑟元帅,谈半小时,所谈内容未详,麦帅后赠孙将军日本良剑一柄,以为纪念。

孙氏已于本日正午搭机飞沪。1

《中华时报》1946年5月15日报道

3.由东京飞抵上海

5月16日《新闻报》以《孙立人昨抵沪》为题详细报道了孙将军由东京抵沪的过程:

【中央社】新一军军长孙立人将军,前随参军长商震赴美,出席联合国军事参谋团会议,并与盟国军事参谋人员共商起草国际警卫军计划,业已公毕,十三日自美乘机抵达东京,昨午十二时,由东京乘ATC第5511号专机,启程返国,于下午三时五十五分抵沪,飞机降落江湾机场……孙氏衣陆军将士服,着高筒靴,肩佩“新一军”番号,上衣袋角围美国陆军勋章,手挾淡黄色大衣,神采奕奕。……十三日抵达东京,即与麦帅晤面,原定十四日启程返国,因飞机故障,乃延期一日,故得出席国际军事法庭观审日战犯。东京目前粮食颇感缺乏,物价飞涨,惟因政府管制,秩序尚佳。孙氏谈毕,即驱车赴百老汇大厦2旅邸休息。闻孙氏在沪稍作勾留,即晋京向最高当局述职。

《新闻报》1946年5月16日报道

4.在上海接受采访

1946年5月17日《新闻报》又发表一篇题为《漫游欧美归来的孙立人将军》的采访记,开篇写道:

在缅甸战场叱咤风云的孙立人将军,前出席参加联合国参谋会议,现已漫游欧美归返沪。记者于巍峨黄浦江畔的百老汇大厦十七楼会见了他。在晴和的早晨,初夏的阳光泄落在紫檀色的地板上,反耀着满室明丽的光辉。将军满面红光,神采奕奕,并没有长途旅行的倦色,不过阳光照在他灰白色的头上,我发现这位四十八岁的将军已没有了黑发。他今天穿着军便服马裤,长筒黄马靴,这是他在战地常着的装束。

整篇报道扼要记述了孙将军在抗日战争中的战斗经历,特别是在印缅战场上率领新一军对日寇作战建立的丰功伟绩。最后还有一个讯息:新一军军长孙立人将军,已于昨日(16日)下午二时晋京,谒最高当局述职。

《新闻报》1946年5月17日报道

(二)从上海飞南京

关于孙立人由上海到南京的具体行程,南京《新民报》1946年5月16日刊登《孙立人飞京》的报道:

【本报讯】新一军军长孙立人氏,定本日下午三时乘机飞京。

《新民报/晚刊》1946年5月16日报道

此外,根据1946年5月16日《华北日报》的报道,孙立人是在16日下午搭乘和平特使马歇尔元帅的专机,一起由上海飞抵南京的。到达南京后,马上晋谒国民政府最高领导人,进行访美归来的述职报告。

(三)由南京飞北平

根据1946年5月19日《华北日报》的有关报道,孙立人是5月17日由南京飞往北平的,亦即他只在南京停留了一夜,即转道北平去东北。为何如此匆忙,应是与当时国内的政治局势有关。

(四)由北平飞沈阳

孙立人在南京述职后,次日(17日)前往东北。但从新闻报道中可知,他并非直飞东北,而是转经北平后再飞往沈阳。他在北平也只停留一夜,第二天(18日)即乘专机飞往沈阳。在1946年5月19日的《人报》上有《孙立人抵沈》的短讯可为证明:

【中央社沈阳十八日电】新一军军长孙立人,今上午十一时由平乘专机抵沈……

《人报》1946年5月19日报道

在1946年5月20日《世界晨报》还有另一则报道,题为《孙立人亲赴前线/四平街激战未已》,全文如下:

【联合社北平十九日电】新一军军长孙立人昨日在沈阳会见东北保安司令杜聿明后,今晨已出发赴前线。新一军现在四平街作战,该处争夺战今已三十二日。

《世界晨报》1946年5月20日报道

(五)基于新闻报道的孙立人行程(1946/5/13-5/18)

① 5月13日(周一),由美国飞抵日本东京,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旁听审判日本战犯,之后拜会麦克阿瑟元帅;

② 5月14日(周二),因飞机故障逗留东京;

③ 5月15日(周三),由东京飞抵上海江湾机场,停留一夜;

④ 5月16日(周四),由上海飞赴南京,向国民政府最高当局述职,停留一夜;

⑤ 5月17日(周五),从南京飞抵北平,停留一夜;

⑥ 5月18日(周六),从北平飞抵沈阳,拜会杜聿明;

⑦ 5月19日(周日),从沈阳前往四平。

四、有关事实的分析

(一)新闻报道与《回忆录》的差异之处

那么,关于这一段历史,孙立人将军自己是怎么说呢?在《孙立人回忆录》(383)中,有如下记载:

元月一日至五月十五日这四个半月期间……我均不在部。直至本年五月十日,我正在华盛顿开会,连奉蒋委员长电报四通,催我返国,我即于十三日飞抵南京,当即往委员长官邸晋谒。当时委员长告知:“……你马上回部指挥,务求早日攻占四平,而迅速进取长春,不得延误。”……次日即飞沈阳,见了杜聿明长官——缅北分手后,此为和他头一次见面。

《孙立人回忆录》片段

对比这三段史料,可以发现以下几个不同之处:

1.抵国时间,《中华时报》《新闻报》是15日,《回忆录》是13日;

2.抵国落地,《中华时报》是上海江湾机场(再去南京),《回忆录》是飞抵南京;

3.由南京飞往沈阳,《回忆录》是15日,《华北日报》是17日飞北平,18日由北平飞抵沈阳。

4.会见杜聿明时间,《回忆录》是14日,《世界晨报》是18日。

5.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申报》《中华时报》《新闻报》等还提供了两条重要线索与细节,即孙将军自美回国,于5月13日途径日本(东京),旁听了对日本战犯的审判,并在中国驻日代表团联络组组长王之陪同下拜会驻日美军司令麦克阿瑟元帅。这些细节对于孙立人历史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回忆录》中都没有涉及。

笔者认为,这些新闻报道具有历史客观性,可以被视作确定孙将军行程的重要依据。而《回忆录》是孙将军在事件过去近40年后的表述,难免对事件发生的准确时间产生记忆偏差。特别是在从南京赴沈阳的过程中,孙将军还在北平短暂停留,并有一段回到阔别23年的清华大学的真实历史发生,而这在《回忆录》中也没有得到反映。

(二)关于孙立人重访清华园的时间推测

2016年,在清华大学校史馆网站披露了3张孙立人将军1946年拍摄于清华园的彩色照片,是由孙将军义子揭钧先生保存并提供。这些照片引起了史学界广泛关注,但唯一的遗憾是缺乏更详细的拍摄背景和拍摄时间。

笔者根据新闻报道的孙将军1946年5月回国后的行程,并结合照片所包含的气象、日照、服装等客观信息加以综合分析,推测出孙将军重访清华园的史实就发生在5月18日,是在他前往北平西郊机场途中顺道进行的短暂访问。详情请见笔者的专门考证文章。

孙立人在工字厅前留影(1946年)

依照现有史料进行的推测,虽然仍有可能存在误差,但可以认为已经离真相越来越接近。本文旨在提供研究思路与同好共享,希望能有更多史料出现,最终得出令人信服的历史结论。

(2025/2/21 袁帆撰于上海)

1 系指孙立人于5月15日正午由东京飞往上海。

2 百老汇大厦,即现在的“上海大厦”,1934年竣工,高度76,7米,是上海著名传统宾馆和地标建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