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璧合一 大师云集——60年前研究生老照片的故事再续

袁帆

60年前的今天——1963年12月28日,是一个看似普通的日子。那一天,土木建筑系70位师生曾在清华二校门前留下过两张极具纪念意义的合影照片。在后来的日子里,这些照片被掩盖在纷繁的历史烟云中,不为人们所知道。

直到2022年,随着一张清华土木建筑系研究生的合影照片被发现,这个历史的瞬间才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唤起了遥远的记忆。今年7月,随着另一张合影被发现,清华研究生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得以重现,真可谓“双璧合一”。

一、去年发现的首张合影

2022年12月,我曾就当时发现的第一张合影照片写过考证文章,介绍了照片的背景、人物的相关情况,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兴趣,特别是受到“画中人”以及与他们关系密切的亲属、同学等特殊群体的极大关注。

图片

2022年发现的土木建筑系研究生合影老照片

当时判断这张合影的主题,应该是为欢送1959级研究生特意举行的“跨年级”活动。这主要是因为中间一排就座的15人,恰好都是能够被确认的1959级同学。他们是:

黄聚琛、张耀曾、吴光祖、李晋奎、龚绍熙、许宏庄、陈芮、何健丽、丁慧英、张歧宣、张澍曾、黄振国、沈琨、曹崇厚、刘先喆。

不过在文章中,我也提出了一个令人不解的悬念,那就是“为什么当时土建系的系领导都没有参加合影?”我在文章末尾也希望读者能够共同努力,继续挖掘相关史料,一起来破解这个谜团。

二、吴光祖教授带来新的惊喜

时间在等待中悄然滑过,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喜却如愿而至。7月初的一天,当年位列被欢送研究生中的吴光祖(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通过他的学生给我转来一张老照片。这张照片是吴教授在看了我的文章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查找,从自己多年珍藏的个人资料中寻到的。

图片

最新发现的另一张合影老照片

图片

陶葆楷、梁思成、吴良镛(前排自左向右)

在这张照片上,共有35人,分成两排,前排坐着的18人,显然都是老师,坐在C位的正是我们熟知的梁思成、陶葆楷和吴良镛三位先生。而后排的17人中,除了左1和左8两人外,在研究生大合影中的15位1959级研究生悉数在列,只不过排列顺序有些变化。经对比,按自左向右的顺序,他们分别是:

曹崇厚、张燿曾、李晋奎、吴光祖、龚绍熙、黄振国、许宏庄、张澍曾、刘先喆、张岐宣、黄聚琛、沈琨、陈芮(女)、丁慧英(女)、何健丽(女)。

虽然这张照片没有标明任何显示事件主题(时间、主题)的信息,但是从显示的背景中,仍然可以看出拍摄地点也是在清华园二校门前。特别是因为有这15位穿戴完全没变的毕业生集体再现,也就可以证明它与之前的那张老照片同为一个主题。此照片也对我之前提出的疑问给出了一个完美的解释:1963年12月28日,土木建筑系为欢送1959级毕业研究生拍摄了两张照片,一张是全系研究生合影,另一张是毕业生和全系老师的合影。

三、照片上的老师都是谁?

为了进一步证实两张照片的相关性,我将吴教授这张照片叠加在原先的那张合影照片上,制作出一张“还原版”,几乎“天衣无缝”的结果令人满意。毫无违和感的效果也说明,拍摄照片的机位是一样的,两张照片应该是来自同一架相机。至于两张照片的拍摄顺序,虽然已经无从考证,但从道理上讲,应该是师生合影在前,全体研究生合影在后,这样才不至于让梁思成等一众老先生在大冬天里等候太长时间。

那么照片上的老师们都是谁呢?经过吴教授的回忆,以及请教清华土木、建筑两大体系的相关老师和校友,最终得出了全体参加合影的老师名单。

图片

1959级土木建筑系研究生与老师合影(还原版)

前排(自左向右):蔡君馥(女)、刘小石、王国周、张典、施士昇、莫宗江、汪坦、杨曾艺、陶葆楷、梁思成、吴良镛、籍孝广,胡允敬、汪国瑜、江作昭、龙驭球、王传志、邝守仁(共18人);后排:吴键光(左1)、蔡益燕(左8)(共2人)。总共有20位老师。

通过对这些老师的资料进行梳理,我们可以看到当年土木建筑系教师的强大阵容,一种大师云集的感觉扑面而来。经过多方资料搜寻整理,现将他们的简况介绍如下(按照自左向右,自前而后的排列顺序):

图片

蔡君馥

1.蔡君馥,女,1927年生,如今已近百岁高龄。她是1946年清华大学建筑系第一届学生之一,也是建筑系第一位女研究生。毕业留校后长期从事建筑物理教育,对推动中国建筑节能环保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是仍健在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历史发展全过程的见证人。

图片

刘小石

2.刘小石(1928—2021),四川人,1947年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1952年毕业后留校。1960年6月起任土木建筑系副主任、党总支书记。以后曾任建筑系党委书记、副系主任;清华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北京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总建筑师,北京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总建筑师。

图片

王国周

3.王国周(1919—2008),河北人,1938年考入燕京大学,1939年转入西南联大土木系。194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两年;1948年起在清华大学土木系任教,1961年任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教授。他在1980年至1984年担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任,是我国钢结构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

图片

张典

4.张典(?-1978),建筑施工技术专家。1953年起长期担任清华大学建筑施工技术与建筑机械教研组主任、教授。

图片

施士昇

5.施士昇(1920—2012),江苏人,194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土木系,1947年考取公费留美,入读密歇根大学研究院,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1955年克服重重阻力回国后,一直在清华大学工作,曾任土木工程系教授兼土建设计院总工程师,长期致力于土木结构教育和科研工作。

图片

莫宗江

6.莫宗江(1916-1999),广东新会人。1931年在北京参加中国营造学社工作,先后任绘图生、研究生、副研究员,是协助梁思成调查、测绘隋唐以来重要古代建筑的助手和见证人。曾任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筑历史教研组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分会副主任,是著名的中国建筑史专家。

图片

汪坦

7.汪坦(1916—2001),194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建筑系,后曾留学美国,师从著名建筑大师莱特(Frank L.Wright,1867—1959)。在新中国即将成立时归国,加入已处在解放区的大连大学工学院,开始其一生的教育生涯。1957年转入清华大学建筑系任教,协助梁思成先生从事近代建筑研究,参与工程设计。1960年6月起担任土木建筑系副系主任。1980年代初期参加清华大学援建创办深圳大学,担任深圳大学建筑系创系主任,奠定了“学、研、产”一体化的办学特色。被誉为“推进西方现代建筑理论研究以及奠定中国近代建筑研究基础”的著名建筑教育学家。2023年11月,在深圳大学成立40周年之际,“汪坦建筑教育基金会”正式揭牌。

图片

杨曾艺

8.杨曾艺(1910-1998),祖籍江苏,1932年毕业于清华土木系,是著名土木建筑专家,曾任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第二届理事长。1952年院系调整时随北大工学院并入清华,1953年起担任清华大学土木系施工教研组主任、教授。1960年6月起担任土木建筑系副系主任。1964年调往福建泉州的华侨大学,先后任教务长、副校长。

图片

陶葆楷

9.陶葆楷(1906—1992),江苏无锡人,中国著名的土木工程与环境工程教育家,现代给排水工程创始人之一、环境工程学科奠基人。清华学校1926年(丙寅级)毕业后赴美留学,先后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学士学位和哈佛大学卫生工程硕士学位。1931年回国后担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学系教授。此后在1940年担任西南联大土木工程学系主任,1946年担任清华大学土木系主任。1952年院系调整后先后担任给排水教研室主任、土木系主任。1960年6月起与梁思成共同担任土木建筑工程系主任;1981年担任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对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的创建作出重要贡献。

图片

梁思成

10.梁思成(1901-1972),祖籍广东新会,1928年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归国。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曾先后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清华大学建筑系,培养了一大批建筑界的骨干人才,是中国现代建筑教育重要的奠基人之一。1960年6月起与陶葆楷共同担任土木建筑工程系主任。

图片

吴良镛

11.吴良镛,1922年出生于江苏南京,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中国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1963年6月起担任土木建筑工程系副主任。1978年担任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他是当年土木建筑系7位系领导(主任:梁思成、陶葆楷;副系主任:杨曾艺、杨式德、汪坦、吴良镛、刘小石)中唯一健在者,如今已超百岁高龄。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6年1月,经国际天文联合会批准,国际永久编号为9221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吴良镛星”。

图片

籍孝广

12.籍孝广(1918-1991),钢筋混凝土技术专家,1953年起先后担任土木系“钢筋混凝土教研组”副教授、教授。

图片

胡允敬

13.胡允敬(1921-2008),祖籍天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新中国成立初期曾是清华大学国徽设计小组成员。在清华建筑教学岗位执教40余年,为清华建筑学院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图片

汪国瑜

14.汪国瑜(1919-2010),出生于重庆,著名建筑学家,1945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建筑系。1947年起在清华大学建筑系工作,在清华执教40余年,先后任助教、教员、讲师、副教授、教授,教书育人,治学严谨,深得校内外师生尊敬和爱戴。

图片

江作昭

15.江作昭(1921-2016),祖籍安徽婺源,1944年毕业于国立中正大学,1946年起任教于清华大学,1953年起在土木系任教。1972年后,他所在的建材与制品专业正式更名为无机非金属材料,划归化学工程系。1988年起,成为新组建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无机非金属材料方向的学术带头人。他在清华任教40余年,经历和见证了清华无机材料学科的起步发展和成长壮大,并为中国陶瓷材料事业的发展奋斗一生。

图片

龙驭球

16.龙驭球(1926—2022),湖南安化人。1948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助理研究员、助教、讲师、教授。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结构力学教学科研工作,在有限元与变分原理方面取得多项国内外首创成果。著有《新型有限元论》《能量原理基础与进展》等专著和《结构力学》《结构力学教程》《壳体结构概论》等多版本教材,为中国工程科学事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图片

王传志

17.王传志(1922-2015),钢筋混凝土结构专家,1953年起先后在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担任讲师、教授,为中国混凝土结构工程的科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图片

邝守仁

18.邝守仁(1931-1994),1953年考入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曾担任土木建筑系党总支书记。他是1986年清华成立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创始人之一。

图片

吴键光

19.吴键光,具体情况不详。

图片

蔡益燕

20.蔡益燕(1928-2022),祖籍江苏扬州,中国建筑钢结构专家。1950年从清华大学土木系毕业后先学习俄语,1953年至1966年在土木系先后担任翻译、助教、讲师。后奉调参军,在工程兵部队担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1983年后担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标准所高级工程师以及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工程师等职务。

四、解疑与启示

自1960年6月起,土木与建筑两大学科合并为一个教学管理体系,成立土木建筑系,同时设立两个系主任,这在清华历史上十分罕见,也是如今的土木水利学院、建筑学院各自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历史阶段。1959级研究生又是土木建筑系培养的第一批毕业生,因此当他们毕业时,全系的主要老师与他们合影留念,自在情理之中。

图片

土木建筑系与建筑系合并的历史文件

至于我之前为什么没有同时得到这两张照片,其实也很好解释,那是因为参加合影的共计有70人,其中两次拍照的只有被欢送的15人,只有他们才可能同时获得两张合影,其他参加合影的人通常情况下都只拿到包含自己的那一张照片。这也间接证明了我之前得到的那张照片原主人,一般而言并不在这15人之中。

不过问题又来了:同时拍的两张照片,尺幅却为什么会有很大差别呢?根据常识,当年这种大尺幅大合影照,都是请照相馆到现场用专业的立式相机拍摄,费用也比较高。可以推测,第二张照片的底片原本也和第一张一样,但在洗印时只保留了人像部分,这样可以减少一些支出。我的这种推测,得到照片提供者吴光祖教授的认可,他解释说,这样做就是为了省钱,毕竟这张小一半的照片要比全幅照片费用会少一些。

两张照片的费用差究竟有多大,“几分”还是“几角”?现在已经无从知晓。今天已经“不差钱”的人们也许对这种“锱铢必较”的做法不以为然,认为多花这几个钱算什么事儿?但就是在这个细节上,恰恰就反映出60年前的人们,对于公款使用的严谨态度,以及经过“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等思想教育运动后的时代风貌。虽然我们不必轻易地对前人之举作出简单的评判,但在物质极大丰富的条件下,继续坚持勤俭节约的工作与生活态度,倡导“俭则兴,勤则健”的理念,无论如何都是有益的。而这正是今天我们应该特别重视的问题。

五、结语

让我们记住1963年12月28日这一天,记住这一天二校门前曾经拍摄的两张合影照片。整整60年后,这两张照片奇迹般地“双璧合一”再相逢,无论是清华、中国、世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60年中间,以梁思成、陶葆楷这些大师为代表的老一代教师绝大多数都已经逝去,但他们辛勤培养的一代代清华学子却在各个领域为推动世界文明进步和国家建设发展奋斗不息。

图片

土木建筑系研究生毕业的两张合影(1963年12月28日)

两张老照片的故事到此可以暂告一个段落了,但我相信,一代清华研究生的剪影,一代清华大师的形象却将伴随这两张照片继续流传下去,与历史同在……

(2023/12/20 撰稿于上海)

特别鸣谢:

清华大学建筑系1953级吴光祖学长,以及所有为解读照片提供信息的校友、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