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帆
淞沪抗战纪念馆
淞沪抗战纪念馆是中国著名的抗战纪念地之一,位于上海宝山的吴淞口附近长江边,其馆址就处在当年被战火彻底摧毁的宝山县城范围内,也是昔日淞沪抗战的重要战场遗址之一。2023年12月1日,纪念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观众,他们到馆访问的主要目的,是来瞻仰一件馆藏的文物:孙立人将军赠送叶大桢医师的纪念银杯。
一、银杯的来历
关于这尊银杯从何而来?这还要追溯到86年前发生的上海淞沪抗战时期。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并发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叫嚣。为了粉碎日寇从上海登陆后继续向中国腹地大举进攻的侵略意图,震惊中外的“淞沪会战”从8月13日起爆发。当时担任税警总团第四团团长的孙立人奉命率部参战,在苏州河一线与日寇进行了面对面的激烈战斗。在反复冲杀中,身先士卒的孙立人身受十余处战伤,经在上海前线紧急全力救治,总算从死亡线上抢回性命,后因伤重久未痊愈而被转送香港救治。在港几个月,幸得医术精湛的香港名医叶大桢医师悉心医治,身体终于转危为安,康复后又可继续上阵杀敌。孙立人对叶医师自然心存感念,意欲以资酬谢,但是叶医师为表达“同仇敌忾,抵御外侮”的信念,坚辞不受。
为诚表衷心谢意,孙立人在1938年春天伤愈返回战场之际,按照西方礼仪,以一尊银杯相赠。受过英式教育的叶大桢医师最终接受了这件饱含深情的纪念物,将其视为对抗敌勇士的尊敬与念想。然而这只是故事的序曲,在后来动荡的战争岁月中,这尊银杯因某种不可抗力脱离叶大桢医师之手,后来竟然不知所终。
1938年孙立人赠予叶大桢的银杯
2015年,时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一位海外匿名人士向上海有关方面传达了一个重要信息,愿意使其收藏的一尊与淞沪抗战历史有关的银杯回归。后经组织有关专家多方鉴定,证明银杯确为经孙立人之手赠出的真品,于是经过各方努力,最终将这件珍贵文物永久收藏于淞沪抗战纪念馆,成为一件倍受观众瞩目的重要展品。
二、后人的心愿
随着这尊银杯的展出与信息传播,与这件文物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孙立人、叶大桢后人当然非常希望能有机会亲眼目睹凝结先人宝贵经历的银杯,缅怀前辈的动人事迹。而被孙立人将军视为“生我者父母,树我者清华”的母校——清华大学对这条信息也表示出极大关注,希望能让这件文物以及其背后的故事,成为了解孙立人将军的深厚爱国情怀,宣传老一代清华人为国捐躯英雄气概的生动案例。
为了帮助两位历史名人后代实现其愿望,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给予积极响应,提出了在适当时候邀请孙立人与叶大桢后人前来上海瞻仰银杯的动议。
然而“好事多磨”,由于三年疫情的缘故,这个计划一再推迟,直到2023年终于有了实现的可能,最终的计划时间拟定于12月1日。虽然叶大桢医师哲嗣叶承耀医师年事已高,不便远行,但其对参访活动甚为关切,为续上代情缘,特遣其子叶家维医师代其出席,玉成美事。叶氏三代皆为医师,悬壶济世,一脉相承,在香港已有近百年传承。因此,由叶家维医师代表其父前来参加此次活动,实现将叶大桢医师与孙立人将军之缘延续的夙愿,这本身又成就了一段佳话。
参访淞沪纪念馆的嘉宾合影
在这个计划披露之后,又有几位与孙立人将军同样曾留学研习军事等相关学科,后来回国参加抗日战争的清华学子后代也希望一起参访淞沪抗战纪念馆,并通过瞻仰这件文物,向前辈致敬。这其中有:
1.曾锡珪将军之女曾武英。曾锡珪(1899-1966)系清华学校1922级毕业生,曾是陆军中将,并与孙立人将军一起参加了中国远征军在印缅战场抗击日寇的三年苦战。
2. 杨昌龄将军之子杨兆莱。杨昌龄(1905-1989)系清华学校1926级毕业生,曾是陆军少将。
3. 潘白坚将军之外孙女唐泳。潘白坚(1900-1951)系清华学校1923级毕业生,是与孙立人同级的级友、战友,担任过新三十八师、新一军军法处长,曾是陆军少将。
此外,还有原新一军的后人杜保平先生,以及多位敬仰抗战前辈的热心人士等。
三、历史性会面
12月1日,孙立人将军之子孙天平先生从祖国宝岛台湾来了,叶大桢医师之孙叶家维先生从东方明珠香港来了,当从未谋面的二人双手紧紧相握的那一刻,在场的当年中国抗日军人后代曾武英、杨兆莱、唐泳、杜保平,香港历史学者刘伟华博士,清华大学校史馆冯茵老师等,以及所有在场的淞沪抗战纪念馆工作人员均为这历史性的会面感到非常兴奋,从心底里向孙立人将军和叶大桢医师的后代表示衷心祝贺!
孙天平(左)与叶家维(右)在银杯前的历史性相聚
在参观展览馆的基本展陈,了解淞沪抗战的基本背景情况后,大家终于来到放置银杯的展柜前面。当那尊曾经凝结了抗战军人与爱国医生之间生命之谊的银杯出现在孙天平和叶家维面前时,他们的激动心情可想而知。透过他们反复细细端详银杯的场景,我仿佛也穿过时空,回到1938年那个香港的春天,亲眼目睹孙立人将军将银杯赠予叶大桢医师的一刻……当孙天平和叶家维分列银杯两侧,各伸出一只手,虽然隔着展柜的玻璃,但仍然像共同捧起了前辈曾经一起留下宝贵信息的那尊银杯;当他们的双手在银杯前再次紧握时,在场所有人的手机、相机全都对准他们,共同见证了这一感人的历史瞬间!
四、铭文载历史
熠熠生辉的银杯被陈列在展柜中,静静地向人们诉说着一段历史。这座银杯总高30厘米,杯体、底座各高约15厘米;口径约22厘米,平顶带双耳,最宽处约37厘米。在杯口、双耳、底座上都有葡萄纹装饰;在半球形杯体的一个外侧面上,镌刻有一段铭文:“暴敌侵沪,立人率部抗战,身受十余创。在沪医治,幸获就痊,惟肩膊举动仍未自如。来港蒙叶大桢医师疗治,遂得复原,诚当世之良医也。先生敌忾同仇,热心济世,坚不受酬。立人感佩之余,愧无以报,谨志芜言,以为叶医师存念。孙立人敬赠,廿七年孟春”。全文共98个字,简明扼要地叙述了孙立人赠送银杯的缘起,高度赞颂了叶大桢医师“敌忾同仇、热心济世、坚不受酬”的高风亮节,充分表达了孙立人大难重生后对叶大桢医师的感激之情。
杯身上的铭文“良医也”
银杯特别之处还在于铭文的布局上,也做了精心的安排,将第51至53字的“良医也”放大数倍,居于杯身的中间,将叶医师的精湛医术和赠杯者的由衷赞叹一语道明,起到了画龙点睛的妙用。这一匠心独到的设计,虽然不知是否就是孙立人的奇思妙想,但一定经过其首肯则是完全可以确定的。
这尊真实记录二战期间中国军民抗战历史的银杯,集合多种元素:有人物,有故事,有时间,有地点;制作精美,价值连城,弥足珍贵,堪称一绝!尽管已经过去了80余年,但仍能引领观众迅速沉浸到那段血与火的艰难岁月中,体会抗战岁月的艰苦卓绝,以及全体中华子孙共赴国难,无私互助的血脉之情与人性之光!
五、叶大桢医师
相对于抗战名将孙立人将军,被其赞誉为“良医也”的叶大桢医师生平则鲜为人知。得益于数字时代的资讯搜索技术,我们获得了银杯故事发生时(1938年)叶大桢医师的有关资料。
叶大桢,祖籍广东鹤山,1902年出生于香港。曾就读于香港圣保罗医学院,1922年赴英国伦敦大学医学科学习。其时仅20岁便立志“冀成一艺之长,将来造福人类”,经过数年攻读,于1929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圣巴多罗马医院医学院(St Bartholomew's Hospital Medical School, University of London),获得内外科医学士学位,之后即回到香港开始其医疗事业。凭借其医术与人品,救治了许多疑难病患,“遂声誉鹊起”,更是特别“为侨胞所器重”。
1933年他又一次远赴英国研学,再进圣巴多罗马医院进修,使得其医术更加精进。倾其一生之努力,最终成为香港的著名医师。叶大桢医师不仅医道精湛,而且颇具公德,致力社会。1930年就充任香港青年会董事,并于1935年晋任该会副会长。
叶大桢医师资料(1938年)
透过这些简要介绍,可知当年孙立人与叶大桢相遇时,一位是37岁的抗战将士,一位是35岁的香港医学界后起之秀,两位翘楚因抗战而结下深厚情谊,这才成就了一段可以流芳百世的历史佳话。今天再来看叶大桢医师无私救治孙立人将军的过程,可以真切感知他能得到“良医也”的赞誉绝非偶然:既是一位医术精湛医师的仁心之举,更是一位爱国者的民族情怀使然。虽然我们现在才知道叶大桢医师的事迹,但并不妨碍我们向他致以深深的敬意。
六、回望与前行
一项策划了几年的抗战历史寻访计划,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得以圆满实现,所有参访的嘉宾均深感欣慰,并对保障此次活动顺利进行的淞沪抗战纪念馆表示出衷心的谢意。馆方与嘉宾们相约继续合作,为在海内外宣传中国人民抗战历史和无数前辈的感人事迹,做出后人应有之努力。
当我们步出展馆,准备结束访问活动的时候,又发现了伫立在馆外的一座巨大主题雕塑,题为《结:1937》,以及在巨大背景墙上与雕塑浑然一体的《淞沪战歌》。歌词全文为:“机掩吴淞月,炮掀黄浦波。发扬我民族英威,扫荡敌人侵略的罪恶!半夜火光中,那悲愤的杀声,正是我将士在冲锋肉搏!一寸血肉,一寸山河!这部悲壮光荣的历史,千万劫,也难磨!”
再看这首战歌的词作者,竟然是1928年“国立清华大学”成立时的首任校长罗家伦先生。1937年“八一三事变”发生后,罗加伦写作这首《淞沪战歌》时,一定顾不及多想,会有多少清华优秀学子也将投身淞沪抗战的烈焰当中。然而,当年确有包括梁思忠、孙立人、齐学启、李忍涛、沈崇诲等一批清华籍爱国军人毫无惧色地在先后两次淞沪抗战中与侵略者进行了英勇战斗,并付出了鲜血,甚至生命。
《结:1937》与《淞沪战歌》纪念墙
无论是奋笔疾书《淞沪战歌》的罗家伦,还是全民族抗战中涌现出来的一大批清华前辈英雄,他们都已成为中国人民抵御外侮、振兴中华历史中的一部分。在追求“山河无恙,岁月静好;人民安康,世界和平”美好愿景的征程中,先辈们的身影与我们同在,他们的事迹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行……
2023/12/3 撰写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