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珺
清华大学有一座长得有点像牌坊的二校门,占据校园最核心的位置,遥对北面的大礼堂。几乎所有人都把这座门看作是清华的标志,国家邮政局2011年发行《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2021年发行《清华大学建校一百一十周年》个性化邮票,还有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清华百年纪念银币,都以二校门为主图。在2020年疫情爆发之前,每天挤在门前留影的人络绎不绝。
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银币
“二校门”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别扭,好像比西校门、南校门、东校门这些“大校门”矮了一辈。实际情况恰好相反——这座门才是学校最早的正式校门,辈分最高。不过现存者是三十年前重建的复制品,并非原物。
故事要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说起。这一年美国政府决定退还部分庚子赔款,在中国开办一所留美预备学校性质的新学校。清廷为此成立了一个游美学务处,选择北京西北郊闲置的清华园为基址,从宣统元年(1909年)开始兴建游美肄业馆(“肄业”指“勤于所业”,与未毕业的“肄业”不是一回事),宣统三年(1911年)正式开学,借用园林旧名取名为“清华学堂”,次年改名为清华学校。
主持校园规划、建筑设计和施工的承约人名叫埃米尔·西格蒙德·费希尔(Emil Sigmund Fischer,1865-1945),是个奥地利犹太人,不满三十岁就来到中国,还取了个文雅的中文名字叫斐士(意为“文采斐然之士”)。此人的本行是会计师,善于经商,二十世纪初在天津成立顺泰洋行,幸运地拿到游美肄业馆这个大工程。后来斐士取得美国国籍,二战期间作为敌国侨民被日寇关进集中营,战争结束前夕病逝。
那桐题清华园匾额(贾珺摄)
校园保留了许多旧的园林建筑,所建的第一批新建筑包括清华学堂(一院)、北院、二院、三院、同方部、校医院,而最先动工建造的就是围墙和校门。校门坐落于南墙偏东位置,这里原来有一座永恩寺,被拆掉了。1911年校门正式落成,大学士、军机大臣那桐为之题写“清华园”三字匾额。
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上的二校门
这是一座西式拱门,用白色石材和青砖砌筑而成,墙上开辟了三个拱券门洞,中央大,两边小,其基本构图脱胎于古罗马凯旋门,但建筑样式完全属于巴洛克风格,立面上设有并列的双柱,肩部扛着蜗牛似的一对卷涡。巴洛克艺术崇尚扭曲怪异的造型和繁复华丽的装饰,17-18世纪在欧洲大行其道,并由传教士引入中国,包括北京南堂、澳门圣保禄教堂(即大三巴牌坊)在内的许多教堂以及圆明园西洋楼都属于这种风格。
德国海德堡巴洛克式拱门(贾珺摄)
中国晚清时期比较喜欢建巴洛克式的大门,例如北京农事试验场(北京动物园前身)的正门也属于同一流派,手法偏于浮夸。相比而言,清华校门的比例非常和谐,基座、柱子、墙体、檐部都做得规规矩矩,外表素净,没有添加乱七八糟的雕塑,显得很有节制。1915年入学的前辈学长梁实秋先生曾如此描述自己所见的校门:“清华的校门是青砖砌的,涂着洁白的油质,一片缟素的颜色,反映着两扇虽设而常开的黑栅栏门。”欧洲古城中有不少这样的拱门,彼此可算是远房亲戚。
清华校门20世纪二十年代旧照(清华大学校史馆藏)
清华大学校史馆收藏了一幅早期校门的照片,摄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大门顶上竖着一根旗杆,立面的砖缝与两侧的围墙保持一致,南面正对着河上石桥,旁边的路灯杆上悬挂着告示:“入校车马至此缓行”。
谭延闿题“国立清华大学”标牌(清华大学校史馆藏)
随着学校的发展,原有的清华园不足使用,又把相邻的近春园扩入,校园面积增大。1925年设立大学部和国学研究所,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那桐所题的“清华园”三字一直保留,另在东侧柱子上挂了一块竖向的牌子,刻着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题写的“国立清华大学”校名。
1933年校园进一步扩建,并在西边修建了更为高大的西校门,原来的校门就此更名为“二校门”,有退居二线的意思。
抗战期间清华大学南迁,后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在昆明组建西南联合大学。美丽的清华园被日寇侵占,一度改成野战医院,弄得到处乌七八糟,所幸建筑未遭大的破坏,二校门安然无恙。
清华大学二校门1946年旧照(清华大学校史馆藏)
抗战胜利后,清华大学顺利回到北平复校。二校门变化不大,成为当时师生最重要的合影留念之地。
1948年12月15日,清华大学获得解放,比北平和平解放要早一个月。1952年全国高校大调整,清华大学虽然变动剧烈,但得以继续在原校园办学,二校门仍在,只是显得破旧了一些。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爆发,清华大学是动乱的重灾区,一时天翻地覆,风云变幻。8月24日,一群红卫兵造反派冲进校园,一举摧毁象征“四旧”的二校门,整个过程还拍成电影纪录片。当时先用锤子砸,再用一辆汽车拽着绳子将整座建筑硬生生地拖倒,现场一片狼藉,围观的人群轰然鼓掌欢呼。造反派又押着被打成“黑帮”的校系领导、教授们游街示众,然后逼他们将沉重的碎砖石块一一搬走。
清华大学二校门1966年被砸场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藏)
1967年5月4日,二校门所在的位置竖起了全中国范围内第一座毛主席巨像,第二天的《人民日报》为此专门刊发了热情洋溢的报道:“四日,在清华大学,万众欢呼,群情沸腾。一座巨型的毛主席全身塑像,在清华园矗立起来了!这座用钢筋水泥制作的毛主席塑像,加上底座,高达八点一米,像雄伟的泰山,巍然屹立在清华大学校园中心。毛主席身穿军大衣,神采奕奕,高举他老人家那雄劲的手臂,为无限忠于他的革命师生和亿万人民指出前进的方向。”
塑像基座上刻着副统帅林彪几天前刚刚发表的题词:“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1971年9月13日林彪叛逃坠机,基座上的字迹很快被铲除掉。
这座塑像出现后,全国各地兴起了建造毛主席巨像的热潮,每天来清华朝圣、取经的人把塑像周围的空地挤得水泄不通。为了方便人们夜晚瞻仰,旁边还特意安装了当时相当先进的钠灯。塑像的建造工艺流程被编成教材,提供给外省市仿造之用。
文革结束后,中央发出《关于坚持“少宣传个人”的几个问题的指示》,要求逐步减少在公共场合悬挂毛主席像、语录和诗词。1987年8月26日,清华校方先在清华主楼大厅挂起了直径2米的圆形毛主席青铜浮雕像作为替代,三天后连夜迅速拆除了那尊巨型塑像,构件埋在一个隐秘的地方。整个过程悄无声息,没有引发任何风波。
清华大学二校门今景(贾珺摄)
那块地空了好几年。直到1990年1月,清华大学各地的校友会联合发出《关于赞助重建二校门的倡议》,得到积极响应,五千位校友和二十六个组织慷慨捐款八万多元,终于在1991年4月八十周年校庆前夕将二校门重建完成。原先的设计图纸难以寻觅,只能根据老照片上的形象来还原,尽量忠实于原貌。
原址重建的二校门虽然不是原物,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依旧崇高,师生、校友均视之为母校的象征,魂牵梦绕。好比来北京一定要去天安门,参观校园的游客必须在二校门前拍一张照片,才算逛过清华。至于此门的前世今生,一百多年的沧桑轮回,倒是少有人知。
现在的二校门完全失去了门的作用,两侧并无院墙,禁止人们从门洞中穿过,只能绕行。周边种了成行的银杏树,前面摆放着石雕花盆,春天鲜花盛开,夏季浓荫密布,秋日一片金黄,将青砖白柱的二校门衬托得更加秀美。
2018年此门经过一次大规模修缮,表面涂上一层隐形镀膜剂产品——据说这种“黑科技”可以让二校门长期保持“肤白貌美不怕水”。但也有人认为这么处理会导致建筑无法留存风霜痕迹,显得太新,缺乏历史的厚重感。
新竹台湾大学二校门(贾珺摄)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1955年台湾新竹复建了另一所清华大学,七十年代以等比例缩小的方式在行政楼后面仿建了一座二校门,通体白色,上面镌刻“清华园”三个金色大字,前头还竖立一面绿色的玻璃幕墙,仿佛陈列在展柜中的文物。两岸清华同出一源,血浓于水,此门正是重要的信物。
(转自《北京文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