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青年团创办的“暑期学园”

龚育之

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开过,还处在地下状态的党内传达了毛泽东在会上的报告,当时说的是二中全会决议。开完中央全会,中共中央从西柏坡移驻北平。

1949年3月5日,250名清华学生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南下工作团,同学们在校园中举行隆重的欢送仪式。

第四野战军南下工作团在学生中和社会上招生。大家都想报名,以便参加解放全中国的最后的战斗。但是,党预见到建设需要人才(那时理解主要是学工学理的人才),所以党内有规定:尽可能动员文法两科的学生参加,理工两科的学生一般不参加。有的文法科的学生,一两年就要毕业了,想有个“整齐”的学历,对参加工作团有点迟疑。张奚若教授出来做思想工作,批评这种“整齐观点”是没有看到参加南下战斗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对想参加而不让参加的理工科学生党员,则要做另一方面的思想工作,让他们不要闹情绪。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4月在北平召开。这之前,3月20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清华总支部已经成立,清华大学地下党建立的各类青年组织的成员,都转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我是化12团支部书记。团员公开时,分系级开了座谈会,向同学们“亮相”,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有的团支书在会上跷着腿,摇着脚,神气活现地向团外同学说:“过去的学生运动就是我们领导的!”这话是很不对的。过去的学生运动,是时势使然,是反动政府逼迫的结果,是学生们自己的追求、自己的奋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共产党只有适应了人民群众包括青年学生的革命要求,才能发挥对革命的领导作用。国民党过去诬指学生运动不是学生们自己的要求,而是共产党操纵的,这引起积极参加学生运动的同学们的极大反感。现在这样宣布,党的群众观点哪里去了?何况任何一个共产党员,任何一个党的外围组织成员,根本无权这样宣布!这件事说明,党团组织纠正党团员的自大自傲情绪,做好改善同群众关系的工作,还需要花很大的力气。

1951届电机系朱镕基住在明斋117室。这个寝室的同学们自发成立“生活小组”,过共产主义集体生活。前排左起:郭道晖、张信传、皮兆鸾、黎模健,后排左起:朱镕基、陈慎行。

暑期到了,北平市青年团为中学生组织暑期青年学园,清华的一些同学被派往协助。以电机系的凌瑞骥为组长,包括朱镕基(电机系)、汤纪敏(建筑系)和我为一个小组,协助北平市东北区团委的沈毅同志办园,沈为主任,凌为副主任。在暑期学园里,朱镕基负责组织业务学习,我负责组织政治学习,汤纪敏负责组织文娱活动。我记得去请过妇联的杨蕴玉作解放区的妇女工作的报告,还记得团中央两位同志,一位叫赫鲁,一位叫柯犁,来讲党史革命史,讲得生动、感人,同学们很爱听。北平市团委书记许立群还来各城区的暑期青年学园视察,叮嘱我们要把办园人员的伙食搞好,要给病号做面片汤。全市各学园结束,团市委请大家在公园里泛舟联欢。

暑假期间,市里还办了党训班,化2的王伟莹参加了这个培训班,随后就入了党。化1的王新瑞,记不清是不是也入了这班,后来也入了党。

(作者龚育之1948-1951年在清华大学化学系学习。本文选自《我在清华的三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峥嵘岁月──解放战争时期清华校友足迹》,原文曾刊载于2006年7月出版的《校友文稿资料选编》第11辑。选载时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