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1965年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实践教学与专门人才培养历程简溯

许懋彦 崔婉怡

摘要: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建筑教育具有强烈时代特征。为配合建国初期国家对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实践教学成为此阶段清华建筑系的重要教学方式,通过院系调整后的校园扩建、国庆十大建筑工程等实际项目的实践教学,建筑系快速培养出第一批专门人才。本文梳理了清华建筑系实践教学从“动员式”起步到制度化展开两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各阶段培养专门人才的特点,总结了实践教学对专门人才成长,以及对清华建筑系教学传统形成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筑教育;实践教学;专门人才


1. “动员式”实践教学与首批专门人才的培养(1949-1958)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构建新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从提出“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改革方针,到学习苏联进行院系调整,再到“教育革命”运动,始终以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急需的专门人才①为目标。配合国家需求,清华大学建筑系动员全体师生,结合生产恢复工作、校园建设、国庆十大建筑等实际工程开展实践教学,快速培养出首批专门人才。

1.1 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催生首批实践教学(1949-1951)

新中国百废待兴,1946年新成立的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师生也积极参与恢复生产相关实践。1949-1951年,师生完成了大同煤矿与鞍钢恢复生产的测绘任务(图1)、太原工兵学校规划设计、北京景泰蓝特种工艺美术设计等实践②。此外,建筑系开始成立部门配合师生参与实际工程,在与中国营造学社合办的“建筑研究所”中设立“服务门”,其后,成立建筑设计服务部,承接国家气象局资料室等设计[1]。

此阶段,建筑系的实践教学尚未被纳入教学计划,但教师已开始或直接带领,或以某部门为平台,组织学生参与恢复生产相关的实践。

图片

图1 1949年师生(46-47级)参加大同煤矿恢复生产建设工作

(图片来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校友会)

1.2 学习苏联时期院系调整与清华校园扩建中的实践教学(1952-1956)

1952年,国家仿照苏联模式对高校实行院系调整,以满足工业化建设对专门人才的需求。调整后,综合性大学受到削弱,工科、师范等专门院校规模扩大。清华大学与北大、燕京各工科院系调整合并为工科大学,原北大建筑工程系并入清华建筑系。

为适应院系调整基建工程需要,清华成立“三校调整建设计划委员会”,1952年抽调建筑系的全体师生参与扩建工程,暂停正常教学。

在校园建设实践中,学生直接参与建筑设计。如在清华大学第一教学楼工程中,指导教师为张守仪(建筑)、杨曾艺(土木),建筑施工图主要由高年级学生完成(图2)③,低班学生做辅助。学生还参与现场施工,担任共六个工地的主任和技术负责人。历时一年,师生完成工程面积达10余万平方米,西大饭厅、荷花池俱乐部等都是此时期完成的建筑[2]。

1952年的建校工作是建筑系首次集体参与大规模实际工程。虽然常规教学受到影响,但学生参与了实际项目的完整流程,第一次接受了从设计到现场施工的全面锻炼。1953年初,学校成立基本建设委员会,建筑系师生继续参与校园建设实践。

图片

图2 清华教室楼东西立面图纸 周干峙(47级)设计、制图

(图片来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资料室)

1.3 “教育革命”与国庆十大建筑工程全面推动实践教学(1958)

学习苏联后,中国建筑教育开始探索自己的模式,随着1958年国家开始“教育革命”,生产实践进一步渗透到建筑教育的各个方面[3]。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亦提出清华应培养“未来的红色工程师” ④。为给师生提供生产实践基地,清华大学土建设计院应运而生。

同年,建筑系再次暂停正常教学,组织师生参与国庆十大建筑中的六项工程的方案设计,包括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馆、革命历史博物馆、国家大剧院、科学技术馆和民族文化宫。参与的学生主要为53级、54级的高班生,汪国瑜、周维权、高亦兰等建筑系的教师和清华设计院、北京市设计院的建筑师都参与指导。师生与土木、电机等系合作,“大兵团作战”,历时一年,完成全套施工图纸上千张[4](如图3-4)⑤。

国庆十大建筑工程是建筑系第二次,也是最为隆重的一次集体参与大型项目,虽然同样暂停了常规教学,但首次成功实验了与设计院合作教学的模式,给学生和青年教师留下了参与大型工程宝贵的实践经验,建筑系也形成了浓厚的实践教学氛围。

图片

图3 革命历史博物馆北面立面图纸 张启明(54级)制图

(图片来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资料室)

图片

图4 国家大剧院透视渲染图,1958

(图片来源: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1.4 小结:“动员式”实践教学快速培养首批专门人才

此阶段,清华建筑系的实践教学尚未被正式纳入教学计划,大多结合国家或学校的大型项目展开,故为“动员”式的,侧重于完成“实践”任务,而非有计划地“教学”。

虽然缺乏教学设计,但校园扩建与十大建筑工程量大、周期长,分别至少介入了四届学生的本科学习阶段,经过实际工程的锻炼,学生能迅速走上职业道路。

1949-1958年,动员式的实践教学助力清华建筑系快速培养出首批专门人才,不少46-54级毕业生直接留校任教,如参加过校园扩建的李道增、周维权、关肇邺、高亦兰等,以及参加过十大建筑工程的胡绍学、詹庆旋、郭黛姮、罗森等,迅速壮大起院系调整后清华建筑系的师资力量。也有不少毕业生走向社会实践,如进入设计院工作的周干峙、熊明、费麟等,填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专门人才的空缺。

建筑系在创系初期培养出首批熟悉大型工程的专门人才,“实践动员”功不可没。同时,此阶段建筑系形成了浓厚的实践教学氛围,成立了作为实践教学平台的设计院,为日后制度化实践教学的全面开展做好了铺垫。

2. 制度化的实践教学与系统化的专门人才培养(1959-1965)

1958年十大建筑工程结束后,清华大学建筑系的教学回到正轨。自院系调整起,以强化实践教学为目的,建筑系逐步调整本系的教学计划,形成制度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常态化后,系统化的专门人才培养得以全面展开。

2.1 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建筑系从1955年起开始“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其后开始开展劳动实践,最终,在1960年制定的《新教学计划简要说明》中规定:本科学时共308周,其中“劳动实践”占86周,毕业设计占32周⑥,实践教学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正式成为建筑系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环节。

教学计划中的实践教学循序渐进,均匀分配在各学年,在内容上亦各有侧重,可分为侧重培养设计能力的实践,如课外实际工程实践,与侧重培养施工能力的实践,如工地劳动,二者综合地塑造学生完成实际工程的能力。

同时,建筑系建立起专业教研组体制,分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和城市规划三个“专门化”方向,成立六个教研组,实践教学主要由其中的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和城市规划教研组组织。

2.2侧重培养设计能力的实践教学

教研组安排学生的设计课与劳动实践结合,例如在1960年唐家岭牛场劳动实践与调研设计中,学生“在青年牛班与牛乳班与工人一起劳动,上槽、喂草、喂料、放牛与挤奶、打扫牛舍” ⑦,此后结合劳动实践完成调研报告,其中对空间使用的分析紧密结合了牛的习性与工人的工作,再做的设计十分落地。劳动实践对学生体会建筑与生活、对低班学生入门建筑设计具有积极意义。

在常规设计课之外,教研组另安排学生进行课外的实际工程设计,如1960年建零班参与了徐水县人民公社规划设计、1959年建一班参与了承德别墅设计、1963-64年建六班参与了清华大学主楼中央部分扩建,种种项目,不一而足。学生在其中参与设计与绘图工作,“真刀真枪”地锻炼了参与实际工程设计的能力。

2.3 侧重培养施工组织能力的实践教学

为强化学生完成实际工程的能力,教研组还系统设计了施工实践教学。在低年级组织工人实习,到高年级过渡为工段长助手实习,要求“在具有先进技术的大型工业建筑工程中进行”,为期5-8周。

从工人到工段长助手实习意为锻炼学生两个层次的能力。低班学生“以工人的身份参加到小组内,在师傅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掌握某工种的技术,此为技术层面的培养。高班学生以工长助手的身份,“深入了解施工单位的组织机构、劳动组织、施工管理业务” ⑧,此为管理层面的培养。施工实践教学能帮助学生对实际项目形成更完整的理解,并提高其深化设计的能力。

图片

图5 建筑系学生在工地实习,1959

(图片来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资料室)

2.4 “真刀真枪”的毕业设计实践

在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系统地培养了学生的设计与施工能力后,“真刀真枪”的毕业设计将最终考验其综合能力。毕业设计在工业建筑、民用建筑与城市规划教研组的组织下分别展开。

以工业建筑教研组的密云水库白河水力发电厂设计为例(先后作为53级、54级的毕业设计),其任务书与实际工程的紧密对接,要求设计适应工业建筑的技术需求,学生应先掌握水电站工程技术的相关知识,再做相适应的空间与构造设计,进行结构计算,完成全套施工图。此外,任务书还强调与其他工种配合,“向能者学习”。

学生根据要求完成《密云水库白河电站建筑工程组技术总结》等调研报告,并在各个尺度上深入完成了适应水电站技术要求的建筑施工图,如密云白河电厂水轮机层平面图(图6)、密云水电站厂房钢大门施工蓝图等。学生还作为“设计代表”在工地配合甲方、施工方工作,留下《现场工作大事记(建筑组)》(图7)等记录⑨。

图片

图6 密云水库白河电厂水轮机层平面图 童林旭、程立生指导  陈增弼(54级)制图、万希源(54级)校核

(图片来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资料室)

图片

图7 现场工作大事记(建筑组)

(图片来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资料室)

从技术调研到绘制构造详图,再到深入施工现场,密云水库白河水力发电厂设计实践反映了建筑系“真刀真枪”的毕业设计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全面锻炼。

图片

图8 密云水库白河电站透视渲染图,1960

(图片来源: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剧院建筑设计组. 建筑设计渲染图集: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1958-1960[M]. 北京: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 1960.)

2.5 小结:制度化的实践教学系统塑造专门人才

清华建筑系自1959年恢复正常教学起,通过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计划,逐步培养学生成长为专门人才应具备的各种能力板块。

与前一阶段动员式的“突击”实践教学相比,制度化的实践教学所培养的学生专业知识体系更完整、专业能力更扎实。三个专门化方向亦将专门人才的培养进一步细分。

1959-1966年,制度化的实践教学帮助建筑系稳定地向社会输送专门人才。自首次有毕业设计的55届开始,其后各届中赴各地设计院工作的毕业生人数稳步增加,专门人才开始广泛地投身全国各地的建设工作。以59年入学、65年毕业的建五班学生为例(该班没有受到一前一后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影响,完整地接受了系统的六年制本科教育),89位毕业生中有70位投入到第一到第八工业机械部、建工部、铁道部等部门工作,足迹遍布北京、甘肃、广西等地。

3. 实践教学的深远影响

至此,本文回溯了1949-1965年清华建筑系实践教学与专门人才培养的两个阶段,动员式快速培养与制度化系统培养是各自的鲜明特征。

纵观整个时期,可见实践在教学中的占比逐步增加,该阶段成为清华建筑系建筑教育一段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特殊时期,在短期内满足了建国初期国家对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而从长远来看,该阶段的实践教学对专门人才日后的成长,以及对改革开放后建筑系教学体系的发展均有着更深远的影响。

3.1 实践教学对专门人才成长的影响

考察学生日后的职业实践,发现学生在学期间曾深入参与的工程对其日后的建筑实践产生了深刻影响。例如,曾参与过建校工程的48级学生关肇邺日后继续专攻校园建筑设计,完成了清华大学图书馆新馆等重要校园建筑设计实践。54级的学生张锦秋曾参与十大建筑中的革命历史博物馆工程,在其日后的陕西与西安的建筑实践中依稀可见民族与现代风格的结合时代特色。大型项目的实践教学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更给学生指引了一种专业发展方向,一直影响其毕业后的从业实践。

而制度化实践教学则整体提高了多届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在55级至65级各班中,一大批学生成长为设计院的院长、总建筑师、规划师,如在上文提到的建五班学生中,日后涌现出院士、部长、市长等帅才,如马国馨、叶如棠等。制度化实践教学使建筑系成为名副其实的培养“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3.2 清华建筑系实践教学传统的延续

考察留校任教学生的教学实践,可知他们均以青年教师的新身份继续参与实践教学。如参与过校园建设的关肇邺、李道增等,留校任教后继续指导了清华大学主楼、十大建筑等建筑实践(图9)。朱自煊、赵炳时、郑光中等则在城市规划教研组,继续指导长辛店、左家庄住区规划等规划实践。在制度化培养阶段,有一批毕业生先走上职业实践道路,在改革开放后回系任教,在教学与科研中带回了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如栗德祥、秦佑国等。这些参与过实践教学的教师,及他们通过实践教学培养的学生,都成为改革开放后建筑系(学院⑩)师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后建筑系(学院)亦延续了实践教学制度传统,1978年恢复清华土建综合设计院,1993年成立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作为城市规划方向的实践平台,在教学计划中继续设置建筑师业务实践、工地实习等[5]实践教学内容。

至此,清华建筑系的实践教学在近半个世纪的“教学接力”中得到延续,影响着“新三届”及之后的学生。

图片

图9 1950年代末关肇邺、殷一和在清华主楼西区工地

(图片来源: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3.3 回溯后的展望

清华建筑系作为“红色工程师摇篮”的代表,其早期实践教学历程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投射出建国初期由国家主导的、服务于生产建设的全国建筑教育的面貌。这种偏重工程的建筑教育模式培养出的专门人才广泛地活跃在改革开放后的建筑实践与教学领域,其对当代中国的建筑实践与建筑教育更深层次的影响仍值得梳理。

此外,建筑教学与时代需求的关系亦值得反思。现今社会分工愈发精细,社会对专业的需求早已不像建国初期一样直接明了,同时,大学愈发强调通识与研究性教学,此时的建筑教育应如何拿捏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并主动探索与时代相契合的实践教学的内容,亦值得思考。

 

注释

①关于培养“专门人才”:1950年8月,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暂行规程》,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要:“培养通晓基本理论并能实际运用的专门人才”(参见:高等学校暂行规程[J].人民教育,1950(05):68-69.);1961年,教育部颁布《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即“高校十六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策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方针,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参见:张建. 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J].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726-732).

②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资料室. 清华大学建筑系一、二、三、四班毕业纪念册:99-121.

③清华大学档案馆基建处. 基建档案. 第一教室楼施工图,1952.

④1962年蒋南翔在迎新讲话中也提出了“培养红色工程师”的目标(参加:吴丹. 蒋南翔德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清华大学,2008:245,226);

⑤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资料室. 蓝图档案. 革命历史博物馆(立面剖面图)第一册,1958.

⑥是年,建筑系与土木系合并成立土木建筑系,关于教学计划详见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资料室. 教学档案. 建筑学专业教学计划,1960.

⑦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资料室. 技术档案. 唐家岭牛场调查报告,1960.

⑧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资料室. 教学科技档案. 留学生生产实习、施工实习大纲,1960-1961.

⑨任务书与图纸详见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资料室. 技术档案. 密云水库白河水力发电厂毕业设计指示书,1959;密云水电站施工图建筑部分,1960.

⑩1988年清华大学建筑系改组,创建建筑学院,设建筑系、城市规划系两系.

 

参考文献

[1]赵炳时,陈衍庆.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系)成立五十周年纪念文集(1946-1996)[M]. 北京:中国工业建筑出版社,1996:136.

[2]刘亦师.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发展历程访谈辑录[J]. 世界建筑,2018(12):119-125.

[3]朱文一,王辉. 1949~1979年的中国建筑教育[J]. 建筑创造,2009(09):159-161.

[4]汪坦,赖德霖.口述的历史:汪坦先生的回忆[J].建筑史,2005(00):13-23

[5]朱文一,单军,程晓青. 人居环境科学指导下的清华建筑教育[C].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 2007国际建筑教育大会. 2007:14-22.


(作者简介:许懋彦,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崔婉怡,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原文收录于《2020-2021中国高等学校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本文转自清华建筑学院校友会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