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梅贻琦校长的宁沪之行

袁帆

在清华迄今110年的持续发展中,对其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有许多,梅贻琦(1889—1962)无疑是其中独树一帜之人。从1909年名列第一批庚款留美生开始,其命运就与清华紧密联系起来,堪称“寿与校同”。正因为此,“梅贻琦研究”也成为清华校史研究中不变的课题,从来都是被关注的重点。

1948年4月,叶企孙给梅贻琦急电的手拟稿 

在2013年出版的《梅贻琦画传》一书中,曾经刊登过一封叶企孙(1898—1977)先生于1948年4月发给梅贻琦校长的急电,全文如下:

急南京中央研究院萨总干事转梅月涵先生钧鉴:因生活压迫,校中情况不安,六日起职员工警将罢三日,讲师助教罢教三日,教授二十余人亦将罢教三日。敬恳钧座向政院及教部力陈,从速决定改善待遇,恢复配给食粮为祷。企孙

这封急电一方面揭示了清华在时局剧变时期的动荡不安,另一方面也提示了一个问题,即梅校长这个时段因为何事去南京?他的南方之行还有什么内容?这些问题在《梅贻琦画传》中并没有给出任何答案,因此成为我心中时常念及的一个“谜”,急欲解之。寻寻觅觅之中,我在一件73年前“上海清华同学会”留下的史料中,却意外地发现了谜底。

这是一份《上海清华同学会会刊(三十七周校庆纪念特刊)》(简称《特刊》)。这份历史资料不仅让我们看到了1948年4月上海清华校友活动的真实记录,也成为了解清华大学在那个特殊历史阶段真实情形的重要佐证。最为珍贵的是,这份特刊还披露了梅贻琦校长当时在上海、南京活动的史实,为“梅贻琦研究”增添了不可多得的真实内容。 

1948年4月《上海清华同学会会刊(三十七周校庆纪念特刊)》 

1948年,在中国现代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彼时,中国近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长期内战已经接近尾声,国共两党的生死搏斗已到决出胜负的紧要关头,形势的发展愈趋明朗,旧政权的“崩塌”已成定局,人民民主革命潮流势不可挡,“新世界”的曙光开始呈现。政局的剧烈变化无一例外地影响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清华自然不能置身事外。叶企孙的“急电”透露出清华教职员工因生活所迫,罢工罢教,就是这种情形的真实反映。这种情形从《特刊》中同样有所印证。尽管这份《特刊》提供的历史信息非常丰富,但我重点解读的还是有关梅贻琦校长的内容。

梅贻琦校长到上海的主要活动

1.4月3日参加清华同学集会

这份《特刊》共有8个版面,其中用两个整版的图文记录了梅校长的活动。在第五版报道了上海清华同学会 “于四月三日假海格路虞家花园,举行春季游园大会”的情况。这次活动借用的“海格路虞家花园”,亦即现在位于华山路上的“华山医院花园”。这处景致具有悠久历史,当年属于“海上闻人”虞洽卿的私人花园,占地23亩,“园中有山有池,奇花异木,五步一阁,十步一桥。一池绿水,扁舟荡漾,尤属胜景”。

梅贻琦校长是4月2日(周五)晚冒雨到达上海的,第二天(周六)下午也到“虞家花园”参加了清华同学的园会,当他出现在活动现场,“频频与同学笑语握手”,这让全体参加活动的校友感到惊喜。特别是身处一处与北京清华园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景致中,“不禁使人回想工字厅……各同学均有回到园子里的感觉”。 

1948年4月3日,梅贻琦出席上海清华同学会校庆集会 

梅校长对在沪清华同学发表了即席讲话。从报道中可以看出,他在讲话中着重强调了“信心”。针对大家十分关心的局势发展以及对清华产生的影响问题,他说“校中同人信心很坚强,谣传搬家绝非事实”。同时,他也披露了当时学校师生面临的生活困难,因为经济衰退,通货膨胀,“一位月薪三百元的教授才拿到一千万元,而开销却要二千万”;因为内战爆发,社会动荡,“学生也很困难,公费数目不多,自费者因家乡不安宁,接济也时常中断”。他说的这些情况与叶企孙“急电”中所说的“罢工”“罢教”原因完全吻合。针对局势发展的不确定和面临的困难,他也谈到了对清华未来教育方针的设想,“故今后教育方针是重质不重量,并希望增加图书仪器设备,以求在学术研究上有更多贡献”。

看过了梅校长讲述的这些情况,再回头看他的开场白,“今日本下雨,但现在却放晴,同学们未入园时,似乎已知此时会晴,这或者可归功于同学们的信心”,不禁令人对他“借景抒情”的良苦用心感同身受,对他虽身处变局,但教育理念始终如一的坚定信心和从容态度留下深刻印象。 

2.4月4日出席清华同学会虹桥聚会

4月4日(周日),天气晴朗。上海清华同学会又举行了一次小范围活动,《特刊》中的记载是:“会长孙瑞璜先生于是日中午假座虹桥俱乐部欢宴梅校长,上海市长吴国桢同学,杭州市长周象贤同学,暨全体理监事。”

70年前的虹桥地区还是上海的西郊,分布着许多沪上最早的度假别墅,建有一座军用飞机场,今天“上海动物园”的位置就在当年的“虹桥高尔夫俱乐部”范围内。上海清华同学会组织的这次小型聚会应该就是在这里举行。聚会的主题自然是欢迎梅贻琦校长莅临上海,以及两位身居“要职”的同学,一位是时任“上海市长”的吴国桢(1903—1984),另一位是时任“杭州市长”的周象贤(1885—1960)。“校长及两市长同时与会,尤为难得之机会”(《特刊》语)。

梅贻琦与周象贤(左上) 梅贻琦与孙瑞璜(右上)

吴国桢与孙瑞璜(左下) 吴国桢与周象贤(右下) 

从《特刊》的报道中可以得知,梅贻琦校长在席间发表了谈话,一来谈了此次自北平南来之行的主要目的,二来与大家交流“校友楼事”。关于南行之目的在后文中会专门探讨,至于“校友楼”,应该是说在清华园内建设由校友捐款的楼宇问题。

众所周知,在1937年之前的清华发展初期,曾经有过三次大规模校园建设,1912年前建造了清华学堂、同方部等;1919~1925年建造了大礼堂、科学馆、体育馆、图书馆(局部)等;1931~1933年建造了生物馆、化学馆、图书馆(扩建部分)、气象台、西校门、机械馆、电机馆以及“明、善、静、平、新” (五斋)学生宿舍。但是,经过抗战期间日寇的破坏,加之1946年复员后“学生人数较战前多一倍”,经费缺少,学校的校舍矛盾突出,“因校舍不够用,故校友楼很有需要”。由此可以推测,当时上海校友应该是产生了捐款给母校新建校舍的动议,所以梅校长在谈话中提及“校友楼事”,并希望“能早日成功”。

梅校长还谈到了“校友楼”的冠名问题,“至于校友楼纪念生者,不如纪念死于抗战者。如杨光泩、齐学启、陈三才几位同学,都是轰轰烈烈的为国捐躯,实在应该有所纪念”。看到这里,联想起梅校长在抗战胜利后的多次演讲中,都有提及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清华校友,并明确表示“在抗战期中,本校校友以身殉国,死事之烈,若沪上之陈三才,赣北之姚名达,缅甸之齐学启,皆足名垂清华史,实亦母校之光,将来拟于清华水木之间勒碑纪念,或更编印纪念册,以资流传。”此次在上海之行中,梅校长再次谈及此事,足见他对清华同学为国捐躯的事迹深为悲痛,倍感自豪,铭记在心。作为清华一校之长对学生的爱惜之情,从其演讲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怎不令人印象深刻,敬佩有加! 

梅贻琦的两次题词 

在这次小型聚会上,还有一件事情值得记载,那就是梅校长以及几位来宾在席间挥毫题词,留下墨宝。至于题词内容,梅贻琦校长依然是清华校训中的“自强不息”。无独有偶,就在十二年前,他为1936年毕业同学的题词也是“自强不息”。吴国桢题词用到的是校训中的另一句“厚德载物”。这些题词反复印证了清华人早已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视为永远的励志动力。而周象贤的题词则是“自力更生”,这同样是一句时时鼓舞中华儿女绝境求生、不断奋斗的至理名言。此外,王祖廉的题词是“同舟共济”,陆梅僧的题词是“前途光明”。在那个时局动荡,前途未卜的历史结点,这些题词的内容无疑反映出清华同学心中的忧虑与期冀。

梅贻琦校长其实是到南京开“国大”

1948年的春天,梅校长怎么会离开清华来到上海,这是人们都会想到与提出的问题。原来,梅贻琦校长此次南方之行的主要目的,是到南京参加1948年“第一届国民大会”(国大)。

根据历史记载,这次“国大”召开的时间是1948年3月29日至5月1日,大会主要议题是选举“总统和副总统”。当时的“国大代表”共有3045人,梅贻琦校长是“大学及独立学院教员团体”选出的北方区代表之一。按照时间推算,他应该是在参加了3月29日的“国大”开幕式以及最初两天的预备会议后,于4月2日由南京到上海,参加了上海清华同学会组织的活动。之后他又回到南京继续开会。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清华发生了因生活所迫而“罢工”“罢教”的事件。

梅贻琦国大代表证件照 

至于梅校长参加“国大”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根据《特刊》报道,在4月3日的校友聚会中,“校长谈及此次出席国大,说起来也算有两个目的。一是开开眼界,二是找机会为学校经费想点办法”。一句轻描淡写的“开开眼界”,足可见出席“国大”并不是梅校长的兴趣所在。作为一位真正有作为的教育家,他的心思其实还是想利用一切机会给清华争取一些发展资源。联系到梅校长在同学聚会中几次谈到清华发展所遇到的“经费”短缺等实际问题,说明“清华”的兴衰才是他心目中的第一要务。虽然最终效果不得而知,但所谓“用心良苦”莫过于此。

至此,我们也就揭开了文章开始所设之“谜”,明白了为什么叶企孙要发急电到南京寻找梅校长的缘由。

结语

历史发展是连续的,相互关联的。七十多年的时间并不遥远,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更只是一瞬间。所以当我们今天从一份旧存的清华校友刊物中看到上个世纪中叶的人物、场景、文字,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油然而生,好像一切就发生在眼前。尤其是看到力透纸背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更是让人怦然心动,顿感真理穿透时空的巨大力量!

然而,时间又是极为残酷的。在刊物上闪现在我们眼前的那一个个清华前辈,梅贻琦、周象贤、王祖廉、陆梅僧、吴国桢、孙瑞璜……他们虽然都在清华110年的发展中“人过留名”,但也都已经在20世纪的中国社会大舞台上完成了各自的精彩表演而先后“谢幕”,无论得到的是掌声、鲜花、赞誉,还是唾骂、声讨、“板儿砖”。对于我们这些后人,能够透过历史的烟云,一睹他们当年的风采,领略他们的才智,承蒙他们的启迪,其实已经十分幸运。

以此类推,21世纪的清华人能否继续完成各自的时代使命,能否也让后人感受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在各代清华人身上曾经的体现,这才是我们今天探究历史、追忆前人的落脚点。这正是:

史海钩沉觅风霜,青史垂名梦未央;

蛛丝马迹存文明,雪泥鸿爪显脊梁。

沧桑巨变无可挡,世事绵延本无常;

自强不息铸恒心,厚德载物再启航。

(2021/12/06修订稿)

(注释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