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清华大学致海军司令部公函的来龙去脉

袁帆

图片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重大活动中,有一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对外正式展出。新落成的海军博物馆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展现了人民海军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举世瞩目伟大成就的创业史、奋斗史、发展史,突出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海军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在“人民海军历史基本陈列”部分的一件件珍贵文物、图片、视频等展品中,一枚“清华大学印”的鲜红印记赫然出现在一封公函上,格外醒目,引起观众的极大关注。那么,这件带有“清华元素”的文物怎么会出现在海军博物馆,在它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来龙去脉呢?带着这些疑问,我在海军与清华两个方面的史料中开始了一次“解密之旅”。

一、一封 71 年前致海军司令部的公函 

这是一封《清华大学选送学生到海军学校任教的复函》,是由清华大学于1950年11月25日发出的公函原件,时隔70 余年,个别字迹已模糊退色。经过仔细辨认,并参考清华校史资料核对,得到的函件原文如下:  

事由

奉教育部函转贵司令部函 

为大连海军学校需人任教 特介绍各系四年级学生朱谨准等十五人前往贵司令部报到 希查照由  

国立清华大学公函 清复(50)第737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九五零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发 

案奉 中央教育部十一月二十一日发厅人字第二四八一号函,以准贵司令部十一 月八日函为大连海军学校扩大,亟需大批教员前往任教,经商得同意由华北各校调给,并列人选及条件四项及科门人数,等因。自应照为选送,兹经遴选机械系四年级学生朱谨准、王学周、黄言华、余传纪,化工系四年级学生刘广镇、杨肇玮、马玉璋,化学系四年级学生黄清谈、黄楫,物理系四年级学生胡克强、陈印椿、董维中、杨士莪、陈遂,数学系四年级学生张运模等十五人首批前往任教,相应备函介绍前来贵司令部报到,即希查照。此外尚有电机系六人,气象系一人因出外宣传尚未返校,当于三五日内前往报到。此致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 

 

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 叶企孙 

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周培源 吴晗

 

图片

清华大学选送学生到海军学校任教的公函

解放战争期间,在国共两党进行的历史性大决战中,清华园所处的海甸地区是在“北平和平解放”之前的1948年12月15日被人民解放军第十三兵团提前解放的。在经过短暂的“军管”之后,于1949年5月4日成立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一直到1952年6月“京津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筹备委员会”成立之前,“校委会”就是清华大学的最高权力机构,负责管理学校的各项事务。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校委会主任一直由著名教育学家叶企孙(1898—1977)担任,而副主任则有两位,一位是著名物理学家周培源(1902—1993),另一位是之前任军管会代表的著名历史学家吴晗(1909—1969)。

这封发往海军司令部的公函由清华大学校委会主任、副主任共同签署,足见清华大学对选调学生往大连海军学校任教一事,极为重视。

二、还原清华师生踊跃投身国防建设的历史

透过这件文物,我们可以感受新中国成立初期,清华大学师生踊跃投身新中国国防建设的巨大热情和做出的历史贡献。那么,当时的具体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 
在逐条检索清华大学“1950年大事记”后,虽然没有找到对这封公函内容的直接记载,但还是能找到一些相关内容: 

1.12月4日,萧华将军来校做题为“欢迎爱国青年参加伟大国防建设”的报告;

2.12月4日,校委会动员学生响应中央关于青年学生踊跃参加军事干部学校的号召。

3.12月14日,本校成立军事干部学校学生保送委员会。学生报名者1500余人,50人被批准。 

4.12月16日,本校军事干部学校学生保送委员会主任委员叶企孙在《人民清华》上发表《祖国号召你们》,张奚若教授发表《国防与青年知识分子》的文章,鼓励同学们踊跃参加国防建设工作。 

5.12月26日晚,学校在大礼堂举行盛大欢送会。 

图片

被批准参军的部分清华学生 

回顾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历史,我们知道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出国作战。全国人民积极投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斗争。在此背景下,中央人民政府发出号召,全国先后在1950年和1951年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参加军事干部学校运动”,一大批爱国青年学生响应号召投笔从戎。清华大学也不例外,成立了“军事干部学校学生保送委员会”,由时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叶企孙教授领衔,积极动员青年学生参3加国防建设。当时在校学生约2500人,报名者有1500余人,占比60%,学生报名踊跃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选送20余名四年级学生去大连海军学校的任务,显然和保送学生参加军事干部学校还是有区别的,前者是“任教”,而后者是“学习”。尽管任务有别,但性质是一致的,都是“参加伟大国防建设”。今天,对于清华校史为什么没有记载这封公函,探究原因已经不再重要。而这段史实的解密,意义在于完整还原建国初期清华师生参加国防建设的历史,这才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70多年前的人民海军建设还处在艰难起步阶段。1949年4 月23日成立的华东军区海军是第一支人民海军部队,在张爱萍(1910—2003)将军的领导下,努力完成“陆军向海军”的转变,各项基础建设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1949 年11月22日,中央军委正式下达命令,在大连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学校”,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第一所海军学校,成为迄今为止人民海军历史最悠久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被誉为“人民海军军官的摇篮”。

1950年4月14日,由萧劲光(1903—1989)任首任司令员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领导机关在北京正式成立,这标志着人民海军建设被全面纳入新中国国防建设的战略系统。对于初创阶段的人民海军,舰艇装备固然重要,但海军人才培养更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而刚刚基本完成创建新中国战斗任务的人民解放军还是一支典型的“陆军”,不可能从中生长出大批懂得“海军”的教员。但是对于第一所海军学校而言,迅速提升师资队伍的数量、素质与水平却显得至关重要,时不待人。 

图片

今天的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于是在1950年11月8日,成立不久的人民海军领导机关与中央教育部商定,从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华北各个大学调集一批符合条件的青年师生入伍,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充实教师队伍,以适应海军建设的急需。清华大学在接到教育部 11月21日发出的任务函之后,迅速启动,4天之内即选拔出第一批15名符合条件的四年级学生,送往海军司令部报到。这15位学生是:朱谨准、王学周、黄言华、余传纪(机械系),刘广镇、杨肇玮、马玉璋(化工系),黄清谈、黄楫(化学系),胡克强、陈印椿、董维中、杨士莪、陈遂(物理系),张运模(女,数学系)。  

特别要说的是,其中数学系的张运模是唯一的女生,她也由此成为清华历史上第一位参加人民海军的女生。此外,这项任务还需要选调6名电机系和1名气象系学生。不过当时因为他们“出外宣传尚未返校”,所以还不能确定具体人选,在这封公函发出时就缺少了这7位学生的姓名,这也给时隔70年后的查证带来了一定困难。 

图片

藏于清华大学档案馆的公函原稿 

三、他们曾为人民海军发展做出历史贡献 

这批最早参加人民海军建设的优秀清华学子,当年都是满怀理想和热情,投身到这项宏伟事业中。无论后来曾经发生怎样的人生变化,他们从参加海军那一刻开始,都已经像那一朵朵跳跃的浪花,永远汇入了蓝色的海洋。 

就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而言,虽然今天已经很难全部了解参军之后的详细情况,但他们在海军学校的教学、科研岗位上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这一点则完全可以确定。被首批选送海军,后来成为享誉各自专业领域的科学家杨士莪和陆建勋,就是这个群体的杰出代表。 

图片

杨士莪(左:大学期间,右:参军后) 

杨士莪,1931年生于天津,其父是清华学校1921年毕业生,著名建筑学家杨廷宝(1901 —1982)。杨士莪自幼受到书香门第的家庭影响,学业优秀,志向远大,1947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50年11月,他已是四年级学生,正在物理学家余瑞璜(1906—1997)教授指导下做X光管方面的毕业论文。在学校动员参军后,杨士莪立即报名,获批后提前毕业到大连海军学校任教。两年后又被调到刚组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任教,期间曾被派往前苏联学习“声学”理论,从此成为新中国在“水声工程”学科的开拓者之一。1978年以后,担任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现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系主任、水声研究 所所长;1982年起曾任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副院长。1995 年7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水声事关国家海洋安全、资源开发等重大战略利益,这些核心技术靠别人施舍是得不来的。”当年杨士莪就是带着这样的深刻认识,在哈军工创立了我国首个理工结合、覆盖全面的水声专业。60余年来他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取得一系列水声领域颠覆性的科研成果为我国水下兵器装上“耳朵”和“眼睛”,为筑牢“水下国门”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杨士莪最先在国内开展水声定位系统研制,带领团队完成“东风五号”洲际导弹落点水声测量系统等一系列具有国际水平的水声定位系统研制工作,为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定位系统奠定坚实基础。他曾担任首席科学家,积极推动并领导完成我国首次独立大型深海水声综合考察;编著《水下噪声学》《声学原理》等一批理论著作……如今,他虽然已经退休,但继续秉持“向海图强”的执着精神,把一生奉献给祖国的海洋事业。 

图片

清华电机系参加海军的同学在大礼堂外合影(前右 2 为陆建勋) 

陆建勋,1929年生于浙江杭州,1947年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得益于清华良好的学风,他在学生阶段养成了刻苦钻研、严肃认真的求学习惯,他所在的这一届电机系学生中,后来竟然出现“一位总理(朱镕基)、四位院士(金怡濂、张履谦、王众托、陆建勋)”。1950年11月,他被选调参军,原本也是要到大连海军学校任教,但在海军司令部报到时,他却因为在清华学习时担任“无线电课代表”的经历而被留下,直接分配到海司通信处工作。从此,他的人生就和海军通信事业结下不解之缘。 

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从少年时开始积累的业余无线电实践经验,陆建勋边工作、边学习,根据海军通信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进行不断的摸索与攻关。1957年,前苏联提出了中苏两国合建大功率超长波电台的建议,中国则坚持独立自建的主张。陆建勋曾随时任海军副司令员的罗舜初(1914—1981)将军前往中南海西花厅向周恩来总理汇报超长波电台的有关情况,解答了总理提出的相关疑问。被陆建勋称为“西花厅考试”的这次经历,更加坚定了他继续在海军通信领域进行探索的信心。 

可以说,在人民海军发展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陆建勋在解决通信专业领域不断出现的一系列难题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这其中包括:潜艇长波通信、核潜艇瞬间超快速通信系统(900工程)、远洋测量船“短波远程通信”(781工程)。他也因此成为不折不扣的海军通信专家。
1983年至1993年,陆建勋曾担任中国舰船研究院院长。他从一名专注科研的科学家被推到了一个新的工作岗位。虽然繁重的行政工作极大地牵扯他的精力,但陆建勋坚持不改学家的本色,从未离开他所热爱的舰船科研事业,也从未放弃在信息科学领域的探索耕耘。在此期间,他成功领导并参与了多个军、民科研重大项目的实施,其中包括:成功研发出我国新一代石油测井设备——电缆传输数控测井系统;改变我国海军指挥系统落后局面的某国防大型指挥自动化系统工程,等等。 

1995年,陆建勋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此后,他凭借对科学的热情继续一次次开拓新的科研领域。80岁时,仍以饱满的热情带领科研团队开展一项具有开创性的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成功后又以85岁的高龄担任了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极其可贵的是,如今杨士莪、陆建勋都已经成为年届古稀的“90后”,但还在继续为国家发光发热。他们不仅没有辜负母校70年前的选拔,为清华赢得了荣誉,更为人民海军以及中国海洋事业发展奉献出毕生才智,他们的感人事迹也同样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一代代清华学子和有志青年效仿与继承。 

四、结语 

70多年前的这封短短的清华公函,其实还包含着更深刻的含义。那就是它从一个特角度再次印证了新中国成立后产生的历史转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清华大学走上了一条前所未有的发展道路,也开启了高等教育为建设新中国以及发展国防事业提供人才资源与科学能量的崭新篇章。 

图片

努力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

 

历史还告诉我们,从1950年选送第一批优秀学生参加到海军学校任教开始,清华大学就与人民海军发展结下“不解之缘”。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个历史阶段,不仅有数量可观的清华学子持续加入建设强大海军的行列中,而且在海军发展的诸多重大科研课题攻关中,都有清华大学的全力支持与参与。在中国共产党开启第二个“一百年”奋斗征程的光荣时刻,我们完全可以期待:海军与清华携手共进,一定能够实现创建“世界一流海军”“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愿景。这正是: 

百年建党铸辉煌,

江山人民胸中装;

历史记载来时路,

创建一流再启航!

 (2021/7/20 三稿于上海) 


作者简介:袁帆,1975年作为海军学员进入建筑工程系学习。1979年毕业时,曾荣获首次恢复颁发的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奖章。袁帆学长人生多有跨界,兴趣爱好广泛,对中国近代海军史、建筑史、教育史的研究情有独钟,颇有心得;对清华大学文化发展极为关注,积极参与。曾多次向清华大学档案馆、科学博物馆(筹)捐赠珍贵史料和收藏,退休后的心愿是做一名“清华文化遗产宝藏的开矿者”。

(转自清华大学校友总会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