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楼前操场是这样建成的——用心铸就的清华附中一篇壮丽史诗

陈书祥

一位哲人说过:人类生来就为了高翔.1960年扩招后的清华附中头三年尽管办学条件极为简陋和艰苦,但师生们在以万邦儒为校长的一班人的领导下办学成绩斐然,我所在的高60级(我是高604班学生)升学率达87.5%以上,考入清华北大的人数更是多达70多人,一跃成为海淀区第一名,稳居全市一流,清华附中也自然而然地进入“京华名校”行列!

在欢庆、信心满满的同时,万校长和邢家鲤同志极为惦念并始终萦绕于心的一件事儿:要利用教学楼前的空地建一个标准规模的操场。

当时教学楼前仍是一片狼藉,到处都散落着各种各样的废弃建筑材料,社会上流行着一句顺口顺:清华附中四方透风,这的确是附中环境的真实写照!

一 精心组织

万校长工作作风一贯雷厉风行,就在我刚刚留校参加工作的1963年7月的一天,突然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单刀直入的对我说:“学校准备把楼前的空地平整出来建成标准大操场,你最年轻又刚刚参加工作,你的第一件事就是负责建操场,学校成立一个小组你是成员之一。”我毫无二话,就像战士接到命令一样说:“行!让我干啥我就干啥!”

没过几天,万校长又把羊涤生、韩志学、赵晓东和我召集到办公室,依然开门见山地说:你们几个组成一个临时小组,主要任务就是尽快把操场建起来,他还胸有成竹的做了分工:对外联络特别是对大学有关部门的联系由羊、韩负责,技术工作由赵把关,跑腿的事儿由陈去跑,碰到急、难事儿找我。建操场的事就这样定下来了。

二 分头行动

几个人二话没说,说干就干,羊、韩分别联系了还在清华主楼施工的三建和大学基建处,几天后就有若干辆汽车、铲车开进了教学楼前空地,有的铲车直接把较碎的废弃建材就地掩埋,大的则直接运走了。与此同时我手拿着小红旗指挥着装满黄土的汽车,把黄土填埋到应该填埋的位置,就这样在炎炎烈日下连续作战近两个月,把准备将来建成操场的稻田几乎填满了。总之,一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楼前依然是坑坑洼洼,到处还散落着很多废弃的建材,只是块头较小,人力可及了。

紧接着,赵晓东和我仅带着皮尺、本、笔一次又一次地往返于西大操场,反复大量核对尺寸。认真画好草图,又以教学楼中间的大门中点为基准用长绳、三角尺往南拉,一个点一个点的钉上半人高的木桩,主要点是:操场的中点,南北跑道的最外道和内道的边点。这是操场的宽度,又以操场的中点为基准向东西两边标出足球门的中点,又以足球门的中点分别再向东西标出半圆弧的顶点。这是操场的长度;又以足球门的中点分别向两个方向标出百米跑道的起点和终点。这是操场中间的长方形。在这些基点上都钉上了若干根有一个人小腿高的木桩。一眼望去操场的轮廓全部尽收眼底了。

三 师生参战

8月底,万校长首先在教师会上信心满满的向教师们发出动员令。

9月1日的开学典礼,学校特意安排在教学楼前举行。极富演讲天才的万校长,讲话至今我依然清晰地记得他在讲到建校劳动时的声音铿锵有力。他说:开学后,我们每周每班要安排半天到一天的建校劳动,他指了指楼前的空地,继续说:我们就要在这个地方建成属于我们的操场,但我们一无资金、二无机械,但我们有人,人就是我们在坐的全体同学,我们要用的双手亲自建起来!我们已经制定了9年计划,胜利完成了第一跳,三年后我们一定会跳得更高!我们的目标追求卓越,一定要把附中办成人人都向往的学校,今天你们以清华附中为骄傲,明天清华附中以你们为自豪!相信同学们在建校劳动中一定会以实践来证明:我们人人都无愧于清华附中人!

万校长的一席话,极大的激起了同学们的热情,连续几天门厅、教室都挂满了以团支部、班委会名义甚至个人写的倡议书、决心书。有的班或个人还写了信直接递交给万校长等领导。集中表达了一个信念:建操场是我们所盼,附中人责无旁贷!

最大土方工程有三项

一是跑道一圈的土方量:大约400米(全长)*10米(宽)*0.4米(下挖)=1600立方米。这些黄土要全部用小推车推到操场东西两侧尚未填埋的原稻田里。

二是跑道一圈的铁路基石:大约400米*10米*0.2米=800立方米。来源于原废弃了的京张铁路线,地点在现在13号线的南北两侧,与学校的直线距离约2500米,全程几乎都是羊肠小道。

三是跑道一圈的炉渣石:大约400米*10米*0.2米=800立方米。来源为附近的大专院校。这都是无偿送给我们的,但分类、过筛要全部由我们自己来完成。

完成这么大的工作量,尤其是搬运铁路基石的工作充分显示出了附中人的艰苦奋斗,不知疲倦,一往无前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从人员上看:全是附中人,学生为主体,班主任是当然的,任课老师抽空参加,教师中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积极参加,就连一些年长的老教师也参与其中,如王蒂澂老师、王漱瑱老师、廖庆芝老师等

从时间上看,从早到晚,有的学生利用早锻炼时,跑步全程背一点;有的利用建校劳动背一点;有的利用体育课背一点;有的男生住13号楼上学路上背一点;有的特意安排每天专程背一点。总之,那些日子附中人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往返于路上,肩上背的,手上拎的只有铁路基石。附中人的身影络绎不绝,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从工具上看:学校购置了一些必备的工具,主要有铁锹、钉耙、锤子、小推车、筛子、大扫把等等,能满足两个班同时劳动时使用,也仅仅花了很少的钱。学生更是挖尽了心思,各种各样的装备都用上了,有的用书包背;有的用脸盆端;有的用床单、毛巾包着背;有的把裤腿打个结,当成口袋背;有的找来两根竹竿、木棍做成担架两人抬;有的用帽子兜;有的体弱女同学甚至用袜子也装上几块然后用手拎。总之,十八般武艺全用上了,各尽所能,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心齐,泰山移,在附中人面前办法总比困难多,从来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分三层反复碾压,最底层是铁路基石,中间是大块炉渣石,最上层是经过筛的炉渣石,我们从大学借来8个大石碾子分段分层反复碾压,赵晓东老师把关,钉钉卯卯不含糊,拉碾子可是个力气活,10几个同学同时拉一个碾子,个个汗流浃背,没有一个叫苦叫累的,个个都是发自内心的心甘情愿,再苦再累也是甜!

万校长、邢家鲤、韩家鳌和吴裕良副校长、顾涵芬团委书记等也加入拉碾子筛炉渣的工作,一样的“灰头土脸”,一样的汗流浃背。

操场完全成型了,我们认定了更高标准,又对操场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主要是对操场内的一些较小的石头、将有碍体育锻炼的杂物进行彻底的清理,方法是发动同学捡,用大扫把扫成堆,再推到未填埋的稻田里,还要填平补齐,最后用石碾子再反复压上几遍。

建操场从启动到此,仅仅用了半年时间。

第二年春季学校又请来施工队,把操场上的跑道牙子全部沏上,施工队的现场指导一次又一次的向我们伸出大拇指,不断的称赞我们:操场建的不错,符合标准!真不愧是附中人!

操场自1964年启用直至1999年两校合并,陪伴附中整整35年。

四 铸就辉煌

操场的建成,是附中扩大招生后,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的一项土建工程,是附中不断发展、创新,敢为人先的一段可歌可泣,弘扬愚公移山精神不朽的历史篇章。

操场的建成,邢家鲤同志不失时机的响亮提出:“共青团员上跑道”的口号,又在万校长的大力倡导下,体育锻炼蔚然成风,至今成为附中办学特色之一,一代一代传承着。

操场的建成,大大激发了学生们体育锻炼的热情并养成习惯,每天下午两节课后,操场上总是呈现着满满的一派龙腾虎跃的喜人景象。

操场的建成,更值得大书一笔的是,1964年海淀区在101中学举行秋季运动会上,初高中男女四组总分冠军中清华附中一下子包揽了三个。全校师生像过节一样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大会。

操场的建成,大大提升了学校的凝聚力,以万邦儒为校长的领导班子更有号召力,教师育人,教书更加用心,学生学习更加刻苦,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办学质量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胜过一年。

清华附中有志气,更有骨气,相信一定会在以王殿军为校长、方妍为书记的一班人的带领下取得无愧于新时代更卓越的成就!

又一位哲人说:为理想而生活,则生趣盎然。衷心祝愿清华附中更上一层楼!                                   

  

于清华园 

2021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