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与五四运动

校史研究室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清华正处在清华学校时期,设中等科和高等科,学制八年。学生毕业后,全部赴美留学。由于地处京郊,交通不便,加上学校的封闭式管理,许多学生处于埋头读书、准备出洋、很少过问政治的状态。1916年入学的冀朝鼎曾回忆说:“五四以前,清华学生的政治兴趣很淡薄,一心一意只想留美”,“在清华学校内因政治事件而轰动了全校的,以五四为第一次”。

五四运动的爆发和清华学子的参与

    1919年4月,巴黎和会承认日本对我国青岛的占领,对于取消日本强加给我们的“二十一条”的要求则置之不理,激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5月4日,北京城内学生举行反帝爱国示威大游行,32名学生被捕。

    当日,清华学校因在郊区,未能参加白天的天安门集会与游行。因为是星期天,晚间有进城同学返校,讲述了城内游行的情形,学生们群情激愤。高等科二年级学生闻一多连夜抄录岳飞的《满江红》词:“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贴在饭厅门口。

五四运动时学生在天安门前街头演讲情形(闻一多作)

    当时,学校没有全校性的学生会组织,只设有各年级级长,而高、中等科毕业班的级长,则为该科科长。5月5日上午,高等科科长乔万选、中等科科长王国华、高三级级长徐笃恭、高二级级长薛祖康、高一级级长李钟美、孔教会会长孔令烜、青年会会长陆梅僧等57人在高等科135房间集会。据当时的《清华周刊》记载,会议议决:

    (甲)对外:

    (一)派代表赴京调查北京情形。

    (二)一切进行与他校取一致行动。

    (三)要求国会弹劾章陆诸贼。

    (四)通电巴黎专使请缓签字。

    (五)通电巴黎和平会议请维持公道。

    (六)要求总统对于山东青岛问题取坚决手段,上书或派代表。

    (乙)对内:

    (七)本晚开全体学生大会。

    (八)周刊加发号外,并有滑稽画。

    (九)本校各种出版物加“勿忘国耻”等字样。

    (十)不用日货。

    (十一)通俗演讲及传单。

    5日下午,北京各大专学校学生3000余人在北大三院礼堂集会。清华学生代表在会上宣布:“我校僻处西郊,未及进城,从今日起与各校一致行动”。当晚7时半,在体育馆前首次召开清华全体学生大会,陈长桐为主席,向同学报告运动形势。大会决定从5月6日起全校罢课,毕业班同学则提出:“山东问题一日不解决,则我们一日不出洋!”散会后,学生代表在高等科135房间继续开会,正式定名“清华学生代表团”,以救国及做外交后盾为宗旨,团长为陈长桐。

    本来北京各校定于5月7日在天安门举行“国耻纪念会”,被军警强行禁止。5月9日,清华同学在校内体育馆举行了“国耻纪念会”,会上决议通电巴黎,要求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并庄严宣誓(誓词如下图)。宣誓后,在大操场焚烧了校内的日货。

 

清华学生国耻纪念会誓词

五四运动的发展和学生斗争的胜利

    由于五四集会游行中城内学校很多学生被逮捕,为躲避军警追查,各校代表应清华邀请,聚集到清华园工字厅开会。会上决定,为营救被捕同学和扩大五四影响,立即组织宣传队上街演讲。此后,清华每天都会有部分同学不顾路远,身著制服,精神躍躍,沿途散发传单,高呼演说,前往北京城内作街头演讲。

    6月3日、4日,北京各校共出动几千学生上街游行宣传。清华同学组织了“救国十人团”和18个宣传队(每队为5至10人),奔赴城内开展反帝爱国演讲,激发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对学生运动的同情支持。这一行动引起反动当局极大恐慌,军警大肆逮捕学生。清华在6月3日有100余人进城演讲,被捕达40多人;4日进城演讲人数增至160余人,被捕者近100人。但同学们毫不畏惧,5日几乎所有在校学生都进城宣传,每人都随身携带毛巾牙刷,准备被捕坐牢。

1917年入读清华学校的王造时在《清华周刊》上发表文章《一次被捕始末记》

    为阻止学生进城,军警将北京的东、西、北三面城门关闭,交通断绝,引起人民强烈不满。北京商界决定,如果当天下午5时还不撤退军警,就立刻宣布罢市。反动当局不得不在5时左右撤走多处军警,表示释放学生。被捕学生表示,必须由政府有关方面前来道歉,否则决不无条件出狱。

    6月7日,政府代表被迫道歉。8日,各校被捕学生回校前,又在中华门等地举行游行示威。清华还派了代表迎接被捕同学返校。6月9日晚,全校学生集会,庆祝斗争胜利。

    五四运动席卷全国,得到社会各阶层广泛支持。6月10日,北洋政府被迫宣布“批准”亲日派汉奸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辞职”。

五四运动对清华的影响

    五四运动对清华进步思想的发展和革命力量的成长,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

    ──学生会组织的建立。1919年12月17日,全体学生大会通过学生会章程;23日,举行清华学生会成立大会,设评议部和干事部。学生会评议部还设立了一个校务改良委员会,对学校的利弊进行批评,要求改组由美国驻华公使控制的三人董事会。《清华周刊》也改由学生会决定主编,从此陆续刊载了不少宣扬社会主义、唯物史观等思想的文章,如《新俄国游记》(瞿秋白著)、《陈独秀先生讲演录》、《社会主义神髓》、《唯物史观的解释》等。

    ──各种思潮研究和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社会上流行的“三民主义”“国家主义”“共产主义”等思潮先后传入清华园,并引起学生广泛探讨与辩论。李大钊、陈毅曾到校讲演,共产主义思想在进步学生中得到传播。据《清华周刊》十周年纪念号上的资料统计,1919年到1921年间,校内新成立的社团约有20个。其中突出代表有施滉等人组织的“唯真学会”,其宗旨是“唯真理而趋附之”。在唯真学会内部,施滉和同级同学冀朝鼎、徐永煐、胡敦源、章友江、罗宗震、梅汝璈以及女师大附中学生罗静宜等8人,又成立了一个名叫“超桃”的核心组织,他们8人赴美留学后,有7人参加了美国共产党,施滉曾任美共中国局书记。

施滉(左6)、冀朝鼎(左4)等人1920年春组织成立“唯真学会”

    ──中共清华第一个地下支部的诞生。五四运动以及此后在1925年爆发的“五卅”运动、1926年发生的“三一八”惨案等,进一步唤醒了清华学生,在革命风暴中锻炼出了第一批共产党员。1926年11月的一天,几个年轻人聚集在清华三院的一个房间里开会,他们是:中共北京市委负责人陈为人、清华图书馆职员中的地下党员王达成、留美预备部学生雷从敏、大学部学生朱莽。在陈为人的主持下,王、雷、朱三人组成了支部,王达成任书记。中国共产党清华地下组织正式成立。从此,在党的领导下,学生爱国运动历经艰难险阻,不断发展壮大。

    从五四运动的参与到“一二·九”运动站在前列,再到抗战时期西南联大被称为“大后方的民主堡垒”,又发展到解放战争时期清华园被称为国统区里的“小解放区”,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清华学子又红又专、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些光辉历史,正是五四“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的继承和发展。百余年中,清华师生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形成优良文化传统和光荣革命传统,在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史册上,写下了隽永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