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校史博物馆 姜玉平
作为落实《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之力学学科规划的紧急措施之一,1957年2月中国科学院与高等教育部合作举办的工程力学研究班在清华大学正式开班。力学研究班是新中国第一次以研究班形式大规模培养力学人才的试验和创举,对我国力学人才培养与力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科技教育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目前,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阐述了钱学森技术科学思想在力学研究班创建过程中的体现[1],冯秀芳初步探讨了力学研究班的办学模式[2],郑兆昌、余寿文等学员回顾了参加力学研究班的经历和体会[3-6]。李欣欣、白欣对力学研究班的档案史料做了全面而深入的发掘和整理,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比较完整系统的文献资料[7]。这些研究工作较为清晰地向我们展现出力学研究班的历史概貌,但对力学研究班在我国力学发展过程中的贡献和影响的发掘仍嫌不够。在这些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本文拟对力学研究班对我国力学发展的贡献与影响进行深入探讨,这对当今我国力学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1 举办工程力学研究班是实现国家目标的重要举措
随着1953年“一五”计划的实施,我国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工作,其中提出了大量需要力学解决的科学任务。因而,十二年科学规划将力学列为八大基础学科之一,成为基础科学规划的重要部分。在力学学科规划中,明确力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同时指出:“力学是一切工程技术的必要基础之一,它的发展对于各种工程技术的进一步提高有着重大的作用”[8]。事实上亦是如此,在十二年科学规划提出的57项重要任务中,许多工业与国防研究任务的解决都需要力学的支持,特别是在国防研究上迫切需要解决一些带有头等重要性的力学问题。然而,当时我国力学研究力量非常薄弱。
1949年以前,除了少数力学家外,我国没有任何专门的力学研究中心。1953年,才在中科院数学研究所设立力学研究室,1956年初升格成立力学研究所,仅有20多位研究人员。1952年,北京大学设立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力学专业,每年招生60-90人,1956年夏才有第一批27名毕业生。至1956年初,全国“各综合性大学和高等工业学校共有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水力学等力学性质的教研组约80个,也还有几个航空学院和军事工程学院内集中了一批力学工作者。根据高教部最近资料这些教研组内有教师758人,其中教授65人,副教授44人,讲师192人,助教457人。”[9]无论从数量还是结构上看,这样的力学人才资源显然无法适应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技发展对力学人才的庞大需求,必须大量培养既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力学人才。为此,以钱学森、钱伟长为首的十二年科学规划力学规划小组提出:到1962年应培养出力学专业的大学毕业生1670人,副博士445人;到1967年,要培养出力学专业的大学毕业生6500人,副博士1258人[10]。只有如期和无折扣地实现这个目标,才能迅速改变我国力学人才极度匮乏的状况,在力学各个领域展开工作,对我国工业和国防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他们还认为,要如期达到这个目标,采取常规办法按部就班地培养,自然是缓不济急,必需采取特殊措施,快速有组织、批量化地培养力学人才。为此,他们提出3项紧急措施:(1)设立工程力学研究班;(2)在全国各主要综合性大学设立力学专业;(3)在北京航空学院设立空气动力学专业。关于工程力学研究班,他们在规划里写道:“利用力学研究所的力量在国内水平较高的多科性工业大学举办大规模的研究班,吸取工业学校各种专业中学完四年级的优秀学生参加学习,经两年的学习后,毕业时应该已掌握了工程技术某方面的基础和力学的主要部门的知识。一方面可以胜任高等工业学校教师的工作,另一方面,其中优秀的毕业生可进一步直接培养为副博士(约经一年半到两年),有能力在各研究部门独立进行或甚至领导研究工作,也有能力在大学中担任主要的讲课工作,并支援新设立的力学研究班和力学专业。”并建议1962年之前在清华大学、交通大学和大连工学院设立3个工程力学研究班,学习年限2年,分设流体力学、固体力学两个专业。每班每年招生120人,估计到1962年共可培养出大学生810人,到1967年共可培养出大学生2910人[11]。由此可知,力学研究班是让完成大学本科学习的工科毕业生继续学习2年的力学专业知识,最初定位为本科层次,培养目标是成为高校力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研究人员。鉴于力学人才极度匮乏的状况以及国家对科技工作的要求,他们认为:“有绝对的必要来保证设立力学研究班和力学专业,特别是在开始的时候如果不下决心放下大批人力,以后的发展将受很大的影响。”意即力学研究班开办的好坏,事关我国今后力学事业的发展。
1956年下半年,国务院根据科学规划委员会“关于力学学科的规划的建议”,责成高教部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开设力学研究班,并作为一项紧急措施来落实。钱学森、钱伟长负责筹办力学研究班。经过简短而高效的筹备,1957年2月,第一届力学研究班在清华大学正式开班。到1962年力学研究班停办,前后历时5年,招收三届学员。首届招生127名,1958年9月招收第二届64名,1959年11月招收第三届134名,三届总计325名[12]。
2 力学研究班对我国力学教育的贡献与影响
力学研究班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充分利用国家体制的力量,采取非常规方式,以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学术理念大规模、快速地培养力学专业人才。整整60年过去了,从当时以及后来我国科学技术与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看,力学研究班不仅在当时是一大独创,而且对我国力学及整个科学技术事业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1 贯彻技术科学教育思想,突破理工分离教育模式
1952年院系调整以后,我国实行理工分校,大力发展专业性工科院校。而且,工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工程师,按照生产工艺或产品设置专业,专业划分过细过专,将主要精力放在传授经验性生产知识,不大重视基础科学和数学,即使开设数学、物理、力学等科学课程,内容也较为肤浅,而对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训练基本上为空白[13]。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解决一般性的技术问题,无法适应科学与技术日益紧密结合的趋势,更缺乏为工程技术开辟新方向、新途径的能力。而在综合性大学,基础科学教育往往与生产实际相距较远。如北大力学专业虽是我国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力学人才的开端,不过它把力学视为基础科学,具有浓厚的数学力学色彩,难免偏重理论。
钱伟长、钱学森等应用力学家深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特点和力学工作应遵循的原则,在筹建力学研究班过程中主张采用理工结合的技术科学教育思想。技术科学教育重在传授理论和工程结合的原则和方法,目标是培养技术科学家或研究工程师。与主要凭借实践经验工作的工程师不同,技术科学家不仅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还应真正懂得科学研究的方法,既精于理论分析和计算,又具有一定的工程经验[14]。力学研究班在许多方面贯彻了这一教育思想,成为中国第一个培养技术科学人才的“力学试点班”。
在生源来源上,首届学员来自工科院校应届毕业生、科研或设计单位青年科技人员以及工科院校青年力学教师[15],也就是均为工科大学毕业生。为何从大学工科专业选拔生源呢?钱学森解释说:“由各专业抽调出来就是先有一个工程底子,知道工程师的语言、方法,将来还是回去工作,但是以力学工作者身份参加本行有关力学的问题,目标还是为专业服务”。“结业后的工作不应是脱离工程实际的工作,只有通过解决工程实际的问题,力学水平才会提高。”[16]其意在强调力学是为工程技术服务,力学的生命力在于生产,从生产实践出发做力学工作才会有力学的发展。这一经验是从普朗特、冯·卡门、铁木辛柯、钱学森等应用力学大师的学术成长经历总结而来的,他们都是先在大学接受工科专业教育,然后转向力学研究,再在力学发展中做出重大贡献。
他们认为,力学主要是服务工程技术的应用力学,属于技术科学。为此,决定在工科教育基础上加强数学、力学教学的份量,强化基础科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克服传统工科教育中基础科学教学与专业教学脱节的弊端。在课程设置上,力学研究班主要开设应用数学与应用力学课程,如理论力学、固体力学(包括材料力学、弹性力学等)、流体力学及力学实验等[17]。其中,特别强调力学通才训练,要求无论流体力学方向还是固体力学方向,都须要学习应用数学、固体力学和流体力学课程。尽管当时的教学条件十分简陋,仍非常重视实验教学。另外,还十分重视培养学员结合工程实际开展理论研究的能力。在最后一学期,要求学员在对生产单位调查和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在授课教师指导下选择其中的力学问题予以研究解决,写出专题论文,进行答辩。
在专业旨趣与导向上,力学研究班非常重视向学员传授应用力学的工作经验。为帮助学员建立理论结合实际的理念,掌握应用力学的研究方法,钱学森多次为大家做学术报告。1957年6月15日,他在清华大礼堂做“论技术科学”的报告,向大家讲述了力学与技术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怎样成为一位技术科学工作者。1958年1月4日,他又就力学研究班的学习问题给大家做讲座,讲述如何把技术科学思想贯彻到力学研究班的课程学习、专题研究以及将来的力学工作。其中传递的核心思想是技术科学,钱学森说:“力学工作者应该是什么样的人才呢?不是说实际漠不关心的人才,而是要能体会了解实际问题,要自己把实际问题变成力学问题来动手。”“技术科学是为工程技术服务的学科。力学是技术科学,所以也要为工程技术服务。力学家并不直接解决工程技术问题,他并不是工程师,但是在工程师后面帮助他,是工程师的朋友”[18]。多年后,学员沈季敏说这个报告“揭开了力学科学的本质及他从事教研工作的经验,使我们对学习工程力学更充满信心。”[19]
由上可知,技术科学思想所主张的理工结合理念在力学研究班开办和运作过程中得到了生动而具体的贯彻,力学研究班是技术科学教育思想在我国第一次实践的产物。在当时理工分离模式一统天下的高教界,力学研究班的办学理念与课程设置无疑为一大突破,代表了力学发展的趋势。对此,学员张涵信说:“从力学班创办后的50年的实践中,证明这种道路是正确的。现在国内各大学的力学,都与工程相结合,走的是技术科学道路。”[20]
2.2 传授应用力学新知识,倡导应用力学的学术观点
在力学研究班之前,我国工科院校教授的力学知识主要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以及少量的流体力学、振动力学等,对空气动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等新兴分支学科的知识知之甚少。力学研究班开办以后,向学员传授世界上最新的应用力学知识,大大提高了我国力学的品质。
力学研究班学制2年,授课时间约为一年半。每届学员分为固体力学和流体力学两个专门化方向,共同学习的课程有应用数学、流体力学概论、弹性力学、理论力学、粘性流体力学、水动力学,授课教师分别为钱伟长、郭永怀、杜庆华、郑哲敏、郭永怀、钱学森。然后,流体力学方向继续学习塑性力学及强度理论、气体动力学、高超音速空气动力、空气弹性力学学等课程,分别由杜庆华、孙天风、卞荫贵和胡海昌讲授;固体力学方向继续学习塑性力学、板壳理论、蠕变与热应力等课程,分别由李敏华、黄茂光和黄克智讲授。不难看出,任课教师多为归国不久的力学家,如钱伟长、钱学森、郭永怀已是蜚声国际的力学家,其余的也都是各个学术方向的翘楚,这样的师资阵容当时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不多见的。而且,他们都是清一色的应用力学学者,应用力学学派的学术观点和研究风格居于绝对主导地位。还有一点,他们大多在美国受过学术训练,讲授的课程带有许多美国大学力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的元素,据说参照了康奈尔大学的课程设置方案[21]。他们“亲自执教或指导论文,一时名师荟萃,群英毕至,盛况空前。他们为学员带来当时国际力学学科领域的最新成就与理念,使受业者眼界大开,学业猛进,受益终身,犹如在朦胧的迷途中,敞开了一片新的天地。”[22]讲授的课程既重视经典力学理论的介绍,又注意国际力学界前沿的知识与理念,许多教学内容代表了当时的世界水准。
“应用数学”系在我国首次开设的课程,由钱伟长亲自设计、自编讲义、亲自讲授。这是一门很有特色的课程,讲授内容与传统的数学课大不一样。据沈季敏回忆:“钱伟长教授讲课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推导出整个黑板在数学公式,清晨每次从清华园冒寒来授课。一开始讲应用数学就从工程实际应用出发,是一个崭新的应用数学体系”[23]。这门课程让学员在后来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越来越体会到讲授内容的重要价值。
郭永怀与钱学森商量,决定采用普朗特的名著《流体力学概论》作为“流体力学概论”课程的主要教材,并着手译成中文。这本名著的最大特点,是注重从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出发,而不是从抽象的数学概念出发来研究力学问题。它“在阐明流体力学基本概念、物理意义、事物本质、启发思考、工程应用方面,没有哪本书可以与之相比,特别适宜于工程技术领域的初学者[24]。郭永怀选用这本教材的用意,就是让学员学会这种研究方法。学员章光华说:“在这门课程中郭先生只讲物理概念,很少在黑板上写数学公式,更不要说作数学推导了。对于讲授流体力学这门数学物理性质很强的课程,这似乎难以想象,但郭先生确实是这样做的。”[25]另外,郭永怀讲授的“粘性流体力学”传授了这个领域的前沿成果。
钱学森为流体力学班讲授“水动力学”。他在授课过程中充分贯彻技术科学思想,为大家指点研究门径与方法。学员张涵信说:“钱学森先生身体力行,他讲授的水动力学,是如何做技术科学研究的示范。在大学水利系时,我学过水力学和流体力学,当时觉得流体力学太空,没有应用,水力学实用,但经验系数太多。钱老的水动力学,从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出发,讲解如何运用到水轮机上,如何应用到泥沙问题、明渠问题、气蚀问题及水文预报问题上。这些内容都是他提出来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使我们大开眼界。”[26]2007年,钱学森当年讲授“水动力学”的讲义影印出版,定名《水动力学讲义手稿》。何友声与刘应中为其做导读性注释,写道:“选材简赅精切,遴选的内容具有基础性、经典性,至今仍使人感到熠熠生辉;在阐述和推演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哥廷根学派的重要理念:强调科学与技术、数学学科与应用学科紧密结合来解决工程关键问题;要求细致观察和了解物理现象,提炼出反映本质的物理模型,然后建立方程加以模化,用最有效的数学手段求出结果,从而掌握事物的基本规律。”[27]这正是钱学森所倡导的“力学是技术科学”精神的具体演示。
力学研究班向学员传授了力学基础理论与前沿知识,锻炼了理论结合实际的研究能力,许多学员在这些力学前辈的指引下步入力学殿堂。更为重要的是,科学规划确定我国力学要走应用力学道路,力学研究班通过课程学习与专题研究把这种理念贯彻下去,并通过他们移植到全国各个力学教研机构。学员嵇醒说:“在力学班,他们大力提倡应用力学学派的学术观点和风格,使我明确了进取的方向。我下定决心,要步他们的后尘。”[28]在此理念影响下,我国力学界建立了从工程中提炼力学问题、研究结果为工程技术服务的学风,将力学工作书写在祖国大地上。力学主要是应用力学,应走技术科学道路,为工程技术发展服务,如今已成为我国力学界的共同理念。这与世界力学发展的主流方向是契合的。
2.3 为国家建设和力学科学发展培育出大批急需的应用力学人才
人才是科学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无论什么学问的发达都要有人才”。力学研究班创办的初衷乃为快速大量地培养力学人才,以应国家急需。其定位为力学强化补课性质,并非系统的研究生教育,要求学员毕业时基本能达到苏联列宁格勒工业大学力学专业五年半制学生在力学方面所具有的专业水平[29],即培养具有一定工程经验的本科层次力学人才。实质上,它是按照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实施的,属于培养正规研究生的一种形式。当时,我国尚未实行学位制度,学员毕业时只发放了毕业证书,但未明确为研究生教育层次。1983年6月7日,教育部正式发文将力学研究班的学员认定为研究生毕业。
力学研究班的学员是经过不同工科专业训练的应届大学毕业生、青年力学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都具有一定的工程实际经验,但大多数只掌握较为一般的数学、物理和力学知识。特别是对力学知识的掌握不够系统,只具备一些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的知识,对力学最新知识缺乏了解。在力学研究班的两年,他们受到应用力学理论和实验技术的专门训练,力学知识和理论素养得到全面提高,大多数获得了独立开展研究或开设应用力学课程的能力。这些毕业学员,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时我国应用力学教育和研究工作发展的急需,成为我国培养应用力学人才的摇篮。
根据规定,力学教师和科技人员学员返回原选送单位工作,应届毕业生学员则由高教部统一分配至各高校、科研机构。力学教师和科技人员学员很快成为各单位力学教学和科研的主力,或成为新设力学专业的骨干教师。在首届学员毕业分配时,清华大学占有近水楼台之利,主动向高教部提出申请,请求在应届毕业生学员中预留20人为助教,得到高教部同意。首届应届毕业生学员由国家统一分配至全国14个省市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其中分配到清华大学有14人,分配至其他各工科院校的大约每校只有1至2人。第二届、第三届学员的毕业分配也完全按照相关文件规定进行,其中留在清华大学的仍然较多。第一至三届应届毕业生学员毕业时,分配到清华大学的分别为18、14、8人[30]。另外,首届学员如吕德鸣、潘先觉、范本尧等被抽调参加中科院的581任务,从事探空火箭的研制,后来许多成为我国航天技术领域的骨干技术人员,为我国航天技术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学员毕业以后,以钱学森、钱伟长、郭永怀等为榜样,经过几十年的锤炼,“其中绝大多数现已成为我国当前力学学科的科研和教学的骨干” [31],有的还建立了各具特点的力学研究机构。他们大多从事以工程应用为背景的应用力学研究工作,为我国力学、航空、航天及国防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并成为力学科学的后续播种者。其中,俞鸿儒、朱仁芳、范本尧、张涵信、何友声、谢友柏等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1990年代,在中国力学学会两届常务理事会的20多位常务理事中,分别约有1/4至1/3的成员系力学研究班的学生或青年教师。所以,张维评价说:“工程力学研究班的成立对我国力学学科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是培养力学人才的一个很成功的经验。”[32]
而且,力学研究班在当时即被视为培养力学人才的成功经验,成为效仿的对象。1959年,刚刚成立的上海力学学会针对上海力学人才奇缺,决定仿效力学研究班的做法开办力学讲习班,将从上海交大、复旦、同济三所大学不同专业抽调的20-30名学生集中培训,使之快速成才,以满足上海建立火箭导弹研制基地的迫切需要[33]。
2.4 刺激和推动了我国力学教育的快速发展
力学属于基础科学还是技术科学,当时存在不同看法。在美国,力学专业主要设在加州理工、麻省理工、康奈尔、布朗等以工程技术闻名的大学。而苏联在17所综合性大学设立力学专业,其中莫斯科大学力学专业拥有百年以上的传统,不过仍在若干工科大学设立工程力学性质的专业。1949年以前,我国高校没有力学专业。院系调整以后,按照苏联将力学专业设在综合性大学的做法,教育部批准北大筹建数学力学系。在周培源的筹划下,1952年北大在数学系设立我国第一个专门培养力学人才的力学专业,并将数学系更名为数学力学系。北大力学专业基本上按照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的培养模式制定教学计划与大纲,主要培养具有理科背景的力学人才[34]。此后,力学设在综合性大学几乎成为我国高教界不成文的规定,而根据苏联模式建立的工科院校都没有开设力学专业,这成为我国力学界的一大憾事。如杜庆华回忆说:“记得50年代初期,我曾参与制定我国第一个工科大学工程力学专业的教学计划。当时作为我国政府的苏联教育顾问竟然完全否决了在工科大学办力学专业的要求,使我和不少同仁曾深为失望。”[35]
在唯苏马首是瞻的环境下,苏联模式成为“高压线”,无人敢触碰。除了扩充北大力学专业外,十二年科学规划之力学学科规划提出在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等7所综合性大学设立力学专业。在工科院校,只提出在北京航空学院设立空气动力学专业,未有在其他大学设立力学专业的规划。可以说,力学研究班的开办无疑为一大创举,突破了思维束缚与体制障碍,为在工科院校开设力学专业打开了一道缝隙。随后,清华大学捷足先登。1958年7月,清华大学在力学研究班的基础上成立工程力学数学系,设立流体力学、固体力学和计算数学三个专业。后来,考虑到技术科学的共同性质,学校将动力机械系的工程热物理专业合并到工程力学数学系[36]。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与工程相结合的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与力学研究班一脉相承。对此,首任系主任张维说:“工程力学研究班也为工程力学系的成立创造了良好条件,为我系初期教学工作打下了部分基础。因此,工程力学研究班可以看成工程力学系的前身。”[37]
此后,中国科技大学、大连工学院、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等理工科大学相继创办工程力学系或工程力学专业。与此同时,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等综合性大学也先后设立力学专业。到1960年,全国约有20多所高校设立(工程)力学系或力学专业。这些新建的工程力学系或专业,吸收了力学研究班的办学思想和培养模式,肩负起为国家培养力学人才的使命,作为紧急措施而办的力学研究班的使命便告完成,随之停办。值得指出的是,在力学研究班之前,我国没有培养力学专业研究生的经验。力学研究班在开办过程中,在力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论文研究等方面做了不少摸索,为我国力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建立积累了经验。
3 结语与启示
力学研究班是新中国在科技事业起步阶段第一次集中优质资源大规模培养力学人才的尝试,也是立足国内、自主培养力学人才的重要举措,在我国力学科学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它在特定历史时期契合了国家科技与工业发展的强烈需求,使我国年青一代力学工作者有机会直接学习国际上最新的力学知识,促进了力学人才培养和力学研究水平提升,为推动我国力学科学发展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诚如2005年10月9月钱伟长为第一届师生纪念力学研究班创办50周年活动的赠言所言:“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班在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将载入我国近代力学事业发展史的史册”[38]。
力学研究班的贡献与影响并不止于历史,它对今天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仍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首先,科学家的学术建议与国家利益取得高度一致才能上升为国家行为。当时,国家百废待兴,非常渴望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立竿见影的成效,而科学家提出的建议正好契合国家的现实需求,因而得以转化为国家行为。这样,国家便利用体制的力量集中优质资源去实施科学家的建议。其次,培养一代代年轻人才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是集体行为,需要大量科技人才组成金字塔型的结构去共同推进和创造。力学研究班以培养力学人才为目标,成为实施十二年科学规划之力学规划的重要突破口。随着力学人才大量涌现出来,力学各个分支学科的建立和发展自然水到渠成。再次,开创一项重要科技事业必须采用体现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与趋势的学术理念。力学研究班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采用技术科学思想作为办班理念。技术科学思想符合世界力学发展的趋势,使力学研究班学员的学术路数与世界力学发展的主流方向合拍。另外,实践一种新的理念必须采取非常规的新思路与办法。当时,理工分家的苏式教育模式在我国高教界已经固化,几乎无人能够改变这种状况。若要规避既有的思维束缚与体制障碍,只能采取新的思路。为此,钱学森、钱伟长等提出“苏式工科本科教育+2年应用力学”的办法。虽然这只是一个过渡型的混合模式,在当时环境下却是能够实施的最为理想的模式,其直接影响乃为在工科院校建立力学专业教育打开了通道。
从力学研究班的办学实践中,我们还能获得许多很有借鉴意义的宝贵经验。其中,最为重要的有两条,这也是本文想对今天的工程教育提出的建议。一是须要引导学生树立为工程技术服务的旨趣。工程教育的本质是培养研究和发展工程技术的工程师,必须引导学生树立为工程技术服务的导向。对工科学生来说,学以致用是必须奉行的原则,衡量工作成绩最为重要的标准是研究结果对于工程技术改进与提高的程度,而不是发表论文的数量与刊物档次。二是工程教育应走科学与技术融合的技术科学道路,数理与工程并重。现代工程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基本上都是在技术科学的指导下取得的,没有技术科学的基本研究,不可能在工程技术上取得重大独创。所以,工程教育应以科学与技术融合的技术科学思想作为指导理念,使学生既具备一定的工程技术实践知识与工程设计原理,又具备宽厚的数学、物理学和化学知识以及娴熟的运用能力,能将最新的科学理论应用于工程技术实践,为工程技术发展开辟新方向,甚至创造新工业。也就是说,工程教育的重点在于传授科学理论和工程实际结合的原则和方法,以培养研究工程师或技术科学家为目标,这样才可以在更高层次上引导工程技术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略;原文刊载于《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7年第9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