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学校留学辅导考察

 清华大学校史馆  金富军  李珍

    1911-1928年间,清华学校为留美预备学校,选派、资助了大量留学生,涌现了一大批杰出人才。清华学校与清华大学选拔、派遣、资助留学生历史,是中国近代留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清华留学生群体,学术界已有大量优秀的研究。但既有研究多集中于学生在校和出国后的学习、生活以及学成后的贡献与影响,对学生出国前所受的留学辅导教育这一环节关注不够。

    实际上,学生出国前的留学辅导工作,从初衷、工作安排与内容等,均作为学校学生培养工作的组成部分。换言之,学生出国前留学辅导向前衔接此前几年完整的学校教育,向后衔接出国后留学教育,是学生培养全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留学辅导教育直接影响学生的学校、专业选择,也会建立学生对留学国家的初步认识,对留学生日后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拟考察1911-1928年间清华学校对学生的留学辅导,以期加深对清华留学史以至近代中国留学史研究。

问题的提出:留学辅导的迫切性

    晚清以来,中国出现持续的留学热潮。热潮背后,普遍存在两个问题困扰广大留学生。

    一、学生出国前对学校和专业了解不足,未能充分权衡学校、专业、个人兴趣与专长等,导致很多留学生中途换学校或转专业。

    以清华庚款生为例,早期清华派遣游美章程规定80%专修理工农医等实科,20%专修法律及政治学等。1909-1929年出国留学生,理、工、医、农等科学生约占51.6%,经济、人文、法政、教育等科学生约占44.7%,大大突破了原来4:1的比例,这意味着很多学生出国后转变专业。造成这种局面原因,不外乎留学生不熟悉学校和专业、不了解自己兴趣和特长等原因。例如胡适、竺可桢均初学农学,后改学哲学与气象。

    二、由于中外国情不同及及对中国国情了解不充分等诸多原因,留学生回国后,常出现难于就业或工作中用非所学的情况。

    留学生回国后难以就业或学非所用情况比比皆是。1915年,胡明复观察到:“今日吾国大学毕业而回国之留学生,何止数百,然其多数皆所用非所学。”[1]原因主要是中西国情、发展阶段不同,1919年,陶孟和指出:“一般留学生在他们留学的国里,很可以运用其所学的,但是一到祖国,那社会政治,经济种种状况与他们留学地方的环境迥然不同,他们就好似出水之鱼无所凭寄的了。所以归国后之留学生,真能把他所学得智识技能,贡献于祖国的有几个?”[2]胡明复、陶孟和的观察几年后得到了数据的验证。1925年,清华对已回国学生进行调查。在采样的458人中,用非所学在工程、商业、政法、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其他等行业中的比例分别为15%、11%、30%、20%、6%、15%,平均为16%。[3]是故,有人评论:“清华学校每年派学生赴美者不下数十人,回国后皆投身各界为领袖人物,影响于中国前途者甚大。若学而不得其用,不独虚耗青年可宝贵之光阴,且徒费国家数百万之金钱。”[4]
学用不协固然有着中外国情差异的因素,但留学生专业、职业选择不周则为主要原因。由于清华学校是留美预备学校,故辅导学生选择学校与专业以及适应国外生活等便显得尤为迫切。“清华学校之设,系预备学生赴美入大学及大学院求各种专门学识,俾回国后投身各界为领袖人物,……故其学生择业之当否,实异常重要。”[5]是故,清华学校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留学辅导。由于,清华是当时留学生培养和派遣最为集中的学校,故清华学校的留学辅导教育在当时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示范性。

周诒春校长对留学教育的推动

    清华学校时期,毕业留美时选择学校和专业是学生的大事,也是校长关心的大事。其中,周诒春校长在推动留学辅导教育工作方面,做了很多开创性工作。他是最早将西方职业指导理论引入中国的人之一。他在清华倡导设立职业演讲,开中国近代职业指导先河,并多次演讲;他让学生填写志愿以了解学生趋向;他亲自编辑留学指南,印发给留美同学参考;学生毕业前夕,周诒春要同毕业班同学逐一谈话,根据平时对学生的了解,给学生切实指导。
周诒春(1883-1958),字寄梅,祖籍安徽休宁。曾在圣约翰、威斯康辛、耶鲁等大学学习。1911年后任清华学校副校长,1913年10月至1918年1月任校长校长。

    周诒春耐心、细致地关心学生。学习上,他“诚恳庄肃……犹如严父,谆谆教诲,殷勤督责。”[6]生活上,他非常关心学生,使“从未远离家门的学生,觉得他是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长辈,大家都很亲近他。”[7]
周诒春指导学生选择学校和专业,既尊重个人发展,又强调服务国家及为人类做贡献。他谆谆告诫学生:“择业不当贪货利、骛虚名,亦不可拘于时世之盲论,及父兄亲友之成见,当以(一)天性之所近,(二)国家所急需,及(三)能造福于人类为权衡。”[8]

    由于平时注意观察学生学习与生活,周诒春对学生均很了解,因此指导学生选择学校与专业时能有的放矢、实事求是。对吴宓的指导即为典型案例。吴宓提出自己赴美学习新闻学或者化学工程。但周诒春依据平时对吴宓的了解,认为他交际与活动里能力欠佳,建议他学文学。并替他选好了传统、风气及课程、教授极好的弗吉尼亚大学。从此后吴宓的事业发展看,周诒春对吴宓的了解和建议是正确的。

    周诒春对学生进行留美日常生活的指导。他曾说:从前余初到美国时,因不知沿途有许多规则,一举一动每为他人所笑,且不自知,不知其所以然。及今思之,犹觉汗颜。诸君今日赴美,程度比较余为优胜,然或不免犹有隔膜之处。余既历此艰苦,恐继往者不免再经此一番笑柄。[9]因此,从美国风俗习惯到具体的日常礼仪,周诒春都要悉心教育。裘燮钧回忆“清华民六级毕业生与专科生由周校长护送至美,在维纳瑞拉号轮船上,每隔五天开座谈会一次,由周校长主讲,自人生服务精神以至美国生活细节无所不谈。”[10]

    值得指出的是,周诒春对学生的留学指导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与服务精神。他告诫学生:“你们到美国去游学,不是去读死书的。你们要看看美国的社会,看看美国的家庭。你们要张开眼睛,到处留心。”要考察社会、政治,探讨美国的立国精神,希望学生做中国的“人民大使”去宣扬中国优秀文化,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他说“在美国现今各大学读书的中国学生,每年平均总有三千人之多。假使这三千‘人民大使’都能切切实实去执行他们担负的重大使命,那中美两国文化的沟通,感情的融洽,邦交的增进,当一日千里了!”[11]

    周诒春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对留学辅导教育重要性的深刻认识,成为清华留学辅导教育的创始人,推动了清华留学辅导教育从无到有开展起来,做出了突出贡献。

编印留学手册

    对留学生而言,最直接有效的出国辅导莫过于分类科学、条目清晰、内容详瞻的留学手册。尤其是具有留学经历的人根据亲身实践和调研编辑而成的留学指导,更是学生快速了解美国的工具书。周诒春校长与曾任代理校长、教务长的王文显都曾编有这类书籍。

    周诒春曾“将游美种种情形编成一书以为游学者之先导”,[12]清华学校也曾编辑《留美须知》铅印小册,分发毕业生人手一册,供学生参考。[13]但这些书籍内容较为简略。只能供学生赴美后学习与生活辅助,而不能在出国前选择学校、专业是提供很全面、系统的指导。

    1920年,教务长王文显送学生留美,并用两个月时间考察美国各大学,回国后编辑了英文书Educational guide to the United States(《留美指南》,商务印书馆1921年出版。)一书。王文显有鉴于回国留学生的不成功很大程度上由于只关注如何派遣,而缺少对培养质量的关注,以及缺少对这些学生培养有益的出国前正确的预备。因此,王文显编辑此书在于给中国学生提供更好的赴美留学指导。[14]

    《留美指南》分七章,主要内容分别为:选择美国、选择专业、选择大学、对清华校友调查表分析、对美国大学调查表的解答、留学费用情况等等。

    王文显对美国的调查,除了美国大学公开资料外,多以问卷形式进行。例如,针对清华校友,王文显设计了21个问题。包括出国时影响择校择专业最重要因素是什么?如果重新选择,是否还会选择目前学校和专业?为什么?出国后进第一个大学是几年级?是否经过测试还是直接承认清华成绩?等等。这些问题包含了对出国前留学辅导的评价、出国后择校择专业的各种因素、美国大学学习与生活等诸多方面,非常全面、细致;加之调查对象为已在美求学的学生,反馈意见切中学校留学辅导的实际;同时,王文显通过校友调查和各类公开出版物调查,该书汇集的美国大学信息数据翔实而可靠。正因为此,《留学指南》出版手马上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出了此书以后,清华学生的择业无定见,而用以参考的很多。”[15]该书被誉为“对于美国情形曾为详细之调查。书中备有王君个人之观察,并有留美学生六十人关于留学情形之答问。故此书此书不仅为一种备览之作,实为美国高级教育上一种详细周到而又切合现状之专书。”[16]

职业指导演讲

    从1916年开始,周诒春校长在校内推行职业演讲。演讲面向即将出国的高等科四年级同学,只在每年上半年举行,旨在辅导学生较为深入了解和认识各类职业,帮助毕业班同学进行学校、专业选择。这种以系列演讲为代表的职业指导开创了国内职业指导先河,“可算是国内学校推行职业指导的鼻祖。”[17]

    1916-1918年分别有10、11、7次演讲,张伯苓、伍连德、王景春、周诒春、王正廷、伍朝枢等各界名人发表演讲。

    清华邀请的演讲者均为各领域内有所成就且工作经验丰富者,涉及政治、交通、新闻、医疗卫生、教育、农业、经济、法律等诸多领域,内容丰富,并能结合中国社会实际与工作实际情况,极大地开阔了清华学生的视野。

    演讲题目及内容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1.某一学科及其主要内容。如1916年3月24日伍连德做“高等教育与卫生学”演讲,“首言习医之阶级,可分为二:(一)理论的,习生理学(一年),生物学(一年)及解剖学(一年),约三年。(二)实验的。在医院实习三四年。次言医学之重要。”[18]

    2.某类职业或某种学科在社会中的实际应用。如1916年3月18日张伯苓做“教育之大纲”演讲,“首述教育之重要,次讲教育之功用。分教育之要素为牺牲与忍耐,并以问答体与同学互相讨论。”[19]1917年5月4日伍朝枢做“法律”演讲,“略谓吾国今日法律人才殊少。北京为首善之区,而西洋之法律留学生,仅大理寺之二推事及一代诉人耳,各生无论矣。故真正之法律人才,亦吾国今日所亟需也。”[20]

    3.修习某种学科或从事某种职业的要求或需要注意之点。如1916年3月31日王景春做“工程学”演讲,“首述其学生时代之状况,趣味深浓。次言工程对于现在中国及将来中国物质文明之紧要。又次谓为工程师约有利益三:(一)实事求是,(二)交际不繁,(三)身体康健。”[21]前揭伍朝枢演讲中,亦提及“法律家之资格,(一)为精确透彻之思想,(二)为提纲挈领之才能,(三)为端方高尚之品格。”[22]

    可见,职业演讲主要从学科、职业、个人等对学生留学关系最密切的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留学辅导。

    经过1916、1917年两年实践,清华学校感到职业演讲“对于个人择业极有裨益”,故从1918年2月起,改变此前职业演讲只针对即将毕业的高等科四年级学生的情况,将职业演讲代替高等科伦理演讲,面向全体高等科学生。[23]这样,高等科一至三年级学生能提前接收留学辅导,于学业不无裨益。

    针对中等科学生年龄尚幼、且无留学择业需求的特点,清华学校将留学辅导教育融入日常教育之中。当时,中等科定期举行伦理演讲,演讲旨在配合学校贯彻培养完全人格的教育宗旨。演讲中亦有留学辅导的内容。“每两星期则请中西德高学广之人来校演说伦理,虽然伦理之为道,非仅仅空虚之谈,足以感化人心。故本校之伦理演说,每以各项职业为题,研究各种职业应具之道德观念。若是,则伦理者,乃实用之伦理,非徒空文而已。”[24]“伦理道德为人生立身之大本,而应于学生时代加意涵养,异日在社会上方可站定脚跟,免除不名誉不道德之行为。本校特于道德一端,趋查实际之研究。成年学生由名人之演讲以发展其实用道德之趋向,幼年学生由职教员之教导以渐趋于正轨。”[25]

    针对高等科、中等科不同特点开展形式不同的留学辅导教育,既体现了学校对这一工作的重视,又体现了清华学校留学辅导教育的整体性。

设立职业指导部

    1918年初,周诒春校长辞职离校后,职业演讲受到影响。“周氏去职,事无人继,遂中辍。”但清华同学、尤其是已在美国之清华同学对学校与专业深有体会。“因一己之经验,觉择业之重要,尝一再讨论及之。历年之同学会年报无期不有关于择业之文章。”[26]

    1922年,在美的清华同学会组织一委员会,专门研究清华改革计划。在美清华同学认为“未留美前之最重要问题为选科及选校问题。现在对于此问题毫无准备与研究,致学生耗时耗力,而结果靡费国家金钱,仍未养成许多专才。故该委员会主张聘专家管理此事,一面调查学生状况、志趣及程度,一面调查国内各界情形,及人才之需要,一面调查美国各大学情形,庶使供求相应各得其所。”委员会向学校建议学校成立调查处,聘请心理、统计及职业与教育等专家,派人驻美收集材料,报告美国情形。调查处对学生选科选校、改良课程等问题进行研究。[27]
在留学回国的庄泽宣等推动下,清华设立职业指导部,更加专业化地开展留学辅导教育。

    1922年12月,清华成立庄泽宣为首的职业与统计委员会,负责筹设职业指导部。1923年7月,清华学校设立职业指导部,先后由庄泽宣、朱君毅等人主持。由于清华学生毕业即留美进一步深造。因此,虽然职业指导包含选择职业、预备职业、介绍职业、改进职业等多个方面,“清华职业指导部之目标,则特重在职业之选择。”[28]更准确地说,实际上就是留学指导。再进一步,“该部指导目标,系分两种,(一)择业,即指导个人选定学习科目,作将来终身之事业;(二)择校,即指导个人进某学校,以实现个人所选习科目之志愿。”[29]

    职业指导部成立后,主要工作从四个方面展开:1.调查学生性格、兴趣、家庭情况等。2.调查美国学校及专业情况,编制美国大学要览。包括校名、校址、所在地人口、学生数、学校性质、著名学科、著名教授、设备、清华学生能入班次、费用、中国学生数等。3.举行职业指导讲座。4.征集各界领袖意见以及校友意见。此外,还积极购置并鼓励、辅导学生阅读各类职业介绍文章和书籍。以多种形式,辅导学生认识自己,根据个人兴趣、特长与社会需要做好专业和学校选择。

    在辅导学生进行专业和学校选择时,职业指导部确定以专业选择为先、学校其次的工作思路。“至于选校问题,定了职业后不难定了。只要探听关于该业的学科有号教员没有?”[30]因此,具体工作安排上,大致秋季学期侧重专业选择,春节学期侧重学校选择。

    成立后一年,职业指导部工作进展很大,共进行演讲13次,美国大学要览编订80余所,编成9种学科详细分类表,购得20中职业书报,收到20余份各界领袖择业意见表和170份校友择业意见表,等等。这些辅导,既大大加深了学生对专业、学校以及社会的认识,又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资料,给学生择业提供了有力指导。庄泽宣等人在清华开展的职业指导,无论在指导思想、理论引领还是在实验方法上,在当时职业指导实验中都是领先的,成为民国前期高校试验职业指导的典范。

《清华周刊》留学通信栏目

    在学校开展的留学辅导之外,还有来自在美清华学生对即将出国的在校学生的留学辅导,这主要以《清华周刊》通信栏中有关留学的内容为主。

    《清华周刊》创刊于1914年,由清华学生主办,内容涵盖学生生活、学习、学校发展、社团活动等各类信息。订阅者除在校学生外,包括海外留学生、部分回国校友及部分社会人士,是当时一份社会影响较大的学生刊物。为了加强在校学生与留美同学联系,《清华周刊》设有通信栏刊载留美同学来信。栏目内容涉猎广泛,举凡校务、课程等无所不包。其中,留学学生在美生活见闻、学习汇报、对即将留美学生选科与选校建议等内容尤其多。从某种意义上讲,通信栏目中留学信息是留美生对在校生进行的留学辅导,与学校的留学演讲等留学辅导互为补充。

    留美通信内容非常丰富、细致,主要包括:1.出国前准备。包括如何置装、出国时需带的书籍及基本的生活用品等。2.美国学校入学规则及所需材料等。3.美国学校介绍,包括所处地区及风俗、学校精神文化、专业设置、课程、教师、中国学生及清华学生等。哈佛、MIT、芝加哥、斯坦福、耶鲁、西点、普渡等诸多著名大学均有介绍。4.美国历史、文化等介绍。等等。这些通信内容丰富,加之均由清华留美学生根据自己亲身经历与体验而写成,对即将出国的在校学生选择专业与学校、出国准备等非常有指导意义。

结  语

    专业和学校选择对留学生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学生留学前辅导是学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组成环节。在周诒春、曹云祥等校长支持下,庄泽宣等一些教师运用先进的理论和思想,提供给学生较为丰富的信息,充分了解学生性格、兴趣、特长等,并结合各专业、职业特点以及社会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留学辅导。虽然仍不免有学生出国后调整专业与学校情况发生,但不可否认,在校期间的留学辅导让绝大部分学生更科学、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留学方向,在自己人生之路上踏出了重要、坚实的一步。可以说,清华学校在做好在校教育与留学管理两项工作的同时,二者的衔接,即留学辅导亦非常出色,这也是清华学校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注释: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