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馆 刘惠莉
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教育家,蒋南翔在清华大学工作的13年是其教育思想形成与实践的重要时期。在他的带领下,清华大学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在建设社会主义多科性工业大学的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办学之路。在其教育理念中,始终坚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重要的不仅是给他一袋干粮,更应给他一支猎枪”的思想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蒋南翔1962年与毕业生在一起
执掌母校育英才
1952年11月,受中央人民政府任命,蒋南翔担任清华大学校长。
对于母校,他一直怀有深厚的感情,因为这里是他革命生涯的开启之地。1932年,他考入清华中文系;1933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并逐渐成长为清华及北平学生运动的重要领导人;1935年参与领导了“一二·九”运动。抗战爆发后,蒋南翔奔赴民族解放的战场,长期领导青年工作,成为我国青年运动的著名领导者。清华的求学生涯和革命经历,为他日后从事青年运动及教育事业奠定了重要基础。
能回母校服务,蒋南翔非常高兴。然而,此时的清华已经由一所综合性大学调整为多科性的工业大学,开始集中力量为国家培养工业建设人才。这对于蒋南翔和清华大学而言,都将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他在全校举行的师生欢迎会上坦诚而坚定地表示:“我没有学过工程,担负工业大学的领导工作是有困难的、力不胜任的,但是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不能在困难面前退却。我自己不懂业务,但可以作为一个见习生,向其他有经验的教师和职工同志学习,依靠大家的帮助和合作,共同来努力完成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
实际上在上任前,蒋南翔就带领团中央和清华大学团委的一些干部到东北做调查研究,了解国家建设对大学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要求。当他在沈阳市区的一块大标语牌上看到分配在沈阳机床厂工作的清华校友林宗棠的照片及向“劳动模范林宗棠学习”的口号时,他感触很深,对随行的同志们讲:“清华要多培养一些像林宗棠这样的学生。业务能力好,组织能力强,政治上表现好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是他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始终坚持的方向。
给干粮更应给猎枪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领域开始学习苏联的教育经验,重视实践环节是一大特点,蒋南翔对此非常认同。他明确提出在教学计划的制订中一定“要加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即有计划地加强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工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多年的探索,1958年清华在贯彻党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过程中,开始提出结合实际生产任务进行毕业设计,“真刀真枪的实际作战”,不但为国家完成了相当数量的实际生产和科研任务,而且使学生的政治、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
蒋南翔始终认为,“红”是方向,是政治保证,也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但“红”最终必须落实于“专”,有过硬本领才能实现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理想。因此,他一直重视学生基础理论和知识的学习,强调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即学校不但要提供给学生干粮,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掌握不断获取干粮的猎枪。
在学生进校伊始,蒋南翔就谆谆告诫:作为一所工科大学,清华大学“在业务上要给予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工程基本训练不仅要掌握外语,以外语为工具,不仅要在理论上打好基础,把基本技能打好,而且要有实际能力综合训练。综合训练是通过生产实习、生产劳动,通过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来培养独立工作能力,要培养能够解决实际工程技术能力”。只有这样,我们培养的学生“能活学活用书本知识,既能动脑又能动手,善于在实践中创造新的经验,做掌握理论武器的主人,不做书本的奴隶”。只有具备了这种较强的独立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的人,才会不怕改行,不怕跨行。相反,“这还可以逼着自己扩大知识的领域,促进自己的提高”。
正是遵循这样的教育理念,清华培养学生又红又专全面成长,为他们日后献身祖国建设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桃李硕果香满天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此期间,清华园里走出了2万多名毕业生,他们响应党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从平凡的工作岗位做起,靠着过硬的政治素质和扎实的业务能力,成长为各行各业的骨干人才,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清华学子们总会想起母校的培养,想起老校长当年的叮嘱:“你们进入大学要学知识,要提高能力。就像一个人要穿过原始森林,重要的不仅是给他一袋干粮,更应给他一支猎枪,因为干粮吃光了,不会再有;而用猎枪,可以不断地获得新的食物。”这些教诲影响至深,激励着他们不断奋斗进取,去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