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体育传统的思想根源初探

 清华大学校史馆  王向田

    清华大学作为我国最负盛名的大学之一,九十余年来培养出了一代代学术大师、兴业英才、社会栋梁,创造出了一批批学术成就、科技成果,对我国高等教育、科技发展、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发挥了重大作用。在其发展过程中,清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精神风貌,其中长盛不衰为历代校友引以为自豪的体育传统即是其中之一。

    清华体育,源远流长。早在清华学校时期,学校即以“德、智、体三育并重”而闻名。体育既是学生增强体质、锻炼强健体魄的必修课,又是陶冶性情、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课堂。改办大学后,清华成为国内大学中体育佼佼者,广大学生逐渐养成了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了重视和爱好体育运动的校风并沿续至今。回顾九十年历史,清华体育传统的形成和保持与学校领导、体育教师的重视提倡、悉心指导密切相关,这其中蕴含着清华人“健全人格”的教育思想和拳拳爱国之心。

一、体育与“健全人格”的培养

    教育活动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过程。清华建校之初即以“培植全才 增进国力”为教育的宗旨,以“进德修业、自强不息”为教育的方针[1]。1913年周诒春接任清华校长,他明确提出德、智、体“三育并进”的教育方针,他说:“我清华学校历来之宗旨,凡可以造就一完全人格之教育,未尝不悉心尽力”[2]。他提出了“完全人格”的概念,实现的方法是“今日之学生,宜着重德智体三育固矣”[3]。在主持校政期间,他积极倡导体育运动。当时,体育在国内不受重视,跑跑跳跳被视为不文雅的行为,清华学生中不少人对体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1914年,清华学校开始实行每日下午四时至五时之强迫运动,即届时学校将图书馆、教室、宿舍都锁起来,让学生出来活动。学校还规定在校学习期间学生必须通过“五项测试”,即100码跑(14秒);半英里跑(3分钟);推铅球(20英尺);跳高(45英寸)或跳远(12英尺);射箭(10分)或熟悉篮球、足球规则。体育不及格者不准出国留学。1916级学生吴宓(我国近代著名诗人、学者、比较文学先驱)毕业时各科成绩优良,仅跳远没有达到及格标准,便不得和同级同学一起出国,只好等体育通过后于1917年赴美留学[4]。

    在普及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起了巨大作用。据1914年来校,在清华服务五十二年的我国杰出体育家、体育教育家马约翰晚年回忆,“强迫运动”是一道行政命令,锻炼时间内仍有人躲在树荫、墙角等幽静地方读书,到操场锻炼的人也不一定会科学地锻炼。他就“拿着本子东跑西跑,去发现这些学生,……要他们好好锻炼”,而且手把手地辅导,“体育的普及,一方面普及到每一个人,一方面要求把体育的一些基本技术,如跳高、跳远、赛跑,某些球类等,加以普及。”[5]在普及的基础上,使全体学生接受“完全人格”的教育理念。这一教育理念马约翰在1926年的论文《体育的迁移价值》中做了详尽科学的论述,他认为:动是健康的源泉,体育是培养人们具有“完全人格”的重要手段,“从根本上讲,体育是尽力发展肌体的健康和身体的效能。但是因为精神和身体有无法摆脱的联系,以致于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必然会影响到另一方面。所以从教育的观点上看,体育可以使感觉器官更加敏锐,并对个人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品质提供实际的训练。”[6]1948年他接待校刊记者时,进一步阐述了这个贯穿其体育生涯的教育思想:“体育的功效,最重要在培养人格,补充教育的不足,教你们注意自己,怎样保护身体,照顾你自己,培养一种干!干!干!的精神。负责任,帮助别人。……所以新同学一进来,我一直就跟他们讲,‘运动家精神, 运动家精神’,体育是培养健全人格最好的工具。”[7]

    在清华的教育者看来,健全人格应该有以下的含义:

    1、顽强拼搏 自强不息

    这就是马约翰先生强调的“干!干!干!”的精神。刻苦的锻炼可以培养青年勇敢的精神,坚强的意志,面对人生、开拓事业必不可少的自信心和进取心。马老说:“我在体育的普及中,特别强调一种精神,即普遍的、活跃的、自动的、勇敢的精神;强调‘干到底,绝不让步(别松劲)(Fight to the finish and never give in)’的精神”[8]这种精神可被视为清华“自强不息”校风的具体表现。

    清华大学前任校长张孝文回忆说:老校友徐贤修(曾任台湾新竹大学校长,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和他讲过这样一件事,“林家翘(中科院外籍院士,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在校时门门功课都优秀,大家都很服气;但他身体不好,跑步总是落在后面。马约翰先生教他锻炼,并说只要坚持下去,身体是会好起来的。林家翘照着做了,并且十分认真,风雨无阻,身体果然比过去好了。到了期末,他的成绩单上,出现了马老给的一个‘优’。大家不服,去问马老,并说他是偏心。马老向他们解释说,在体育上,速度和各种技巧的锻炼,都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意志、是顽强精神的培养。林家翘身体虽然差,速度不快,但在意志和精神的锻炼上,他是无愧于优秀者的。”[9]林家翘先生后来果然在科学上做出了重大贡献。

    2、体育道德和团队精神

    1912年起清华学生中的体育爱好者、才能出众者组成各类体育代表队。随着学校体育活动的普遍开展和校内外体育竞赛的进行,体育代表队在各类重要比赛活动中,如华北运动会、全国运动会中取得良好成绩。在历次远东运动会上,清华学生也为祖国争得过荣誉。第一次远东运动会,潘文炳获个人第一奖、十项运动第一、五项运动第二,跳远第三,黄元道获高栏第一、低栏第二、十项运动第三。其后几届远东运动会,清华学生也屡获名次[10]。体育竞赛提高了学校的声望,促进了体育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如何对待体育比赛,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关心的不仅仅是名次,而且重视比赛中的体育道德和团结合作精神。

    1931年梅贻琦就任清华校长,他非常关心课内外体育活动,而且经常在思想上加以指导,他不把体育单纯看作“粗腕壮腿”的手段,而是作为“养成高尚人格的最好方法”,他说:“从前教育注意智育德育体育三者,后又并重群育,希望养成服务社会、团体合作精神。青年对于学问研究、精神修养各方面,均须有人领导提倡,而体育主旨,不在练成粗腕壮腿,重在团体道德的培养。……吾们在今日提倡体育,不仅在操练个人的身体,更要借此养成团体合作的精神。吾们要借团体运动的机会,去练习舍己从人、因公忘私的习惯。故运动比赛,其目的不在能任选手,取胜争荣,在能各尽其可尽的能力,使本队精神有有效的表现。”[11]可以看到,梅校长所指“高尚人格”包括了“团体合作”、“舍己从人”、“因公忘私”。

    马约翰则认为体育对个人道德品质和社会品质提供实际的训练,可以养成公正、诚实、运用恰当的自由及合作等品性。[12]他在训练代表队过程中,特别强调运动员的体育道德,“……千万要讲运动道德;球可输,运动道德不可输。运动员不能说假话,不许欺骗,不许踢人、压人、打人。”他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个足球运动员,叫翟克功,球踢得很好,最快,最准确,不但在全校有名气,就是在华北也很负盛名。他的踢球作风本来不错,但经过一个暑假就变了。原来,他回了上海,在上海踢球,什么勾人、压人的坏习气都学来了。他一回到学校,在踢球中就表现出来了。我挺生气,当场就叫他下来,狠狠地批评了他,并严肃地说,你不改掉,就开除你。后来他接受了批评,改过来了。”[13]

    公正、诚实是奋斗的基础和前提,合作则是人生道路是不可缺少的品质。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的我国著名社会学及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从社会学的角度谈到清华体育的教育功效:“……竞赛作风、态度及精神指的就是英文中的运动家精神和协力。这两个字很难翻译,而正是清华人成为清华人的精神内容。以足球来说,运动家精神是竞赛道德,是从球员怎样对待竞赛对手说的,要能主动的严守球规,……尊重裁判的裁决,不计较胜负,始终全力以赴。在这种竞赛精神下才能显出球艺。协力则是从球队内部队员之间的关系来说的,各个队员要能各守岗位,各尽全力,密切配合,不存在个人突出之心,步步从全队整体出发,顾全大局。这两条其实是人类社会赖以健全和发展的基本精神,受过良好运动员训练的人重要的是把这种精神贯彻到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中去,使他所处的社会能赖以健全和发展。”[14]

二、体育与爱国主义传统

    清华创立之初为留美预备学校,八国联军攻占北京、辛丑条约、庚子赔款的惨痛史实,激发了清华师生的爱国之心;先进的西方物质文明与古老华夏的贫穷、衰败、落后形成的强烈反差启迪着清华人为雪耻图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是清华体育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华学校时期学生毕业后即留学美国。以什么形象、何种精神状态跨出国门,是生气勃勃、奋发向上还是身衰体弱、精神萎靡?这是一个摆在清华教育者面前的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1915年校长周诒春呼吁:“同学当具少年峥嵘奋发有为之气,万不可有老暮儳弱之象。”[15]他与马约翰讨论了这个问题,马约翰回忆道:“我初来清华时(1914年)教化学,对体育也很关心。有一次,跟校长周诒春谈进一步发展学校体育问题。因为有了一个实际问题,就是清华每年要送出一百名学生到美国去,送出的学生总要象样一点,不能送去‘东亚病夫’罢。因此学校考虑除了让学生念书……也要学生搞好体育。从我来说,我主要是考虑到祖国的荣誉问题,怕学生出国受欺侮,被人说成中国人就是弱,就是东亚病夫。”在教学中,马约翰除训练体能传授技巧,还常对学生说:“你们要好好锻炼身体,要勇敢,不要怕,要有劲,要去干……不要出去给中国人丢脸,不要人家一推你,你就倒;别人一发狠,你就怕;别人一瞪眼,你就哆嗦。中国学生,在国外念书都是好样儿的……在体育方面,也不要落人后。……总之,那时我们有一种气魄,就是不许人说中国是东亚病夫,要打倒东亚病夫。”[16]

    随着改建大学的完成,清华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当时国内各大学的体育课大都不是必修课,少数定为必修的也只是一、二年级必修,而清华却是四年都得必修,且明文规定“体育不及格,不得毕业”[17]。进入三十年代,国家动荡,民族矛盾激化。1931年“九• 一八”事变,日军侵占东三省。1933年1月,日军继续向山海关、热河进攻,威逼华北,在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清华教育者给体育注入了新的含义。1934年11月5日,梅贻琦校长在全校大会上说:“体育至关重要,人所尽知,特别是在我国目前的国势之下,外患紧迫之时,体育尤应人人去讲求,身体健强,才能担当艰巨工作,否则任何事业都谈不到。”[18]

    1948年12月清华园解放,清华大学获得新生。1952年蒋南翔就任校长后,非常重视新形势下的体育工作。从1953年起,在全校普遍推行了劳卫制体育锻炼,提出了“锻炼身体,劳动卫国”、“人人锻炼、天天锻炼”的口号[19],把锻炼身体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建设祖国的崇高目的结合起来。1957年在全校体育工作干部会上,提出:“我们办的是社会主义大学,除了培养青年成为具有社会主义觉悟,掌握业务的人才外,还同时必须是体魄健全的能劳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了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他号召:“我们每个同学要争取毕业后工作五十年。”[20]1962年9月的迎接新生大会上,针对国家出现的经济困难,他关切不要发生浮肿病,要注意“一方面是粮食营养方面,另一方面是学习中劳逸结合,注意锻炼”,在困难的时刻仍要适当锻炼,希望“将来清华毕业的同学,不仅业务上,政治上都很好,身体也很棒,独立工作能力特别强,至少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21]“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至今仍深入人心,回响在清华园,它凝聚了清华人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爱国奉献的一片深情,也是清华人脚踏实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朴素实干精神的生动体现。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 清华大学史料选编一 .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259.

[2]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 清华人物志 第二缉.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96

[3]清华周报 第4期.1914年4月14日.第三张

[4]方惠坚, 张思敬. 清华大学志(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609.

[5]黄延复.马约翰体育言论集.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6.237

[6]黄延复.马约翰体育言论集.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6.85

[7]黄延复.马约翰体育言论集.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6.159

[8]黄延复.马约翰体育言论集.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6.238

[9]清华大学《马约翰纪念文集》编辑组. 马约翰纪念文集.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177

[10]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 清华大学校史稿. 北京:中华书局,1981.44

[11][18]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62

[12]黄延复.马约翰体育言论集.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6.102-104

[13]黄延复.马约翰体育言论集.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6.239

[14]庄丽君.世纪清华.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172-173

[15]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 清华人物志 第二缉.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101

[16]黄延复.马约翰体育言论集.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6.235

[17]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 清华大学校史稿. 北京:中华书局,1981.137

[19]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清华大学 .蒋南翔文集(上).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550-551

[20]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清华大学 .蒋南翔文集(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705

[21]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清华大学 .蒋南翔文集(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822 

发表于《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5)